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有哪些优势?
雄安新区的发展优势在于地处京津冀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自然环境良好,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比较强。
1、区域优势:
雄安新区规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2、交通便捷:
雄安新区规划6条铁路、4座高铁站、1个机场,计划于未来三年内建成。
2017年,雄安通用机场开建,计划2019年建成。
四纵(高速东、西连接线、立新路、固雄线)、五横(保津高速、112线、津保北线、保静路、昝白路)沟通雄安新区的公路交通网。
依托这两条主干线,雄安新区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钟行程。
3、生态资源:
雄安新区雄县境内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有油井1200余眼,年产原油70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
雄安新区内林地盛产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种山产品,以及人参、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种野生中药材,雄县半山区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条等资源年供应量达80万吨。
雄安新区为什么要建立
成立雄安新区,是为了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北京现在人口众多,出现了诸多大城市病,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上学难,就医难。幸福指数低。大城市病等问题。也为了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现目前北方的年轻人,都愿意上南方去工作和发展。造成了北方的人口大量流失。成立雄安新区,是为了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建设。为了打造超一线的城市。雄安新区采用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来建设,定位远高于深圳和浦东。雄安新区将是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中心,超一线城市,承接了大量的优质资源。从产业方面来看,雄安新区承接了北京大型央企,国企,科技企业,互联网巨头企业。从医疗,教育来看,大企业过来带来了高精尖人才。为了吸引,留住人才,必然需要发展最好的医疗。教育资源来看,雄安新区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率先在雄安投入使用,打造从来没有过的城市,百年不落伍的城市。未来雄安新区集中了中国最好的企业,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最好的交通网络,最宜居的环境。真正打造超一线城市。法律依据:《条例》共十章八十条保障实施中央和河北省关于支持雄安新区的各项决策部署,引导和规范雄安新区行政管理体制、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等关键性、综合性事项。
雄安有什么发展,对于人民,或者想有发展的人
从2017年4月1日到现在10月10日,雄安新区成立了已经将近6个月了,这6个月中在外人的眼里可能没看到新区有什么大动作,因为这次的新区成立不同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雄安新区的成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中央首长的一号工程,重要性,历史性,必成性不用多言。我个人认为从雄安新区的成立,发展和地理位置来看,雄安新区适合创业,是创业者的福地。
雄安新区定位是什么?
雄安新区定位是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 其次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 再次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地和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地,不是大搞房地产开发,更不是炒房淘金的地方。雄安新区的建设意义。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北京新两翼,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侧重,实现错位发展。城市副中心将大力发展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产业,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雄安新区则将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为了牢牢把握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一定位,有效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一方面,要系统推进有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雄安新区与北京市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
雄安新区是哪
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安新区,距北京、天津均为105公里,距石家庄155公里,距保定30公里,距北京新机场5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地质条件稳定,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未来将会发展到多大
根据规划,未来雄安新区森林面积将达到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布局分为北城、中院、南店。北城容城雄县。荣成定位为行政中心,主要承接国企、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交建卫星网、中化三桶油等。雄安新区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新区。在这里,将会有优质教育资源、先进交通网络和一流保障服务。而且,雄安新区也将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重要发展平台,企业将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总之,雄安新区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前景的地方。雄安新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雄安新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首先,这个新区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雄安新区将会造成更多的投资,这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最后,雄安新区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雄安新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雄安新区的发展进度非常快,已经有很多企业进驻,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加。雄安新区的发展对社会问题也产生了影响,例如人口流动、房价上涨、交通拥堵、就业压力等。总体而言,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大利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雄安新区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紧扣雄安新区战略定位。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两翼,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分阶段建设目标,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为什么要建雄安新区?
原因大致如下:雄安新区和北京、天津都相距在100公里左右,也是在京津冀腹地的区位。交通条件也比较便捷,东西侧有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线。整个这片区域属于平原,土地的可利用性比较好。另外,环境容量相对比较大,有非常秀美的生态环境本底,为下一步聚集人口和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雄安新区肩负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及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双重责任。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从这个角度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引擎或者牵引地区。雄安新区将作为集中疏解的承接地,这种模式将为未来中国很多区域疏解、承接起到示范作用。简介:雄安新区(Xiong'an New Area),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截至到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雄安新区常住人口为1205440人。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指的那几个城市?
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长三角: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 26市;环渤海湾:北京、天津、唐山、沧州、石家庄、保定、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秦皇岛。扩展资料:以珠江口为界、以广州城区为中心,分为东西两岸城市群,西岸城市群主要以澳门、中山、珠海、江门城区、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佛山城区、顺德、番禺、花都、南海、三水、高明、肇庆城区、鼎湖、高要、四会、封开、怀集、德庆、广宁组成。以广府文化为主。东岸城市群主要以香港、东莞、深圳城区、宝安、龙岗、龙华、坪山、惠州城区、惠阳、博罗、惠东、龙门、从化、增城组成。以客家、香港广府文化为主。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虽然两者关于环渤海经济区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认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其中,山东半岛圈又由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组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珠三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三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环渤海
雄安新区什么时候建成?
2035年。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到2020年,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到2022年,启动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区雏形初步显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开放创新、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