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秋浦歌古诗原文

时间:2024-02-27 05:42:26 编辑:莆仙君

李白的秋浦歌共有几首

李白的秋浦歌共有17首。《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作品原文:(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秋浦歌》李白全诗

秋浦歌是指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作者,李白。朝代,唐。原文:秋浦歌十七首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其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其十一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其十七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译文:其一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解释

《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愁绪。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这句诗的下一句是“缘愁似个长”,就回答了“白发三千丈”的原因,表现出诗人的愁绪之深重。

白发三千丈的出处
“白发三千丈”出自《秋浦歌十七首·十五》,原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只因为我的忧愁有那么长。
明亮的镜子里,我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不知怎么的会变成这个模样。

《秋浦歌》的作者
《秋浦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李白又号“谪仙人”,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的译文是什么?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的译文是:满头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是因为忧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原文:秋浦歌十七首·十五李白 〔唐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三千丈”来比喻愁绪之长,说明愁思的深重,这是诗人奇想而出的名句。三、四句是诗人的愤激之语,痛切之语。镜中秋霜,即头上白发是因愁苦之深而生,诗人明知故问,用一“得”字贯穿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诗人写这首诗时,已年逾半百,但壮心不已,志向不泯,可人已衰老,怎能不加倍痛苦!这首诗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发怀才不遇、老而无成的深沉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