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豫剧红脸王谢庆军

时间:2024-03-16 00:43:26 编辑:莆仙君

豫剧红脸王孙明义的简介

逗红脸王地最初是豫东观众对唐玉成先生的专有称呼,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 后来,唐玉成的弟子杨启超因在同辈弟子中表现突出,被人们称为逗小红脸王地(以区别于逗老红脸王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古装戏,刘忠河及其红脸剧目走红。八十年代中期,音像公司出版了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等人的录音录像,发行了命名为《豫剧八大红脸》的6碟装VCD。从此便有了比较流行的逗豫剧八大红脸地的说法。 逐渐地,又把逗豫剧八大红脸地的称呼,演变成了逗豫剧八大红脸王地的称谓。八大红脸王源于唱片公司所录制的影碟唱腔专辑,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


谢庆军的红脸名家

谢庆军与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朱坤芳、于福礼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1977年进入商丘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虞城县豫剧团工作,曾拜豫东名人张万云、杨启超为师。谢庆军老师的唱腔与众多豫东唱腔不同,其特点是:以唱代说、吐词清晰、声音悦耳动听,即有豫东的大腔大韵又有豫西的细腻圆滑,他的唱腔是集豫东调、豫西调、祥伏调、沙河调之精华而独创而成。

豫剧红脸王谢庆军简介

人物简介
  谢庆军老师,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1977年进入商丘戏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虞城县豫剧团工作,曾拜豫东名人张万云、杨启超为师。谢庆军老师的唱腔与众多豫东唱腔不同,其特是:以唱代说、吐词清晰、声音悦耳动听,即有豫东的大腔大韵又有豫西的细腻圆滑,他的唱腔是集豫东调、豫西调、祥伏调、沙河调之精华而独创而成。
代表剧目
  谢庆军老师自1988年就开始录制盒式磁带,与河南省黄河音像出版社合作录制了《刘公案》(双开铡)(访刘青)是豫东须生演员较刘忠河老师之后第一个录制盒式磁带者。近年来,他又分别和黄河音像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合作录制了近300余张VCD和DVD光盘。他的代表戏有:《刘庸下南京》、《刘庸回北京》《崇祯吊死煤山》、《诸葛亮归天》、《司马懿扒墓》、《胡迪骂阎》、《纪晓岚》,最近他和"中国十大名丑金奖"获得者夏登路同台演出的戏曲连续剧《济公传》被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录制成了DVD光盘。
荣誉概括
  谢庆军老师1989年被豫剧界誉为“豫东八大红脸王”,1992年获“东南五省戏曲汇演”一等奖,曾于豫剧名家马金凤老师同台演出,被马金凤老师称为“豫东之宝”。1994年荣获“河南豫剧大赛金奖”1996年、1997年在河南省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叱咤风云”栏目中“十佳演员”名列前茅。河南省广播电台曾对他进行 了专题追踪采访


河南地方戏中豫剧十大红脸王都有谁啊??

“红脸王”最初是豫东观众对唐玉成先生的专有称呼,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后来,唐玉成的弟子杨启超因在同辈弟子中表现突出,被人们称为“小红脸王”(以区别于“老红脸王”)。20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古装戏,刘忠河及其红脸剧目走红。八十年代中期,音像公司出版了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等人的录音录像,发行了命名为《豫剧八大红脸》的6碟装VCD。从此便有了比较流行的“豫剧八大红脸”的说法。逐渐地,又把“豫剧八大红脸”的称呼,演变成了“豫剧八大红脸王”的称谓。八大红脸王源于唱片公司所录制的影碟唱腔专辑,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扩展资料豫东红脸唐门流派创始人——唐玉成:唐玉成(1895-1973),男,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著名豫剧大师,原名子信,誉名“红脸王”,豫剧“麒麟童”。唐玉成是豫东红脸唐门流派创始人 ,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师从况凤仙,1920年后拜师冯垛,赐名玉成,他虚心学习冯垛的演唱技巧,技艺提高,名声大震。其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唱腔不同一般,别具风采。演唱多是真假嗓结合,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特别擅长运用偷字、嵌字、闪板及哀颤(寒颤)等巧妙唱法,使人听起来既感到粗犷豪放,又别具风采。”河南红脸在豫东,豫东红脸出唐门。自唐玉成以其独特的高亢激越的唱腔创立红脸一派以来,红脸广为戏迷津津乐道。其所创立"唐门“红脸流派对后来豫剧老生流派及豫东红脸影响颇深使唐派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代表剧目:《火烧纪信》、《串龙珠》、《阳河堂》、《白玉杯》、《晋阳宫》、《闯幽州》、《泗水王》、《刘公案》、《取成都》、《回西岐》、《江东桥》、《黄鹤楼》、《临潼山》、《刀劈三关》、《卧龙奔丧》、《将相和》、《千秋灯》、《七星灯》、《白马关》等。1949年,他参加了虞城县人民剧团,还先后演出过现代戏《小女婿》、《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传枪》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豫东红脸王

豫剧八大红脸王都是谁?

对于豫剧八大红脸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根据1989年的红脸王唱腔集锦来划分有:唐喜成、刘忠河、刘新民、谢庆军、洪先礼、张枝茂、余福礼、汪振堂现在的划分有:刘忠河、刘新民、谢庆军、洪先礼、张枝茂、朱坤芳、索文化、陈传明红脸王划分争议比较大,不过刘忠河、刘新民、谢庆军、洪先礼、张枝茂五位红脸王一直没有争议。

河南豫剧八大红脸王是谁

豫剧八大红脸王分别是:刘新民、张枝茂、索文化、刘忠河、陈传明、朱坤芳、谢庆军和洪先礼。刘新民、张枝茂、索文化、刘忠河、陈传明、朱坤芳、谢庆军、洪先礼八位豫剧唐门流派红脸名家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其中刘新民又名刘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红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五大风格须生之一。以继承唐玉成的唱腔风格而闻名,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扩展资料:豫剧八大红脸王简介:刘忠河刘忠河,河南商丘人,国家一级演员,有豫剧马连良的美誉。其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与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八大红脸王 。张枝茂张枝茂,豫剧表演艺术家,誉为豫剧活诸葛、豫剧活海瑞、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师从朱勤堂。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动人物如诸葛亮、海瑞、刘墉等,名扬苏鲁豫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豫剧"活海瑞"、豫东"唱破天"和"赛二唐"的美誉。索文化索文化1966年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八大红脸王之一,首届木兰杯豫鲁苏皖红脸观摩汇演十大红脸之首。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平煤豫剧团主要演员。他嗓音宽广,唱腔优美,吐字清晰,既有扎实的武生功底。又善于汲取其他剧种的精髓,擅长生、丑和架子花脸,既有武生的扎实功底,又有刻苦学习和吸收其他剧种优点的精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脸王

河南豫剧八大红脸王是谁

“八大红脸王”,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指:唐喜成、张枝茂、刘新民、洪先礼、索文化、朱坤芳、陈传明、谢庆军八人。主要是因为音像公司出版了他们八人的录音录像,命名为《豫剧八大红脸》6碟装VCD,从此便有了比较流行的“八大红脸”的说法,后来演变为“八大红脸王”。此前虽有“唐玉成是红脸王”、“刘忠河是小红脸王”等说法,但并没有“几大红脸王”的提法。

另外一说,“八大红脸王”是指刘新民、张枝茂、汪振堂、洪先礼、于福礼、谢庆军、刘忠河、唐喜成等八人。

此外,还有把以上两种说法,综合为“十大红脸王”的说法。


豫剧红脸王唱腔

刘新民刘新民(1937——2003) 又名刘孚,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东红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豫剧五大风格须生之一。”以继承唐玉成的唱腔风格而闻名,他嗓音特别高亢明亮,唱腔特点突出,做戏认真,登上舞台,便容光焕发,劲头十足。与刘忠河、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 八大红脸王”。刘新民师从李洪友,接受过唐玉成的教诲,师从李洪友,工须生(红脸),由于他唱戏从不惜力,自幼便有“舍命王”的美称,刘新民一生演戏颇多,多为古装袍带戏。如《串龙珠》、《阳河堂》、《地塘板》、《斩黄袍》、《斩子》、《十五贯》、《青铜山》、《状元媒》以及《刘公案》。特别是《刘公案》,不仅是其拿手戏,也是其看家戏,代表性剧目。每每必演,每演必响,唱遍了苏鲁豫皖诸县市及豫北、豫南的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在苏鲁豫皖一带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被誉为"红脸王"、"拼倒山、"舍命王"、"常胜将军"等。其传人有魏新建,邵留新等。代表作“两案两反”即《刘公案》、《悬空案》、《反阳河》、《反徐州》。刘忠河刘忠河,河南商丘人,国家一级演员,有“豫剧马连良”的美誉。其唱腔古朴、豪放、大方、独特,自成一派。与张枝茂、刘新民、索文化、洪先礼、谢庆军、朱坤芳、陈传明并称为豫东“ 八大红脸王 ”。刘忠河在继承唐玉成的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嗓音特点演出了《十五贯》,在当时的老豫东剧场进行头场演出时,刘忠河第一句唱腔刚落,台下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从此,《十五贯》一炮走红。1980年,他代表豫剧豫东调被邀请去河南省参加首届豫剧流派汇演,又以一出《打金枝》轰动省城,确立刘派。其代表剧目:《打金枝》、《十五贯》、《三哭殿》、《阳河堂》、《清风亭》、《血溅乌纱》、《拒谏》、《三打金枝》、《战睢阳》、《斩子》、《狸猫换太子》、《斩婿》。张枝茂张枝茂,豫剧表演艺术家,誉为豫剧"活诸葛"、豫剧"活海瑞"、中国剧协会员、国家二级演员、河南剧协会员、商丘市戏协理事、商丘市政协委员。豫剧“唐门”流派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师从朱勤堂。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动人物如诸葛亮、海瑞、刘墉等,名扬苏鲁豫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豫剧"活海瑞"、豫东"唱破天"和"赛二唐"的美誉。


豫东红脸王唐玉成弟子中有没有汪振堂

豫剧红脸王唱腔由已故豫东调名老艺人唐玉成先生所创立,我们称他为“豫剧红脸王”。刘忠河艺宗唐玉成,结合自身条件,有所继承和发展,一枝独秀成为当今红脸行的佼佼者。张枝茂、刘新民、谢庆军、洪先礼、朱坤芳等豫东著名红脸演员,宗于传统的红脸唱法,大本嗓行腔,真假嗓结合或交替运用。其唱腔高亢洪亮,苍劲悲壮,粗犷豪放,刚柔相济。善用偷字、抢板、哀颤、嵌字等技巧,似说似唱,旋律丰富多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他们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各自迥异的艺术风格,并有了各自的代表剧目。他们长期坚持在乡下演出,丰富活跃了乡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在豫东、苏北、皖北、鲁西南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人们也称他们为红脸王


刘忠河被称为豫东红脸王,那么他到底是哪里人呢?

河南商丘人。刘忠河,河南商丘人,国家一级演员,被称作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自1980起其唱段即被录制成唱片发行全国及东南亚各国。其代表剧目有《打金枝》、《三打金枝》、《血溅乌纱》、《十五贯》、《辕门斩子》、《清风亭》、《三哭殿》等。扩展资料商丘市域平原面积10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9.24%。商丘山丘面积81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0.76%。商丘除永城市境内有小面积孤山残丘外均为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为30米~70米,坡降为1/5000~1/7000。历代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加之长期雨水、风力等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沙丘、滩地、背河洼地、湖洼地等相互交错分布的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剥蚀残丘和沉积堆积两种类型。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