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卢沟桥的资料

时间:2024-04-20 07:44:24 编辑:莆仙君

卢沟桥在哪里 卢沟桥是谁建造的

  一、卢沟桥在哪里
  卢沟桥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亦称芦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二、卢沟桥是谁建造的
  卢沟桥是完颜雍建造的。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褒,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
  三、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几年几月几日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 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 桥身总宽9.3米。 桥面宽7.5米。 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 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南侧有望柱140根,北侧有141根。 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 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扩展资料: 卢沟桥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很多日本学生并不知道。 当同学们在卢沟桥上驻足欣赏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时,中国语教育推进会干事长、游学团组织者叶言材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既然来到了卢沟桥,在赞叹石狮子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想象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雅趣的同时,他希望同学们能够遥想历史,对卢沟桥和抗日战争多一些认识、理解和思考。 走过卢沟桥便是宛平城。 同学们一边听着宛平城的过去,一边欣赏街边的老北京民俗展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前。 听完简单的介绍,同学们纷纷表示“想要进去看一看”。 纪念馆内,一幅幅黑白老照片、一句句介绍文字,静静的诉说着1937年至1945年那些惨痛而黑暗的战争记忆。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发展面向未来的中日友好关系”展厅。 叶老师表示,经过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的长期不懈努力,中日两国在战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并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同学们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中日关系新的未来。 走出纪念馆,一些学生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很难有机会在日本看到,“心情变得沉重了”。 也有学生表示,“要珍惜生命和和平”、“回去想再好好学习一下那段历史”。 在北京游学期间,一行人还将参观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走访敬老院、学校等设施机构,品美食,赏京剧,在历史和现代、景胜和人文中进一步感受北京的传承和发展。

卢沟桥的资料

  1、卢沟桥(Lugou Bridge)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2、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3、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简介   七七卢沟桥事变   1、事件简介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事件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3、事件影响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卢沟桥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的战争历史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和影响。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卢沟桥事变是一个标志,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意义,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我国全面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序幕,同时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战场的开端。可以说卢沟桥事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中国而言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十分鲜明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中,近代我国一直都是饱受外国的侵略,而卢沟桥事变则是我国的一个奇耻大辱,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开始也表明了我国正在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虎牙,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之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被日本虎视眈眈,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宛平城中的士兵们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我国领土完整的强烈保护意识,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卢沟桥事变还有深远意义,主要是体现在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与日本帝国主义较量的过程中,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全面抗日战争的标志,而最后的战争胜利无疑是对卢沟桥事变的呼应。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卢沟桥的资料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他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


本文是如何说明卢沟桥的?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NFEAF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卢沟桥位于哪里?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却是用天然花岗君巨大条石铺设的。卢沟桥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桥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为上游,是进水面,砌筑分水尖,状若船头,长4.5-5.2米,约占桥墩四分之一。在每个分水尖的前端,各装有一根三角铸铁,边宽26厘米,锐角向外,以减轻洪流和冰块冲击,保护分水尖的稳定。在分水尖上面,又盖了六层分水石板,称风凰台,下两层挑出,以上各层逐次收进,高1.83米,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稳定性,对桥墩的承载压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扩展资料:卢沟桥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用天然花岗巨大条石铺设的。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 卢沟桥的半圆拱券采用纵联式实腹砌筑法,使11个拱券联成一体。拱券龙门石上,2019年依然保留有中间三个被称作虬蠖的拱顶龙头,雕工十分精美。拱券石块之间都用铁铜子或铁件联结加固,桥墩内部也都用铁活上下拉联,桥脚以铁柱穿石,俾使千载永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