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网的建设目标
中国工会网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导向正确、特色鲜明、工会满意、职工欢迎”的综合性新闻宣传网站。1、遵循网络新闻传播规律,以工会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面向广大职工提供互动信息服务为主线,将“中国工会网”建设成为工会工作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之一;成为直接面向广大职工的服务窗口;成为展示工会工作成就、引领职工队伍舆论导向、反映职工群众呼声的重要舆论平台。2、充分利用互联网高度开放的特点,着力捕捉职工诉求,通过有效的后台管理,收集网络社情舆情,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3、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和业务处理模式优化,结合工会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工作,促进各地工会先进工作经验的推广与转化。4、促进工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灵活的信息查询、统计和数据处理功能,确保工会各级领导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为工会各项政务提供支持。5、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满足各级工会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宗旨,增进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什么叫云信?
中工云信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工网主办的云计算智能移动互联网新媒体,为广大职工提供实用信息服务,是工会媒体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新阵地、新思路、新成果,是扩大工会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战略部署。
中工云信目前推出的版本包括Android、iphone、lephone、windows mobile、Symbian V3和Symbian V5以及Android pad版等。
中工云信与现有移动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个性云订阅”和“特色云应用”功能,创新实现三大移动应用平台:移动媒体出版平台、新闻信息推送平台、海量资源开放平台。
中工云信已搭建了包括云阅读、云资讯、云服务、云生活、云学习、云应用6大分类30余种移动媒体免费信息服务期刊,全面覆盖满足广大职工的多层次需求。
中国工会产生的历史原因
中国于2001年10月27日公布施行新修订的工会法,这对于推动工会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有着重要意义。除港、澳、台地区外,中国工会现有会员1.2亿多人,近百万个基层工 会组织,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领导。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2年中,中国工会在维护广 大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参与经济建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 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职责已更明确,工会组织 正在发展和扩大,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之中。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直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的19世纪中叶,才出现现代工 业,并伴随诞生了第一代无产阶级。现代工会出现以前,曾经有过旧式的工商团体,称 为行会,包括公所、会馆、公行等组织形式。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和商业从业人员影响最 大。雇主和受雇人参加同一行会,有势力的雇主自然成为行会的掌权者。行会与现代工 会无共同之点。
工会是工人运动的产物。工人运动的概念,从广义说,包括工人阶级的政党运动、工 会运动以及相关的工人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等。从狭义说,即指工会运动。中国的新式 工会是仿效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起来的。1851年成立的广州打包工人联合会,是最早的 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这个组织曾经举行反对英、法等国侵略中国的罢工斗争。随即遭 到镇压,被清朝地方当局勒令解散。此后,中国工会运动沉寂了40多年。但是工人自发 掀起的反对外国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剥削的斗争,在鸦片战争以后,即一直不断 发生。主要的有香港工人的前后两次罢工(1844年、1858年),港澳工人大罢工(1858年) ,东北朝阳矿工起义(1861年) ,上海小车工人抗捐斗争(1877年)等等。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工业逐步有所发展。甲午战争结束订立马关条约以后,以 日本商人为首的外国商人大量涌入中国创办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发展。产业 工人在甲午战争前夕约计为10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60万人,1919年增至200余万 人,另有城市手工业工人和店员1000余万人。
清朝政府和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对待工会运动采取了极端仇视和严加禁止的态度。我 们简略放眼观察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以为对比。英国于18世纪下半叶完成产业革命 ,当时工人为反抗过度剥削、争取起码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曾开展了同盟罢工和组织互 助会、友谊会以及其他具有工会萌芽性质组织等活动。法、德、美等国相继于19世纪上 半叶完成产业革命。1818年苏格兰格兰斯哥织布工人成立的工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会组 织,其他工业发达国家亦相继出现工会。各国对工会一般均是先予禁止,不得已开禁后 又予重重限制。后来,资本家对工人的不断斗争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同时开明资本家 和资产阶级政府逐步认识到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方面的有益作用, 转而采取容许工会合法存在的态度。1871年英国颁布的工会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工 会法律地位为宗旨的工会法。随之其他国家相继公布了工会法。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 19世纪被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所攻破。清政府为达到船坚炮利的目的,曾创办一些军工 企业,但对进步社会理论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抵制态度,它和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政府对 工会运动的态度尤为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