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规划项目?
律师分析:
兰州新区规划项目包括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项目 c 区项目、兰州新区甘南实验中学、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项目、兰州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兰州新区承接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安置农村住房及配套工程、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以及兰州新区成功教育园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兰州新区规划项目
法律分析:兰州新区规划项目包括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项目 c 区项目、兰州新区甘南实验中学、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项目、兰州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兰州新区承接灾后重建移民搬迁安置农村住房及配套工程、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以及兰州新区成功教育园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商丘新区的具体规划图是怎样的?
商丘市域空间结构分为“一主”即以商丘中心城区形成市域主中心。“两区”为商丘中心城区东西两翼的虞城和宁陵两个发展区。“四轴”分别是依托连霍高速形成的“连霍发展轴”;依托京九铁路、济广高速形成的“京九发展轴”;依托南商济铁路和商周-商济高速形成的“济周发展轴”和依托商登高速和商砀高速形成的“商登发展轴”。“五组团”为永城、夏邑、柘城、睢县和民权五个县域中心。商丘市中心城区范围:北部与西部以商周-商济高速公路为界,南部以连霍高速公路为界,东部以济广高速公路和东外环路为界,总面积约390平方公里。
兰州2022年哪些地方拆迁
1、一类地段。雷坛河以东,天水南路至天水中路至天水北路折盐雁大桥以西,黄河以南,兰新铁路以北。
2、二类地段。解放门以东,兰山排洪道(铁三小)以西,铁路以南,兰山山根、望垣坪山根以北;天水南路至天水中路至天水北路折盐雁大桥以东,雁园路至张苏滩折南河路经南河路桥至段家滩路至嘉峪关北路、嘉峪关南路至铁路以西,黄河以南,铁路以北;中山桥北端至靖远路至盐场路至盐雁大桥西端以南,黄河以北;白塔山山根、九州台山根以南,黄河以北。
3、三类地段。雁园路至张苏滩折南河路经南河路桥至段家滩路至嘉峪关北路、嘉峪关南路至铁路以东,雁东路经南河路桥沿雁儿湾路折深沟子排洪道至焦家湾东路以西,黄河以南,铁路以北;兰山排洪道(铁三小)至铁路以东,焦家湾南路与鱼儿沟路交接口以西,铁路以南,兰山山根以北;望垣坪、伏龙坪;靖远路至盐场路以北的庙滩子、王堡堡城、朝阳村、李家湾、大沙坪、徐家坪等所有地段;
4、四类地段。雁【摘要】
兰州2022年哪些地方拆迁【提问】
1、一类地段。雷坛河以东,天水南路至天水中路至天水北路折盐雁大桥以西,黄河以南,兰新铁路以北。
2、二类地段。解放门以东,兰山排洪道(铁三小)以西,铁路以南,兰山山根、望垣坪山根以北;天水南路至天水中路至天水北路折盐雁大桥以东,雁园路至张苏滩折南河路经南河路桥至段家滩路至嘉峪关北路、嘉峪关南路至铁路以西,黄河以南,铁路以北;中山桥北端至靖远路至盐场路至盐雁大桥西端以南,黄河以北;白塔山山根、九州台山根以南,黄河以北。
3、三类地段。雁园路至张苏滩折南河路经南河路桥至段家滩路至嘉峪关北路、嘉峪关南路至铁路以东,雁东路经南河路桥沿雁儿湾路折深沟子排洪道至焦家湾东路以西,黄河以南,铁路以北;兰山排洪道(铁三小)至铁路以东,焦家湾南路与鱼儿沟路交接口以西,铁路以南,兰山山根以北;望垣坪、伏龙坪;靖远路至盐场路以北的庙滩子、王堡堡城、朝阳村、李家湾、大沙坪、徐家坪等所有地段;
4、四类地段。雁【回答】
兰州的地理环境
兰州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 植物甘草、当归、党参、麻黄、秦艽、鬼臼、祖师麻、玫瑰等中药材。动物野生动物有187种,珍稀动物有:黑鹳、藏雪鸡、金钱豹、蓝马鸡等。 2011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36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656.55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663.48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7:48.7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21.16亿元,增长20.25%,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38.32%。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744.70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4.57亿元,增长14.8%。三次产业比例为2.89:47.60:49.5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17.9亿元,增长18.57%,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49%。 2013年,兰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77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12亿元,增长5.80%;第二产业增加值820.42亿元,增长13.50%;第三产业增加值906.74亿元,增长13.60%。三次产业比例为2.76:46.19:51.0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53亿元,增长23%,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42.4%。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1.06亿元,增长38.74%,占兰州市GDP的比重为2.31%。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8.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7.12万亩,比上年增长1.12%,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3.05万亩。粮食总产量42.39万吨,比上年增长4.98%;其中:夏粮16.97万吨,较上年下降6.14%;秋粮25.42万吨,比上年增长13.94%。蔬菜播种面积75.47万亩,增长3.13 %;蔬菜产量209.23万吨,增长5.63%。 2012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33.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5.25万亩,比上年下降0.95%,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栽培面积42.23万亩。粮食总产量44.20万吨,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夏粮17.14万吨,较上年增长1%;秋粮27.06万吨,比上年增长6.45%。蔬菜播种面积81.85万亩,增长8.45 %;蔬菜产量229.29万吨,增长9.59%。 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45.1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26万亩,比2012年增长0.52%,玉米双垄全膜沟播面积42.83万亩。粮食总产量46.86万吨,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夏粮17.53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秋粮29.32万吨,比上年增长8.40%。蔬菜播种面积88.49万亩,增长8.11%;蔬菜产量251.58万吨,增长9.72%。 2013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9.53万千瓦,完成机耕127.59千公顷、机播80.93千公顷、机收44.18千公顷。兰州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亩,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14.58万吨。 2011年,兰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9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76%,比上年回落0.63个百分点。 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8.15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04.99亿元,增长24.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4.8%,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2013年,兰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1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22.5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5.02%,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 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57.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6.35亿元,增长45.64%。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9.67亿元,增长34.9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5.34亿元,占0.56%,比上年增长17.77%;第二产业272.26亿元,占28.64%,比上年增长24.79%;第三产业672.97亿元,占70.80%,比上年增长53.66%。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4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6.65%。 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39.18亿元,比上年增长42.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23.3亿元,增长39.85%。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3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4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86.81亿元,增长28.43%。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0.38%;第二产业投资3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6%;第三产业投资9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5.18%;三次产业投资额比重:0.81:27.57:71.62。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664.78亿元,比上年下降15.57%。 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2012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2013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 2011年地区性财政收入3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6%;一般预算收入86.49亿元,增长27.85%。一般预算支出175.48亿元,增长19.43%。 2012年地区性财政收入40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73亿元,增长19.9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2.43亿元,增长15.36%。 2013年地区性财政收入394.8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4.52亿元,增长20.0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2.32亿元,增长19.61%。 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7%。各项贷款余额29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1%。 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8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1%。各项贷款余额367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8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4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7%。 20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9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各项贷款余额440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7%。 2011年承保总额达133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7.2%;保险业务收入52.43亿元,增长3.88%;支付已决赔款13.84亿元,增长23.35%。 2012年承保总额达11462.4亿元,比上年下降13.94%;保险业务收入59.66亿元,增长13.79%;赔付支出16.34亿元,增长18.11%。 2013年承保总额达1375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2%;保险业务收入65.9亿元,增长10.46%;赔付支出23.25亿元,增长42.28%。 科技高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为开发区之一。高新区现有企业1097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80户,外商投资企业269户。技工贸总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3月,2002年3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甘肃省和兰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是以国际标准建设、按国际惯例管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兰州市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北与武威市、白银市接壤,东与定西市接壤、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兰州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兰州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峡谷有八盘峡、柴家峡、桑园峡、大峡、乌金峡等;盆地有新城盆地、兰州盆地、泥湾一什川盆地、青城一水川盆地等。还有湟水谷地、庄浪河谷地、苑川河谷地、大通河谷地等。兰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深居西北内陆,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线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乌鞘岭以西降水明显减少,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偏多。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全省无霜期各地差异较大,陇南河谷地带一般在280天左右,甘南高原最短,只有140天。海拔多数地方在1500米到3000米之间,年降雨量约300毫米(40—800毫米之间)。各地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兰州市域入境水资源丰富,贯穿市域的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达337亿立方米,水量稳定,冬季不封冻,含沙量也较小。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
兰州大名城以后有发展前途吗?
兰州是“两山夹一河”的城市,这几年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容量已经趋于饱和。急需要一个载体来承接城市功能,兰州东部 科技 新城就成了承载和缓解兰州压力的首要选择。兰州大名城:是由兰州市政府与名城企业合作的项目,是兰州东部 科技 新城核心区重点项目,是兰州未来城市副中心;地处榆中定远,位于兰州东部。
新城大体分为三个功能区,西片区(园区大道以西区域)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面积近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 科技 研发、企业总部等高端产业;东片区(国道312线与巉柳高速公路之间)为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近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中部片区为城市功能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13多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办公、金融、教育、文化、医疗、 旅游 、会展、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现代商业街区、高品质居民住宅区。
1、 环境问题:兰州大名城地域平坦,基本都是农田,土地肥沃,名城集团准备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打造生态环境。规划2000亩城市森林公园,300万平方米国际住区景观,五大主题园林,徜徉城市当中的森林海洋;在住区内建造湖泊中的童话世界,倾力打造天鹅湖、九鲤湖,人工双湖美境。
2、 交通问题: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城而过,市区至定远快速通道已经建成。城市公交,畅达全城,“开往大名城的地铁”——规划的地铁4号线即将开工;
3、 教育方面:大名城配套项目也正在逐渐落实: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学、小学东城分校已经正式开学、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正式开园、兰大附中(33中)都在建设中。
4、医疗配套:有三甲医院资质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入驻、4所居住区级卫生服务中心、12个小区卫生服务站;
大名城的优点是它的交通便利紧挨陇海线,不论铁路、高速都较优越。现在市内交通也在逐步完善发展前景很好,是兰州的副中心城市。
我经常去大名城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唱衰大名城但是建设进度还是很好,而且海洋馆,万国商业街真的是兰州哪里有没有这样好的商业区,这里唯一的不好就是交通,大名城的规划环境都是兰州任何楼盘无法比拟的,所以交通解决前途无量!
兰州大名城是兰州东部 科技 新城核心区重点项目,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项目。
由知名跨国集团名城企业集团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94 900940)倾力打造。
项目占地20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765万 ,汇聚市政、 科技 产业园、商业会展、高尚住区,主题生态公园于一城,一期总建筑面积200万 。
兰州大名城总建筑面积约2765万 ,打造20平方公里兰州首个生态宜居城,首期豪掷87亿巨资磅礴造城,200万 土地一次性开发,只为兰州人民早日依城而居。
为20万兰州人民脚踏实地造城,实现城市生态人居梦想。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企地联手,再造兰州城市生态环境。
于外,约900万 规模绿化拥簇,4个郊野生态公园,4A景区兴隆山,全国牡丹基地陪伴;于内,兰州大名城斥巨资打造约300万 城市主题森林公园和城市海洋主题公园
包涵4个市政公园和9个社区公园,住区内空气清新舒畅,植被成群,PM2.5优于国家标准
森林、河流、植被、花草等相互拥簇,负氧离子达到“森林级”指数,无需担心土壤重金属超标。
兰州大名城首期共计约1891亩,共计73栋住宅,别墅113栋,平均约为10亩1栋,最大楼间距达139米。
兰州大名城规划有263万 超级商业城
涵盖5个大型shopping mall、2个区级商业中心、1个区级金融中心、7个社区级商业中心。
兰州大名城,实现全名校教育配套
46所中小学校,包括22所幼儿园、7所小学校等,兰州三十三中、科中、科小已强势入驻。
兰州大 名城,交通资源优越,出行便利快捷
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城而过,是交通上的黄金交通点。
地铁一号线,直达项目核心区域,沿途共设有6个站点
社区内的巴士中心,配备100辆免费穿梭巴士,10分钟一班,无需久待轻松出行,便成就15分钟大兰州生活圈。
19条公交线路,5个交通枢纽站,1路、2路、3路、4路 705路、706路等19条公交线直达兰州城区,26条城市首末站点在此恭候,社区交通路网畅达全城。
兰州大名城,配套设施完善,公共资源丰沛
坐拥中心城市航母级配套
人文配套、商务配套、教育配套、商业配套、医疗配套——三甲医院资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强势入驻、4所居住区级卫生服务中心、12个小区卫生服务站;
美术馆、图书馆、 科技 馆、 体育 馆、中国丝绸之路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及1个国际会议中心形成6馆1中心;尽揽CBD商务中心、5A总部基地、五星级酒店、城市海洋公园等顶级配套资源。
而从兰州的就业率来看,大学生如果留在当地基本上都浪费了!为什么前两年各地人才大战兰州不参与,因为根本没有地方安置他们!
西安九百多万人,地铁依然是亏损的,而兰州不过三百多万人,你们凭什么认为地铁会赢利,而现在还要上几条线,那么必然要依靠大量的财政补贴,这就挤占了兰州市的发展资金!
一个一年净流入一万人左右的城市,大学生大部分考出去不回来的地方!如何发展!
更何况兰州现在顶账房的问题大量存在,你凭什么认为大名城会发展起来!
那些说大名城没人买房,没人住的人看看。现在住的人还不多,但房子卖了的很多,入住率也在不断提高!
兰州,甘肃首府,整个区域天高气爽,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我多年前去过兰州,那时发展还不如南部省份一个地级市,拖拉机冒着烟轰隆隆地满街跑,街上垃圾,摊位混杂,甚至有牲畜粪便,给我一种衰落景象!今日兰州,就如壮士相别,眨眼间令你刮目相看,日新月异,大名城气势磅礴,大西北中心正雄心搏搏,一场造城再造神奇正谋篇布局,兰州大名城,灿烂生辉,前途如日中升!!
随着宝兰客运专线、兰州至合作铁路、兰州至惠农增建二线、天平铁路北延线这些大项目实施,以兰州为中心的2小时铁路交通圈逐步形成。
北京--巴黎的超高速铁路建设将会是激动人心的!长距离、大运量是其优势,将会带动沿线枢纽城市的规模发展,极可能为上海--北京--兰州--乌鲁木齐直至欧洲中心巴黎,亚欧经济交往的 历史 将会重新书写,沿海城市格局将被打破,海洋运输与陆上运输的经济性将会重新排列!
以兰州为坐标中心,按照国家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兰渝铁路、兰成铁路、兰新二线、天平铁路、兰合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兰惠增建二线等铁路建设完成后,将形成以兰州为坐标、高效畅通、四通八达的以客货通道为主骨架的铁路网。
历史 名城、丝绸之路重镇、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兰州“座中四连”,“地处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具有承东启西、连南结北的特殊经济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重中之重。
兰州,中国的兰州!甘肃的兰州!更将变成世界繁荣的兰州!而今迈步新起点,兰州前景无限光明,发展势头正盛!
兰州,将浓妆重彩喜迎五湖四海宾朋,大发展的兰州,与世界贯通,展开翅膀,迎接全球商贾!l
兰州,将成为一粿大西北夺目辉彩的明珠!!
最近因病去过几次兰州,人多车多到处堵车,繁华也是如此,吃饭时饭馆中人很多,冬日的天气很短,却也热闹。发展高 科技 ,能否成功,也不好说,很多实体店在关门稍息的多,是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疫情的影响还时不时折腾着人们,因此,不能掉以轻心。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兰州新区建设有一个新台阶而上,科学发展,青年人就业也会上台阶。一切都会变得更好啊![祈祷][祈祷][比心][比心][玫瑰][玫瑰][玫瑰][祈祷]
环境不错,就是交通太不方便了,不过马上新修建的定远到榆中的高速开建投运之后会好许多,目前定远镇高速路口经常堵车。关键是目前住的人少,晚上黑乎乎的,我好几个同事都在哪里买房了,不过装修好之后每一个人去住的
从兰州到和平那叫个发展,在从和平到定远,直接没看头
兰州大名城和新区哪里发展好
受制于交通条件,大名城对于市区内购买者的确有诸多不变,教育、医疗等资源短期内无法均衡。有人说,轨道四号线建成后如何方便,那距离不到五分钟车程的榆中县城更具优势。大名城房产的出路,在于市政府下定决心在定连两乡建成商贸物流区,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从业人员购房安居乐业。
主要优势
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水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摘要】
兰州大名城和新区哪里发展好【提问】
受制于交通条件,大名城对于市区内购买者的确有诸多不变,教育、医疗等资源短期内无法均衡。有人说,轨道四号线建成后如何方便,那距离不到五分钟车程的榆中县城更具优势。大名城房产的出路,在于市政府下定决心在定连两乡建成商贸物流区,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从业人员购房安居乐业。
主要优势
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水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回答】
兰州新区2021年拆迁范围
法律分析:兰州新区2021年拆迁规划范围为永登县中川、上川、秦川等六个乡镇,用地面积则达到1744平方公里。兰州新区从原先的806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744平方公里,差不多整整扩大了一倍多。法律依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第一条 此次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规划范围为永登县中川、上川、秦川、树屏和皋兰县西岔、水阜六个乡镇,用地面积为1744平方公里。根据此次规划的发展目标,兰州新区将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
兰州新区秦川镇炮台村在化工园区拆迁范围内吗
在拆迁范围,秦川园区在调查了征地拆迁范围内住户的基本情况后,征求了被征地住户对补偿安置的意见。兰州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项目(一期西区)征拆工作于近日全面启动。一期西区项目位于景中高速公路西小川段以西区域,占地18平方公里。兰州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项目(一期西区)涉及农户多,为确保征拆顺利进行,秦川园区成立了征拆安置工作组,制定了《精细化工一期西区项目土地征收安置实施方案》。
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崛起了吗?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沿着国家西北的疆域,陇海线、包兰线、兰成线和兰渝线,兰新线、兰新二线、青藏线,这些大家熟悉的铁路线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铁路的咽喉和枢纽都是兰州,站在路口中间的兰州新区,其战略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凭着这个优势,新时代里的兰州新区,正在实施更大的新作为。从高空俯瞰西北的这个国家级新区,你很容易体会到一个国家在西北设定新区时的良苦用心。从最小的覆盖面积来看,1744平方公里的新区区域,首先连接的是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首府城市,在国家西北部的经济格局中,新区又覆盖着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地区,而在更广泛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来看,无论从中国陆地向西而行,还是从欧洲大陆抵达世界的东方,兰州新区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贸活动无法绕行的一个门户。作为一个只有5岁的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战胜了诸多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节点优势,创造了在荒野上的奇迹。从10万吨到70万吨 兰州新区每天刷新货运数字在中国的西北,选定一个城市,作为国家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打造一个惠及全国的货物集散地和编组中心,国家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兰州新区。让中国经济沿着古老的陆地,向西开放,打开通向更广阔欧洲大陆的国际货运通道,已经不仅仅是新区的功能,在更严格的意义上,这是中国经济版图,向欧亚大陆深处延伸的一次重要布局。下午三点,海关人员抽查好这批货物,完成海关报关。这批来自山东的货物将被送上火车,经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发往中亚地区。兰州新区路港物流副总经理 龙浩:发运的这个货物,都是全国各地集中到我们这里的一个货物。2015年7月从兰州新区始发的中欧班列开通,这趟列车途径中亚五国,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汉堡。从此,兰州到欧洲的铁路联运时间,缩短为15天。2016年,通过公路铁路联运的方式,兰州新区又开通了南亚班列,以往,兰州的货物要到达南亚的尼泊尔,海运最快也需要40天时间,今天,从兰州到尼泊尔的运输时间,南亚班列只需要7天。高速通道的开通,中尼两国贸易的物流格局可以用巨变形容。尼泊尔客户称中国的商品在尼泊尔很受欢迎。走在兰州新区的铁路线上,每时每秒都在增加的货运数字,不断提示着这个国家级新区澎湃的活力。2015年,兰州新区铁路口岸的年货运量仅10万吨;而今年前10个月,兰州新区铁路口岸的货运量就已经突破了70万吨。在铁路口岸,路港物流公司的总经理贾世乐是个忙碌的人,眼下他手头最重要的事,是开拓货运市场。兰石集团是他们最新争取到的客户,他必须要在短时间里洽谈新的物流合作事宜。这些巨大的钢锭就是兰石集团需要运送的货物,它们可以用于制造机械设备的锻件。贾世乐和铁路局负责人一起丈量钢锭的尺寸,详细了解兰石的物流需要。一上午的交流,洽谈的三方基本达成了合作意向。新的物流方案,也将在未来几周,设计完成。中国企业生产的货物,将会更快更多的,运送出国门。新区的铁路口岸边,最新竣工的楼房,正准备开始启用。大楼里已经安装好了一整套检查设备,它们将用于开展跨境电商的监管业务,从互联网上延伸而出的物流,最终也将融入兰州新区的铁路口岸,进入亚洲,欧洲的千家万户。龙浩:国外的跨境直购的商家,可以通过铁路把货物直接发到我这里,然后通过我们这个电子的平台,对向海关进行一个申报。最后形成了这个货物,到达了这个待货区,通过这个快递公司,进行向全国配送。互联互通 兰州新区演绎新时代丝绸之路除了铁路口岸的忙碌,兰州新区还拥有甘肃唯一的国际航空港——中川国际航空港。铁路和航空将一批批境外货物送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内几十家已经投产的企业,会将境外的货物进行加工,再运往各地市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 张杰:今年我们把哈萨克斯坦的矿石,还有电解铜,更重要的还有它的优质的农产品,像粮食、小麦、大麦还有菜籽、葵花籽这些蚝油,我们通过我们一带一路的运输通道进入到我们兰州新区进行加工还有向全国甚至是南亚地区在进行分拨,所以这个项目我们预计整个在12月20日左右就要开工建设。沿着陆地,向更广泛的区域开放,这并不是中国的大西北今天才有的故事,数千年间,东方的商队,就从兰州进入河西走廊,将东方的丝绸运往遥远的欧洲。今天,一个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更具科技含量的经济新区,继续着古老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全新的内涵,全新的气象,全新的作为,中国经济,正在感受着这些来自新区的力量。张杰:我们跟甘肃省、广西、贵州还有重庆签订了一个四地的合作协议,打造一条从沿着兰渝线延伸,到钦州港出海这样一个南向通道,使我们和东南亚能够实现很好的链接,实现我们一带和一路的一个很好的结合,我们现在也已经在组织我们本省内的一些优质的农产品,通过这个南向通道,能够下海走向东南亚,同时把东南亚的优质产品,反向地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进入到我们内陆城市,再从内陆城市能够运到中亚一些地方,把它很好的作为一个贸易的互联互通。半小时观察:唱响西部经济的“丝路新歌”怎样有效的去落实十九大报告对国家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怎样定位自己在新时代里的新角色,怎样在新时代里寻找到新的商机,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值得大家的注意,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同时还指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为一个只有5岁的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战胜了诸多不利因素,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节点优势,创造了在荒野上的奇迹。但百尺竿头,还需更加努力,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设立在西部的国家级新区,更应该率先带头,落实这些要求和任务,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在新时代里,拿出更多的新作为,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的新成绩。
兰州新区的发展趋向如何。建成时间又是多少年呢?
我个人认为,就工业而言,兰州新区还是很有前途的。
污染严重的工业从城区搬出,是大势所趋。重工业和污染严重的工业往西部转移,也是大势所趋。
根据兰州新区官网公告, 2011—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新区框架、产业体系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2016—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2021—2030年,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兰州新区和高新区有什么区别
区别:1、行政区类别不一样兰州新区行政区类别是国家级新区(正厅级); 兰州高新区行政区类别是产业园区。2、下属地区不一样兰州新区下辖地区是中川镇、秦川镇、西岔镇等;兰州高新区下辖地区是雁滩园区、七里河园区和榆中园区。3、邮政区码不一样兰州新区邮政区码是730300;兰州高新区邮政区码是730000。4、车牌代码不一样兰州新区车牌代码是甘A;兰州高新区车牌代码是甘A。扩展资料:1、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2、兰州高新区兰州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27个家国家高新区之一,辖雁滩园区、榆中园区、九州经济开发区、七里河园区、和平工业园,规划面积182.77平方公里。兰州高新区附近的中川机场和高速公路是空港产业基地对外交通的主要依托。中川机场已开辟30多条通往国内外的空中航线,使产业基地具备甘肃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航空交通条件。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高新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州新区
兰州高新区包括哪些地方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为雁滩园区、七里河园区和榆中园区三大园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距白银市60公里、定西市8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兰州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是:以创新为灵魂,以营造环境为重点,把改善软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对周边地方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辐射作用,形成若干个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专业园区;选择新材料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作为突破方向,建设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