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时间:2024-03-21 21:54:53 编辑:莆仙君

莫言是哪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1],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3]

1981年,发表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4]。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5]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6]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7][8]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9]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0]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1]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12];同年8月,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获得迭戈·波塔莱斯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13]。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哪一年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英语:NobellaureatesinLiterature)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89年,出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酒国》。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丰乳肥臀》。1999年,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2001年,出版长篇小说《檀香刑》。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生死疲劳》。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蛙》。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2019年,创作小说《等待摩西》。2019年11月,与王振共同创刊《两块砖墨讯》。2020年7月31日,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2021年4月14日,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莫言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国内:1、国内他的文学成就是最优秀的。2、莫言的艺术才华在同时代的作家当中是卓尔不群的,别的跟他相提并论的人不多。3、莫言对中篇、长篇、短篇三个体裁都驾轻就熟。短篇当中的《枯河》《白沟秋千架》,中篇《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长篇《檀香刑》《丰乳肥臀》都是上乘佳作。国际:1、80年代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红高粱》,获得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是中国作家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2、莫言是八五八六年寻根文学的主将,他的革命性在后来的两年被余华格非孙甘露等先锋文学所暂时掩盖,但江南的这几个才子革命性到1992年之后就妥协了,唯独莫言把这种革命性坚持下来,坚持的非常彻底。西方认为20世纪的小说在描述技术的革命性莫言成为一面旗帜。3、三部长篇《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生死疲劳》是具有超越意义的。这是柳建伟总结的莫言为何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六个原因。但还有一条他没有说,或者说他说了但被记者或者报社总编删除了,这就是莫言作品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对中国文学面貌和社会形态的想象。这样说过于专业,不容易看明白,那就看看瑞典文学院自己的解释:“今年获奖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局内人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接触的世界。他原是农家子弟,出生在农民家庭,干农活一直到18岁。他用讽刺、诙谐的笔触表现了20世纪某些阶段中国社会的阴暗面。”扩展资料:人物生平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言

莫言获得了哪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2012年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扩展资料: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准备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茅盾,但因为茅盾不幸已经逝世,因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改授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上的空白,也抚平了中国文学爱好者和中国作家曾经心中的痛。这也为国家在世界上挣得了荣誉,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了光荣和高兴。其次,这个奖的获得也会让国家对文学更加的关注和扶持。一个国家不能光重视经济发展,更应该重视文化文学的发展。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促进经济市场的健康长期发展。一个国家的文学真正繁荣了,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才真正强大了,人民才真正富足了。二者只有应该保持相应的平衡,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是在哪一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2012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11日13时(北京时间19时)公布。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扩展资料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参考资料:凤凰网-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和陈安娜女士对莫言作品的大力译介分不开。80年代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红高粱》,获得西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这是中国作家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莫言是八五八六年寻根文学的主将,他的革命性在后来的两年被余华格非孙甘露等先锋文学所暂时掩盖,但江南的这几个才子革命性到1992年之后就妥协了,唯独莫言把这种革命性坚持下来,坚持的非常彻底。西方认为20世纪的小说在描述技术的革命性莫言成为一面旗帜。三部长篇《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生死疲劳》是具有超越意义的。这是柳建伟总结的莫言为何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六个原因。但还有一条他没有说,或者说他说了但被记者或者报社总编删除了,这就是莫言作品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对中国文学面貌和社会形态的想象。这样说过于专业,不容易看明白,那就看看瑞典文学院自己的解释:“今年获奖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局内人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接触的世界。他原是农家子弟,出生在农民家庭,干农活一直到18岁。他用讽刺、诙谐的笔触表现了20世纪某些阶段中国社会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