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一、萤火虫会发光的原因因为在萤火虫成虫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雄虫的发光器为两节,雌虫为一节。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在发光器的透明皮肤下面有发光层和反射层,上面布满了网眼般的气管和神经。发光层呈黄白色,是一种叫做萤光素的蛋白质发光物质,当萤火虫呼吸时,这种萤光素便和吸进的氧化合成萤光素酶,于是,它们的尾部就会一闪一闪地发光了。二、萤火虫的发光特点1、萤火虫发出的光是黄绿色。2、萤火虫发出的光只能放出不足40万分之一度的热量,是一种冷光。3、萤火虫发光的间隔时间因其种类、性别、气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主要还与吸进氧气的数量多少有关。4、萤火虫的幼虫在腹部也有发光器,但它们的发光不是一闪一闪的,而是持续不断的。扩展资料萤火虫发光的目的: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一种沟通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1、求偶萤火虫发光是由于雌雄之间相互吸引追逐,发出求爱的信号。2、警戒萤火虫发光的原因是为了吓唬敌人,当萤火虫受到外界的危险时,就会发出荧光。比如萤火虫幼虫和蛹的发光。3、诱捕萤火虫是肉食性,会捕食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和蚯蚓等环节动物,通常一只蜗牛会有许多只萤火虫来分享,萤火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萤火虫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物更是千奇百怪,动物、植物都有不少会发光的,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萤火虫,每到夏季的夜晚,它们就会在丛林或田间一闪一闪,就像一个个小天使,引起人们无限遐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小动物的发光的原理吧。一、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如果我们把它们捉来放在小玻璃瓶里,就可仔细观察它们发光的特点。原来它们发光的部分是在腹部最后两节,这两节在白天是灰白色,在黑夜才能发出光亮。光是通过透明的表皮而发出的,表皮下面是一些能发光的细胞,发光细胞的下面是另一些能反射光线的细胞,可以看到其中充满着小颗粒,称为线粒体。线粒体能把身体里所吸收的养分氧化,合成某种含有能量的物质。发光细胞里含有很多线粒体,说明它们能制造比较多的含有能量的物质。发光细胞还含有两种特别的成分:一种叫做荧光素,一种叫做荧光酶。荧光素和含能量的物质结合,在有氧气时,受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光能,于是产生光亮。萤火虫常常一闪一闪地发光,是因为它能控制对发光细胞的氧气供应的缘故。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的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二、萤火虫发光的颜色一样吗?萤火虫的光有的黄绿,有的橙红,亮度也各不相同。萤火虫发光的颜色不同,是由于它们所含的荧光素和荧光酶各不相同。萤火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和使同类聚集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捉在小玻璃瓶里的萤火虫可引诱在较远处的萤火虫向小瓶飞来。有趣的是,萤火虫不但成虫能够发光,它的卵、幼虫和蛹也都能发光呢。三、萤火虫发出的光是热的吗?萤火虫发光时,只有2%~10%的能量 会转为热能。因此当萤火虫停在 手心时,人们并不会感觉热。这 种光被称为“冷光”,所以它也不会烫着自己啦!在动植物世界,还有许多发光生物,如海洋中有一种深海鮟鱇鱼,头上就有一个会发光的“小灯笼”;一种“月亮鱼”也会发光,有些水母也会发光;还有一些会发光的植物,如“灯草”、“鬼树”等等。这些动物植物会发光,有的就和萤火虫一样,身体构造存在荧光素和光素酶,有的则是身体中具有某种特殊蛋白。如在发光水母的体内就有一种叫埃奎林的蛋白质,在与钙离子结合时就会放出亮光。大自然经过几十亿年的鬼斧神工,将动植物雕琢得极其精细完美,其中的机制无比复杂。人类科技发展到今天,对大自然的模仿还不及其万一。现代发展起来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叫仿生学,就是通过弄清动植物界的各种机理,制造出更精美的工具或食物。通过学习弄清萤火虫等动植物的发光机制,未来的光能技术也将越来越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