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尺寸大小分几种?怎么测量呢?
1、
BB(乳间距):两乳头外缘之间的距离,标准值为16-18,超出即为胸外扩。
2、
BP(乳房下垂度):锁骨外缘(与手臂连接处)到乳点(乳头下缘于外缘的交接点)的距离,标准值为16-18,超出则为胸下垂。
3、
上胸围:两乳点外(贴近乳头)水平线合围身体的长度。(若双乳下垂厉害,可双手托住乳房以利于测量准确,但应注明手托)。
4、
下胸围“乳根处水平线合围身体的长度。(若乳房下垂,请顾客用手托住以协助测量准确)。
怎样算是胸外扩,怎么看
胸型外扩是指乳房向两边长,形不成乳沟,是胸部畸形的一种。乳房外扩有两种状况,先天性乳房外扩和后天性乳房外扩。先天性乳房外扩指的是两边乳房的间距太大,属于遗传问题,后天性乳房外扩指的是乳房饱满而乳头外斜。后天性乳房外扩首先思索与文胸长期衣着不正确有关 ,如罩杯过小使胸部被挤压移位进来而构成外扩 ,再就是喜欢趴着睡觉的人也容易招致乳房外扩。矫正方法:1、用好的调整型内衣。用正确办法佩带,而且要买适宜的罩杯,不要让胸外溢。一直坚持乳房处在正确位置。对避免胸部外扩有一定的协助,肉是有记忆性,假如长期坚持佩带,胸部就会记得它应该在的位置记得千万不要买小罩杯,要给胸部舒适的空间及维护。防止发作胸部外扩的状况。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需多做运动,就能处理细微的胸部外扩的问题:双臂移到胸前,两个手掌合拢。坚持吸气,两掌用力紧压,使两个胳膊肘程度展开。的姿态,一边吐气一边努力挺直上身,使胸部感到有拉力,似乎上身的前后和胸部被拉伸开的感觉,坚持10秒后放松身体,重复5次为一组再就是有个双手穿插的动作,针对胸部外扩的一种运动操,对避免胸部外扩有一点的作用。
女生胸部大小是怎么分等级的?
测量胸围尺码1、胸围尺码以BP点(即乳点bustpoint)为测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胸围尺寸。(如下图) 2、下胸围尺寸: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底部一周,即为下胸围尺寸。确定胸罩的罩杯 罩杯的大小就是上胸围减去下胸围的差。根据步骤一测量的结果,用胸围尺寸-下胸围尺寸的差,即确定罩杯号型。一般来说,上下差在10cm左右选择A罩杯,12.5cm左右选择B罩杯,15cm左右选择C罩杯,17.5cm左右选择D罩杯,20cm左右选择E罩杯,20cm以上选择F罩杯。例如:胸围是85厘米,下胸围是70厘米。那么85-70=15厘米。那么就应该选择70C的纹胸。70是下胸围的尺寸,用来确定号型。
人体的基准点有哪些?
人体测量的基准点有那些?了解主要的测量部位 (一)人体测量的基准点: 1、头顶点: 从正确立姿站立时,头部的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方,是测量身高的基准点。 2、颈窝点(前颈点): 颈根曲线的前中心点,前领围的中点。 3、侧颈点: 在颈根的曲线上,从侧面看在前后颈厚的中央稍微偏后的位置。此基准点不是从骨骼端点为标志, {所以不易确定。 4、颈椎点(后颈点): 颈后第七颈椎棘突尖端之点,当颈部向前弯曲时,该点就突出,较易找到,是测量背长的基准点。 5、肩端点: 肩胛骨上缘最向外突出之点,即肩与手臂的转折点,肩端点是衣袖缝合对位的基准点,同时也是量 取肩宽和袖长的基准点。 6、前腋窝点: 在手臂根部的曲线内侧位置,放下手臂时,手臂与躯干部在腋下结合的起点,用于测量胸宽。 7、后腋窝点: 手臂根部的曲线外侧的位置,手臂与躯干在腋下结合的终点,是测量背宽的基准点。 8、胸高点: 胸部最高的位置,是服装构成最重要的基准点之一。 9、肘点: 尺骨上端向外最突出的点,上肌自然弯曲时,该点很明显的突起,是测量上臂长的基准点。 10、茎突点: 也称手根点,桡骨下端茎突最尖端的点,是测量袖长的基准点。 11、肠棘点: 在骨盆位置的上前骼骨棘处,即仰面躺下,可触摸到骨盆最突出之点,是确定中臀围线的位置。 12、转子点: 大腿骨的大转子位置,是裙、裤侧面最丰满处。 13、膝盖骨中点: 膝盖骨的中点。 14、外踝点: 脚腕外侧踝骨的突出点,是测量裤长的基准点。 (二)测量部位: 1、身高: 人体立姿时从头顶点垂直向下量至地面的距离。 2、背长: 从颈椎点垂直向下量至腰围中央的长度。 3、前腰节长: 由侧颈点通过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距离。 4、颈椎点高: 从颈椎点到地面的距离。 5、坐姿颈椎点高: 从坐在椅子上,颈椎点垂直量到椅面的距离。 6、乳高点: 由侧颈点向下量至胸高点的长度。 7、腰围高: 从腰围线中央垂直到地面的距离,是裤长设计的依据。 8、臂高: 从腰围线向下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 9、上裆长: 从体后腰围线量至臀高的长度。 10、下裆长: 从臀沟向下量至地面的距离。 11、臂长: 从肩端点向下量至茎突点的距离。 12、上臂长: 从肩端点向下量至肘点的距离。 13、手长: 从茎突点向下量至中指指尖的长度。 14、膝长: 从腰围线量至膝盖中点的长度。 15、胸围: 过胸高点沿胸廓水平量一周的长度。 16、腰围: 经过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17、臀围: 在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18、中臀围: 腰围与臀围中间位置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19、头围: 通过前额中央、耳上方和后枕骨,在头部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20、颈根围: 通过侧颈点、颈椎点、颈窝点,在人体颈部围量一周的长度。 21、颈中围: 通过喉结,在颈中部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22、乳下围: 乳房下端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23、臂根围: 软尺从肩端点穿过腋下围量一周的长度。 24、臂围: 上臂最粗处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25、肘围: 经过肘关节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26、腕围: 经过腕关节、颈突点围量一周的长度。 27、掌围: 拇指自然向内自然弯曲,通过拇指根部围量一周的长度。 28、胯围: 通过胯骨关节,在胯部围量一周的长度。 29、大腿根围: 在大腿根部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30、膝围: 软尺过膝盖中点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31、小腿中围: 在小腿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32、小腿下围; 踝骨上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的长度。 33、肩宽: 从左肩端点通过颈椎点,量至右肩端点的距离。 34、颈幅(小肩宽): 肩端点量至侧颈点的距离。 35、胸宽: 从前胸左腋窝水平量至右腋窝点间的距离。 36、乳间距: 从左乳头点水平量至右乳头点间的距离。 37、背宽: 从后背左腋窝点水平量至右腋窝点间的距离
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哪些
(二) 测量基准面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和横轴)来决定的。矢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正中矢状面 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冠状面 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水平面 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水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眼耳平面 通过左、右耳屏点及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或法兰克福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