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为什么拍《红楼春上春》
张国荣因为其“不错片酬”才接拍这部电影,当时张国荣在娱乐圈并不得意,哪知因为事先未看过剧本,后来得知其拙劣已经后悔太迟,不得已被迫上架。多年以后,张国荣红透香江,媒体忙不迭地发掘他的猛料,在报纸上大标题刊出《英雄莫问出身,问来难堪——张国荣曾拍“红楼春上春”;第一次即被“卖猪仔”》,说的就是这部早已没人记得的电影了。谁能说成功路好走,就算他是张国荣,他身家过亿,万人追捧,功成名就,谁知道他在这二十多年的旅途上付出多大代价,熬过多少沧桑。扩展资料剧情简介贾宝玉从小受到祖母的疼爱,与女孩一起厮混长大。于家中一众表姐妹感情深厚,而且贾宝玉生性风流,怜香惜玉,不但与小姐们偷玩,而且还与一众丫鬟更是玩得不亦乐乎。但是虽然贾宝玉到处留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内心深处只与林黛玉心有灵犀,自小暗恋情愫。林黛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有些小性,且因为父母双亡,性情有些孤僻。贾家父母更中意薛宝钗,想撮合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为促成这桩婚事,王熙凤想出了偷龙转凤的决计,待的贾宝玉发现娶得是薛宝钗时,林黛玉早已经魂归离恨天。悲愤之下,贾宝玉离家出走,削发为僧。通过重重考验,终于看破红尘,潇洒离去。参考资料:红楼春上春-百度百科
什么原因让张国荣选择拍摄《红楼春上春》,英雄莫问出身,问来难堪?
哥哥是被骗去拍这部电影的。
以下是哥哥亲自叙述之自传片断(1985年商台采访):
在那时这么彷徨的日子里,当然想着去搏杀,每个人都是,我也不例外。有某间电影公司找我拍戏。也是我电影第一部错误的开始。第一部电影,记起来都几奇怪。人衰起来真是有头有路,有某大制片家在当时已经很出名的了。他就打了个电话给我,叫我去见他。去到见他,他就告诉我他想拍一部象红楼梦式的电影,是一部笑片来的。我就问她谁是女主角,他说是黄杏秀(陈百祥老婆)。我就觉得“哇,黄杏秀跟我做戏,当然很开心拉!”尤其是我的第一部戏就做男主角担正拉。结果真是“担正”拉,薪筹当时很少,6500块,但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引诱拉,是我第一份最高人工的JOB。于是我就答应了他拍。签了合同以后,拍了几天,觉得很不对径,原来这部所谓“笑片”的红楼梦是加插了很多黄色的成分,但听说他们的人力是很厉害的,就是你不能保证有一天张国荣走出街的时候给人打餐懵(殴打一顿)都不知道为什么会给人打的。(也就是那些黑社会势力了)。在那些忍气吞声的时候,只有硬着头皮拍了下去,出来以后,这部电影一出街,反应非常好,最后还遭电检处禁影了。理由当然是因为太色情拉,我就蒙受不白之冤,之后真是衰了几年。(苦笑几秒)这部电影我从来都不是很想去讲它,因为它是我第一部电影,也是我第一部给人卖猪仔的电影。之后就发誓有一段时间不再触碰电影。
张国荣电影处女作究竟怎么了?为何会让网友怒批既糟蹋红楼梦又糟蹋张国荣?
说到张国荣的电影,大家能想到的要不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就是《阿飞正传》里的阿飞,或许还是《英雄本色》中的警官,但几乎都不会想起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红楼春上春》,毕竟这部电影真的登不上台面。《红楼春上春》不仅登不上台面,还被人认为把《红楼梦》和张国荣都糟蹋了,这是为何?因为这部电影是部风月电影,而且把原著《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情节都改得不像样,包括张国荣饰演的贾宝玉也是人设大变,喜爱《红楼梦》的人看了定会无话可说。《红楼春上春》这部电影在1977年拍摄,1978年上映,而当时的张国荣刚出道没多久,碰到一份既是男主角工资又高的拍电影工资,自然是高兴地接了下来。但张国荣在接这部电影前并没有看过剧本,等到知道这是怎样的电影,张国荣这个新人又没有资格和底气去拒绝,便只能拍了这部电影。当时和张国荣拍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黄杏秀,黄杏秀也是毫不知情就进了剧组。《红楼春上春》这部多年前的电影是如何改的《红楼梦》呢?总的来说,就是往电影里添了许多带颜色的情节,并且把人物设定也改动了,比如贾宝玉就成了见丫鬟好看就直接亲丫鬟的人,这和电影基础《红楼梦》哪里符合了?所以也难怪有人觉得这部电影糟蹋了《红楼梦》,不过除去人物设定问题,张国荣在里面的扮相还是很好看的。张国荣第一部电影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而等到张国荣红了起来,这部风月电影就被媒体拿来取笑张国荣,但张国荣没有在意,还说正好可以让别人看看他以前受了什么苦,张国荣真的是很潇洒了。
红楼春上春高清完整版电影
红楼春上春 粤语.avithunder://QUFodHRwOi8vYWlrYW5keS5vcmcv57qi5qW85pil5LiK5pilIOeypOivrS5hdmk/ZmlkPTVKQkxXYTNsMGtoM3NZbWIwYVFVTUdHZXprR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EmbWlkPTY2NiZ0aHJlc2hvbGQ9MTUwJnRpZD1FNTFERDdCQzAxQTkyODJCQTc3RUMxQzNCRUIzQ0JGNyZzcmNpZD0xMjAmdmVybm89MVpa记得采纳啊
张国荣的第一部电影叫什么?
一、《红楼春上春》
如果你已年满18岁,大可去看看。这是张国荣生命中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接拍的唯一一部纯粹***,也是他后来最不愿面对与提及的一部电影。当时,许多谭咏麟的铁杆歌迷曾常常翻出这部电影作为攻击武器,侮辱张国荣是“咸湿佬”、“变态佬”。客观地说,这确是一部很烂的色情片,印象里只有一脸悲壮光着身子上窜下跳的张国荣、滔滔不绝的“波”浪与连绵不断的鬼叫。这部片子精彩的地方不在戏内,而在戏外。因为看着“哥哥”这种处女作,联想他现实中的一生,实在让人伤感与感慨。
二、《鼓手》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青春励志片。印象中当时国内也曾引进回来放映,很多国内的观众就是那时第一次看到张国荣银幕上的形象。片子并没什么新意,但在国内还是引起相当的轰动,因为里面有着很新鲜前卫的音乐、时装、生活模式,而且充满了香港味道的进取精神与价值观。张国荣在片中通过鼓声发泄着执着的激情、不屈的斗志、肆意的呐喊,让人深深感动而且被鼓舞。通过影片中震撼的鼓声,使人隐隐听到了一个巨星诞生的前奏。
三、《英雄本色I》
这是香港电影80年代最经典的作品,也是“暴力美学”大师吴宇森最成功的代表作品。很多观众就从这部片子开始记住那个个性极强、正直倔强的英俊警官----阿杰(张国荣)。在两大演技派高手狄龙、周润发的惊人魅力前,张国荣的演出毫不逊色,他将警官宋子杰面对曾为黑道老大的大哥宋子豪又爱又恨,又敬又痛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镜头令人历久难忘:在雨夜痛打刚出监狱的大哥;对着大哥痛心的叫喊:“不要叫我阿杰,叫我阿sir!”……。而且年纪轻轻的他,浑身透露出一股稚嫩与单纯的朝气,与周润发的老道与狡猾形成鲜明的对比,着实给电影添色不少。成功非偶然,从这部电影,张国荣已基本完成从歌星向影星的实质转变。
四、《倩女幽魂》
这部古装鬼戏拍得极其唯美浪漫,在艺术性与娱乐性方面得到很高评价,被评为港台十大佳片冠军和八十年代台港十大名片之一,多次参加国际影展。许多观众曾深深被片中飘逸唯美的画面与音乐所震撼。虽然这部片子最大的赢家是花瓶女星王祖贤,但张国荣所饰演的书生宁采臣扮相俊美,憨厚中透着正直,正直中又带着迂腐,令人印象极其深刻。许多人一听到该片的音乐旋律,就会想起那个背着古装书包、样子憨憨的书生宁采臣。
五、《胭脂扣》
一段令人唏嘘伤感的“人鬼情未了”。该片最后捧红的是歌后梅艳芳,张国荣又一次做了别人成功的垫脚石。张国荣在里面生动刻画出一个充满颓废慵懒,多情而不专情的公子哥形象,令人难忘的是画面是:妓女如花与十二少深情而颓废地在如诗如画的烟雾里吸食鸦片;还有那哀伤的结局,依然美丽的如花把当年十二少送的胭脂扣还给眼前已经垂垂老矣的负心汉,任凭十二少如何追悔,她依然头也不回的飘然而去。
六、《纵横四海》
张国荣又一次与周润发搭档,两人之间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这部由吴宇森执导的作品充满了幽默的智慧、华丽的场面、漂亮的动作、动人的旋律,是港产片最意气风发时的经典之作。张国荣的出场极其潇洒,准备去犯案前,在自己的画像上签上名字,然后对街头画家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叫阿占,记住我,看明天的报纸吧!更经典的是张国荣与周润发在密室里跳着舞偷窃名画的片断,还有片中唱起《风继续吹》时两男一女三个主角缓慢切换变幻的浪漫镜头。
七、家有喜事
这部充满无厘头风格的喜剧贺岁片充分展示了张国荣的喜剧天分。虽然这部戏的主角是周星弛,但张国荣所扮演的一个非常娘娘腔的人物也非常抢眼搞笑。这部片之所以应该被怀念是因为张国荣和毛舜筠在戏中演绎了一对终成眷属的欢喜冤家。张国荣坦承自己变成同性恋要归罪于初恋的创伤,他曾伤感地表白,如果当年毛舜筠接受了他的求爱,他的人生将不会是现在这样。看着电影中皆大欢喜的结局,看着张国荣与毛舜筠在虚幻里完成了不可能的爱情,更令人感慨张国荣的一生。令人不禁会想,如果当时毛舜筠真的接受了张国荣,也许他就不会走上同性恋的道路,也许他就不会做出现在的选择。
八、《阿飞正传》
多年的奋斗终有回报。张国荣凭借该片拿到了人生第一个电影奖项。片中张国荣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玩世不恭的态度、漫不经心的傲气、绝望叛逆的眼神、颓废优雅的气质。让人着迷又令人心碎。片中的经典数不胜数:阿飞那段面对镜子优雅、带点自恋的独舞;玩世恭地挑逗张曼玉:“记住这一分钟,从这一分钟开始,你会记住我。”;还有那段最出名的独白:“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地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这部带点自传情绪与写实感觉的电影是张国荣最成功的作品,是绝对不能错过经典。只是王家卫那种风格的东西并不是雅俗共赏的,看惯普通港产商业片的观众可能会看得莫名妙、直犯眼困,所以对普通大众来说,该片的精彩度实在不高。
九、《霸王别姬》
这部影片肯定要算是张国荣最重要的影片之一,因为通过该片张国荣已突破了港星的身份,在亚洲、国际影坛崭露头角。无论是影片本身的拍摄水平,还是当时风传的张国荣就与剧中人有相同的“性取向”,都非常引人瞩目。时至今日,《霸王别姬》还在国内影片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张国荣也声称这自己最喜爱的一部电影。张国荣似假还真地演绎着程碟衣的爱与怨,展现着他与所爱的男人之间善良恶毒、无私与残忍的纠缠,让人根本分不清这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还是他的真实?观众只能深深地被他打动。
十、《东邪西毒》
张国荣在《东邪西毒》里出演的那个欧阳锋非常另类,令人同情多于憎恶。导演王家卫在该片中完全颠覆了金庸的原著。谈不上丰富的剧情,却营造出让人陌生的环境与感觉。张国荣演绎的“西毒” 有着闪烁的眼神,不诚实的话语,有些别扭的胡须,充满着偏激但很有冲击力的哲学思考。“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张国荣凭借此片荣获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
十一、《色情男女》
这部由尔东升执导的***其实是部披着色情外衣的艺术片。充满了电影人对庸俗与低级色情片的尖刻的嘲讽与沉重的无奈。张国荣把一个有理想的艺术家不得不向商业低头的困惑、郁闷、无奈、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始终洋溢着不屈的抗争与进取精神。影片对香港电影人梦想的自嘲让人落泪。张国荣在片中充分展现了他深沉、郁闷的一面。
十二、《春光乍泄》
这又是一部被王家卫影迷津津乐道的影片。题材前卫而大胆,但其中同性恋的爱情却被处理得相当的唯美,镜头里充满着支离破碎的无奈与颓废。片中张国荣也许做了最“本色”的表演,那似乎戏假情真的举手投足让人几乎可以嗅到他真实生活中的影子。从这部片子我们可以窥看到现实中他与爱人同志的许多需要深深掩藏的秘密。
十三、《枪王》
这是张国荣少有的以反角出现的电影。他在片中把一个精神分裂,神智疯癫的变态者演绎得惟妙惟肖,相当有震撼力。扮演了多年的枪战片,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作风格,再不是当年周润发身边那个幼稚的“初哥”,特别是他在靶场拔枪独战警察那一段,充满了冷酷与杀气,让人心生敬畏与寒意。同时主角身上那病态者的绝望、挣扎、痛苦也表现得极具张力。
十四、《异度空间》
张国荣最后一部告别遗作。客观地说,这只是部水准平平的鬼片,但张国荣的过早辞世使本片有了许多诡异色彩。因为传闻他的自杀与本片拍摄完毕后的心情极度消沉有关,而且片中主角也是同样心神恍惚,经常失眠,而且被恶鬼纠缠逼迫跳楼,这些惊人的相似让人自然的产生联想。片中张国荣永远充满着恐惧与绝望的眼神,他所演绎的精神郁闷与失常的片段,也许只是他生命中最后时光里最真实的写照。看到结尾张国荣被恶鬼原谅,终于没有跳楼自杀时,不禁令人希望能真的能够“人生如戏”。
张国荣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哥哥第一部戏
《红楼春上春》
如果你已年满18岁,大可去看看。这是张国荣生命中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接拍的唯一一部纯粹***,也是他后来最不愿面对与提及的一部电影。当时,许多谭咏麟的铁杆歌迷曾常常翻出这部电影作为攻击武器,侮辱张国荣是“咸湿佬”、“变态佬”。客观地说,这确是一部很烂的色情片,印象里只有一脸悲壮光着身子上窜下跳的张国荣、滔滔不绝的“波”浪与连绵不断的鬼叫。这部片子精彩的地方不在戏内,而在戏外。因为看着“哥哥”这种处女作,联想他现实中的一生,实在让人伤感与感慨。
1978年:《红楼春上春》《狗咬狗骨》
1980年:《喝彩》
1981年:《失业生》
1982年:《柠檬可乐》《冲击21》《烈火青春》(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杨过与小龙女》
1983年:《鼓手》《第一次》
1984年:《缘分》《圣诞快乐》《三文治》
1985年:《龙凤智多星》《为你钟情》《求爱反斗星》
1986年:《偶然》《英雄本色》
1987年:《英雄本色II》(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倩女幽魂》。
1988年:《胭脂扣》(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杀之恋》。
1989年:《新最佳拍档》《倩女幽魂II》
1990年:《阿飞正传》(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1年:《纵横四海》《豪门夜宴》
1992年:《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家有喜事》。
1993年:《霸王别姬》(第四十六届法国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花田喜事》《东成西就》《白发魔女传》《白发魔女传II》
1994年:《大富之家》《金枝玉叶》(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锦绣前程》《东邪西毒》(第一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记得香蕉成熟时之初恋情人》
1995年:《夜半歌声》(兼任执行监制)《金玉满堂》
1996年:《金枝玉叶II》(兼任联合导演)《色情男女》(兼任客串导演)(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大三元》《新上海滩》《风月》(第三十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春光乍泄》(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九七家有喜事》
1998年:《九星报喜》、《红色恋人》《安娜玛德莲娜》;受邀担任柏林国际影展评委。
1999年:《流星语》(兼任联合出品人)《星月童话》《布宜诺斯艾利斯零度》(《摄氏零度之春光再现》)
2000年:《枪王》(第三十七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恋战冲绳》《烟飞烟灭》(兼任导演、编剧、剪辑)
2002年:《异度空间》(第三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第二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佳男演员奖)
2004年:获得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演艺光辉永恒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