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裘皮城的成果
余姚中国裘皮城一条街已长达2公里左右,汇聚着300余家企业,并涌现出了意达皮毛、乔士皮草、兽王皮毛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裘皮生产遍及以原西干村为中心的杨家村、干家路村、天华村等地,年产总值达10多亿元的规模,已经使这里跃居为国内闻名的裘皮制品集散地。(裘皮服装节图1)经过多年的努力,余姚人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对裘皮服装的品质、款式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提高与创新。余姚的裘服产业已从过去单纯的来料加工制作裘服,逐渐转变成了以生产裘服为主的多元组合。这里的众多裘皮服饰生产企业以产品为纽带,以设计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进行专业化合作,形成了一条裘皮服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从而使整个产业具备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余姚裘皮服饰业在丰富品种的同时,产品档次也越来越高。意达公司过去生产的围巾每条售价为4美元,现在他们生产的围巾的售价达到了每条80美元。以精湛的制作技术作为支撑的余姚裘服,具有产品质量好、款式新、价格优等特点,很快吸引了国内许多名品名店和专业市场,销售商携款到余姚上门收购货源,从而形成了全国有名的裘皮服装集散地。特别是每逢周末节假日,江、浙、沪一带的消费者慕名前来购买裘皮服装的络绎不绝,本地生产的裘皮服装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几年前,余姚中国裘皮城一条街上的很多企业,连自己的商标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品牌了,绝大多数产品都是贴牌生产的。(裘皮服装节图2)经过多年为他人做“嫁衣”后,余姚裘皮业开始意识到,自主品牌建设对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在真仕漫皮草、意达皮毛等品牌企业的带领下,余姚裘皮业逐渐重视品牌建设,纷纷打出了自已的品牌,他们还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裘皮消费市场,努力做裘皮时尚的引领者,共同打造“余姚裘皮”这块区域品牌。余姚裘皮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引起了世界裘皮业的注目,产业的集聚效应得到了逐步显现。世界各国裘皮业的著名企业和行业协会纷纷来余姚进行考察,并要求与余姚相关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知名裘皮企业纷纷在余姚设立办事处,或将生产基地转移过来,从香港引进的裘皮企业目前已经投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余姚裘皮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余姚裘皮业也在加速融入世界裘皮产业体系中。意达皮毛有限公司是余姚裘皮业的龙头企业。目前该企业已与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的裘皮服饰生产、销售商建立了密切的商务合作关系。(裘皮服装节图3)以朗霞街道为中心的地区已经有裘皮服装服饰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9000余人,涌现出了意达皮毛、乔士皮草、兽王皮草等行业龙头企业,并已形成了一条裘服特色街。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市场中,余姚裘皮服饰以质量好、款式新、价格优而闻名。2006年,余姚裘皮业加工水貂皮约300万张,占全国总量的25%以上,裘皮服饰产品销售超过15万件,产值超过10亿元。据裘皮业专业人士介绍,余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水貂皮服饰交易集散地,每年吸引着5万余国内外客商来此购买。如今,余姚,这座碧水环流的江南小城,这座以悠久历史和经济发达而闻名全国的城市,为了光荣与梦想,又向世界发出一张“裘皮服饰之城”的时尚名片。(裘皮城夜景图1)(裘皮城夜景图2)
肃宁中国裘皮城的发展远景
由于近几年来的发展壮大,肃宁的裘皮服装市场已占全国的主导地位,已有大批皮草业的中外客商相聚于此,也将为肃宁中国裘皮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肃宁皮草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兴起,也为各位裘皮商家腾飞搭建了展示大舞台,我们真诚欢迎裘皮行业的商家前来投资兴业,将使每一个裘皮行业的商家同仁从中分得一杯美羹,得到可喜的回报。我们真诚欢迎广大消费者前来休闲购物,品味时尚皮草、购物天堂的魅力。一定让您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到肃宁·中国裘皮城创业,能够使您淘得另一桶金。到肃宁·中国裘皮城购物,能够让您感受另一种生活。到肃宁·中国裘皮城观光,能够开启您另一扇心灵之窗。肃宁·中国裘皮城欢迎您!
中国裘皮城的发展历程
站在余姚朗霞街头,看着满街一个个醒目的裘服企业广告牌和店面,让人在感叹际遇神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叹服余姚人非凡的创造力。有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和裘皮毫不搭界的“不毛”之地?这里,曾因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迅速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余姚是中国最早生产裘皮服饰的地区之一,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的余姚裘皮产业,已经有着30年的历史。1978年,由香港同胞干先生投资60万元,在原朗霞镇西干村(现朗霞街道杨家村)成立了余姚第一家裘皮生产企业———西干裘皮厂。这家当时还是村办集体企业的加工厂,成为了余姚裘服业的第一粒种子。谁也不会想到,30年后,这粒种子竟然发育成一个年产值达10多亿元的特色产业。在西干裘皮厂成立的第二年,1979年,原余姚朗霞镇再次引入港资,姚港合资组建了余姚市毛皮制品厂,在当时成为余姚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先进企业。毛皮制品厂的原料来自于香港,产品也全部销往香港,是一家典型的来料加工企业。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气象。当地的农民成为裘服厂工人之后,家庭收入普遍增加,生活得到了改善,村级集体经济也有了提高。裘服厂的发展,逐渐改变着西干村和西干村人的面貌。收入的增加,不仅使当地人们尝到了创业的甜头,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发起了当地农民的创业热情。在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宽松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家村办集体企业进行转制时,当地农民终于按捺不住萌动的创业欲望,原来在企业工作的一部分人,离开企业,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已经成为当地裘服业领头雁的意达皮毛公司总经理杨利峰,回忆起当年创业的艰难时,颇为感慨:“没有资本,只能向家人或别人借;添置设备,一定要精打细算;没有技术,就偷偷到外地去学;找不到市场,就背着产品让周边地区的商场代销。”就这样,当年播下的星星之火,现已成为燎原之势。几年后,大大小小的裘服厂星罗棋布在329国道两旁,形成了余姚中国裘皮城一条街,并成为浙江省特色块状经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