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中好不好
福州四中很好。福州第四中学,创建于1906年,2002年被授予“省一级达标校”称号,2007年被授予“福州市首批特色学校”称号,2010年学校被列为福州市首个美术校本培训基地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位于“上下杭—大庙山”历史文化核心区域,底蕴深厚,校园里古迹遗址错落分布。截止2015年,学校本部占地面积仅2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7200平方米,有39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近2000人,有教职工163人。详细介绍: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在职特级教师4人,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及福州市学科教研工作室名师33人,高级教师79人;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大兼职副教授13人。福州四中教职工总数17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0人;中学高级教师72人,其中中学特级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7人;中学一级教师48人,中学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77%。学校有2人次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人次被授予“省优秀中小学校长”、“省优秀教师”和“省师德标兵”称号,5人次获“市十大杰出女工、十佳校长、市十佳教师和市十佳班主任”称号,其它荣获省市级各类先进100多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
福州四中鸿志班和闽清一中哪个好
鸿志班 “鸿志班”创办十四年,办学成效显著。历届鸿志班毕业生均上高考录取线,大部分为重点本科院校所录取。学校设立了“鸿志基金”为鸿志生的高中三年成长提供了经济保障。我校办学特色与成绩得到社会公认。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福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过报道。经福州市教育局批准,我校今年继续招收一个“鸿志班”。根据市中招办规定我校“鸿志班”今年列入提前批招生。一、办班宗旨 为国民承担责任,为穷孩子办实事,培养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的人才,促进校风、学风的改善,发扬我校办学的特色。二、入学条件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20元以下,其中城区下岗职工生活困难的家庭,其子女优先照顾。考生报名时须附上由乡镇、街道或父母单位出具的困难证明或出示《低保证》。并于5月16日至6月21日,持相关证明到福州四中教务处进行报名并进行资格认定。经认定的考生应在中招提前批填报福州四中“鸿志班”志愿。2.中考成绩:福州市区的考生达到福州市区第一条投档线,八县(市)的考生达到该县第一条投档线,等级学科与一级达标普通要求一样。3.穷而有志,品学兼优,好学上进,诚信守纪。三、奖励办法1.鸿志生免交高中三年学费5700元。2.在学期间,全班学生按各自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情况的不同,每月均可分别享受甲、乙、丙三等生活补贴费:甲等100元;乙等70元;丙等50元。3.每年评定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发给300元“鸿志奖学金。”四、招收人数及录取办法一个班(50人),具体招生人数分配如下:五城区25人;永泰13人;罗源4人;闽侯2人;闽清3人;连江3人。鸿志生招生不满时,名额可在各县间调剂或转由五城区招收普通生。五、师资1.挑选各学科优秀的骨干教师任教。 2.配备敬业爱生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六、住宿 我校有较好的住宿条件,可免费安排外县学生住宿。提示:1、5月16日起可在福州四中网站下载相关表格,相关材料备齐后再到福州四中教务处进行报名并进行资格认定。2、福州四中鸿志班按提前批录取,适用所有报考考生(含五区、八县)。 闽清一中介 闽清一中校园占地面积33762平方米,建筑面积29355平方米。现在36个班级,学生1900余人,教职员工156人,专任教师122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58人;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先进,一中网站、电子阅览室、天文台、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等设备俱全。所有教室和会议室都配有多媒体展示平台,教育教学已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编辑本段教育方针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实施“科研兴师,名师强校”的发展战略。学校各项事业呈有序、健康、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闽清一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深化德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打造校园文化,构建教育工作新模式,提高德育实效。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编辑本段教学模式 围绕教学中心,闽清一中已逐步形成“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新课程体系,突出个性,培养特长,全面发展。学校立足课堂主渠道,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效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认真开好选修课和活动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今后要培养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具有鲜明的创新竞争意识的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作贡献。编辑本段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成果显著,高考成绩稳居福州市的上游。2004年高考,应届考生491人,本科上线414人,上线率达84.32%。600分以上高分有25人,出现了福州市文科总分状元、文科英语状元、文科数学状元。考生遍布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北师大等中国名牌大学,本科(一)上线人数达124人。10年来,我校参加各学科竞赛人数多,获奖面大,受奖级别高,在省市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共有636人次获国家、省、市教委或同级教科院所、同级学科竞赛委员会的奖励,其中,国家级奖70人次,省级奖131人次,福州市级奖435人次。近3年来,获省级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5人次,获福州市级奖163人次。2003年福建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我校有4人获省一等奖,是全省一等奖获得人数最多的学校。篮球是我校的传统体育项目,我校女篮从1990年以来6次获省赛第一名;近三年,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获奖和CN刊物发表的有63篇。 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闽清一中,正以昂扬的斗志、崭新的姿态和雄健的步伐,朝着“现代化、高质量、高规格、有特色”的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两所中学各有所长,不过我建议你去宏志班,那里虽然压力大,但师资力量强,适合好学生去!
郑成功怎么死的?
郑成功是病死的。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同时,也接到凶信,说他父亲被家奴伊大器告发,伊大器称郑芝龙和郑成功之间不时有书信往来,图谋不轨。清朝廷震怒,将郑芝龙全家处死。郑成功听到消息后,捶胸顿足,望北恸哭道:“你要是听我的劝告,怎么会招来杀身之祸?”不久郑成功又得知,叛将黄梧在自己家乡挖了郑氏祖坟,郑成功更是捶胸拍案,整天哀伤恸哭。他咬牙切齿发誓说:“人活着结下怨恨,与死者有什么关系呢?要是有一天我领兵打回去,我不一寸寸地将你碎尸,我就枉作人间大丈夫了。”郑成功的愿望在14年后实现,郑经攻陷漳州时,也挖了黄梧的坟鞭尸,替父亲雪了恨。1662年4月,南明兵部司务林英削发为僧,从云南逃到台湾见郑成功,向郑成功哭诉道:“皇上(永历帝)听信奸相马吉祥、逆戚李国泰之话,避居缅甸。现在吴三桂攻缅,缅王已将皇上献给吴三桂,听说已经被吴三桂杀害了。”郑成功听罢,更是痛哭不已。郑成功天天登高眺望澎湖方向有船来否,因而患上风寒,到了第八天,突然发狂地喊叫道:“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也?”既而用两手抓面而逝。所以,《台湾通志》上说郑成功是死于感冒风寒。扩展资料郑成功北伐:郑成功北伐又称郑成功北伐金陵,是指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联合大陆西南地区的南明永历政权和东部的张煌言一起北伐抗清的军事行动。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五月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郑成功先后三次出师北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张煌言最后在舟山被清兵骗到陆地被杀,而郑成功最后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建立明郑王朝。郑成功率部坚持抗清十余年,成为南明军中的一支主力。后经养精蓄锐,军力大增,达到鼎盛时期。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郑成功就主动进攻,先后发起攻打海澄、泉州、同安、云霄、诏安、潮阳、漳州、潮州诸战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清顺治年1650年夺取厦门建立了据地。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郑成功在稳定了东南局势以后便没有了后顾之忧,然后召诸参军集议中兴大计。他手下吏官潘庚钟、工官冯澄世和参军陈永华都主张进军江南以号召天下。郑成功认为此法可行,随后派人前往广西请桂王旨,希望永历政权令孙可望、李定国集滇、黔、粤、楚等西南各省的南明之师,出洞庭湖而会师江南,以分其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郑成功的具体死因是什么?
郑成功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关于他的死,人们一般很少注意。对这一点专门作些考察,便会发现郑成功的死有些蹊跷。
郑成功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在台南去世,年仅38岁,当时正值台湾收复后不久,这使人们深为惋惜。关于郑成功的死,同时代人如李光地、林时对、夏琳等人的笔记都很简单,一般是说“偶伤寒”、“感冒风寒”。另外,李光地提到“马信荐一医生以为中暑,投以凉剂,是晚而殂”(《榕村语录续集》)。林、夏等人提到郑成功死前的一些异常情状,林时对的《荷锸丛谈》中说成功“骤发颠狂”,“咬尽手指死”;夏琳的《闽海纪要》中载成功“顿足抚膺,大呼而殂”。
过分简单的记载,导致后人的种种犯猜测。有人说郑成功得的是肺结核病,有人说得恶性疟疾,有人说得流感,等等。外国学者乔治·菲力浦甚至认出为郑成功得了“疯狂病”(《国姓爷的一生》)。另有人则找出心理上、精神上的病因:当时成功之子郑经与乳母通奸生子,成功下令处死,郑经在恐惧之下竟欲与清军妥协,使性格刚强、崇尚礼教的郑成功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刺激。台湾学者李腾岳在《郑成功死因考》一文中认为,当时接连发生了几件痛心的国事家事:除郑经的事外,粮食接济由于清廷的海禁和迁界大成问题。吕宋华侨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残害,永历皇帝蒙难,祖坟被掘,其父和弟辈10余人被处死于北京,等等,这些事对郑成功的打击很大,而直接的死因则是因感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本来身体正处在疲乏虚弱的状态的郑成功,终因得上此病而去世。
有人根据郑成功临终前后异常情状和当时郑氏集团内部斗争的背景,推测成功是被人投毒致死的,这是大概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一说了。此说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
首先,郑成功死前的情状极似中毒后毒性发作的症状;而且,夏琳《闽海纪闻》中记载郑成功临终前都督洪秉诚调药以进,郑成功投之于地,然后成功“顿足扶膺,大呼而殂”。这也许说明成功对有人谋害已有所察觉,但为时已晚。
其次,郑氏集团内部暗藏着一些危险因素。郑成功性情暴烈,用法严峻,其部下,包括他的长辈亲族因过被处以极刑者不在少数,众将心常惶惶,不少人在清廷高官厚禄诱惑下叛逃,郑氏集团内部的关系是紧张的。伍远资所编《郑成功传说》一书中有记述清廷收买内奸刺杀郑成功的传说。因此,如果说台湾岛上一直有人企图谋害郑成功,甚至可能还有清廷作为背景,这也是可能的。
第三,马信神秘地死去也是个重大疑点。马信是清降将,后来成为郑成功的亲信。成功去世当天,他荐一医师投药一帖,是夜成功死去,之后他本人也突然无病而死。按李光地的记载,马信在成功去世的第二天就死去;根据稍后江日升《台湾外纪》的记载,其死期距成功去世也不过5天。因此,马信可能直接参与谋害郑成功的活动,之后又被人杀害以灭口。
那么,谁是这起谋杀案的主谋呢?疑点落到了郑成功兄弟辈的郑泰、郑鸣骏、郑袭等人身上,其中以郑泰为首。郑泰长期掌管郑氏集才的东西洋贸易,握着财政大权,但郑成功早存异心,曾反对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复台初期的郑氏政权财政极为困难,郑泰却在日本暗地里存银30多万以备他用。及成功去世,郑泰等人迫不及待地伪造成功的遣命诛讨郑经,并抬出有野心但无甚才干、易于操纵的的郑袭来承兄续统。最后,他们的阴谋被郑经挫败,郑泰入狱死去,郑鸣骏率部众携公帑投清。根据这一情况,策划谋害郑成功的很可能就是郑泰等人。这伙野心家早存篡权之心,可能还和清廷有勾结。他们乘郑成功患感冒并为郑经的丑闻恼怒的时候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根据夏琳和江日升的记载,郑成功病情开始一直不严重,常常登台观望、看书,有时还饮酒,而且不肯服药。由于郑成功拒不服药,他们可能在酒中下毒,但这期间饮酒也较少,因此七八天后毒性才骤然发作。他们又最后在医生所开的凉剂中下毒,郑成功终于被害。郑成功死后,郑经先是忙于对付郑泰的叛乱活动,及郑泰事败,他发现郑泰在日本银行的巨款,注意力又集中于追回这笔款子,他本人又因犯奸险些被郑成功杀死,对郑成功之死也许不无庆幸之心,因此郑成功的死因在当时没有得到认真的追究。随时间的推移,这起有当时也许不难侦破的谋杀案就成了越来越难于解开的谜。
但这种说法毕竟是猜测,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郑成功死去这年,无论对台湾还是对他本人,都是一个多事之秋,形势极为复杂,有关郑成功死因的各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今天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已是很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