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日派头子何应钦为何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投降?
是的,何应钦主持了对日军的受降。
1945年3月底,何主持的陆军总司令部策定打通广州到海口的计划,遭到日军破坏;何即从4月初开始组织湘西战役,首先督率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阻敌于雪峰山,命第二方面军汤恩伯部攻击日军侧背。5月初,又令陆军全线反攻。6月2日,湘西会战结束,歼敌万余。同时,他令二、三方面军向广西进军,5月收复南宁、河池,6月克柳州,7月克龙州,复桂林。何在此期间曾飞赴前线各要点考察部队情况,将陆军总司令部由昆明推进到柳州,在南宁设指挥所。当何在南宁行署按计划向广州和雷州半岛进军时,8月10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2日,何由南宁飞赴昆明与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交换处理日军投降意见;13日飞赴重庆,参加中美最高幕僚会议,听取对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计划及意见,其后核定有关事项并对各部队下达准备出发命令;20日飞抵湖南芷江四方面军王耀武部;翌日,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到达芷江,接受何给予的有关投降事宜备忘录。27日,何令前进指挥所人员飞往南京,何亦乘飞机到恩施、安康、西安、遂川、南城等地视察,并对各战区司令长官指示处理受降事宜。
1945年9月8日上午9时,由8架战机护航,何应钦乘坐“美龄号”飞机从湖南芷江飞临南京,布置第二天的受降仪式。第二天上午9时9分,在南京原军校大礼堂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受降仪式开始时,坐在受降席上方的是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陆、海、空军上将顾祝同、陈绍宽、张廷孟等5人;下方投降位置上是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小林线太郎中将,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和舰队司令官福田中将等人;东西两侧观察席上有美国军官和中外记者,中国官员汤恩伯、李明扬、郑洞国、廖耀湘、谷正纲等人。日军参谋长把日军的编制、人数、装备、驻地等清册双手捧交给何的参谋长肖毅肃。肖用一只手接过清册。接着是日本侵华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小林两腿立正,弯腰低头,双手将降书送到何手里,何连忙接过降书。
当时任中国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不但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而且也代表东南亚战区盟军,包括苏、越、朝、缅、泰等国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何一生中最值得炫耀出尽风头的事,是他一生中的顶点。
在主持日军投降大典之后,何应钦忠实执行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方针,尽可能地少刺激日本战犯和战俘,以便能拉拢日本政界。侵华日军中,有145人被处死刑,400余人判徒刑。
为什么是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日本的投降呢?
选择何应钦为受降主官既是老蒋的一种安抚,也是由国民政府军队当时的作战序列和所处位置决定的,其实某种意义上,还因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何应钦比较“知日”。注意啊,在日本投降之前的1944年12月25日,何应钦已经被解除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职务踢出了重庆,远赴云南昆明就任陆军总司令。(军委会参谋总长)1944年豫湘桂战役的惨败,使重庆政府在国际国内都非常难堪,而期间发生的军政部所属兵役署虐待壮丁的丑闻,更是让老蒋怒不可遏,他不仅枪毙了中将兵役署长,还迁怒于军政部长何应钦,总之心情就是不美丽。而另外一边的陕西,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头号心腹陈诚,又被胡宗南挤兑得死去活来,老蒋遂有了换马之心。经过权衡和考虑,老蒋最终决定外放何应钦,调回陈诚担任最具实权的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胡宗南则顺理成章代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一下子解决了三个大员的职务问题。但是要清楚,何应钦这个新职务名头很大的,他可不仅是蒋军的陆军总司令,而是“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机构置于昆明,陆军一级上将。(陆军总司令)这个陆军总司令的职责,是统一指挥西南地区的军队整顿、训练、补充、换装美械和作战,因为豫湘桂战役结束后,西南的张发奎第四战区、薛岳第九战区已经被日寇打得乱七八糟,函需整理。并且这个“陆总”虽不指挥全国陆军,却下辖当时最精锐的中央军大部:卢汉第一方面军、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汤恩伯第三方面军、王耀武第四方面军和杜聿明昆明警备总司令部。军史知识足够的朋友,应该了解对日受降的几支主要部队:汤恩伯第三方面军接收上海,王耀武第四方面军接收长沙,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接收广州,第四方面军所属之新六军空运南京等等。也就是说,这些王牌部队在日本投降时,都在何应钦的直接指挥之下,36个美械师也都是他参与整训的,因此,从接收大城市的军事部署上考虑,何应钦是比较合适的。(何应钦和方面军司令官们)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何应钦虽然被撵出了重庆,但是有一个职务并没有交接,即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陈诚是抗战胜利后出任的),除了最高统帅老蒋之外,这个总长职务可谓是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代表日本军队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投降的是谁?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嘛,因为在战争时期,日军参谋总长才是现役军官第一人。那么在重庆政府这边,既然老蒋不想也不会出面,作为参谋总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当然是最佳人选。其实还有一层原因老蒋不敢说出来,就是在华日军跟本土的情况不太一样,冈村宁次刚刚接到投降命令时那是很不服气的,为了顺利解除日军武装和接收宁沪杭等大城市,一向知日甚至有些“亲日”的何应钦也是比较恰当的人选,记得1935年的《何梅协定》吧?那就是何应钦跟梅津美治郎签的。
何应钦生平简介 何应钦最后下场如何
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抗战中共,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1987年10月21日上午,终因心脏衰竭而停止了呼吸,享年98 岁。最后下场:何应钦晚年反共之志不改,依然坚持三不政策。其妻病故后,他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1986年4月,何应钦中风,被送进医院。1987年10月21日上午,心脏衰竭停止呼吸,享年98 岁扩展资料: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应钦
何应钦将军在抗战中的贡献具体有什么?
抗战就这点贡献,基本就是当几个官和主持一个受降礼,从百度百科里截取出来的。
1943年2月7日,何以参谋总长的身份,偕同史迪威等飞赴印度检阅中国远征军,3月3日返抵重庆。何此行奠定了中国军队驻印训练及远涉缅甸丛林配合英美盟军作战的基础。1944年11月20日,何担任了近14年的军政部长职务,被蒋介石的另一亲信陈诚夺去。
1944年12月2日,日军窜犯黔南,到达独山,准备进犯四川。当天,何由重庆飞抵贵阳,与谷正纲、张道藩等一起召开贵州军政会议,研究对策,一方面准备省府各机关后撤至毕节,一方面配合美军在贵阳又来一次“焦土抗战”。但侵黔日军只有3000余人,只是一次演习。所以3天后即撤,何令中国军队追击,失地全部恢复。25 日,何在昆明就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统一负责西南各战区部队作战、指挥及训练,兼指导贵州全省党政事宜。
何在昆明训练由美国提供装备的36个陆军师,再次受蒋委托指挥中央军。昆明练兵集中了国民党中央军大部主力,是蒋的王牌。1945年1月底,中国远征军攻克缅北重镇苗斯,与滇西的中国军队在滇缅公路会师。何于2月初飞赴该地,主持升旗仪式,后参与指挥了中国远征军的第二次入缅作战。3月7日克腊戍,30日与英美盟军胜利会师,第二次缅甸战役胜利结束。
何回昆明后,与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美军参谋长麦克鲁少将等由昆明经兴义到贵阳,在兴义停留5天,这是他离开兴义到贵阳陆军小学以后,近40年时间第一次回到故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回故乡。何到兴义时,同欢迎他的人热烈握手,对小学时的同学、故旧,直呼当年诨号,神态轻松活泼,感情真挚。当晚,县政府举行宴会招待其一行。何在席中畅谈思乡念旧之情,心情极为欢快。次日上午,兴义各界在省中操场(现师专内)开会欢迎他。他会前一个多小时提前到达与陪同的省中校长和兴义各界士绅,在校内各处参观,指指点点;哪里是他当年的教室,哪里是寝室,不断数落当时一些教师姓名和教学情况,也提到一些故去和健在的同学旧友,颇多感触。他在欢迎大会讲话中,以“勤”、“俭”、“诚”为题,现身说法,勉励在场青年和学生。谈到“勤”时说,当年在这里读书时,起早睡晚,全神贯注地读书做作业,同学之间互相竞争,唯恐后人。“我的资质平常,但我能勤奋学习,可说是手不释卷”。“人们叫我‘乡巴佬’,可我的成绩也还能赶上别人”。谈到“俭”字时,他说:“当学生时,穿的是粗蓝土布,或是学校发的公服,吃的是学生大伙食。现在也一样节约,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他还说他30年来没买过一亩地,在贵阳、重庆、兴义没有自盖一间房子。谈到“诚”字时他说他一生对人对事都以诚相待,不玩弄权术,故能得到各级的信任,泰然处理一切军政事务,履险如夷,没有出过大的乱子。他在家乡人们面前高谈阔论,表现出他正得势时的志得意满,极力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第三天,何乘小车到其泥凼老家住了一夜,旋即离开兴义,经贵阳,到重庆。
1945年3月底,何主持的陆军总司令部策定打通广州到海口的计划,遭到日军破坏;何即从4月初开始组织湘西战役,首先督率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阻敌于雪峰山,命第二方面军汤恩伯部攻击日军侧背。5月初,又令陆军全线反攻。6月2日,湘西会战结束,歼敌万余。同时,他令二、三方面军向广西进军,5月收复南宁、河池,6月克柳州,7月克龙州,复桂林。何在此期间曾飞赴前线各要点考察部队情况,将陆军总司令部由昆明推进到柳州,在南宁设指挥所。当何在南宁行署按计划向广州和雷州半岛进军时,8月10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2日,何由南宁飞赴昆明与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交换处理日军投降意见;13日飞赴重庆,参加中美最高幕僚会议,听取对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计划及意见,其后核定有关事项并对各部队下达准备出发命令;20日飞抵湖南芷江四方面军王耀武部;翌日,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到达芷江,接受何给予的有关投降事宜备忘录。27日,何令前进指挥所人员飞往南京,何亦乘飞机到恩施、安康、西安、遂川、南城等地视察,并对各战区司令长官指示处理受降事宜。
1945年9月8日上午9时,由8架战机护航,何应钦乘坐“美龄号”飞机从湖南芷江飞临南京。第二天上午9时9分,在南京原军校大礼堂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按照国际惯例及当时规定,受降仪式上,冈村等降将应在中国军队押送下带指挥刀入场,亲手交何,象征缴械投降。但何却在头一天派人去征询冈村意见,竟然允许他不带刀,免了缴械一幕。
受降仪式开始时,坐在受降席上方的是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陆、海、空军上将顾祝同、陈绍宽、张廷孟等5人;下方投降位置上是日本驻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小林线太郎中将,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和舰队司令官福田中将等人;东西两侧观察席上有美国军官和中外记者,中国官员汤恩伯、李明扬、郑洞国、廖耀湘、谷正纲等人。日军参谋长把日军的编制、人数、装备、驻地等清册双手捧交给何的参谋长肖肃毅。肖用一只手接过清册。接着是冈村宁次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冈村两腿立正,弯腰低头,双手将降书送到何手里。
事前规定,日军投降代表前后应向何敬礼三次,何不必还礼。但冈村向何交降书时,何禁不住起身还礼,使在场的中外记者及有关人员瞠目结舌。当时任中国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不但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而且也代表东南亚战区盟军,包括苏、越、朝、缅、泰等国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何一生中最值得炫耀出尽风头的事,是他一生中的顶点。此后,他在国民党中的官运就日渐式微,开始走下坡路了。
何应钦的家族关系
妻子何应钦的夫人王文湘,1917年在贵阳与其成婚后,双方感情一直不错。王于1952年被医生诊断患有乳癌,发现时已属晚期,病情恶化,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每年求医都奔赴日本,直到1978年4月病逝。1920年何应钦在昆明被仇人刺伤,治疗期间,全靠王文湘日夜守护,才得以康复。王文湘与何应钦同时皈依基督。到台湾后,若不到外国,每星期四上午,必在牯岭街寓所举行家庭聚会,查经讲道,风雨无阻,带病亦不肯缺席。何政坛无事,正好忙家,自己动手搞家务,对病妻尽丈夫之责,对独女尽父亲之责。在国民党上层圈中,有人称他是中国第一好丈夫。女儿何应钦一生无子女,只过继其弟何辑五之女丽珠为后。何丽珠在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就开始走上社会。在父亲何应钦的安排下,她当时主要是从事商务和外交方面的工作,曾在日本做过“驻日代表”,后又奉派到美国,任台湾驻美国“领事馆”商务官员,后任“副领事”。侄儿何绍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埔一期、陆军大学正则班一个不落,极其科班的军人。“八一三”淞沪会战也力战过,杂牌军也铁腕整治成敢打硬拼的嫡系部队。2009年7月20日下午,贵州省台办主任王登齐会见并宴请了何应钦侄儿何绍葊、何绍牧及何家在海外的第三代、第四代共16人。侄孙何应钦侄孙何祖光,是所罗门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投资银行部副总裁,在坊间被大肆炒作的,是同港星温碧霞的婚恋生活。何祖光,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何祖光没有选择从政,而是在香港、内地经商,并兼任某跨国投资公司银行部副总裁。台湾歌手刘若英的父母结婚,何应钦担任证婚人。
国民党何应钦和李宗仁谁的官职大
当然是李宗仁官大。
李宗仁早年是桂系军阀,蒋桂战争,蒋介石都消灭不了他,才与他和谈,蒋介石这才统一广西。在国民党内部,在国民政府内部,蒋介石是一号人物,李宗仁是二号人物。蒋介石为一派,李宗仁为一派,他们互相斗争,又互相依赖,谁都离不开谁。蒋派人多,使蒋当选总统,李派人少,使李宗仁只能当选副总统。1949年蒋介石自己提出下台,辞去总统职务,拿李宗仁当挡箭牌,让李宗仁与共产党周旋,以便争取时间,卷土重来。按民国宪法,李宗仁应当是继任总统,蒋介石违反宪法,李宗仁考虑当时的局势,只得宣布自己是代总统。李宗仁是一朝人王帝主,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总统。
而何应钦只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员干将。当过总参谋长,国防部长,陆军总司令,行政院长。比陈诚,,白崇僖的地位还低,和顾祝同地位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