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建筑界悲痛的扎哈·哈迪德到底有多牛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
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扎哈·哈迪德于1983年入选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方案,获得广泛赞誉。此后,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竞图中均获得一等奖。
扎哈·哈迪德在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在1979年自己开业,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建筑设计金牌奖。
其他项目还包括为伦敦Bitar设计家具和室内装饰(1985年)
在日本设计了几幢大厦,如东京的两个项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
1990年,哈迪德还为格洛宁(Gronningen)的视频艺术展设计展馆
1992年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设计了"伟大的乌托邦"展览。
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托设计莱茵河畔维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后为汉堡、波尔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务。
扎哈·哈迪德于1983年开始在AA建筑学院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其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点有纽约古金汉博物馆(1978年)、东京GA画廊(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88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和纽约中央火车站候车室(1995年)。
哈迪德的作品还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品收藏。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并非全然地西化与现代性。在伊拉克长大的扎哈,从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藉由织工的双手,波斯地毯将现实转化为交缠丰富的世界。无独有偶地,织工也多半为女性。
对扎哈最直接的影响仍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她在那里就学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学院继承 "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学院的多位师生——库克、库哈斯、楚米、寇斯,将现代世界的憾动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形。他们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扎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哈迪德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一光环主要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却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扩展资料获奖记录:2004年3月21日,海耶基金会把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立兹克奖颁给了她,她创下了两项记录——是该奖项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2015年,英国建筑界最高奖项“皇家金奖”(Royal Gold Medal)宣布今年的金奖颁给扎哈·哈迪德,扎哈·哈迪德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的首位女性获奖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的作品
扎哈.哈迪德作品—伯纳姆馆 茶杯与城市可以互换 别致的未来派形象 performing arts centre, saadiyat island, united arab emirates (developed by 2012) interior of performing arts centre, saadiyat island, united arab emirates interior of performing arts centre, saadiyat island, united arab emirates ‘vitra fire station’, weil am rhein, germany, 1994 http://www.addidea.com/Article/rwtd/sjms/20070506124544.html‘bergisel ski-jump’, innsbruck, austria, completed in 2002
扎哈·哈迪德走了,设计界还有哪些鬼才建筑
我没资格评价 每用相机建筑拍摄相机管否知道「Zaha Hadid」名字都应曾经所表示肯定 晚看新闻说Zaha世面惊讶立即看没四月突发觉伤自觉奇怪於设计其实未能说「喜欢」二字麼伤呢?? 想久发现种觉像并喜欢达梦想达高境界後说等著吧终?? 终却并没等 於能看著些建筑揣测曾经设计想後依旧琢磨透能叹气道:「哎呀??麼??麼看呢??」 或许每建筑都自墓碑并期望其流传後世候纔能设计作品罢??
“建筑女魔头”扎哈,设计北京大兴机场,未等到建成就离世,有何遗憾?
北京大兴机场,自竣工后便一直被人们叫做“世界第七大奇迹”。如果你曾亲眼看见它的构架,你也会被它整体流畅的曲线与线条的构图所惊叹。而它的设计者,则是被誉为“建筑女魔头”的扎哈·哈迪德。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女性,也拥有着并不简单的一生。建筑梦想的浇灌扎哈·哈迪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伊拉克。她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异,父亲是官员,并且拥有大笔的财富,母亲则是非常具有想象力与才华的一位女性。也许在如今的我们的眼中,伊拉克是一个混乱、贫瘠、保守的中东国家,但其实在扎哈刚出生的那个年代,伊拉克的人们也崇尚着自由。在当时,伊拉克的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无论性别皆有读书的机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的熏陶下,扎哈慢慢地成长着。在她还年幼的时候,父亲好友的儿子是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给扎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也让她对建筑师产生了好奇与向往。除此之外,向来审美独特的母亲也为扎哈的审美品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好景不长,很快,伊拉克就沦为了战火根植的土地,扎哈一家不得不远走他乡,前往遥远的英国避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一家人远离了故土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但是在英国,扎哈欣赏到了更多独特的建筑风景,她得以去感受更多的“美”。扎哈的父母一直以来都十分看重对女儿的教育,即使举家逃亡了国外也不例外。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在知道扎哈对于建筑设计师的向往之后,欣然接受女儿对自己未来的选择,并在教育方面给予了扎哈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以期她能向自己的梦想迈进。天才建筑师很快扎哈就面临着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了,扎哈的父母因为了解女儿从小的心愿,一直以为她会在大学时选择建筑学,但出乎意料的是,扎哈却选择了数学系。据她自己所说,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数学是所有建筑的基础。毕业之后,扎哈顺利进入建筑联盟学院,开始全力学习建筑学。她的导师雷姆·库哈斯非常欣赏这个具有异常大胆的想象力的学生,对她一直都是寄予厚望。而扎哈也是非常刻苦与出彩的学生,她的设计从未让老师对她感到失望。毕业之后的扎哈加入了大都会事务所,在经历了作为学生和作为合伙人的两年多后,她创办了个人工作室,并开始常常出没于各大国际赛事的赛场之上。她曾获得于香港举办的国际建筑竞赛一等奖,还成为了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女性以及最年轻的获奖者。荆棘花路虽然扎哈拥有着非常高的人气以及令钦佩的设计才华与天赋,还被人称作是“解构主义大师”,但她也常常为人所诟病。著名建筑师罗伯特·亚当就曾批评过扎哈的设计作品,认为她完全没有考虑她那些“独特的奇思妙想”应用在实际中后会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多大的不便。扎哈身为中东地区女性的出身也为她带来了本不该有的坎坷。在刚工作不久时,扎哈就因为自己的出身而遭受了来自评委的不公平看待,他们无法将任务交给一位来自中东的女性。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曾有传言说扎哈脾气异常火爆,甚至会与投资方吹眉瞪眼,并不许对自己的图纸进行任何更改。对于这些说法,扎哈表示非常无奈,人们往往会给别人强加上自己想象中的印象。她的确会提出严苛的要求,但那是出于一位建筑设计师对设计和作品的尽善尽美的要求,并非是一个骂街的泼妇在肆意宣洒自己的恶意。而扎哈“女魔头”的称号似乎也是在无形中印证了她的说法。对于男性来说,年龄与性别常常不会构成职业生涯道路上的阻碍,哪怕年逾六十也会被人看成是结婚的好对象。但对于扎哈来说,她的性别没少给她造成麻烦,同样是选择专注于事业而不结婚,放到她身上就是“凶悍到连爱神都要逃跑”,甚至连性格也被人一再误解。可以说,扎哈一直以来都走在一条布满了荆棘的花路上。斗争人生的结束2014年,扎哈被选做了北京大兴机场的总设计师,这并非她与中国的第一次合作,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在接下北京大兴机场设计的两年后,扎哈就因为突发心脏病逝世,充满斗争的一生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句点。大兴机场,这个她没有亲眼看到的建筑,竟成为了她最后的作品。其实在早期时候,扎哈曾经接下过一个来自香港的单子——香港之巅俱乐部。这是扎哈在中国的成名之作,虽然日后她曾数次惋惜于当时未能完全呈现出设计的效果,但不得不说,此设计成功地让扎哈在中国一炮打响。在扎哈名气与实力的背后,是常人想象不到的付出。“她一周就能够在办公室耗上八十个小时。”这是扎哈曾经的下属们给她的评价。也许这听起来十分的夸张,但这确实是扎哈能够做出来的事。作为建筑大师的她,必然是付出了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才能换取与名声相符的实力。这也是她人生的斗争之一——与自己的斗争。作为“建筑女魔头”与“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可以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了建筑设计当中,自幼时萌发了建筑师的念头起,数十年间,她竟从未停下过自己在梦想之路上的脚步。她的一生充满了斗争——无论是与他人的、与不公的,还是与梦想中的自己,但是借由她笔下线条的无拘无束与超脱。
建筑女魔头扎哈设计北京大兴机场,没等建成就在争论中去世,后来怎样?
众所周知,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出现过众多建筑天才,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建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基建奇迹,令世界都为之赞扬。"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杂诗》中的这句话来形容这些天才,是在合适不过的了。在人才这一方面,从来没有国界之分,我国有很多人才去海外天地谋求发展,自然也有很多外国人才前往中国奉献力量,扎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建筑女魔头"扎哈,设计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北京大兴机场,却还没等建成就在争论中去世,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1.建筑设计梦想,扎根于心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扎哈·哈迪德,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伊拉克。扎哈的家庭十分富有,母亲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艺女青年,父亲则是一个坐拥大笔财产的富豪。在家庭的熏陶与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扎哈自小就十分喜欢学习,对艺术设计更是颇具兴趣。扎哈长大的那个年代,伊拉克比较自由,并不像现在一样战乱繁多。当时当地鼓励所有孩子不分男女,一律上学读书,在推崇教育普及的背景下,扎哈也走进了学校,开始她的求学生涯。当时父亲有个好友,总是来家中做客,好友的建筑设计师儿子也总来家中,与扎哈有一句每一句的聊一些建筑细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建筑设计师嘴里说出的知识,对扎哈来说既陌生又有吸引力,让她听得十分入迷,外加母亲也是从事艺术设计工作,这让她对设计十分向往,也将设计梦在心里扎了根。2.学业有成,踏足社会不久之后,战争爆发,为了家庭的安全,扎哈的父母带着全部财产举家逃亡,跑到了相对安稳的英国。虽然对于离开故土这件事,扎哈内心十分不爽,但来到英国之后,这里更加先进的教育,则帮助她更加迅速的成长。在英国,扎哈欣赏到了许多自己不曾发现过的美,对建筑设计这一领域,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虽然家庭刚刚逃亡到英国,还没站稳脚跟,但父母十分尊敬扎哈的意愿,用尽一切努力,给了扎哈最好的学习环境,供她更好地实现梦想。不久之后,扎哈便要面临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大学专业。父母知道她未来想当一个建筑设计师,于是托专业人士帮她推荐了好几所建筑专业较强的大学。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扎哈不仅拒绝了父母的好意,还转身选择了较难的数学系。父母对她的选择十分费解,而扎哈的回答却是,"数学是所有建筑设计的基础"。数学系毕业后,她又开始重头学习建筑学知识。在导师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下,她又成功以优异的成绩在建筑系毕业,带着父母与老师的期待,踏上了社会。起初,中东人这个身份,为扎哈带来了许多困难,不仅业内同行不理解自己,就连领导也十分不信任她,总把一些好的任务派给能力远不如她的人,让她十分生气。3.突发疾病,在争议中离世虽然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扎哈还是抓住了,一举在业内成名。成名之后,有人十分赞赏扎哈的设计天赋,认为她是"解构主义大师",也经常有大师以"独特的奇思妙想"为由,对她抱有诸多诟病。面对外界的不理解,扎哈十分无奈,因为她的设计,并不像泼妇骂街一样,毫无根据,而是有理有据,要求严苛,必须如此。虽然在事业道路上一帆风顺,但她的爱情路途却没这么如意。由于是建筑设计师的原因,扎哈对周围的一切要求都十分严苛,对配偶亦是如此。也正因此,她才被世人称为只专注于事业而不在意爱情的"女魔头"。2004年时,扎哈在众多优秀人才之中脱颖而出,被选作北京大兴机场总设计师,开始着手设计这个后来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机场。接到任务后,扎哈十分认真,对大兴机场的案例付出了诸多设计贡献。可惜的是,在接手设计任务的第二年,年仅66岁的扎哈便突发心脏病去世。扎哈在设计师的黄金年龄,接手大兴机场这个黄金项目,给出了完美的设计方案,自己却没能亲眼看着大兴机场建成,着实令人惋惜。值得一提的是,在扎哈刚被选作总设计师时,业内出现过许多反对的声音,但她从不在意外界看法,只做自己喜欢的设计作品,而日后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北京大兴机场,便是对她最好的证明。"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用《出都留别诸公》中的这句话来形容扎哈,是在合适不过的了。从年少扎实苦学,到中年业内有名,再到饱受争议,最终创造奇迹,扎哈用了一生的时间,这其中的坚毅与努力,或许只有扎哈自己知道吧。故事至此结束,那么关于"建筑女魔头"扎哈,设计北京大兴机场,没等建成就在争论中去世这件事,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金庸武侠中六大女魔头都有谁
金庸武侠中六大女魔头是: 康敏 叶二娘 东方不败 梅超风 李莫愁 周芷若
康敏别名马夫人,是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丐帮副帮主马大元的妻子,段正淳的情妇之一。她眉目清秀,相貌颇美,可惜生得一副蛇蝎心肠,外表冰清玉洁,实则艳媚入骨,天性放荡,与白世镜、全冠清等武林人士有私情。康敏在洛阳百花会中因爱上乔峰,而乔峰没有接受她而怨恨乔峰。当发现乔峰身世后,为了报复乔峰,因丈夫不肯揭穿乔峰,所以伙同白世镜害死丈夫,纠结全冠清、徐长老揭穿乔峰身世。乔峰为了寻找所谓的“大恶人”,和阿朱一起乔装改扮接近她。她因当年与段正淳有私情,但被段正淳抛弃而怨恨段正淳,所以在识破阿朱身份后并未拆穿,而是将矛头引向段正淳,以至间接害死阿朱。暗害段正淳不成后,最终恶有恶报被阿紫折磨至死,容颜尽毁,死前告知乔峰关于带头大哥的部分事情真相。
叶二娘外号曰“无恶不作”,在四大恶人中名列第二。她抢别人的孩子来玩,玩后再弄死,“便似常人在菜市购买鸡鸭鱼羊、拣精拣肥一般”,读之不寒而栗。人性之丑恶到如此地步,真是骇人听闻。
东方不败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任日月神教教主,因《笑傲江湖》被人熟知。东方不败,文学大师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的教主。他在任我行掌教期间任光明左使,后趁任我行练功走火入魔之际发动叛乱,囚禁任我行于西湖梅庄的地牢之中,并修炼《葵花宝典》,武功臻至天下第一,当世无敌,号东方不败。后宠幸小人杨莲亭,不理教务。最终,在与令狐冲任我行等人的大战中,任盈盈挟持男宠杨莲亭,东方不败为救杨莲亭而分心,被令狐冲、任我行联手击中背上要害,最后被任我行杀死。
梅超风原名梅若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是东邪黄药师的弟子,武功极高,功力在马钰、丘处机、欧阳克之上,略低于裘千仞。与师兄陈玄风有私情,盗走半部《九阴真经》,背叛师门。因遭师弟陆乘风,飞天蝙蝠柯镇恶兄弟等人追杀远走大漠,与陈玄风合称“黑风双煞”。在和江南七怪的激战中,梅超风被柯镇恶暗算而双目失明。十年后她重出江湖,传授杨康九阴白骨爪,并找江南七怪报仇,后来于牛家村被全真七子这七位道士联合围攻,后被东邪黄药师出手相救。双方酣斗之际,欧阳锋以毕生功力向黄药师施以偷袭,梅超风舍命为恩师挡了欧阳锋一击而死。黄药师在她临死时,重新收她为徒。
李莫愁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 中主要反面人物之一,她是主人公杨过的师伯,小龙女的师姐。许多重要情节都由她推动,占尽重头戏。李莫愁容貌甚美,却心若蛇蝎,因此江湖中人取其绰号为“赤练仙子”,年轻时倾心陆展元,曾不顾男女之嫌为其疗伤。因为不肯听师父的话立誓不离古墓而被师父逐出师门,本想与陆展元共浴爱河,却没想到被陆展元狠心抛弃。自此身心大受打击,性情大变,因爱成恨。曾几乎杀尽陆展元亲弟弟陆立鼎满门,并折磨陆立鼎之女陆无双。为得玉女心经,屡次威胁杨过小龙女性命。纵横江湖十几年,手执冰魄银针、五毒神掌杀人无数,江湖中人无不对之闻风丧胆。但其良心未泯,曾抚养刚出生的郭襄。在绝情谷中被万千情花刺中后,仍不忘陆展元,最后葬身于焚烧情花的大火中。
周芷若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女主人公。峨嵋派弟子、峨嵋派第四代掌门人,出尘如仙,是金庸笔下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女性角色。周芷若幼时父亲周子旺(旧版)遭元兵杀害,遇张三丰相救,与少年张无忌在汉水舟中邂逅,并对张无忌有喂饭之恩,后被送至峨嵋派。成年之后与张无忌重逢互生爱慕并立有婚约,为完师父灭绝师太遗命“光复汉家河山,光大峨嵋”取倚天剑、屠龙刀,试图杀害张无忌表妹殷离并嫁祸蒙古朝廷爱慕张无忌的赵敏。成婚之际赵敏以谢逊毛发相胁使得婚礼生变,周芷若遂与张无忌决裂,回到峨嵋专心习武,一心完成师父遗愿光大峨嵋。屠狮大会,张无忌念情相让,周芷若以九阴真经上的武功赢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并与张无忌并肩攻打少林金刚伏魔圈。最终与张无忌立下约定飘然洒脱而去。初时的她秀若芝兰,温婉斯文,后期的她清逸如仙,冰雪出尘之姿中带有威严仪态,气震数千豪杰。
电视剧《笑傲江湖》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哪一版的最好看?
《笑傲江湖》经典在于打造了一个善恶分明的武侠世界,人物形象没有脱离实际,还原了一个武侠时代的原貌。在江湖一天,一辈子都在江湖。我心中最佳肯定是96年吕颂贤版本,这也是我唯一多次观看的,不得不说TVB出厂的古装电视剧在我的童年回忆武侠梦中占据了绝对的地位。说起96版的《笑傲江湖》真的不得不吹一波吕颂贤,记得金庸先生当年对吕颂贤评论过,原文如下“小伙子的表演很自然,不造作,特立独行,不受羁勒的个性很稳和令狐冲。”在电视剧上映后,TVB晚间收视率爆棚,最重要的还是观众对这版《笑傲江湖》人物和剧情极度认可,金大侠看完后也很认可并赠匾,也是对吕颂贤的演技最大的褒奖。我记得导演袁英明可是金庸十足的粉丝,据说当年读的最多也是最深的小说就是《笑傲江湖》,所以整部电视剧出来后,观众最大的惊喜也是电视剧对于小说的还原度极高,不管是人物造型、服装打扮还是真实取景都是可见导演深刻的理解。电视剧的配乐《活得潇洒》,在谭咏麟和陈慧娴的双双演唱下谱写了荡气回肠的江湖,歌曲的插入也增添了浪子情怀。特别对于东方不败这个人物,我觉得也是最符合原著小说的,本身这个人的能力就不俗,在夺得教主之位修炼“葵花宝典”绝世神功。也不在贪恋权势,身心都已突破到新的层次了。
扎哈哈迪德个人魅力 她的生活琐事 性格 爱好 喜欢的运动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1983年入选香港The Peak Club的设计竞标方案,获得广泛赞誉。此后,她在柏林Kufurstendamm大街(1986年)、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和媒体中心(1989年)和卡迪夫湾歌剧院(Cardiff Bay Opera House)(1994年)的竞图中均获得一等奖。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在1979年自己开业,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 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该作品于1982年获建筑设计金牌奖。其他项目还包括为伦敦Bitar设计家具和室内装饰(1985年),在日本设计了几幢大厦,如东京的两个项目(1998)和大阪的Folly(1990年)。1990年,哈迪德还为格洛宁(Gronningen)的视频艺术展设计展馆,1992年在纽约古金汉博物馆设计了"伟大的乌托邦"展览。1988年-1989年,哈迪德受托设计莱茵河畔维尔城的维特拉消防站,建成后为汉堡、波尔多和科隆的港口服务。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于1983年开始在AA建筑学院展出大型绘画回顾展,此后其绘画作品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大型展出地点有纽约古金汉博物馆(1978年)、东京GA画廊(198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88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和纽约中央火车站候车室(1995年)。哈迪德的作品还被众多机构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品收藏。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并非全然地西化与现代性。在伊拉克长大的扎哈,从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藉由织工的双手,波斯地毯将现实转化为交缠丰富的世界。无独有偶地,织工也多半为女性。 对扎哈最直接的影响仍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她在那里就学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学院继承 "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学院的多位师生一库克、库哈斯、楚米、寇斯,将现代世界的憾动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形。他们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个人性格
哈迪德的工作室位于伦敦的心脏地带―――克拉肯威地区,办公室硕大无比,天花板装饰着复杂锯齿状的蓝色有机玻璃,书籍和杂志包围了整个房间。哈迪德还是那副惯常打扮:黑色束腰上衣,黑色光面修身长裤,黑色Prada凉鞋。她一天坐上15个小时,也不会得腰肌劳损,因为她那张粉红色的安乐椅,顺着人体的脊椎线条呈S形设计,就如一件现代软雕塑。这是著名设计大师VernerPanton的作品。“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设计!”哈迪德说。
她本人也是即兴设计的爱好者,她曾设计出一双“建筑感十足”的深桃红色凉鞋,上面布满了龟背竹一样的镂空曲线,奇妙的坡跟让鞋看上去和地面若即若离,拥有神奇的飘浮感。哈迪德的下属知道,要是这位“女魔头”有一天穿自个设计的凉鞋来上班,说明这位与众不同的老板又成了一座随时会爆发的活火山,“她嫌大家的活干得太沉闷了,或者,她嫌自己的活太沉闷了,就会换双鞋子来振奋一下精神。此时,谁要是漫不经心,就会引来她的尖叫、怒吼。”
哈迪德对工作和下属的严苛在业界很出名。她外表健硕,有着中东女性特有的旺盛精力,头发中分,最前面两络头发挑染过,向两边撩起,“就像一部传奇撩开了门帘。”她的一位下属说,“你没法不对她又敬又畏。”哈迪德声音洪亮地布置工作,听到她的声音,下属们的心脏都会擂一阵鼓。她是那种一周能在办公室耗上80个小时的人,跟着她混的下属,多多少少也要有点工作狂倾向才成。
对于自己恶脾气的议论,哈迪德说,没有完美主义强迫症,哪能成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和她有着相似性格的男建筑师却不被认为反常,这说明什么?说明男女还是不平等,到60岁没结过婚的男建筑师还被认为是“钻石王老五”,有着同样经历的哈迪德却被视作“爱神也会吓跑的女魔头”,也是同样道理。
他的作品并非全然地西化与现代性。在伊拉克长大的扎哈,从小便迷于波斯地毯繁复的花样,藉由织工的双手,波斯地毯将现实转化为交缠丰富的世界。无独有偶地,织工也多半为女性。
对扎哈最直接的影响仍是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她在那里就学时,该学院可说是处于黄金时期,堪称全世界的建筑实验中心。学院继承 "建筑图像派" 的传统,学院的多位师生——库克、库哈斯、楚米、寇斯,将现代世界的憾动转化为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造形。他们勇于做为全新的现代主义者,尝试捕捉不断变化的能量,增加新视点,企图为现代性提出新视点。不管是楚米的趣味狂笑、库哈斯的神秘拼贴,还是库克的宣示性,他们都将多向度透视、快速移动而强烈的造形,和科技性的架构,整合为意象-这些意像的表现乃是描述多于定义。
ainsi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手》法汉
动词变位提示:juge可能是动词juger的变位形式
m.
1. 法官, 审判官, 审判员, 推事; (有权)审判者
~s consulaires 领事法庭法官
le ~ suprême 最高审判者[指上帝]
2. 士师[犹太诸王以前的统治者]
3. 评判者, 仲裁者; 【体】裁判员
~ d'un concours 竞赛的评判员
être ~ et partie 充当与自己利害相关的纠纷的仲裁人; 自己作主
se faire ~ de qn [de qch. ] 自告奋勇出来评判某人[某事]
Je vous en fais ~. 这件事我请您来评评看。
~-arbitre 正裁判员, 主裁判
~ de touche 司线员
4. 鉴定者, 鉴赏家
être bon ~ en matière de . . . 对. . . 有鉴定能力, 是鉴定. . . 的行家
常见用法
tu es seul juge你只能自己来裁决
être juge et partie既是裁决者又是当事人
amoureux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手》法汉
amoureux是什么意思是:爱恋的、钟情的; 多情的、充满爱意柔情的;情人、爱恋者、钟情者。双语短语:1、Des regards amoureux :多情的目光;2、fête des amoureux:情人节;3、être amoureux de qqntomber amoureux de qqn:爱上某人;4、tomber amoureux:谈恋爱;5、Animaux amoureux:动物之爱。双语例句:1、C'est un amoureux des vieilles pierres. 他是个旧宝石迷。2、Pourquoi les amoureux s'embrassent? 为什么情侣们要亲吻?3、Elle est follement amoureuse de lui.她疯狂地爱上了他。4、Rien ne peut les empêcher de tomber amoureux.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相爱。5、Les amoureux se sont séparés pour l'inadéquation du caractère.这对情侣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