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李夫人传翻译
原文:
汉武帝和李夫人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托。”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我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不敢以燕媠见帝。”上曰:“夫人弟一见我,将加赐千金,而予兄弟尊言。”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向) 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汉武帝和李夫人在一起不久,李夫人病重,皇帝亲自过来看望她,李夫人用被子蒙住头答谢说:“我长时间生病病卧床,身形容貌损坏了,不能见陛下。希望能把昌邑王和我的兄弟托付给陛下。”汉武帝说:“你病得厉害,几乎不能起床,见我一面并嘱托昌邑王以及兄弟,难道不是更痛快吗?”李夫人说:“女子不修饰打扮自己的容貌,不能与君主和父亲见面。我不敢让我以蓬头垢面的形象见你。”汉武帝说:“只要你见我一面,马上赐给你千金,并且给予你的兄弟尊贵的地位。”夫人说:“加官进爵在于陛下,不在于见不见面。”汉武帝又说一定要见李夫人一面,李夫人于是转身向别处,也不再说话。于是皇上很不高兴的走了。李夫人的姐妹责备说:“你只不能见陛下一面嘱托兄弟嘛?为什么像这样讨厌陛下呢?”夫人说:“之所以不想见陛下的原因,是想要因此更慎重的托付兄弟。我因为容貌美丽,能够以卑微的身份被陛下临幸。凡以美色服侍人的人,容貌衰老就会失去宠爱,失去宠爱就会断绝恩情。陛下之所以如此顾念我的原因,是因为平时的美貌。现在看见我美貌毁坏,脸色不是往常那样,一定厌恶唾弃我,又怎么肯再想起要给我兄弟加官进爵呢?”
译文 李夫人不欲见帝
当初,李夫人病到弥留之际时,皇上来看望她,李夫人用被子把脸蒙上,说自己病中容貌毁坏,不肯见最后一面。汉武帝怎么说她都不肯见,还说要是见一面,加赐千金,还给她的兄弟升官,李夫人不为所动。皇上生气走了。别人埋怨李夫人不懂事,李夫人却说出了一篇至理名言:“我不跟皇上见面,正是出于托付兄弟的苦心。我因为长得漂亮,出身微贱,而得到皇帝宠幸。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皇上顾念我的不过是平生容貌,如今容貌毁坏,他见到我的丑陋自然会讨厌我,如果讨厌我,又怎么会照顾我的兄弟呢?”夫人死后,予以厚葬,后来,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被封为将军封侯,另一个哥哥为都尉。
倾城倾国的李夫人,为何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愿意见汉武帝?
汉武帝的一生有过三位皇后,他的每一位皇后都跟汉武帝有段千古流传的佳话。李夫人虽然只是汉武帝的一位妃子,她既没有尊贵出身,也没有因为汉武帝的宠爱做上皇后之位,但是她却让汉武帝一生都难以忘怀。自古帝王的后宫都不缺美女,汉武帝这样的伟大君王自然也是不缺美女的。但李夫人的出场却对汉武帝却非常有吸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李夫人原本是个民间的歌姬,按照李夫人的出身应该是没有机会见到汉武帝的。但是她的哥哥李延年因获罪受宫刑后在皇宫中侍奉汉武帝,李延年善于音律,曾经在汉武帝面前吟唱过这样的歌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到后,非常好奇这样绝世的美人到底是谁?就这样,李夫人自带营销手段便走进了汉武帝的视野中。年轻貌美的李夫人走进汉武帝的后宫之后,自然很快就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但是李夫人与其他后宫女子不同的是,她出身风月之地,常年混迹在勾栏瓦舍,可以说是个风月高手。她深知这汉武帝之所以宠爱自己,不过是因为爱慕自己现在年轻貌美的皮囊。自古这君王便是爱弛则色衰。所以无论何时与何地,李夫人在汉武帝面前一定是个娇艳的弱女子。因此她才能够得到汉武帝的宠爱,不过是她抓住了汉武帝一颗男人的好色之心。李夫人深谙此道所以她才能够盛宠不衰。可惜好景不长,李夫人后来生了重病,此时汉武帝来看望她,她却不愿见汉武帝。虽然汉武帝很不高兴但是还是没有迁怒她这个病怏怏的娇美人。李夫人身边的人很不解,纷纷劝说李夫人与汉武帝见见,可是李夫人告诉她们,如今的她这副病容哪里还是汉武帝爱慕的美貌。见了汉武帝只能让他更加失望,不如不见还能让汉武帝遗憾,这样他才能多几分愧疚,会对她的儿子和哥哥更好。果不其然,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悲痛不已,更因为没有能见到李夫人一面而懊恼,所以对李夫人的儿子与哥哥非常优待。这李夫人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不懂谋略不善巧舌,但是她却牢牢抓出了汉武帝的心思。从她出场到她落幕,都是满满的一出戏。这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但是男人都吃这一套。所以倾城倾国的李夫人宁死也不让汉武帝见一面,也因此让汉武帝将她放在心中一辈子,这才是高手。
李夫人天生丽质受汉武帝独宠,为何死前不愿让汉武帝看到自己的面容?
因为李夫人与汉武帝特别恩爱,在临死前不让汉武帝看到她憔悴的面容,她更想让汉武帝记住她美丽的时刻,毕竟他们直接的爱情故事已经传到了民间,这样就能够在自己死后让汉武帝好好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并且时常的怀念自己,其实这也是留住男人心的一种方法。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十面埋伏》里面的一首歌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其实这首歌曲就是以李夫人为原型写的,当时汉武帝知道以后也非常的惊讶,于是便马上命人把李夫人接进宫来,没想到李夫人善于唱歌,善于跳舞,并且长得也非常好看,所以从此以后宠冠后宫。当时后宫的妃子非常羡慕李夫人能够有此荣宠,于是经常模仿李夫人的各种打扮,比如说李夫人今天在头上插了一个簪子,那么第二天宫中的所有妃子包括宫女,也可能在头上插一个簪子,李夫人在皇宫里就像今天电视上的明星一样,大家都纷纷效仿她的行为。李夫人在进宫以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孩子,因为李夫人身体比较虚弱,在生产的时候又受了不少罪,所以在生完孩子以后就立刻病倒了,当时汉武帝进来看望他的时候,她马上遮住了自己的脸,不让汉武帝看到自己憔悴的样子,直到自己死的时候都没有让汉武帝看自己真正的面容,可能这也是爱情的样子吧。
临终前拒绝见汉武帝的妃子是谁
临终前拒绝见汉武帝的妃子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
李夫人, 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李夫人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 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
后来,李夫人病重,汉武帝亲自前去探望她,李夫人蒙着被子辞谢道:“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不可以见陛下。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汉武帝说:“夫人病重,大概不能痊愈,让我见一面再嘱托后事,岂不快哉?”李夫人说:“妇人容貌未曾修饰,不可以见君父。妾不敢以轻慢懈怠的态度见陛下。”汉武帝说:“夫人如见我一面,将加赠千金的赏赐,而且授予你的兄弟尊贵的官职。”李夫人说:“授不授尊官都在于陛下,不在于见妾一面。”汉武帝还是坚持一定要见她,李夫人便转过脸去叹息流泪,不再说话。于是汉武帝不高兴地起身离开了。
汉武帝走后,李夫人的姐妹责备她说:“贵人您为什么不可以见一见陛下以嘱托兄弟呢?难道这样痛恨陛下吗?”李夫人说:“我之所以不愿见陛下,正是为了能确实地托付兄弟之事。我因为容貌美好,得以从微贱地位获得宠爱。以美色事人者,色衰则爱意松懈,爱懈则恩义断绝。陛下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来看我,正因为我平生美好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抛弃我,还怎么会记得怜悯录用我的兄弟呢!”
汉武帝好像有一个夫人,生了病,不让汉武帝看她,说是不让汉武帝看见她憔悴的面容 ,那个夫人叫什么啊
孝武皇后李氏,倡家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 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李氏被封为夫人,生汉武帝第五子刘髆(昌邑王),后追封为皇后。有兄弟姐妹:李延年、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自幼喜欢音乐与歌舞,当时李氏的兄长李延年是汉宫内廷音律侍奉。对音乐颇有研究,而且善歌舞,他所作之曲,听者常为之感动。一日,李延年率为汉武帝唱新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却问道:“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平阳公主接刘彻的话说:“延年的妹妹貌美超人!”武帝连忙琥诏,召李氏进宫,刘彻见李氏后顿时了!只见李氏体态轻盈,貌若天仙,肌肤洁白如玉,而且同其兄长一样也善歌舞。武帝刘彻被李氏深深吸引,就这样李氏开始了她的宫廷生活,李夫人进宫后,立刻受到了宠爱。 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爱若至宝,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因而病重,萎顿病榻,日渐憔悴。但武帝依然惦记着她,对其她嫔妃毫无兴趣,此时,卫后已色衰失宠,所以,武帝念念不忘李氏,帮亲自去李氏的寝宫探视,深知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的李夫人却颇有心计,自始至终要留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绝汉武帝来探病。见武帝来便将全身蒙被中,不让武帝看她,武帝很不理解,执意要看,李夫人蒙被说道:“臣妾想将儿子昌邑王与妾的兄长托付于陛下。”武帝劝说道:“夫人如此重病,不能起来,若若你让朕看你,你当面将他们插队给朕,岂不快哉!”李夫人却用锦被蒙住头脸,在锦被中说道:“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装饰不整,不足以见君父,如今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望陛下理解。” 汉武帝相劝:“夫人若能见我,朕净赐给夫人黄金千金,并且人夫人的兄弟加官进爵。”李夫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说:能否给兄弟加官,权力在陛下,并在在乎是否一见。“并翻身背对武帝,哭了起来。武帝无可奈何,十分不悦的离开。 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这样这么做。李夫人却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 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 方士李少翁,知道汉武帝日夜思今已帮的李夫人,便说他能够把夫人请回来与皇上相会。汉武帝十分高兴,遂如李少翁入宫施法术, 李少翁要了李夫人生前的衣服,准备净室,中间挂着薄纱幕,幕里点着蜡烛,果然,通过灯光的照映,李夫人的影子投在薄纱幕上,只见她侧着身子慢慢地走过来,一下子就在纱幕消失了,实际上,李少翁是表演了一出皮影戏,汉武帝看到李夫人的影子,更加相思悲感起来,写了一首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汉书·外戚传》)令宫中乐府的乐师谱曲演唱,他还写了一首《伤悼李夫人赋》,反悔怀念李夫人的爱情,李少翁因表演灯影戏,在纱幕上再现李夫人的形象,因此而被封为文成将军。 后元二后(前87年),汉武帝驾崩,其子八岁的是弗陵即帝位,是为昭帝。 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按武帝的旨意,上奏昭帝,追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并以皇后之礼葬之(卫后后来被废,所以武帝茂陵的皇后位空缺。李夫人之墓在茂陵西北角,是离茂陵最近的陪葬墓。但从现今考古发现来看,“皇后之礼”似没有从其葬制上体现。)
汉武帝金屋藏娇了吗?
“金屋藏娇”典故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幼年的胶东王刘彘(即汉武帝刘彻,汉武故事称其幼名彘),另一个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汉武帝刘彻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娇”就是指陈氏,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后因骄横无子与巫蛊被废黜。
值得注意的是,刘彻幼名彘的说法和陈皇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皆来自小说《汉武故事》,因为金屋藏娇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被很多人当成真实的历史。
其实,这只是小说中的说法,历史上汉武帝并无为阿娇建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