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避雷器种类

时间:2024-02-27 19:54:48 编辑:莆仙君

避雷器的四种类型是哪四种

摘要:避雷器也有很多种,避雷器的四种类型是接闪器、电源避雷器、信号型避雷器、天馈线避雷器。在安装上,避雷器的安装方法是首先SPD前端熔断器应根据避雷器厂家的参数安装,其次避雷器连接线径选择应该根据所接入配电线路最大供电电流确定等步骤进行安装。接下来本文将简单介绍避雷器的四种类型是哪四种以及避雷器的安装方法是什么,和我一起来看看吧!一、避雷器的四种类型是哪四种1、接闪器。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一般有三种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2、电源避雷器。电源防雷器是浪涌保护器中最常用的一种,主要是针对电源系统所选用的浪涌保护。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3、信号型避雷器。信号型避雷是浪涌保护器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将被保护线路接入等电位系统中,并迅速对大地释放因雷击引起的高压脉冲能量,降低各接口间的电位差,起到保护用户设备的作用。4、天馈线避雷器。天馈线避雷器适用于GSM移动基站、PHS小灵通基站、卫星接收机、对讲机基站等开馈线路、射频线路雷电及电涌的防护。具有输出残压极低,可有效保护接收设备,对从天馈线感应而来的雷电高压脉冲具有高效防御功能。二、避雷器的安装方法是什么1、SPD前端熔断器应根据避雷器厂家的参数安装。如厂家没有规定,一般选用原则:根据(浪涌保护器的最大保险丝强度A)和(所接入配电线路最大供电电流B)来确定(开关或熔断器的断路电流C)。确定方法:(1)当:B>A时,C小于等于A。(2)当:B=A时,C小于A或不安装C。(3)当:B2、避雷器连接线径选择应该根据所接入配电线路最大供电电流确定。其通过的电流应大于配电线路最大供电电流。如有避雷器上端有断路器,线径选择应和其匹配。3、避雷器选型标准。请参考:国家标准GB50057-94(2000),GB50343-2004,GB16895.22-2004等相关标准。


防雷类别如何划分

第一类:制造、储存火工品等,因火花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具有0区或20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第二类: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国家级建筑及大型建筑;国家特级及甲级大型体育馆;制造、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1区或21爆炸危险场所,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2区或22区爆炸危险场所;具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制封闭气罐。第三类:除开一、二类为第三类。扩展资料防雷装置的组成: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 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3)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4)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5) 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6) 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7)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接地

防雷装置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防雷装置的主要组成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收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器,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所有的接闪器都必须经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引下线: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 防雷装置的主要组成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1、接闪器: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收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器,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所有的接闪器都必须经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 2、引下线: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小于12mm乘4mm。引下线应沿建、构筑物外墙敷设,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当暗敷时,截面要加大一级,即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小于20mm乘4mm。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避雷器的作用有哪些?

避雷器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最原始的避雷器是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故称“避雷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避雷器,氧化膜避雷器和丸式避雷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避雷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避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现代高压避雷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