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湖湘生活

时间:2024-04-07 02:45:51 编辑:莆仙君

长沙岳麓区酒店民宿推荐

长沙岳麓区有哪些高颜值的酒店民宿值得推荐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十家美丽的好住宿,有世茂希尔顿酒店、大王山朗豪酒店、地球仓、风吟谷等,快来了解一下吧! 01"世茂希尔顿酒店"地址:岳麓区湘江北路三段1100号酒店位于岳麓区滨江新城的湖南金融中心核心位置,环绕于湘江河水之畔,以241米的高度闪耀河西天际线。酒店共设有296间客房,置身其中可以纵览长沙的天际繁华和山水洲城美景,体验希尔顿热情好客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室内设计融合长沙天心阁、潇湘八景等古都文化建筑,入一境,渐二阁,见三楼,打造入长沙、观潇湘、忆盛世的场景,典雅中透着柔美,充满诗情画意与历史寓意,宾客在此可领略建筑大雅之美。02"大王山朗豪酒店"地址:岳麓区潭州大道171号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奢华酒店。这座好睡好玩好看又好吃的神仙酒店,可以提供多种豪华套房、多样奢华享受,也可以带你嗨玩地平线下的欢乐奇迹:湘江欢乐城。更能带你阅遍大王山的“山、水、洲、城”,吃遍全世界各地美食!步入酒店大堂,映入眼帘的高级质感令人沉迷,独特的光影及线条皆能感受到优雅与奢华。进入套房,推门而入的瞬间,阳光满溢室内,营造出的雅致格局让人倍感舒适及温暖,细节之间,暗藏英伦的精美与稳重。其295间现代化客房均配有全自动窗帘,可随意调节灯光,华灯初上之时,便可欣赏璀璨灯光,俯瞰湘江西岸的风采。不论是软硬件,还是格调,都可以说非常“朗豪”了。03"地球仓"地址:岳麓区洋湖湿地公园南门入口内500米处地球仓近年来在各大网络平台爆火,《亲爱的客栈》里地球仓帮嘉宾们在阿里山鹿村架起了一座人与自然的桥梁,让无数收看过这档节目的人对这栋玻璃房子心生向往。进入酒店内部,发现这里非常不像一家酒店,反而像一个度假村。办公场地、餐厅、巨大的草坪,以及十几栋钢结构的舱体建筑掩映在花朵与绿树之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夏天到来的时候,坐在露台上喝喝酒,吃吃德厨做的地道西餐,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在酒店里举办的各类集市。 04"风吟谷"地址:岳麓区莲花镇桐木村目莲塘组364号走进民宿,第一眼就看到一大片草坪,“草坪婚礼”应该是好多情侣的梦想,在这里就可以实现哦。沿着小路再往里走,就能看到民宿的主体,纯白的外墙搭配一扇扇落地窗,蓝天映在玻璃上,建筑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乳白的沙滩躺椅、全落地窗的临湖餐厅、大樟树下的鸟笼秋千??在风吟谷,从摆件到建筑都让人能一下子放松下来,全身心感受自然与建筑相得益彰的美。05"游味民宿"地址:岳麓区左五路五星村坝坡林场组“游味”民宿,“有味”的民宿。“游味”民宿是依山而建的两个院子,十六间房,设计感充满了湖南人的“霸蛮”气质,传递着“岳麓山”下有味的湖湘生活。房间的窗外可以看见潺潺流水,院子里有蓝色的露天泳池;餐厅里可以尝到地道的“湘”间味道,也能在开放厨房里的自给自足;工作室里有中国陶笛,客厅里还能享受我是歌手的感觉;茶室里有上百种品质黑茶,画室里可以欣赏水墨艺术。06"ONELIFE隐象民宿"地址:岳麓区新民路42号这栋白色地标宿藏匿于长沙新民路的一处小巷之中,在看多了民宿大隐于林的清高,闹市区里的民宿多了些烟火气、便利和舒适。不仅仅是民宿,更是一个更有趣的空间,有Handsomecoffee先森咖啡、Onezita服装独立设计师品牌,让你从不同维度感受不一样的美。长沙Onelife民宿地处商圈景区中心地段,约五分钟到五一广场、岳麓山,在市区也能住进森林。 07"峪涧麓山"地址: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西二环麓溪峪度假山庄麓溪屿一楼这是一家只想让人私藏的民宿,来了就会被治愈。不同于其它的网红民宿,峪涧麓山每一寸空间都裹挟着温柔的质感。开车到达桃花岭景区东大门后,沿着蜿蜒平坦的公路径直往上开500米,四面环山处,便是峪涧·麓山。峪涧·麓山一共14间客房,喜欢茶道的可以选择叶蓁·雅致茶居房;带朋友来聚餐的可以选择带沙发桌子的蔓草·日式套房;带独立小院的庭院景观房最富特色。除了住宿让人无法抗拒之外,峪涧·麓山还是一个集住宿、餐饮、娱乐、生态于一体的全能型选手。专属厨师和餐厅、文艺咖啡馆、露天吧台应有尽有,求婚、办婚礼、公司团建通通可以在这里完成!08"唯月民宿"地址:岳麓区农趣谷充满生活气息的唯月隐匿在不起眼的农趣谷郊野公园内,低调而不张扬。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怡人,是天然的绿色氧吧。作为一家以艺术为主题的客栈,唯月民宿花园庭院式的结构充满了轻奢复古民国风的气息。周围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每个房间挂满了店主人的文人水墨气息的绘画作品。漱口杯、茶具等皆出自店主人手绘,客房不仅配备高档实木床及乳胶床垫,还配有梭织全棉床品,是一家以五星级酒店为标准配套的民宿。09"拙鱼舍"地址:岳麓区X079当你走进莲花,偶遇拙鱼舍,记得停下脚步进来坐一坐。拙鱼舍位于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曾家桥村下关村组,有着400平雅拙小院,4间房间,最多可住14人左右,白天可容纳30人左右,目前只提供整栋预定。拙鱼舍给四间房间分别命名为“欢喜”“常乐”“吉祥”“如意”,光是见字,便让人心生美好。视野绝佳的圆形玻璃房、双层带阁楼的木砖小屋、简朴的禅意木屋,每一间都各具特色。院内还有两顶帐篷,烧烤和露营,与大自然共居也可以在这里实现。 10"敬野舍"地址:岳麓街道五星村坝坡林场组敬野舍,临山而建,离繁华不远,却在车水马龙之外,独享一片山水相融的静谧时光。推门而入,意外又惊喜。拾阶而上,清新绿植和仙人柱迎入的院子,泳池、棕榈树、遮阳伞,一幅赏心悦目的热带风情画卷,心中难免犹疑”这真的是长沙吗?“民宿共有9间房,一楼泳池庭院房和二楼山景房,设施齐全,细节考究,希望带给每一个客人的是星级般的奢野享受。特别的是一楼房间均设计了泡池,全面落地玻璃,超大庭院视野,泡池中放松身心,褪去疲惫,不必逃离城市,也能获得极致的度假感受。

长沙住宿酒店推荐

1,长沙君悦酒店。长沙君悦酒店位于星城长沙的文化与商业中心,拥有三百余间宽敞舒适的客房,尽享都市繁华。可晨跑毗邻酒店的“橘子洲头” 任江风拂面,漫步“杜甫江阁”缅怀诗圣名句。亦可打卡酒店楼下的长沙网红美食景点“超级文和友”,夜蒲邻街而闻名全国的长沙各大酒吧——当然,酒店自己的“CASA Grande酒漾”也不失为您的上乘甄选。夜宿这超高层地标建筑的江景客房,肆意欣赏山水洲城的壮美夜景。2,芙蓉国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长沙芙蓉国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位于芙蓉中路,毗邻天心阁、橘子洲景区、五一广场。酒店客房浓厚的设计文化底蕴,为您带来精致优雅的生活体验。开阔的视野,让城市风景尽收眼底。5个多功能会议厅能进行14种形式的场地组合,适合举办各式商务会议,社交宴会,主题派对。酒店设有自助餐厅、芙中餐厅、尚膳乐吧、茶吧、康体休闲中心。3,圣爵菲斯酒店。圣爵菲斯大酒店是湖南卫视节目嘉宾、流量明星主要入住酒店。坐落于长沙金鹰影视文化城核心区——三一大道,近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世界之窗、海底世界。酒店占地300多亩,以西班牙园林景观结合别墅式分布客房,为入住客人提供独特的山水环抱、绿树成荫的旅居体验,酒店距离、机场、高铁站、市中心均只需20分钟车程,酒店拥有标准恒温泳池、半山网球场、足疗馆、瑜伽馆、击剑馆、私教健身房等配套设施。4,中维神农大酒店。长沙神农大酒店雄踞于市中心的商务及金融区的芙蓉中路。从酒店前往购物中心,景点,娱乐中心,机场,武广高铁,长沙火车站都十分便利。酒店主楼高23层,副楼高22层,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格调高雅的客房,荟萃粤,潮,湘菜,西餐,日本料理等中西美食;拥有国际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宴会厅等10余个会议场所。酒店拥有22层5A商务写字楼,提供管家式的物业管理服务,是各大企业(公司)办公场所的理想选择。酒店娱乐设施齐备,室内游泳池,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室,KTV,桑拿,美容美发美体沙龙一应俱全。

台湾新旧石器时代有哪些文化荟萃?

旧石器时代有台湾东部与恒春半岛的长滨文化与西海岸中北部的网形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有大坌坑文化;中期有北部的圆山文化、芝山岩文化、讯塘埔文化。中部的牛骂头文化和南部的牛稠子文化以及东部的绳纹红陶文化。晚期有北部的植物园文化;中部的营埔文化;南部的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东部的卑南文化、麒麟文化、花冈山文化等。

李小白的画家简介

李小白 ,出生于汉川。1976年,李小白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主攻中国画专业,师承张振铎、鲁慕迅等教授。他从事中国画创作30余年,创作出“三峡系列”、“江汉平原系列”、“太行系列”佳作。出版《李小白中国画作品集》及一批新作。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柔美的个性,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奖,并被全国多家媒体刊登和推介。

湖湘老韵味“夜歌子”来龙去脉

“长沙弹词大师逝世,带走了古老‘夜歌子’最后的秘密”,这篇文章是对长沙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彭延坤逝世的缅怀的同时,也对长沙曾经风靡在长沙地区孝道文化场中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歌子”这一种曲艺形式的回忆。夜歌实为孝歌,是在丧葬仪式上闹丧守灵时演唱的歌曲,是我国民间丧葬习俗的组成部分。“夜歌”习俗在长沙、湘阴、湘乡为最盛,流传在的闹丧习俗,它在湖湘地区民俗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上个世纪“夜歌”的流传遍及在的长沙大街小巷的丧葬道场中,其中“而这个词与长沙传统丧葬形式“弹四郎”一起,成为了极具本地街巷色彩的代名词”。为亡者歌功颂德的夜歌,是熟知亡者生平的唱夜歌者随口编唱出来的,唱出来很感人,孝眷不仅不时加放鞭炮,唱夜歌者也不时受到犒赏小费。所以会唱夜歌者虽本乡本土之人,但知道某老人逝世,他们就会详细了解这位老人生前的为人,有哪些值得歌颂之处,唱夜歌时力求因人而异,合于事实,才会受到孝眷与听众的认同,唱夜歌者才不乏顾主。唱夜歌者唱完对亡者的赞歌,就接唱他们改编成七字歌的“二十四孝”,唱完“二十四孝”仍未天亮,则接唱“增广贤文”中某些内容。在那个年代,农村文化活动贫乏,而赞狮歌与夜歌通俗易懂,深受百姓欢迎,每听夜歌,大都觉得津津有味,可以一夜不眠。关于夜歌子的起源如此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同夜歌源于古代楚国地区丧歌一说。其原由一是曲调十分凄凉,悲意动人,节奏缓慢,夜歌师用一面鼓伴奏。其表达形式与古代楚歌的丧歌颇为相似,继承了楚歌中所表达的凄凉之感。其二夜歌在湖南岳阳平江等地区的夜歌中还保留了大量《楚辞》中的原句。夜歌师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将这种古老的楚国曲调保留下来。袁铁坚在《试探湖南夜歌子与楚文化的渊源关系》一文结合清方志文献研究记载证明,清朝入关以后,湖南各地已经盛行唱夜歌的风俗了。如: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善化县志》(善化,今长沙市所属之望城县)“夜聚丧家更尽时,一人鸣锣挝唱孝歌,号为闹丧。”清乾隆丙子年(1756年)《湘潭县志》“乡俗相沿,遇戚里丧,群相邀集,声金击鼓,设饮谱歌,谓之闹丧玎。清乾隆癸未年(1763年)《清泉县志》(清泉县,今衡阳市所属东郊及衡南县)。“编氓之家,于是夕令一人挝鼓而歌,其词大率为哀慰幽灵之语,侵晓乃罢,谓之唱夜歌万。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浏阳县志》。“有将载,邻里夜聚,击鼓坐歌达旦,谓之唱夜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黔阳县志》。“丧家每夜群聚而讴,鼓歌弦唱,彻夜不休,谓之闹丧。”反映了晚清到民国湖南民俗习惯的变迁《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中记载“若贫家不行祖饯礼,则是夜必唱孝歌,(亦有自始死之夜即唱者),呜锣击鼓,通宵达旦。孝歌唱者二人,每唱四句,呜锣鼓一通,互相答和。”可以看出其一,“夜歌子”这一种曲艺形式在地方丧葬礼仪中在清朝到民国这一阶段在贫困人家比较盛行,而通常在出殡前夕敲锣击鼓通,宵达旦唱讼;其二,演唱形式中有独唱也有对唱,其中每唱四句,呜锣鼓一通,“信口乱唱,互相笑骂,或言语戏谵者”。不少名唱段如《怀胎记》《行孝歇》《醒世文》等在这个阶段已经比较流行。其三,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湖湘地域特色先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具有浓厚的的时代、地域特征。由此一直延续到民国,甚至新中国初期。文革期间曾经断绝,但改革开放后又一度复燃。直到上世纪90年代,长沙街巷人家逢有丧事在夜晚停棺期间,每逢夜深也常能听见悠长的夜歌之音。夜歌是中国本土民歌文化的一部分,是湖湘共有的民族文化,在湘楚民歌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囊括了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一个文化瑰宝,蕴藏着太多值得珍藏的音乐灵魂。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对夜歌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保护与传承相辅相成,应同步推进。保护是传承的基础,只有做好保护工作,才能使大量的民歌作品不致流失,丰富的民歌作品的存在即是传承的保证和前提。传承本身即是最好的保护,对于夜歌的传承,是其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传承的过程中又促使了它的存在和不致流失。由此可见,保护与传承相伴存在,相得益彰。只要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保护意识,改变工作方式,同时深入研究作品,积极改良创新,茶陵本土民歌定会有美好的前景。

湖湘元素都有什么?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它受到了荆楚文化的影响,又经历了宋代以来诸次大规模移民导致的文化中心南移。湖湘文化元素包括湖湘女书、湖湘剪纸、湖湘建筑。\x0d\x0a1、湖湘女书\x0d\x0a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其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妇女使用。\x0d\x0a2、湖湘剪纸\x0d\x0a湖湘剪纸地处长江流域,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有湘西的踏虎凿花与苗族剪纸,有湘中剪纸、望城剪纸、梅山剪纸、湘南的大桥剪纸等,涵盖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白族等民族,具有湖湘文化中关注现实,切近生活的特色。\x0d\x0a3、湖湘建筑\x0d\x0a湖湘建筑尤以自上古沿续至今的干栏式建筑和明清时期府第式、庄园式和街衢式建筑,最具特色,尽显了湘人浪漫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x0d\x0a更多关于湖湘元素都有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9639b161575892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请问湖湘元素都有什么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它受到了荆楚文化的影响,又经历了宋代以来诸次大规模移民导致的文化中心南移。湖湘文化元素包括湖湘女书、湖湘剪纸、湖湘建筑。 1、湖湘女书 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其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妇女使用。 2、湖湘剪纸 湖湘剪纸地处长江流域,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有湘西的踏虎凿花与苗族剪纸,有湘中剪纸、望城剪纸、梅山剪纸、湘南的大桥剪纸等,涵盖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白族等民族,具有湖湘文化中关注现实,切近生活的特色。 3、湖湘建筑 湖湘建筑尤以自上古沿续至今的干栏式建筑和明清时期府第式、庄园式和街衢式建筑,最具特色,尽显了湘人浪漫的建筑情怀与和谐的人文理想。 更多关于湖湘元素都有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9639b161575892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湖湘文化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

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较,湖湘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1)民俗性。湖南人在古代被称为“蛮人”,固有刻苦耐劳的“霸蛮”性格,说话以直率、泼辣著称。这就造就了湖湘文化“朴实”的特色。湖湘文化历来崇尚实际,不尚空际,办事讲究实效;湖湘文化历来崇尚进取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湖湘文化历来倡导朴实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湖南普通民众的性格。湖南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历史遗产都体现了“鱼米之乡”的乡土风格。
(2)包容性。湖湘文化历来具有崇尚真理、兼容并蓄的风格。这种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仅湘籍人士为湖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非湘籍人士也为湖湘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湖湘文化并不都是湖南人创造的。李肖聃在《湘学略》一文中专门记载了非湘籍人士对湖湘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他明确指出“屈子楚人,非生于湘中,第被放至此耳。”但他始创了湘学,成为湖湘文化的初创者。此外,柳宗元、胡安国、胡宏等都不是湖南籍人,他们来到湖南,为湖湘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湖湘文化不尽在湖南,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湘籍人士也宣传和弘扬湖湘文化,扩大了湖湘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这表明:湖湘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与整个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自己不断优化和发展。
(3)历史性。湖湘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文化。湖南古代乃荒蛮锢塞之域,直到唐朝还是安置贬官谪史的地方,在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中,先后受到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才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相对稳定并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地域文化形态。在古代,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分不开的;在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不能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湖湘文化的发展
1、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且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崇尚实践”的实干精神、“民为邦本”的民主精神、“保种救国”的爱国精神等都是值得大力弘扬的。只有弘扬湖南人精神,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哪里有困难,哪里就需要奋斗。要奋斗,就需要有精神动力。“湖南人精神”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2、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实现湖南现代化的需要。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湖南现代化,因为湖南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湖南的现代化,因为湖南人居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要实现湖南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就必须认真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的伟大精神。思想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现代化的思想,就没有现代化的实践。湖湘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格。从王船山到魏源;再从魏源到毛泽东,开了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之先河,推进了湖湘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逐步实现了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现代化。王船山率先打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朱程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禁锢,创立了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光辉的哲学体系,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魏源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主张;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首创者。毛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为实现思想现代化和整个社会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可见,弘扬湖南人精神,确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化代,包括湖南现代化的需要。
3、研究湖湘文化,弘扬湖南人精神,是打造和谐湖南的需要。
蕴藏在湖湘文化中的湖南人精神,反映了湖南人的共同特性,体现了全体湖南人的思想风貌。弘扬湖南人精神,必然使湖南人民大众一心,同心同德,增强湖南人民的团结。湖湘文化具有“通天人之故”,穷“大本大源”的致思趋向。几千年以来,湖湘学者进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哲学思考,不断地探索宇宙固有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湖湘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和谐统一”,“民族与民族和谐统一”的和谐理念;倡导“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处事方式;具有“与人为善,与邻为善,”“亲仁善邻”的宽广胸怀;富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治国理念;彰显关心他人,体恤民众的人文关怀;推崇“道德教化”,“内圣外王”的治国方略。这些文化精粹对于打造和谐湖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湖湘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

湖湘文化一直是湘人的一个骄傲。“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楚材”的形成,湖湘文化功莫大矣。然而,到底什么是湖湘文化,它究竟形成于哪个时期,它最突出的特色与闪光点是什么,它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又是如何?

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地域文化;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来并延续到近现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形态。


数学题?

学术堂整理并提供了五十个小学数学论文题目供你参考:
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湘湖的地理环境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系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目前,湘湖景区已形成湘浦、湖上、城山、越楼、跨湖桥等五大景区,有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二十个景点,少儿公园极地海洋世界主题公园也于08年10月建成开放。2008年,湘湖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中国百强旅游景区,在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上,被评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是浙江省内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度假区。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逾3000万人次。八千年古舟,三万顷碧波。湘湖旅游度假区正以她迷人的风采、大气的胸怀、美好的前景等待着追怀历史、热爱自然、崇尚休闲人士的到来。

湖湘文化与湖南地理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

1、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者,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

2、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能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如曾国藩在自我人格修炼时追求的“血诚”、“明强”,常使我们体味到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均来自于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包括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其成员主要是湖湘之地的山民,曾国藩既看中了他们的质直、刚劲的湘人性格,又要求他们学习儒家道德和文化修养,体现了他对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自觉运用。


近代湖湘文化有哪些代表人物?

1、毛泽东任何一个时代,政治的影响是第一位的,现在影响力最大的无疑还是伟大领袖的毛泽东,他不只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的代表,全世界都知道ChairmenMao。近代以来的开拓精神,天安门上的红太阳,“舍我其谁”的开拓精神,永远值得尊敬。2、曾国藩曾国藩,特别是修身与经世两个方面,他是宋元明清无数的理学家之中,能够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两人之一。这两人一浙江一湖南,对于历史的影响则曾国藩似乎比王阳明更大一些。不做帝王,只做好人臣的本分,在事功方面,对内对外都有伟大的功绩,如镇压太平天国、开洋务之风。3、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的牺牲,成为近代最有血性的男儿,与他的著作《仁学》一样,都是湖南人文精神的代表。特别是《仁学》,其中的精神更值得关注。对于近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批判,则与他独特的人生、特殊的宗教精神密切相关。4、沈从文作为文学家的代表,沈从文在现代全国的文学家之中,恐怕魅力也是独大了。他自撰的墓志铭:“一个战士不是死在战场,就是回到故乡。”这些文字之中,看到一种战士的血性,看到一种文人的温情,一种火辣辣的敢爱精神,爱祖国,爱故乡,也爱人。5、王夫之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最著名的学者,但是他的学术却在死后二百年才被重新发掘,这是学术史上的奇迹,这一事件本身就与近代湖湘精神的发展有关。在他的人生与学术之中,都有一种民族主义,但这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不在于一家一姓而在于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

湖湘文化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湖南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一种“湖南文化现象”,“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全国知名:湖南卫视收视率一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湖南出版成为了中国地方出版实力三强之一;湖南原创动漫总产量连续排名全国第一;湖南《体坛周报》占据全国体育类报纸60%以上的发行和广告份额,北京奥运会期间日发行量达100万份。目前长沙天心广告创意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湖南广告产业已蓄势待发,10月份结束的第二十届广告节,湖南代表队都有很好的表现,代表公司有创办十三年,集广告设计、活动策划、媒介投放、品牌定位推广一站式服务的木林森文化等。同时,湖南文化产业百花齐放,广电、出版、报业、动漫、演出、娱乐等已形成优势,数字媒体、电视购物、手机报、网络等新兴业态悄然崛起,创造了大湘网、红网、湖南在线、华声在线、星辰在线、网日传媒、女性在线、金鹰网等有影响的品牌。 扩展资料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湘文化

收集唐宋被贬谪诗人,了解他们的贬谪经历及贬谪期间的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旋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于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一至七言诗》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 追问: 还有柳宗元 刘禹锡能否介绍一下被贬经过及作品? 回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等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补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代表作:《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