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人物评价
英国媒体:“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尽管撒切尔执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响会一直持续数十年的时间。”把“撒切尔的遗产”归为英国发展中的负面因素源于她保守主义的经济思想,这也是撒切尔最受争议的政策。撒切尔上台前,英国在工党卡拉汉政府领导下,很多地区不断出现罢工而瘫痪。 25年前(本段时间2004年),当“铁娘子”面对这样的一个英国时,她开出的药方是:限制工会力量、推行私有化。之后英国经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但是用英国《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的话说:“在那些年里,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确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犯罪率上升,社区破裂和分化。” 撒切尔带来的不仅是英国人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10号时的眼泪在英国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演员、社会活动家Ricky Tomlinson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英国电视台:2003年,英国电视台Channel 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前任首相布莱尔和以胸大出名的艳星乔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 英国干派:认为撒切尔夫人属于保守党的新活力右翼。在她任职期间,该派被称为“干派”,以与称为“湿派”的老式和自由主义的托利党人相对。她主张个人应有更多的独立,少依赖政府,政府对经济不作过分的干预,减少公共开支(能减少个人负税)和货币印制(反映货币主义政策)。在70年代后期,失业人数增加不快,但在她前两届任期内几乎增加3倍,即已由110万人增加为300万人,同时人数众多的下等阶级在扩大。而且,她为了减少通货膨胀所实行的紧缩政策,使得商业损失和破产均有增加。虽然保守党在议会中占大多数,但在1987年选举中只以稍稍超过40%得胜,这一数字是1922年以来保守党在选举中的最低份额。海外方面:在津巴布韦(前罗得西亚)由少数白人领导非法脱离英国殖民统治15年之后,撒切尔夫人于1980年督导其有秩序地建立为独立的国家。1982年福克兰群岛在被阿根廷占领10周之后,英国成功地将它夺回。选民对撒切尔夫人在福克兰群岛冲突时表现的果断领导的技艺,使她在1983年6月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英国《卫报》:2004年5月在英国人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之时,英国《卫报》在回忆那历史性的一刻中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虽然布莱尔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尔下台10周年之际就宣布“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必须要对付从过去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如今常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但是,她的评价在英国社会中十分之两极化,其对于英国的贡献也存在了高度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她是个十分自负的独裁者。 军事鹰派:对于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来说,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不愿妥协的人。他们认为因为英国政府回避与爱尔兰共和军展开对话,导致北爱尔兰大骚动的时期遭到拖长,尽管英国与爱尔兰政府签订了《英爱协议》,但也无济于事。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其逝世当天表示,英国失去了一名“伟大的领导者”。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逝世当天表示,美国失去了一名“真正的朋友”,一名自由和独立的捍卫者。奥巴马在声明中说,作为一国首相,撒切尔帮助英国重拾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美国的大西洋同盟,她知道只要有力量和决心,我们可以赢得冷战。”奥巴马还说:“米歇尔和我向撒切尔的家人和所有英国人转达这一信息,那些她毕生奋斗的事业——自由人民团结起来书写自己的命运——也是我们至今所奋斗的目标。” 韩国总统朴槿惠:对已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表示,自己虽然没有真正见到撒切尔夫人本人,但她是自己最尊敬的政治家。德国总理默克尔:随后发表声明赞扬撒切尔为“非凡的领导人”,为众多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默克尔说,撒切尔是“非凡的领导人”,在冷战时期,她为克服欧洲分裂起了关键性作用。默克尔还称,她将永远不会忘记撒切尔所作的贡献。默克尔称,人们将铭记撒切尔,不仅因为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更在于她是女性通往权力殿堂的先锋,为众多人树立了一个榜样。称赞撒切尔是女性通往权力殿堂先锋法国总统奥朗德:就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一事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赞撒切尔夫人是一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他将与英国民众分享悲哀。
一位女性政治家,关于撒切尔夫人的故事都有哪些?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婚前姓罗伯茨;撒切尔夫人、铁娘子,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英国首相(1979年5月4日—1990年11月28日)。
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在牛津大学学化学时入保守党。1951年与丹尼斯·撒切尔结婚。1953年在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考取律师资格。1959年被选为下议院议员。后历任退休金及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教育及科学大臣等职。1975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当选为英国首任女首相。在经济上,推行新自由主义,打破福利国家格局;在政治上,缔造英美联盟,反对欧洲一体化;在军事上,赢得马岛战争。在外交上,跟中国谈判并签署联合声明,宣布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1992年被封为“林肯郡克斯蒂文的女男爵”。著有自传《唐宁街岁月》、《通往权力之路》。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家族成员
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爵士,在2003年6月逝世。两夫妇的婚姻长达52年,并在1953年8月15日诞下一对孪生兄妹。儿子:马克·撒切尔爵士一直被不同的争议纠缠住。在1982年他曾在撒哈拉沙漠一度失踪;至于在2005年1月,他则因为资助购买飞机,以策划在赤道几内亚发动政变而被捕,在南非被判缓刑4年,及罚款3百万兰特。女儿:卡萝儿·撒切尔阁下是一位记者和时事评论员。女儿卡萝尔·撒切尔2005年在澳大利亚参加了一个野外生存挑战节目后,获得“丛林女王”称号,成了另一个“铁娘子”。她在英国真人秀,第五辑《我是名人,快带我离开!》(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中胜出。 父亲:阿尔弗瑞德·罗伯茨(Alfred Roberts)在当地镇上经营杂货店,而且热心于地方政治。母亲:派翠丝·罗伯茨(Beatrice Roberts),娘姓为史蒂芬逊(Stephenson)。妹妹:名莫里埃尔(Muriel)。
撒切尔夫人简介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语: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英国政治家,至今唯一一位女性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三度连任)。撒切尔夫人是自索尔兹伯里勋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此外,她是英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女性首相和经选举而产生的主要政党女党魁,也是曾担任重大国务官位的第一位女性。作为英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撒切尔被誉为铁娘子。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