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飞地?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飞地,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如果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那么它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飞地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术语第一次出现于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具有边缘地带的某些特征,政府控制力相对薄弱,行政管理松弛且成本较高;社会经济相对落后,文化多样性色彩比较浓郁。
我国最著名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明清两朝,三河、大厂、香河三县都直属顺天府(北京)。到了民国初,顺天府改名京兆地区,三县依然属顺天(北京)。直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废除直隶建置改称河北省,将三县划入河北省,当时还没有飞地一说。民国后期是重南京轻北平,直到新中国建立,国都定在北京。
新中国初期的北平城建一般,为了旧貌改新颜,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当时北平缺少一样东西,什么呢?答案是水。
水对人类最重要,没有水,粮食种不出来,生存就是个问题,所以,人类建设城市,都会首选有水源的地方。说北京缺水,是因为没有水源吗?不,实际上,北京城处在两条大河的中间地域,城西是著名的永定河,城东是潮白河。永定河呈西北——东南走向,潮白河呈东北——西南走向。
北京城居民越来越多,虽不至于没水用,但缺水的压力非常大。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着力解决北京市的水源压力。决定建设密云水库。
但密云水库工程量浩大,非数年之力不能完成。为解决当下之急,1956年建设了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长26公里,拦永定河水流入通惠河,主要解决西郊一些大型工厂及居民区的用水。
密云水库距离城区太远,这就需要一条大型引水渠将水引向城区,京引应运而生。京引的大致路线是从密云水库南下,然后向西折行,由怀柔水库周转继续向西,路过昌平再向南,经过颐和园昆明湖,汇入永定河引水渠。
虽然密云水库的主要功能是向北京城区供水,但当时密云还不属于北京管辖,在行政区划上有所调整就十分有必要了。
1958年3月,政府对河北省行政区划进行大面积调整,把通县、大兴、良乡、房山和顺义等五县改归北京市管辖。当年10月又把原属河北的平谷、延庆、怀柔和密云改归北京市管辖。如果没有这九个边界县,北京城只有海淀、宣武、崇文等市中区了。
河北为了北京市的发展付出了许多,但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当时天津还是河北省省会,1967年天津成为直辖市,做为北京出海门户,天津也需要发展,同样面临缺水问题。
在修建密云水库的同时,政府在河北省廊坊地区下辖的蓟县修建了规模同样庞大的于桥水库。而蓟县于桥水库距离天津非常近,天津要发展就需要管辖于桥水库,所以1973年,蓟县、宁河、武清、宝坻、静海五县从河北省划出,改归天津市管辖。
我国一共有多少省间飞地?
①河北省飞地——三河、大厂、香河
河北省三河县、大厂县、香河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但与廊坊间却隔着北京市和天津市,是我国唯一的省级飞地,这样就造成了河北省在中国地图上有两个名称,除环抱京、津两市的河北省外,还有一小块夹在京、津二市间、字体明显较小的河北省。
②江苏省无锡市的飞地——宜兴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辖江阴、宜兴两市和无锡县,地域范围从太湖北岸至长江南岸,而宜兴位于太湖西岸,无锡与宜兴间隔着常州市的戚墅堰区,而成为无锡市的一块飞地。
在江苏省,同样的情况还有淮安市盱眙县的部分区域位于洪泽湖西岸,与淮安市位于洪泽湖东岸的大部分辖区隔湖相望,这之间的陆上通道需要经过安徽省明光市。
③山东省济宁市飞地——微山县
微山湖位于山东与江苏两省之间,微山湖东岸主要是山东省枣庄市,只有微山湖湖岸的微山县属于山东省济宁市,从微山县到邹城市,虽同属山东省济宁管辖且相距最近,但仍要从枣庄地界经过。从微山到相距的枣庄市距离只有到济宁的1/3。微山湖西岸,南岸已经是江苏省了,但西岸却有一小块仍属于山东省的微山县。整个微山县都是飞地。
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长江上源的沱沱河流域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建于1954年,原名为海西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1963年改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1985年改今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以西,北部邻接甘肃省,西部邻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飞地长江上源沱沱河流域位于青海省西南隅,北为可可希里山,南为唐古拉山,这块飞地邻接西藏自治区。
⑤贵州六盘水市飞地——大湾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西临云南省曲靖市。在六盘水市北方为毕节地区,飞地大湾北毕节地区团团包围,但仍隶属六盘水市。
⑥新疆克拉玛依市飞地——独山子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有许多小地区由自治区直辖,如石河子市。在石河子市西面的独山子区却没有被自治区管辖,而被附近的克拉玛依市管辖,之间隔着乌苏市和奎屯市而成为一块飞地。
什么是“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的起源和发展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分类
编辑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飞地经济”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
按飞地建设的投入方式,可分为(1)飞出地投资型,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2)飞入地投资型,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3)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础建设投入。[1]
管理方式
按飞地工业基地的管理方式,可分为(1)飞入地管理型,对工业基地进行属地化管理。优点是管理方熟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形成对企业服务的不连续性,没能有效利用飞出地的管理经验。(2)飞出地管理型,由飞出地派遣管理团队对基地进行管理,对企业进行服务。优点是保证了服务、政策的连续性,使企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缺点是管理方需要时间来理解当地经济文化环境。(3)两地共管型,设立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机制,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双方共同派驻人员。这样既能保证基地服务管理的延续性,又能充分利用飞入地的资源,但前提是双方真诚的合作,高效的沟通。[1]
形成原因
按飞地形成的原因,可分为(1)集约用地型。该类型是“飞地经济”模式的最早表现形式,以福州市永泰县建立马洋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它不仅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探寻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2)优势互补型。该类型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典型案例如大连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的合作。(3)产业梯度转移型。该类型中,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往往飞出地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但由于飞出地商务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产业需要外迁,此时飞地经济工业园成为首选之地。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
移民外飞地与本土区别
没什么区别。飞地一般是指由本土政府直接管辖、但与本土不接壤的区域,比如美国阿拉斯加与美国本土之间隔着加拿大,就是美国的一块飞地。飞地与本土的管理是一样的。
如果是海外领地或者殖民地,这个就与飞地不是同一个概念了。一般海外领地或殖民地的政府都是自治性质的,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有的国家的海外领地或殖民地有自己的移民法律,可能与本土的移民法律不一样。当然也有的国家的海外领地或殖民地的移民法是与本土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