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盛人物评价
高启盛的性格是好高骛远,做事冲动,聪明但是不果断。在《狂飙》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高启盛,他很聪明,也有足够的野心,可惜,他的短板太明显,他的自卑心理,成为他成功路上迈步过去的坎,哪怕他拥有足够的金钱,也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感。如果高启强没有这个拖油瓶弟弟,他的人生会简单许多,“坑哥”高启盛让人累觉不爱!高启强做事有底线,他不会轻易去触碰红线,高启盛则不同,为了挣更多的钱,他做事毫无原则,也因此,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身上的漏洞也越来越多,他才会失去一切。高启强刚刚发家致富时,如果不是高启盛精确地帮他计算时间,让他机会和徐江见面,他就不会有后面的机缘,高启盛敏锐的观察力,无疑是高启强推开成功大门的第一步。高启盛的能力高启盛上学是学霸,眼光也不错,小灵通业务很快有了起色,在那个年代,普通职工月工资很少的年代,从开业到现在,赚了旧厂街工人十年都赚不到的钱,属于非常多了。但是,他心术不正,当然,也许心术正的人,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因为不会去走歪路子打通电信局长这条路,但是因为他心术不正,就被同学敲诈,就是这笔钱,让他和高启强踏上了另一条路。
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的资料
【 学 校 简 介 】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东郊古运河畔,校园占地708亩,校舍总面积46万平方米。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学校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50多年来,学校为广播影视系统及信息传播业培养输送毕业生6万多人,培训在职人员35万多人次。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支从领导干部到专业人员的骨干队伍,很多人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制片人、翻译和高级工程技术专家。
学校同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传媒机构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接收不同国家和地区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为国际高校影视联合会会员。
学校设新闻传播学部、影视艺术学部、理工学部等3个学部,设电视与新闻学院、广告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12个学院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新闻学系、传播学系、电视系、编辑学系、广告学系、广告设计系、公共关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关系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艺系、导演表演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艺术系、录音技术系、播音系、应用语言学系、动画系、数字艺术系、中国文学系、语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 37个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专任教师9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建有先进的专业实验中心(室)、多媒体校园网、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学校努力建设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藏书105万册,音像资料50万余盒(张),报刊3,000多种,电子报刊8,000多种。
学校是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科学研究的重镇,设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传媒发展研究院,拥有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国际文化贸易研究所及国家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等6个国家级教学科研机构,另有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主办《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代电影》、《电视艺术》、《媒介》、《广告主》等学术刊物,编纂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经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9个分院、函授站、远程校外学习中心,在读生16500多人。
学校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300名。
学校的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兼容,相互交叉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的学科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传播大学,成为传媒界的人才培养与人才信息交流中心、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汇集与发散中心,成为传媒内容创研与示范平台、传媒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高启盛人物评价
高启盛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格局,没经历过底层的欺负,从一开始他每次劝他哥做小灵通开始就能初见端倪,他很极端,性格不沉稳,到后面他碰毒品,到最后下线,完全是符合人物性格的走向。高启盛作为高启强的弟弟,虽然从小父母便去世了,但是高启强非常的宠爱他,不仅将好吃的留给他和妹妹,还缩衣节食的供他上大学,高启强对他没有别的期望。就希望他大学毕业后,找个安稳的工作,平平安安地度过此生。可是,高启盛非常的有野心,他一心想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在发现小灵通的商机后,他拉着高启强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