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电影,急需观后感!!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周星驰。
——题记
无厘头是一个时代的暗号,是一声嘲笑,是一种宗教。它的教众是引车卖浆者,是北大的莘莘学子,是708090后,是一群不想当咸鱼的人。它的教主只要一个,就是周星驰。它的皮相有N个,至尊宝、周星星、齐天大圣孙悟空、食神、Leon 、包龙兴……任何一种对无厘头的表述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厘头。
当无厘头成为一种通约语言时,成为每个搞喜剧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教主周星驰开始偷偷地转向了,正如食神所说,我怎么能让你们猜透。因此 ,曾几何时,有人说星爷的片子不好看了,譬如《功夫》,又如《长江七号》。无厘头渐渐成为传说……
《一代宗师》里的关东之鬼说,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回顾周星驰的片子,不难发现,星爷的屁股就是个巨无霸,无限膨胀,是个大才。周星驰一直在试探和精心改变着观众的接受力,《西游·降魔篇》是个新的巅峰。最初,呈示部,古灵精怪,整蛊专家,星爷的角色永远是世界的核心,不知悲伤为何物;后来,展开部,有了悲的和弦,徐皓峰调侃为《大话西游》的悲伤结尾感动了北大学生,无厘头之余,已有人生的起落与现实的苦楚,《回魂夜》《大话西游》《食神》《百变星君》和稍早《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苦海无涯”;食神有云:人人都可以成为食神,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搞无厘头呢,显然是。那么,再现部,在展开部的基础上,就有了致敬历史的纵深的气象,《少林足球》《功夫》是为代表,尤其是后者,星爷已经不再是中心,正所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笑点由星爷转移到猪笼城寨的芸芸众生身上,呼应了食神的“人人都可以……”
《西游·降魔篇》依旧是再现部的延续,星爷玩了个大的,完全退居幕后。主动把星光的号召力收起来,大气魄,也让人捏了一把汗,文章能担起您的“影武者”这一尊贵身份吗?食神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怎能让你们猜透。
《西游·降魔篇》观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自觉离星爷更近了一步。无厘头,只是手段,笑才是终极目的,笑一切可笑之人事;无厘头只是皮相,波诡云谲的想象才是灵魂,砸碎一切心上的枷锁。
经过《大话西游》洗礼的人,知道必定有个悲剧的结局在等着,玄奘的大爱打底,《西游·降魔篇》的爱情来得酽淳统一。爱,再也不像《大话西游》中的“惯性错位”,那么王家卫范儿,而是大格局,所有的爱都是一种爱。因此,《大话西游》中的万年之爱到了《西游·降魔篇》变成了“只争朝夕”,爱就在当下。爱不再受时间制约,别类束缚,星爷在追求新的哲学突破。
话题扯大了,倒不愿去谈具体的问题,更不愿去谈影像。周星驰的影像只能看,怎么评呢,单说猪刚鬣客店的影像设计,钉耙与烛台、蜡泪与鲜血的转换和指涉,猪刚鬣充气娃娃般的脸与舒淇暴打妖魔时气囊的声音,都深深地出卖了你,你就是个严谨又细致的导演。
星爷,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你调教演员的结果,黄渤、舒淇、文章三人跳舞的那场戏,基本上是演员的自high,可拿到此时此景,却这么熨帖。我就不说罗志祥、周秀娜是怎么在你的导筒下出彩的了,给没看过的观众多留一些快感吧。
现在213们不是爱以票房论成败吗,只想说,《西游·降魔篇》不过10亿还有天理吗?
这是影评,你可以查查,好多人写的。
确实很搞笑,也很感动,还有恐怖。
如何评价《西游降魔篇》?
许多观众在观影过后,纷纷表示对《西游降魔》失望透顶,认为《西游降魔》笑料老套、思想以及表达方式缺乏深度、且远不及《大话西游》感人至深等等。而实际上,我认为《西游降魔》与《大话西游》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除了音乐),根本没有相比较的必要。那我觉得这部《西游伏魔篇》的剧情的话《西游》明显划分了三个故事,太过刻意,连接不够圆润,有刻意拼凑故事之嫌。不过可以理解,毕竟专业的编剧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水平。有刻意脱离《大话》想要超越《大话》之嫌疑。从背景音乐及舒淇临死的对白可以看出。背景音乐用的过于单一且频繁。舒淇临死的对白无力且做做,落入俗套之中。搞笑多用对白以及星爷惯用的无厘头。不过就是很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