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罗成这个人吗?他是怎么死的?
罗成,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八,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都是第七条好汉。 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也虚构了罗成罗公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全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他家的罗春,在《说唐》是老家人,在曲艺评书《兴唐》、《隋唐》、《瓦岗英雄》罗春与罗松都是罗成的兄弟。 实际上褚人获《隋唐演义》也有少年英雄罗士信,很勇猛,是秦叔宝的山东老乡和朋友。 史无罗成之名,其大部分事迹是等小说和评书中虚构的,部分则取材自罗士信 隋唐时期有罗士信,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罗成传说有个儿子,叫罗通。 [编辑本段]【罗成与罗士信相同点】 他们都用枪,很勇猛.武艺高强。 史上罗士信在瓦岗军里呆过,罗成也是。 瓦岗军败后,罗士信投靠的王世充,罗成也是。 因不耻王世充,罗士信投了唐,罗成也是。 罗士信于武德五年(622年),率几百人同刘黑闼数成军对持八天后兵败被俘,不屈被杀,才二十多岁,演义中罗成也是在同一年,同一个地方,被同一个人所杀,死时也是二十多岁。 (需要区别的是,评书\小说里提到的罗士信----就是那个憨傻的大力士----可看作是另外一个人,与罗成无甚关联...)
中国多少年历史?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历史,简称中华上下550万年![奸笑][奸笑]朝代/寿命原始人(440万年)部落(8万年)三皇(没有记载)五帝(1800年)古唐朝(1400年)虞朝(1800年)夏朝(471年)商朝(555年)西周(275年)东周(514年)春秋(294年)战国(254年)秦朝(14年)西汉(198年)新朝(王莽15年)玄汉(2年7个月)东汉(195年)三国(60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五胡十六国(135年)南朝(179年)北朝(195年)隋朝(290年)唐朝(289年)五代十国(77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辽国(312年)大理(317年)西夏(195年)金(109年)元朝(197年)明朝(297年)清朝(297年)民国(3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倒台)
什么叫历史 为什么叫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1.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 沿革,来历 3. 过去而不能改变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价值 4.于事件的载体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词源出处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罗成这个人?
历史上没有罗成这个人,罗成是隋唐系列小说中的人物。罗成,是隋唐系列小说中人物,排第七条好汉,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有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与秦琼、程咬金等于贾家楼结义,居末位。先后助瓦岗军攻破长蛇阵、铜旗阵,反王大会时夺得状元魁。瓦岗离散后,罗成与秦琼等去了洛阳,秦琼与程咬金被徐茂公带走,罗成因病留在洛阳。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加入李世民,将王世充连同前驻守洛阳的反王一并擒获。刘黑闼反唐时,李建成以罗成为先锋前往抵挡,李建成有意陷害罗成,致使罗成被刘黑闼引至周希坡淤泥河用乱箭射死。扩展资料:人物形象演变:罗成的人物塑造源于历史上的猛将罗士信。罗成初登场作品为明万历年间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姓罗名成,字士信,为金墉城西魏王李密帐下五虎将之一,形象面如傅粉,唇若抹朱,银甲银枪,说是灌江口二郎神转世,枪法与锏法都是秦琼所授,武艺与尉迟恭战百余合不分上下,百余合战败苏定方。因为李建成要斩秦琼、尉迟恭,罗成劫了法场,李建成怀恨在心,陷害罗成,致使罗成中了苏定方之计,死于周希坡淤泥河,降唐时十八岁,战死时二十岁。罗成死后阴魂不散,率领阴兵助阵李世民,杀败刘黑闼。 到了晚明小说《隋史遗文》里,同时有罗成与罗士信两人,罗士信经历与历史上类似,死于刘黑闼之战。而罗成被设定为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秦琼在校场比武时,但罗成看出秦琼并不擅长射箭,在暗处用弩设下飞鹰,为秦琼保住了面子。该书有众豪杰给秦琼母亲祝寿情节,但罗成并未参加,再出场时是窦建德攻打幽州,罗成与罗艺等奋力保城,秦琼率军前来救援打退窦建德,罗成想要跟随秦琼以罗艺年老为由拒绝。而后刘黑闼反叛,罗士信战死,罗成随秦琼杀败刘黑闼,李世民登基后罗成被封为幽州大总管。清褚人获小说《隋唐演义》里,仍有校场上罗成助秦琼射箭的情节。罗艺与窦建德交战时,罗成与窦建德的女儿窦线娘大战不分胜负,惺惺相惜,一见钟情,窦线娘留下罗成射来的箭,罗成留下窦线娘打来的金丸,互相作为定情信物。而后罗成又辗转与花木兰的妹妹花又兰相遇,两人彼此心里喜欢,虽然同床共寝,但不曾交欢,直至罗成找到窦线娘。成婚后窦线娘、花又兰各生一子,全家一起祭拜岳母夏王曹后之墓,之后再无出场。清小说《说唐全传》取消了罗士信这个人物。将罗成设定为第七条好汉,参与了给秦琼母亲祝寿,并设计了罗成与单雄信闹矛盾的情节。该书中罗成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精通阵法,先后助瓦岗军破了长蛇阵、铜旗阵,杨林的十三太保被罗成杀了八个。该书中开始有了罗成擒五王的情节。结局死于淤泥河。《兴唐传》里,罗士信被塑造成一个力大无穷却有点傻的憨将,罗成仍然是俊美的少年将军,但在性格上,罗成开始被塑造成一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人,该书中为表现罗成阴险。增加了破长蛇阵之前,罗成套骗义父丁彦平,破阵时打伤丁彦平的情节,但随后罗成以杨广昏庸无道为由进行劝说,丁彦平一时顿悟,出家当了和尚。到了单田芳的评书版《隋唐演义》里,罗成更加毒辣,逼义父丁彦平自杀而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成
历史上是不是有罗成这个人物啊
罗成只是虚构人物,史上没这个人,历史原型是罗自信。像李元霸,宇文成都这些人都是虚构的,《隋唐演义》《说唐全传》都属评书类,当不得真,罗艺是隋末的军阀,确实是太子李建成的党羽,但李世民上台后并没有动他,还升了官,只是他自己害怕所以造反才全家被杀的。说起来李世民还算是开明的了,象薛万彻算上是李建成的心腹了,还亲自带兵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后来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魏征更甚,当太宗之面承认曾劝李建成先下手杀掉李世民,后来更是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