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黄梅戏五女拜寿

时间:2024-03-07 21:02:21 编辑:莆仙君

五女拜寿 越剧的 唱词谁能帮我找找 谢谢

越剧:《五女拜寿》选段--奉汤
姑娘啊
请姑娘放心喝下这暖肚汤,
这里是南京城外邹家庄。
只为我兄长赶考无音讯,
奉嫂命打听京报上街坊
半路上见你昏昏倒在地,
怎禁得冰雪满地朔风狂。
看左右无人经过相救你,
顾不得男女之间有大防。
这草房是我嫂嫂一人住,
救你来与她作伴也无妨。
姑娘啊因何落难对我讲
不要悲伤泪汪汪
姑娘一定身寒冷
你只管披上我嫂嫂旧衣裳


越剧五女拜寿里的五女分别嫁给了谁

大姑爷(俞志云)、二姑爷(丁大富)、三女婿邹应龙、四姑爷(陈文新)、五姑爷(陈文华)。该剧讲述的是尚书杨继康做寿,五个女儿女婿前来祝寿,因养女三春及婿邹应龙贫贱,杨夫人不悦赶出府去。后杨因得罪严嵩革职,诸女皆不能依靠,唯三春将其收留。后邹中状元,扳倒严嵩,杨沉冤得雪,诸女又来拜寿。一番沉浮,杨夫人方知人间冷暖。《五女拜寿》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_t5se8_fYxRomQpTmnS6Q?pwd=bgn5 提取码:bgn5

越剧五女拜寿观后感

此次五女拜寿的阵容,明星版的意义,这强烈的欲望驱使着我们不远万里前往绍兴观看明星版《五女拜寿》。此次演出阵容,令人迫切期待的当数花飞组合,李敏的翠云,金静的跪夫,还有余姚越剧团的毕派阮建绒,夏艺奕和谢蝉、相丹芳组合,张小君的大姑爷,也都是值得欣赏的,当然,浙百的原版人马自不必多说。

随着帷幕的拉开,金静老师扮演的大女儿、李敏老师的翠云也在万众期待下出场,掌声顿时雷动,一个前拜寿的亮相就立马有摄人魂魄之感。最令人欣喜的是作为戚派名旦终于出任大女儿,令人欣慰,那一颦一笑,分明宛若那王千金,又宛若那玉堂春,不不不,那真的是大女儿,迈着金贵之躯来了,来到了观众眼前。还有那翠云,那真的是李敏,是真的,那纤瘦的身段,确实没有十分也有九分接近人物形象,妙哉妙哉。二姑爷阮建绒来了,虽然还有些观众不太认识她,可是,带着毕派,她演出了该有的本色,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大小小的演出都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看到毕派传人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看到余姚小百花的表现。因为毕竟还是不熟,所以散场后卸了妆根本找不到阮建绒老师的身影。听慈溪的戏迷说,原来她一直都在,唉,亏大了,只怪小生眼拙,不知圣人在何处啊。另一个亮点则是花飞组合,陈飞老师的傅派真假结合唱法,完全和原版五女声腔不同的,然而,陈飞的唱腔更有张力,陈飞就是陈飞的感觉,演出了另一种敫桂英一样的嗓音质感的三小姐,而阿花的三姑爷,又多添了几分男儿阳刚气,别具一格。

在前拜寿,观众们饱饱的纵览了一遍明星版大部分担纲主演的演员,此时我更期待的是金老师跪夫的唱段。看这戚派名旦又是如何演绎。随着剧情的发展,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跪夫开始了,“官人……啊……痛断肝肠忙下跪……”哇,真是好一个戚派,将这段唱腔真正塑造出戚派的光辉!也许这第一场明星版演出很多观众就是冲着金老师来的,所以现场气氛火爆到了极点,几乎是一句一个喝彩,一句一阵掌声。也许这就是金静,这就是那个随和谦逊的著名演员所赢得的声誉和赞许。
演出后,很多老师卸完妆后从后面出来,金静老师没有卸妆,亲切的和观众、静粉合影留念。在她脸颊两边,有两道明显的泪痕,台下离的远没发现她哭了,没想到台后还能发现这么入骨的一面,这也证明,金老师演的角色是相当投入的。而李敏老师更以和蔼的神情给我们再一次留下了谦和的印象。另有一个插曲,就是相丹芳同学,在那里和一帮小班演员冒着雨焦急的等人或是等车,令人不由得心疼起这些演员了,他们确实也是很辛苦了啊,一个个演员脸上隐约显露着不同程度的憔悴。
观看明星版五女首演,真的不虚此行。作为博爱的戏迷,看到戚派有如此传人,幸甚幸甚;看到越剧界有诸多优秀演员,幸甚幸甚;看到五女拜寿如此强大阵容的演出,幸甚至哉。现场碰到的还有其他好多演员,给观众最大的印象就是敬业、传神、强大。越剧有如此魅力,全赖诸位名伶,感谢此次演出,给我们、给我,带来了一顿非常丰盛的艺术大餐。


谁有黄梅戏五女拜寿的唱词啊

杨继康:丹心报国立朝纲,且喜夫妻寿而康!
杨夫人:莫说膝下无儿男,娇花朵朵尽成双!
杨继康:严嵩势大滔天下,宦海风波要提防!
杨夫人:老爷告老早还乡,晚年安度好时光!
俞子云:接到手谕心欢畅,老人家你六十大寿非寻常!双手捧上金如意,如意吉祥祝寿长!
大女儿:信上说爹有告老还乡意,我们夫妻已商量,长婿当作半子靠,愿接二老到维扬!
杨夫人:四个女儿都孝顺,真使我笑不合口喜在心!
杨继康:堂前花开有五朵,可惜啊今日相会少一人!
邹应龙:跋山涉水不辞劳,君子虽穷心自高!
杨三春:官人虽尽半子礼,三春感激喜眉梢!
邹应龙:想先父两袖清风无积存,蒙岳父践约配千金!娘子她十指针线助我求上进,我也曾寒窗秉灯读诗文!叹去岁赴试名落孙山外,空辜负一片报国心!是娘子屈指算来寿期到,因此上特来拜寿到府门!
杨三春:女儿我挂念爹爹寿期近,日夜穿线又飞针!青松百雀红梅舞,寿衣寿鞋孝娘亲!有道是千里愿把鹅毛送,礼轻情重奉年尊!不幸路遇强盗贼心狠,抢去了寿衣寿鞋寿银寿礼身无分文路难行!有道是人到心情到,我的爹娘啊,愿二老福寿绵长谅解儿三分!

合:垂柳红楼绿纱窗,宠儿贵婿住上房!低间浅屋留穷婿,淑女相伴布衣郎!
翠云:可恨世道不公允,只重衣衫只重人!这几天贵婿吃尽团圆酒,冷落贤德小姐穷郎君!三姑爷手不释卷多勤奋,三小姐补做寿鞋伴斯文!一样女婿两样看待,我翠云偏要关照这被冷落的孝义小姐穷郎君!
杨三春:花树同园不同根,我与那姐妹并非一母生!想当年生父曾遭严嵩害,救孤女爹爹收我做螟蛉!能得父母多恩宠,我终身不忘养育恩!两手空空无孝敬,爹娘责怪愧我心!低房粗食不要紧,你听他陋室发奋读书声!吵架本为嘲笑你,气得翠云欲悲啼!
邹应龙:娘子啊,大人不计小人过,荷花出水有高低!骂我不生气,夸我不足喜,燕雀安知鸿鹊志,何必与丫环侍女辩是非!
杨双桃:打狗要看主人面,谁敢欺负我啊小夏莲哪,丁府丫头不低贱,官绅见了她也陪笑脸!看你一身穷酸气,摆什么小姐架子在人前!
二女婿:我赫赫扬州丁百万,丫环也娇贵胜天仙!谁敢轻慢来得罪,绳捆索绑挨皮鞭!今天对你还讲客气,我看你夫妻不值半文钱!

合:雪里送炭世间少,锦上添花分外娇,连日堂前多热闹,绕膝承欢乐逍遥!
杨夫人:女儿个个都尽孝,贤婿都是门弟高,可恼贱人不知趣,满门和谐化云霄!
邹应龙;三春她几夜未合眼,补做寿鞋表心怀!孝心孝意实可贵,
杨三春:报答父母本应该!
杨夫人:本念你们远道归,谁知入府惹是非,竟把贵客来得罪,今日里要你当面把礼赔!
杨三春:二姐她纵奴欺主理何在,出口伤人不应该,此事翠云可作证,还望母亲细查明!
杨双桃:分明嫌母亲你把她错怪,母亲你偏心糊涂不明白!
邹应龙:我夫妻祝寿到府来,不为攀贵不为财,都只为养育之恩深如海,千里迢迢拜寿也应该!既然母亲不把儿爱,有一件请求老尊台!只等见过岳父面,拜过恩情便走开!
杨夫人:你们要走赶快走,从今一刀两分开!
翠云:送别小姐泪难忍,怪只怪我这多嘴多舌惹祸的根!不该得罪势利女,连累了姑娘姑爷受欺凌!夫人不听我把真情诉,忍心逐你出府门!望小姐莫嫌婢女衣服旧,这里面有我积蓄的十两银!临别依依情难舍,略表表翠云一片心!
杨继康:下朝来一路回府心惊跳,大祸临头怎开销?杨继盛参严嵩本奏当朝,又谁知飞蛾扑火把自身烧!老严嵩老泪纵横把忠心表,引得那万岁怒气冲云霄!大骂继盛谎奏本,当即拿问入囚牢!怕只怕难免宦海风波险,遭诛连杨氏亲族受煎熬!
杨夫人:凶多吉少闻惊报,怎不叫人魂魄消?适才合府闹融融,倾刻之间一场空!女儿不孝有何用,大难临头各西东!
杨继康:哭哭啼啼有何用,不如趁早脱牢笼!且找三女来商议,还有那满腹经纶的邹应龙!

合:扬州府,美华堂,二小姐花厅更堂皇!山珍海味她厌弃,绫罗绸缎她丢一旁!
二女婿:今日我去找连襟俞子云,为的是京城消息不知闻!岳父若是把罪定,只怕是连累到我们!尚书府里去相问,谁知道姐夫求官离家门!家人说今日京城来客人,原来是岳父到了扬州城!我到后堂门缝细辩认,大姐姐相伴岳父老丈人!端坐堂上泰山稳,穿的是员外打扮新衣襟!我站在门外左想右思忖,不敢轻易拜令尊!钦罪牵连非小可,我还是匆匆回来告夫人!
杨双桃:我看你就像绣花枕头一包草,笨的像个木头人,爹娘若真是钦犯,怎穿上员外新衣襟?定然是皇上不把罪来问,告老还乡放良臣!娘家我敢夸豪富,积蓄有万两黄金和白银!大姐不来告诉我,接去双亲想独吞!你上门不拜岳父母,真是个不孝不义人!
俞子云:来了巡守江南的鄢懋卿,他本是严国相的亲信到南京!拜他膝下作义子,保管你得势官路通!
二女婿:果然我有享福的命,行船遇上顺帆风!家厂万贯去孝敬,只求他叫我干儿一两声,官大不怕多供奉,情愿花钱买空买祖宗!
杨双桃:爹爹母亲啊,一见双亲珠泪抛,珠泪抛,连日来急坏女儿杨双桃!那日寿堂闻惊报,儿悔恨听从女婿往回跑!请爹娘住到我家来养老,儿伴你们西子湖畔乐逍遥!女儿为了尽孝道,双膝常跪心常焦!
杨夫人:天可怜老来无子有依靠,幸有孝心的女儿杨双桃!
杨继康:为父有泪不轻弹,话到嘴边出唇难。恨严嵩害死你叔父杨继盛,可怜他午门被斩血斑斑!虽然我留下老命免一死,落一下削职为民把乡还!全家财物被抄尽,只许我穿件破衣衫!到杨州两手空空无所有,年迈人历尽风霜受尽寒!
杨夫人:今日才到尚书府,你大姐给我们换上了新衣衫。你来迎接心孝顺,老来不再受孤单!
杨双桃:听一言气得我手打颤,悔不该不问情由找麻烦,姐妹一共有五个,怎甘心独做傻瓜独负担?!
杨继康:你好言接我到你家,为的是金钱你把财发,一听说无钱你赶我走,让我们厨房用饭不怕人笑话?!
大女儿:我的二妹啊,快向爹娘去赔礼,你莫要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把事做差!
杨双桃:劝你莫说风凉话,你若是孝女把二老接回家!
杨夫人:快与你爹陪罪来跪下,要不然告你不孝到官衙!
二女婿:你到我家来敲诈,还要告状到官衙,不要忘了你是钦犯,我一道贴儿就把你抓!
大女儿:痛断肝肠泪满腮,求官人发慈悲把二老接回家来。哪个不是爹娘养,怎能把双亲来抛开!官人许我尽孝道,大恩大德记胸怀!千件万件我依你,打我骂我头不抬!你若不允我这件事,为妻我跪死不起来!
杨继康:含悲忍泪低头想,看来只有到钱江!陈亲家是我的同年友,四女五女与他的一双儿郎配鸳鸯!他本是丞相儿孙忠良后,定能够收留我二老情意长!
杨夫人:手里无钱路难走,但愁转眼已秋凉!
杨继康:含泪怀恨把路上,怕的是冻死饿死在异乡!

陈松年:老臣我告老隐退杭州郡,今日里重九登高刚回门。不知我身犯何等罪?望大人见教我老臣!
鄢懋卿:蒙相国委托重任出了京,他要我除排异已对头人!不管是在朝在野都一样,哪一个不尊相爷要严惩!
陈松年:松年我闭门隐居不问政,实不知哪来相国对头人!
四女婿:昨日傍晚风雨稠,家人禀报客人投!孩儿我来到大门口,原来是岳父岳母到杭州!
鄢懋卿:莫非你翁婿是同党?收留罪官无好下场!
陈夫人:老爷说话不思忖,怎骂亲家不祥人?当初你们是同窗友,同朝为官二十春!常来常往常相见,双双儿女配成婚!到如今亲家遭了难,千里迢迢找上门!留下亲家我做主,你怪孩儿为何因?我劝老爷好好想,莫做欺贫爱富人!
陈松年:身坐堂上心气愤,怎说我欺贫爱富势利人?可知道刚才来客非小可,他本是严嵩心腹鄢懋卿。鄢懋卿离京来出巡,到处清查对头人!继康亲翁昨日到,是他比我先知闻!我若留客成罪党,定然引火烧自身。他限我今日逐客走,不然大祸要临门!
四女儿:闻言不觉心颤惊,
五女儿:愁肠百结不安宁,
四女婿:求爹爹将二老留府内,
五女婿:莫叫老人路上行!
四女儿:秋凉已过寒冬近,举目无亲在飘零。
五女儿:若是再受风霜苦,只怕二老活不成!
陈松年:不是为父心肠狠,留客就是留祸根!今日我若松了口,得罪了严嵩要灭门!
杨继康:可恨我骨头没有继盛硬,到如今忍无可忍把心伤!我怎能低头下拜来请罪?我怎能趋言附势求强梁?再让我留在府内我不想,人各有志不相强!愿你合家平安保,福寿绵长寿泽长!面对着亲生儿女我的心悲伤,纵然有千言万语一句也不讲,生离死别铁心肠!

合:南京城外雪纷纷,风烛残年被风侵。沿街乞讨奉二老,患难与共见真金!
翠云:落难异乡心惨凄,寒风阵阵把我欺!雪积檐头垂冰尺,冷透身上单薄衣!含羞乞讨上街去,白发二老受寒饥!人情薄如一张纸,伤心泪不在人前啼!千里投亲亲不认,孤苦飘零何处栖?老爷夫人肠欲断,翠云宁死不分离!何处去寻三小姐?忽见天旋地转移!
杨三春: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郎君(兄长)赴试无音讯!三春(嫂嫂)孤苦心儿悬!天寒地冻炊烟断,当衣换粮解危难。
邹士龙:教书收来银二两,赠于嫂嫂买草粮。
杨三春:郎君(兄长)啊,万里关山何日返?缺月何时再团圆?
杨继康:含悲忍泪沿河走,不见翠云好心焦!可叹你生下儿女有多少,无一个常伴膝下靠得牢!到如今翠云不在我心碎,孤苦伶仃两年高!我本想南京城外去寻找,三春家中走一遭!
杨夫人:三春贱人最不孝,痴心梦想枉徒劳!
杨继康:为什么风烛残年老来苦?难道说善人恶报无路逃,倒不如双双跳河去一死,我与你了却残生愤滔滔,我的夫人啊!
杨三春:见双亲忙跪倒,一阵心酸泪双抛!万望宽恕儿不孝,不知二老受煎熬!
邹士龙:姑娘请喝热汤暖饥肠,这是南京城外邹家庄。兄长赴试京城往,我给嫂嫂送钱粮。半路见你昏倒地上,冰雪又加北风狂。没有别人来救你,我顾不得男女有别相扶帮!我家嫂嫂住在此,你与她做伴正相当。不知你因何落了难,可愿与我说端详?
翠云:闻言感激暗窥望,堪敬书生少年郎!
邹士龙:姑娘受了何人害,含怨抱恨走他乡?
翠云:翠云不为自身恨,只为奸相害忠良。老爷削职为民后,亲友不认受凄凉!四个女儿不认养,垂老流落在异乡。我是小丫环乞讨奉二老,冒着寒风忍饥肠!昏迷若无恩公救,怕只怕一命付汪洋!
邹士龙:可敬姑娘明大义,你快把老爷姓名说端详。
翠云:我家老爷有名望,他是户部尚书杨继康。
杨三春:手挽翠云手足亲,多谢你明大义好良心。爹娘多亏你相伴,你比亲生还要亲几分!
杨继康:人比人来心比心,翠云比我女儿还要亲!
杨夫人:满面羞惭自悔恨,手挽翠云和三春。只有你俩真孝顺,怎不叫人泪纷纷!
邹应龙:回到故张心潮滚,邹应龙模样不改一书生。谁知我金榜已经鳌头占,奉旨巡按出帝京。一路细把民情问,乔装改扮到南京。行来不进金陵府,先会我妻回门庭。
杨三春:面对郎君喜盈盈,蓝衫依旧还是书生。秋闱赴试数月整,天天盼你回家门。不得功名不要紧,夫妻们相伴过一生。
邹应龙:娘子莫要小看人,料我不得上青云。
杨三春:难道官人登科第,为何蓝衫未脱身?
邹应龙:若说登科非容易,严嵩专权在朝庭,哪个题名金榜后,要做严嵩小门生?不当门生无官做,投靠严嵩把官升。
杨三春:官人说出内情话,为妻心内自然明。只因官人骨气硬,不做严嵩小门生。得罪老贼排斥你,因此你无官回来一身轻!
邹应龙:娘子说话差几分,无官虽轻志难成。金榜题名非难事,状元及弟朝玉尊。我这里袖中取出黄金印,此一番七省巡按回家门!
杨三春:双手接过黄金印,笑在眉头喜在心。官人真把青云上,谢天谢地谢皇恩!
邹应龙:早知岳父被严嵩害,继盛叔忠良屈斩更可哀!我十年立下除奸志,决不把一片丹心化尘埃!登科假把严嵩拜,身入虎穴我自有安排。施巧计我曾把严嵩打,他把我当心腹自愿挨!又保我七省做巡按,我查访奸党出京来!罪恶滔天得明证,要把老贼搬下台。拼死我敢奏万岁,落一个青史留名为国除奸方称我心怀!

合:风风雨雨整三载,严冬过后春又来。忠良昭雪奸佞倒,又喜寿堂牡丹开!
大女儿:好一个足智多谋邹应龙,斗倒了十恶不赦的贼严嵩。我妹夫刑部尚书上奏本,老爹爹退还家产圣恩隆。今日里母亲六十庆大寿,蒙三妹接我来京城。冤家他勾结奸党已问罪,我要与他断绝夫妻情!
俞子云:我认贼作父是假意,趋吉避凶合时宜。南京知府把我问,我说是称侍郎的大女婿!知府闻言将我放,因此来拜祝岳母的寿诞期。
邹应龙:除奸党保社稷龙心大喜,执法令整朝纲青云高飞。回府来见双亲恭身下拜,寿堂上呼冤枉真乃稀奇!
大女儿:未开言令我心碎热血腾,我要告刁恶残暴的俞子云!他认贼作父结奸党,陷害良臣鱼肉百姓!他逐我二老剥衣巾,可怜我爹娘流浪街头受尽凄凌!他对我心毒手狠无情份,棍打鞭抽我遍体伤痕!我与他不是夫妻是仇人,求大人救民女出火坑!严惩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禽兽不如的万恶之人!
杨双桃:当年贱婢太猖狂,讽刺应龙妹夫郎!她说是要中状元郎,情愿挖掉眼一双。我要与三妹出口气,定要她有眼无珠眼无光!
杨夫人:一见贱人怒火旺,怎敢到此闹寿堂?乌鸦反哺羊跪乳,你不如禽兽丧天良!当初你不肯把父母养,今日还有脸上寿堂?
杨三春:劝二老消消火压压气莫记小辈仇与恨,喜今日骨肉团聚祝寿辰!儿女们不孝实该训,但愿她浪子回头贵似金!二姐啊,水面的荷花也有根,怎忍心把亲生的爹娘赶出门!既不念爹爹惨遭严嵩害,又不念十月怀胎娘的恩。爹娘富贵你争着养,遇难你变成陌路人!羔羊食乳还把娘跪拜,乌鸦也有反哺情。二姐啊,你心问口口问心扪心自问,道理论理你有几分?
邹士龙:题名进士上金榜,洞房花烛喜成双!
翠云:多谢爹娘认义女,今日双双上寿堂!
合:岁寒方知松柏健,患难相守品难全。华堂相遇天伦乐,百花迎来艳阳天!


黄梅戏有哪些剧目是移植于其他剧种? 如《春香传》移植于越剧,《红楼梦》移植于越剧。

1、《拾棉花》移植于泗州戏,主演:马元玲,丁俊美,查道骧
2、《春香传》移植于越剧,主演,严凤英,王少舫,王少梅,张云风
3、《挑女婿》移植于扬剧,此戏复排两次,先:许自友,黎承先,后:吴亚玲,蒋建国,黄宗毅,陈小成
4、《打金枝》移植于越剧,先后主演为:丁俊美,查瑞和,严凤英,王少舫
5、《荔枝缘》移植于福建梨园戏,主演为:王少梅,熊少云,许自友,纪延玲,沈贤志,张萍
6、《碧玉簪》移植于越剧,主演;严凤英,王少舫,潘霞云,张云风,沈贤志
7、《木匠迎亲》移植于歌剧,主演,周九龄,江明安
8、《刘三姐》移植于侗族歌剧:主演:严凤英,戴金和,王少舫,张云风
9、《红楼梦》之61年版本移植于越剧,主演:王毓琴,纪延玲,李枝平,潘景利,江明安,张萍,91年版本为原创,主演:马兰,吴亚玲,龚卫玲,周莉,周源源,陈小成,黄新德等
10、《鸳鸯谱》移植移植于川剧,主演:熊少云,沈贤志,薛业秀,潘景利,张萍,李世俊等
11、《江姐》移植于歌剧,主演: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王少梅,西紫旺
12、《春草闯堂》移植于福建莆仙戏,主演:梅伟慈,黄新德,许自友,王毓琴,陶其光,黄厚生
13、《哑女告状》移植于淮剧,主演:符广美,王毓琴,俞士伟,杨祥西
14、《王女拜寿》移植于越剧,主演:吴琼,俞士伟,王毓琴,水丛康,龚卫玲
15、《盼儿记》移植于山东高密县的茂腔剧团,主演:龚卫玲,梅伟慈,符广美,王淮,水从康
16、《双下山》移植于湖北省黄的演出本,主演:余顺,王娟,符广美,王淮
17、《红丝错》移植于越剧,主演:黄新德,吴亚玲,周源源,蒋建国
18、《喜荣归》移植于河北梆子,主演:蒋建国,周莉,黄宗毅,胡玉洁


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这几个剧种的代表剧目及代表演员。

  越剧(按流派分):
  花旦流派:
  袁派:《一缕麻》《梁祝》《双烈记》《祥林嫂》《白蛇传》《梅花魂》《相思树》(前面几部
  与范派)、《西厢记》(与范、徐派)、《女皇与公主》《断肠人》《明月重圆夜》《木
  兰从军》、《香妃》、《恒娘》、《山河恋》(饰季娣)、《火椰村》、《黑暗家庭》、
  《王昭君》、《忠魂鹃血》、《壮丽的青春》、《秋瑾》、《绝代艳后》、《碧玉簪》
  《孝女心》等
  傅派:《梁祝》《小忽雷》《李娃传》《孔雀东南飞》(前面几部与范派)、《情探》(与陆
  派)、《小妹妹》、《赵五娘》、《白蛇传》(饰白素贞)、《山河恋》(饰戴嬴)、
  《人比黄花瘦》、《西厢记》(饰红娘)、《杜十娘》、《白蛇传》(饰小青)等
  戚派:《白蛇传》《龙凤花烛》《血手印》《王老虎抢亲》《玉堂春》《玉蜻蜓》《梁祝》(前
  面几部与毕派)、《琵琶记》、《香罗带》、《婚姻曲》、《泪滴灯花开》、《蔡文
  姬》、《香笺泪》、《红色医生》、《卓文君》、《祝福》、《石榴红》、《孟姜女》、
  《屈原》(饰婵娟)等
  王派:《西园记》(与徐派)、《则天皇帝》、《好婆媳》、《忠魂曲》、《白兔记》、《白毛
  女》、《三看御妹》、《孟丽君》、《毋忘曲》、《皇帝与村姑》、《艺术魂》、《风萧
  萧》等
  金派:《碧玉簪》、《彩楼记》、《红楼梦》(饰王熙凤)、《汉文皇后》、《鲁迅在广州》、
  《盘夫索夫》、《庵堂认母》、《拾玉镯》、《不准出生的人》等
  吕派:《打金枝》、《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九斤姑娘》、《花中君子》、《西厢
  记》(饰红娘)、《红楼梦》(饰薛宝钗)、《孟丽君》、《十一郎》、《桃李梅》、
  《沈园绝唱》等

  小生流派:
  范派:《宝莲灯》、《洛神》、《孔雀东南飞》、《打金枝》(与吕派)、《小忽雷》、《白蛇
  传》、《万古忠义》、《沈园绝唱》、《忠王李秀成》等
  徐派:《红楼梦》《春香传》《追鱼》《是我错》《梁祝》《北地王》(前面几部与王派)、
  《西厢记》(与袁派)、《黄金与美人》(与傅派)、《紫玉钗》等
  尹派:《宝玉与黛玉》、《梁祝》、《何文秀》、《屈原》、《盘妻索妻》、《藏书之家》、
  《五女拜寿》、《山河恋》(饰申息)、《沙漠王子》、《浪荡子》、《江姐》(饰江
  姐、《信陵君》、《唐伯虎落地》等
  毕派:《白蛇传》、《龙凤花烛》、《三笑》(饰唐伯虎)、《光绪皇帝》、《卖油郎》、《天
  方夜谭》、《林冲》、《越王勾践》、《彩楼记》等
  陆派:《珍珠塔》、《盘夫索夫》、《情探》、《劈山救母》、《礼拜天》、《义》、《双珠
  凤》、《孟丽君》(饰元成帝)、《一缕麻》、《孝女心》等


中国五大戏剧剧种是哪些?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是指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而在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


说一说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的特点和代表作

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京剧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
越剧扮相唯美,唱腔委婉动听,韵味深长,多表达爱情,表演都以故事展开。
豫剧的声腔抑扬顿挫,调比较多变,气势磅礴,有一种刚毅的韵味。


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的代表作分别有哪些?

京剧代表作:《四进士》、《四郎探母》、《连升店》、《空城计》(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天仙配》《西厢记》《劈棺惊梦》《小辞店》《桃花女》《打猪草》(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与徽剧、庐剧、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越剧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碧玉簪》《追鱼》(中国第二大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豫剧代表作:《红娘》《花木兰》《破洪州》《五世请缨》《三哭殿》《秦雪梅吊孝》(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扩展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参考资料:京剧 (中国戏剧艺术(国粹的典型代表))-百度百科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 的代表人物,各5个。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代表人物(按年龄排序):梅兰芳(京剧)、陈素真(豫剧)、袁雪芬(越剧)、新凤霞(评剧)、严凤英(黄梅戏)。梅兰芳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国内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五花洞》、《贵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别姬》、《黛玉葬花》、《太真外传》、《凤还巢》、《生死恨》、《游龙戏凤》等。陈素真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原名王若瑜,女,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晚年定居于:天津市。她8岁拜师,10岁登台,13岁收徒,是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1928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古都开封相国寺永乐舞台贴演《日月图》,饰女主角胡莲英,成为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193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由杞县返回开封,在永乐舞台演出《反长安》饰杨贵妃,一炮走红。后又演出《十面埋伏》、《春秋配》、《白蛇传》及(四大征)等剧目,被媒体报刊誉为“河南梅兰芳”。1935年10月《三拂袖》等戏赢得“豫剧皇后”桂冠。1938年春,在开封,被观众誉为:豫剧三鼎甲之首。1940年3月1日,在古都洛阳,参加狮吼剧团募捐义演《凌云志》、《涤耻血》。 秋天,随狮吼旅行剧团抵达古都西安,在三山戏院演出《涤耻血》《克敌荣归》《女贞花》三场开炮戏,大获成功,观众多达6000人,一场戏演下来,收入就可挣得六両黄金,轰动整个长安城,并被誉为“豫剧大王”称号。代表剧目有《梵王宫》、《烈火旗》、《宇宙锋》、《霄壤恨》、《龙凤令》、《三上轿》、《春秋配》、《天国盛会》、《拾玉镯》、《金囍记》、《三拂袖》、《冥梦泪》、《女贞花》、《涤耻血》、《黄金婵》、《义烈风》等。袁雪芬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中国越剧泰斗,越剧袁派创始人,工正旦。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积极倡导越剧改革,不仅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博采众长,真实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而且在逐步健全排演制度,运用灯光、布景以及在服装等方面的改革,也是一位先驱。她的改革,为越剧演员和其他剧种争先仿效,并为后学者所师承。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王昭君》、《红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忠魂鹃血》、《凄凉辽宫月》、《相思树》、《山河恋》、《梅花魂》、《白蛇传》、《秋瑾》、《火椰村》等等。新凤霞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一1998年4月12日),女,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是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她写的一篇作品《万年牢》被选入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描写了父亲的正直品格。艺名“新凤霞”,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代表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刘巧儿》、《花为媒》等。严凤英严凤英,(1930~1968),女,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原名严鸿六,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