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机械制造的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类型?
绿色机械制造是指在不牺牲产品的质量、成本、可靠性、功能和能量利用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轻制造过程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程度,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及清洁化的目标。绿色机械制造的类型:(1)节约资源的制造技术:尽量节省材料消耗。如通过优化毛坯形状或采用近净成形方法,减少加工余量;提高刀具寿命,减少刀具材料的消耗;减小或取消切削液等。(2)节省能源的制造技术:减摩、降耗和低能耗工艺。(3)环保型制造技术: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减少或完全消除机械加工过程对人体和和环境的损害。改进工艺(如采用无切削液加工等),改进工具(合理实用的刀具和机床等),改进加工环境(采用噪声主动抑制等)等方法来实现。绿色机械制造的模式:绿色机械制造技术各阶段主要模式为了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发挥绿色机械制造技术的功能,我们需要在材料选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模式等方面全面考虑。1、材料选用上选择绿色材料在传统制造模式下,人们在产品设计时对材料选择上过多地考虑了材料的性能和作用而忽视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在产品的制造和使用中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同时,由于较少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及循环利用等问题,致使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废品回收利用率很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如何选择材料、选择何种材料是实现绿色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一个关键解决传统制造中的材料选择问题.关键就是使用绿色材料。所谓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且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和环境负面影响小,有利于人类健康,可再生利用率高,在制造、使用、废弃乃至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选用材料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当优先选用绿色材料。随着资源能源的El益枯竭、环境恶化的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突出。2、产品设计时选择绿色设计模式传统制造模式下的设计方式,其指导思想是为了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制造工艺的实现,很少考虑产品的消耗、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将生产和节能减排紧密相连,综合地考虑加工产品的可行性及回收性。绿色设计是绿色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就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少无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回收等问题。3、加工工艺设计时选择绿色加工工艺在加工工艺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一些浪费资源和能源以及产生危害物质的方法,尽量避免采用那些零件再生使用时材料难处理的工艺方法。例如。应考虑镀层或涂复层的金属难于处理,高分子材料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电镀时产生含铬(或其它金属)的电镀液严重污染环境等。在绿色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产品零件的后处理问题,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资源的浪费。4、管理上采用绿色管理模式为了实现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绿色管理模式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方面,政府已颁布和推行必要的质量标准和法规条文,迫使一些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废物的产生,并对环保业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新要求。现有的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也是着眼于提高绿色管理水平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各企业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出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并根据企业中环保措施的实施结果,不断改进,予以完善。
什么是机械制造装备?定义是什么?
机械制造装备准确的说应该是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就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机床、设备以及工装、夹具、刀具等工艺装备的总称,在学习中主要就是学习这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加工范围,另外还有不同类型的零件对夹具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主要的作用就是根据现有的设备编制合理的工艺路线卡以及设计专用的夹具。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名词解释:爬行
机械学中的爬行现象,在滑动摩擦副中从动件在匀速驱动和一定摩擦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时停时走或时慢时快的运动现象。爬行是机械振动中自激振动的一种形式。每一个爬行周期都分两个阶段:一个是能量的贮存,另一个是能量达到临界值时的立即释放。爬行是机床滑动导轨(见机床导轨)中常见的不正常的运动状态。程度较轻时爬行表现为肉眼所不能察觉的振动,显著时表现为较大距离的跳动。爬行会显著降低工件的加工精度。此外,汽车离合器接合时可能引起的冲击,对某些仪器微调时可能发生的跃动,也都是爬行的实例。爬行大多在低速时出现。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版
制造装备功能:一般功能(加工精度,强度刚度抗震性,加工稳定性,耐用度,技术经济的要求)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节材节能,符合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 柔性化:产业结构柔性化(产品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功能柔性化(只需进行少量调整或修改软件,就可方便改变产品或系统功能,以满足不同加工需要) 大分类:加工装备,工艺x,仓存传送x,辅助x 金属切削机床加工原理分(车钻镗磨铣刨拉床切断床齿轮螺纹特种加工机床)使用范围分(通用专用专门化)特种加工机床(电加超声波激光电子束离子束水射流) 锻压机床:锻造(手工自由胎膜模型特种;热温冷)冲压挤压(冷温热热)轧制机(热冷;z纵横斜) 创新设计步骤:产品规划(需求分析,技术调研,社会调研,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对设计任务抽象,建立功能结构,寻求原理解和求解方法,初步设计方案形成,初案评价与筛选)技术设计(确定结构原理方案,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零件图设计,完善装配图,商品化设计,编制技术文档) 系列化设计优点(用较少的瓶中规格的产品满足较大范围的市场需要2可减少工作设计量提高提高设计质量减少产品开发风险缩短研制周期3压缩装备数量种类缩短周期降低成本4便于维修5为变型设计提供技术基础)(缺点用户只能在系列型谱内有限的产品中选择)步骤(主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的确定;参数分级;制定系列型谱) 模型化设计(优点1新模块代替旧模块提高产品性能2缩短设计和供货周期3推动企业技术生产管理和组织体制的改革4维修方便对生产影响小)(步骤明确任务;建立功能结构合理确定产品的系列型谱和参数;模块的组合;模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总体设计内容(运动功能,基本参数,传动系统,总体结构布局,控制系统设计) 机床工作(功能提供切削加工所必须的运动和动力)(原理通过刀具与工作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尺寸和精度的几何形状) 发生线(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 (机床精度:几何,运动,传动,定位,重复定位,工作精度 精度保持性) 主电动机p=切削p+空载p+机械摩擦损耗p 主传动系:电机机类型分(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传动装置类型分(机械传动装置,液压x电气x和它们的组合)按变速连续性分(分级变速传动和无级x) 扩大传动系变速范围方法(增加变速组采用背轮机构采用双公比传动系采用分支传动) 机械进给传动系设计特点(进给传动是恒转矩运动,进传系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其最高转速,进传的转速图为前疏后密结构,进传的变速范围,进传系采用传动间隙消除机构,快速空程传动的采用,微量进给机构的采用) 主轴部件满足(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和热变形精度保持性) 主轴(构造取决于主轴上所安装刀具,夹具,传动件,轴承等零件的类型,数量,位置和安装定位方法, 还考虑主轴加工工艺性和装备工艺性)(轴承精度P2P4P5P6(旧BCDE)SP UP 主轴滑动轴承原理(动压轴承:当主轴旋转时带动润滑油从间隙大处向间隙小处流动形成压力油楔而产生油膜压力将主轴浮起) 支撑件材料(铸铁:铸造性能好容易获得复杂结构支撑件同时其内摩擦力大阻尼系数大使振动衰减的性能好成本低)(钢板焊接结构:制造周期短省去制作木模和铸造工艺,支撑件可制成封闭结构刚性好,便于产品更新和结构改进;钢板焊接支撑件固有频率比铸铁高,同刚度下更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刚度和阻尼比铸铁大几倍抗振性好成本较低)(天然花岗岩:性能稳定精度保持性好抗振性好阻尼系数比钢大15倍耐磨性比铸铁高5倍导热系数和线膨胀系数小热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不导电抗磁与金属不粘合加工方便通过研磨和抛光容易得到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树脂混凝土:刚度高抗振性好耐水耐化学腐蚀和耐热特性) 提高支撑件结构性能(提高支撑件静刚度和固有频率,提高动态特性,提高热稳定性) 导轨分类(结构:开式闭式导轨)(导轨副:滚动,滑动(普通,静压,卸荷)) 导轨特点矩形(承载能力大刚度高制造简便检验和维修方便侧向间隙导向性差适用载荷加大而导向性要求略低的机床)三角形(角越小导向性越好摩擦力越大,不产生间隙小顶角适用轻载精密机械大角适用大型重型机床)燕尾形(承受大颠覆力矩结构紧凑间隙调整方便刚度差加工检查维修不易适用受力小层次多要求间隙调整方便的部件)圆柱形(制造方便工艺性好难调整适用受轴向负荷的导轨) 提高导轨精刚度耐磨性措施(合理选择导轨的材料和热处理,导轨的预紧,导轨的润滑和防护,导轨磨损) 带节流器液压卸荷导轨与静压不同处:后者的上浮力足以将工作台全部浮起形成纯流体摩擦,而前者上浮力不足以将工作台面全部浮起,但由于介质粘度较高,由动压效应产生的干扰较大难以保持摩擦力基本恒定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曾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并将原教学计划中有关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内容,包括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按新的课程体系组织编写的。本书着重介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反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全书依据的基础理论除传统的刚度、精度、抗振性、热变形、噪声、磨损和低速运动平稳性外,还包括柔性化、精密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工程和绿色工程等;介绍了一些现代设计方法的理论,如系统工程、创造工程、优化工程、相似工程、可靠性工程、价值工程、人机工程和工业美学等。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及相关专业,也可供从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机械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有什么区别?
机械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区别:一、概念不同: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二、课程设置不同: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系统设计、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及应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测试与传感技术、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综合实验、微机原理与结构技术、CAD/CAM、单片机原理及应用。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现代企业管理;测控技术;机械工程实验(II);机械控制工程理论基础;精密加工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生产实习;装备与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机械工程计算方法;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现代加工。三、学科等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是二级学科名;一级学科名:机械工程(080200)。扩展资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械工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