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作用是有哪些? 详细的,谢谢啦!!
应急通信体系在城市运转遭到突发灾害或事故时,承担着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第一手信息的“急先锋”角色,是决策者正确指挥抢险救灾的中枢神经。应急通信只有在突发灾害来临时,真正及时、准确、畅通地传递抢险救灾信息,而不是紧急情况时的哑巴和瞎子,才能把好城市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
在不同情况下,对应急通信有着不同的要求。
(1)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突发话务高峰时,应急通信要避免网络拥塞或阻断,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务。通信网络可以通过增开中继、应急通信车、交换机的过负荷控制等技术手段扩容或减轻网络负荷。并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能保证指挥调度部门的正常的调度指挥等通信。
(2)当发生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等事故灾难或者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时,通信网络首先要通过应急手段保障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实现上述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目标,满足上述需求。另外,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的传染性,还需要对现场进行监测,及时向指挥中心通报监测结果。
(3)当发生恐怖袭击、经济安全等社会安全事件时,一方面要利用应急手段保证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另一方面,要防止恐怖分子或其他非法分子利用通信网络进行恐怖活动或其他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即通过通信网络跟踪和定位破毁分子、抑制部分或全部通信,防止利用通信网络进行破坏。
(4)当发生水旱、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时,通信网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自然灾害引发通信网络本身出现故障造成通信中断,网络灾后重建,通信网络通过应急手段保障重要通信和指挥通信。应急通信的目标即是利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尽快恢复通信,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务,实现如下目标,即应急指挥中心/联动平台与现场之间的通信畅通;及时向用户发布、调整或解除预警信息;保证国家应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疏通灾害地区通信网话务,防止网络拥塞,保证用户正常使用。
应急通信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重要作用是有哪些?
应急通信,一般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同时包括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通信需求骤增时,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为应对自然或人为紧急情况而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
应急通信不是单一的通信方式,它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需求的一组通信方式。应急是指就对紧急突发事件,也就是由谁来应对哪种突发事件,以及在突发事件的哪一个阶段如何应对这种突发事件。应急所包含的因素有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类型,什么程度和如何应对等。实施应急通信的主体是人,这里主要包括不同层级组织救援的领导者(指挥者),专业抢救人员,民众;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用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可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级别;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过程和应对方式又分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抢救、突发事件事发生之后的恢复重建。由此可以看出,满足应急需求的通信系统应该具备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支持地方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支持现场抢救、支持灾区群众对外通信等功能。
突发事件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背景是什么?
应急响应的事件,都需要迅速建立起现场通信网络、远程通信网络和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来填补公共通信网络所无法完成的应急移动通信功能;
执行任务时携带物品比较多,除必要的卫星通信设备、短波电台或超短波电台外,还需要携带笔记本计算机、电话机、摄像机、照相机等等,连接、调试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突发性造成事件发生的地点不确定,时间不确定,现场条件不可预估,如交通、供电、电磁环境等等。
应急通信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支持恢复重建工作的应急通信需求
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在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基本温饱之后,将转入恢复重建工作。在恢复重建初期,可能仍然需要一部分外地支援,这时仍然需要一部分应急通信系统支持。在复重建初中后期,主要依靠本地自力更生,而且这时公用通信系统已经恢复,足以支持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这时不再需要应急通信系统。如果说需要的话,那就是支持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监视和预测的通信系统和支持地方多发突发事件的通信系统应当恢复正常工作。
应急通信的其他相关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是以浮空平台为载体,构成一个区域空间通信网,恢复地面被破坏的移动通信信息,并解决异地的基于视频、语音的指挥调度问题。该系统主要包括浮空平台、地面系统、用户终端3部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主要有6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提供高效的大范围覆盖;机动灵活,可快速部署;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及重大灾情;提供高带宽,最低传输速率达到2Mbit/s,满足实时视频的传输要求;兼容现有地面与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可靠的优先级服务,有效避免网络拥塞,保证应急救灾部门的指挥调度。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地面系统受破坏比较大的通信环境,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另外,除了救灾之外,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在会议保障、国防等方面都将有重要的作用。临近空间应急通信主要适应于各种重大灾情,具有快速低成本部署的能力,能够将通信恢复时间降低到8小时甚至4小时。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空间通信的研究基础,基于空间的应急通信能够切实解决我国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前实施应急救灾和保证信息畅通的问题,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急通信的应急通信的使用要求归纳
(1)基本用途:支持预测和确认国家级重大突发事件。(2)电信业务:主要是大量的数据业务。(3)工作环境:覆盖全国。(4)设计目标:保证业务质量,尽可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改善电信网络安全性,信息内容尽可能保密。(5)使用配置:各个国家部门建设固定监视和预测中心。 (1)基本用途:支持发现和处理本地多发突发事件。(2)电信业务:报警业务和处警业务。(3)工作环境:沟通整个城市或管辖区域。(4)设计目标:保证业务质量,尽可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5)使用配置:各个城市或者各个管辖区域独立管理。 (1)基本用途:支持灾区最高指挥员实施现场指挥。(2)电信业务:固定电话、固定会议电话、电视、图像等业务。(3)工作环境:覆盖整个灾区。(4)设计目标:保证业务质量,保证信息内容安全,尽可能改善电信网络安全性,尽可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效率。(5)使用配置:设置一个现场抢救最高指挥所,配置一个支持最高指挥的应急通信网络。 (1)基本用途:支持现场抢救指挥员实施指挥。(2)电信业务:移动电话业务。(3)工作环境:实施抢救的有限区域,抢救人员随身携带。(4)设计目标:保证电话质量,设备尽可能轻便。(5)使用配置:每一个抢救群体配置一套系统。 (1)基本用途:支持转播现场状况。(2)电信业务:现场电视业务。(3)工作环境:灾区现场状况录像转播。(4)设计目标:保证电视质量,设备尽可能轻便。(5)使用配置:一个灾区配置几套录像转播系统。 (1)基本用途:支持异频和异制电台之间互通和入网。(2)电信业务:现存的各种军用或民用列装电台的业务。(3)工作环境:灾区现场。(4)设计目标:保证互通功能,设备尽可能轻便。(5)使用配置:根据需要,一个灾区配置几套机动技术支持车辆。 (1)基本用途:支持灾区群众自救和呼救。(2)电信业务:电话和各种可能的呼救信号。(3)工作环境:灾区现场。(4)设计目标:发送尽可能的呼救信号。(5)使用配置:利用所有可能使用的设施。 (1)基本用途:为灾区群众提供普通通信。(2)电信业务:电话和短信业务。(3)工作环境:灾区现场。(4)设计目标:不作特别要求。(5)使用配置:尽可能扩充通信容量。
应急通信的应急通信与应急通信指挥概念
提到“应急通信”概念常常联系到“应急通信指挥”概念。因而有人常常把“军事通信指挥”概念引用过来,这种思路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积极的方面是尽可能寻求规律,制定应对预案,以改善指挥效能;不利的方面是国家财力难以支持,就是有了装备也没有能力支持应用。战争是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付出重大代价是迫不得已的事。为此,国家设立了国防部、总参谋部、军事科学院、总装备部以及大量下属的装备研究所。应用的是设施完备的永久性指挥所、机动指挥所以及作战单兵。如果应急通信也如法炮制,应对突发事件涉及到全国几乎所有部门,突发事件多种多样,由谁来统筹管理?如果一时难以实现统筹管理,必然出现分部建设。如果每一个部门都如“作战指挥所”那样完善,国家财力允许吗?即使允许,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回过头来,再看看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需要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是否可能发生?是否已经发生?这时需要广泛地、持续地进行监视和预测。例如:对地震、水情及疫情等突发事件的监视和预测。这时直接需要的是各种监视和预测系统,这些系统需要通信系统支持,而且这些监视和预测系统的主要建设成本是通信系统建设成本。这些系统通常不需要单独列出指挥功能要求,其中可能存在简单的指挥功能需求,通常可以由基本通信功能实现。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抢救阶段,即在生命可能持续的几天之内,大量群体进行广泛协同的、高强度抢救行为。这时最重要的是统一的通信指挥。问题是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通信指挥?可能实现什么样的通信指挥?总体看来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事情。今天只能采用今天的系统和方法,明天必然采用明天的系统和方法。今天现实的问题是:简明的车载指挥所可以提供,但是通信传输系统不通,或者通信容量不能满足需求。看来,现实而言,目前必须首先解决应急通信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恢复重建阶段,这时公用通信已经恢复,可以依靠公用通信网络支持,应急通信不再成为问题。同时,指挥可以充分利用军用硬件系统设施,自行开发应用软件。由此可见,指挥也不再成为问题。例如:城市联动统一系统利用完善的通信系统支持着完善的固定指挥所,城市联动统一系统在成功地支持着城市基层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受理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