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有哪几个?
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整场地系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2)挖地槽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其中:外墙地槽长度按设计图示外墙槽底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设计图示基础垫层底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标高至槽底标高计算。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工程量合并于总土方工程量中。
(3)人工挖冻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按开挖面积乘厚度以体积计算。
(4)挖淤泥、流砂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5)原土打夯、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6)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双面支挡土板者计算双面面积,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7)挖室内管沟,凡带有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砖砌管沟墙、混凝土沟盖板者,如需反刨槽的挖土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尺寸的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的底面积乘以深度以体积计算。
(8)排水沟挖土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以体积计算,并入挖土工程量内。
(9)管沟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管沟长度按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检查井所占长度);管沟深度有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无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
土方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土方量的计算土方工程主要依据竖向设计进行土方工程计算及土方施工、塑造、整理园林建设场地。土方量计算一般根据附有原地形等高线的设计地形来进行,但通过计算,有时反过来又可以修订设计图中的不足,使图纸更完善。土方量的计算在规划阶段无须过分精确,故只需估算,而在作施工图时,则土方工程量就需要较精确计算。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1. 体积法: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土方估算。2.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3.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与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方格网法的具体工作程序为: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依据设计意图,如地面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施工标高,划分填挖方区,计算土方量,绘制出土方调配图及场地设计等高线图。土方施工按挖、运、填、夯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未进行,以达到建设场地的要求而结束。
土方开挖的工程量如何计算
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扩展资料: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按岩土性质,土石方开挖分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土方开挖按施工环境是露天、地下或水下,分为明挖、洞挖和水下开挖分类。在水利工程中,土方开挖广泛应用于场地平整和削坡,水工建筑物(水闸、坝、溢洪道、水电站厂房、泵站建筑物等)地基开挖。地下洞室(水工隧洞、地下厂房、各类平洞、竖井和斜井)开挖,河道、渠道、港口开挖及疏浚,填筑材料、建筑石料及混凝土骨料开采,围堰等临时建筑物或砌石、混凝土结构物的拆除等。施工方案的编制在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等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编制施工方案时,一般应考虑:①开挖方式和施工方法能满足开挖进度要求,与施工导流和混凝土浇筑等前后工序相衔接,并满足防洪和渡汛要求。②根据水文、季节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快速施工,均衡生产。③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施工方法,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挖、装、运、卸各项设备要合理配套。④因地制宜,安排好交通运输路线和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及风、水、电等系统。⑤搞好土石方平衡调配,注意安排挖采结合、弃填结合,避免重复倒运。弃渣、弃土场地尽量少占农田,并尽可能造地还田。弃渣要避免侵占河道,避免阻碍行洪或抬高电站尾水位影响发电效益。⑥做好施工排水措施,将妨碍施工作业和工程质量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排至场地以外,为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⑦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流砂现象、边坡稳定、隧洞塌方等,要进行技术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⑧注意施工安全,按照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规程的规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扩展资料:百度百科-土方开挖
建筑工程中,怎么计算土方开挖量?
计算方法:一、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二、方格网法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扩展资料:工程计算散点法:根据各项目片现状地形,确定平整田块。根据地形条件选择土方计算方法。这里各项目片内地形虽有起伏,但变化较均匀,不太复杂。所以采用散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过程是:确定田面设计高程→计算挖填平均深度→计算挖填方面积→计算挖填土方量。方法如下:1、确定田面设计高程H:Ha=(H1+H2+...+Hn)/n式中:Ha为田面平均高程 (m);H1、H2...Hn为各测点高程 (m);n为高程点个数。2、计算挖填平均深度:填方区平均填高:ht=H-∑Ht/L挖方区平均挖深:hw=∑Hw/m-H式中:L为测点高程小于H的测点数;m为测点高程大于H的测点数;Ht为高程小于H的各测点高程(m);Hw为高程大于H的各测点高程(m)。3、挖填方面积计算:填方面积:At=Aa×ht/(ht+hw)挖方面积:Aw=Aa×hw/(ht+hw)式中:Aa为田块总面积。4、挖填土方量计算:填方量:Vt=At×ht挖方量:Vw=Aw×hw5、种植土土方量计算:需要确定剥离层厚度、挖方区剥离、回填起止深度,填方区剥离、回填起止高度例如:本项目表土厚度以15cm计,挖方区,挖方深度小于1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填方区,填方深度小于40cm的不进行表土剥离;根据相应的挖填面积之和乘以种植土层30cm(剥离15cm层加上回填层15cm)。参考资料:土方量--百度百科
土方计算方法是什么?
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土方量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数据之一,是采用人工挖掘时组织劳动力或采用机械施工时计算机械台班和工期的依据。土方量的计算要尽量准确。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土方量计算方法是:以相邻两个横断面之间距为计算单位,即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横断面上路基的面积和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土方量的计算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土方量是怎么计算的?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计算方法1.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2.方格网法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如果,土方量计算的面积为不规则边界的多边形。那么在面积进行计算时,先对判断方格网中心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如果在,那么就要计算该格网的面积,否则可以将该格网面积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