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滑轮女孩

时间:2024-03-16 02:02:45 编辑:莆仙君

又个女孩叫陈晨、是个滑轮世界冠军、我想知道她的资料、

个人档案
   姓名:陈晨
  性别:女
  出生时间:1995年生于江西萍乡
  学校:萍乡三中
  特长+爱好:轮滑 人物简介
   每天清晨5点钟,江西萍乡市14岁女孩陈晨就已经开始了雷打不动的轮滑训练。虽然已累计在国内赛事、今年的亚锦赛、世界体博杯WSSA自由式轮滑赛上拿到20多枚金牌,但下个月11日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仍是她训练的动力。
  世界冠军、国家队队员,这些殊荣对于一名14岁女孩来说,愈显珍贵。6岁时,陈晨与轮滑结缘,她的人生也从此改变。“刚开始,她踏着两辆玩具车都能滑行自如,让我们很震惊。”陈晨的父亲陈洪威说,发现小陈晨的轮滑天赋后,他花280元钱给她买了第一双单排轮滑鞋。
  看到女儿越滑越好,2006年5月开始,陈洪威夫妇开始带着陈晨四处访师求艺。“在每一位老师手下学不了多久,老师就发现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她了。”陈洪威说,直到后来奔赴湖南长沙拜在中国MST(米高自由轮滑)队队员陈敏门下后,陈晨的轮滑技术才突飞猛进。
  对轮滑运动的执着与热爱,让陈晨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训练强度。“脚底板经常磨出血泡,有一次牙都磕掉了,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太喜欢这项运动了。”陈晨说。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8月,陈晨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上,首次夺得速度过桩项目冠军。此后,一系列国内外轮滑大赛上总能见到陈晨夺金后灿烂的笑容。2009年9月在韩国春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上,陈晨更是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花式绕桩3个项目金牌,引起轰动。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4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95年,陈晨出生于萍乡市邮电世家,父母均为邮政系统工作人员。小时候,父母有意培养她各种兴趣爱好,从4岁开始,陈晨陆续学唱歌、跳舞、弹琴、画画、书法,可陈晨在这些领域悟性不高,水平进步不大,父母逐渐意识到陈晨不是这方面的料,因此苦苦寻觅适合陈晨的发展项目。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陈晨到秋收起义广场玩,陈晨见有人玩轮滑,眼睛死死盯住,吵着也要玩,父亲于是花280元给她买了一双双排轮滑鞋。说来奇怪,别的小孩都很害怕玩轮滑,担心摔跤,可陈晨仿佛天生就和轮滑有缘,穿上轮滑鞋练一会儿便学会滑行,最主要是她很感兴趣,摔倒了便爬起来接着滑,很快便滑得有模有样,水平超过许多年龄比她大的孩子。父母认为她天生是学轮滑的料,于是决定对她重点培养。
  每天早晨6时,陈晨便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秋收起义广场练习轮滑1小时,晚上练习2个小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许多晨练的市民见陈晨的动作很优雅,纷纷夸奖陈晨有出息。
   寻高师苦练技艺
  陈晨11岁时,轮滑技术已经很高,但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从没有系统、专业地训练过。因此练到一定程度后,进步不大,无法获得突破。父亲很是着急,听说长沙有位轮滑高手,于是专程到长沙请到国家MST队队员陈敏来萍乡教女儿。陈敏是我国轮滑界的顶尖高手之一,他见陈晨天赋颇高,破例来萍对其训练。从2007年7月放暑假的第一天起,陈敏便每天在秋收起义广场对陈晨进行特别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陈晨也特别刻苦,每天训练12个小时以上,每晚练至11时才回去睡觉,除了吃饭外,所有时间均花在训练场上。在陈敏对她进行的20天的训练中,陈晨速度过桩、花式绕桩的技术突飞猛进,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单轮转向等都能轻松完成。
  陈敏回到长沙后,为陈晨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由其父亲具体监督执行。父亲对陈晨要求极为严格,往往一个动作要练习上千遍,动作没练成便继续练,在练习单轮摆摆这个动作时,由于难度太大,陈晨练得腿发紫、脚板满是血泡,连路都走不了。可父亲拿针将水泡挑开,背着陈晨来到训练场,逼迫其继续练。陈晨练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是累得不行了,趴在地上喘气说今天实在受不了了,明天再练吧。可父亲毫不心软,硬是逼着她继续练。有一次因为实在太累了,训练中摔跤,把牙齿都摔掉了,陈晨忍住痛,含着泪继续训练。就这样强化训练了一个暑假,陈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刻苦训练结硕果
  2007年8月,12岁的陈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初出茅庐的她不畏强手,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力夺速度过桩冠军和花式过桩季军,令轮滑界瞩目,纷纷打听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小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2008年5月,陈晨参加了2008年“米高”杯第二届全国自由式轮滑大赛,在全国众多高手纷纷参赛的情况下,陈晨又以一套完美动作获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冠军,由此,国内轮滑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陈晨也因此入选国家MST队,成为国家队的一员。2008年9月,陈晨参加在韩国青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陈晨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BATTLE花式绕桩三个比赛青年女子组冠军。
  2009年8月21日至23日,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在上海黄浦区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由国际轮滑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轮滑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比赛设速度过桩、花式绕桩、花式刹停等各年龄组别共11项,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东道主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100多名运动员参赛。该项赛事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自由式轮滑赛,也是2009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系列活动之一。多年来,陈晨一直参加青年组比赛,凡是她参赛的项目都会获得冠军,这次陈晨首次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是所有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赛前陈晨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夺取奖牌。在花式绕桩预赛中,虽然各国好手无数,但陈晨技高人胆大,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轻松杀入决赛。在22日举行的决赛中,陈晨敢打敢拼,随着动感的音乐,将一套自编自滑的动作发挥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冠军。
  陈晨的精彩表现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央视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年龄最小的成年女子组冠军,在当天播出的体育新闻中,陈晨作为唯一亮相的采访对象,她表示:第一次参加成年组比赛便获得了冠军,坚定了她从事轮滑事业的信心.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6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滑轮女孩陈晨的资料

个人档案 姓名:陈晨 性别:女 出生时间:1995年生于江西萍乡 学校:萍乡三中 特长+爱好:轮滑 人物简介 每天清晨5点钟,江西萍乡市14岁女孩陈晨就已经开始了雷打不动的轮滑训练。虽然已累计在国内赛事、今年的亚锦赛、世界体博杯WSSA自由式轮滑赛上拿到20多枚金牌,但下个月11日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仍是她训练的动力。 世界冠军、国家队队员,这些殊荣对于一名14岁女孩来说,愈显珍贵。6岁时,陈晨与轮滑结缘,她的人生也从此改变。“刚开始,她踏着两辆玩具车都能滑行自如,让我们很震惊。”陈晨的父亲陈洪威说,发现小陈晨的轮滑天赋后,他花280元钱给她买了第一双单排轮滑鞋。 看到女儿越滑越好,2006年5月开始,陈洪威夫妇开始带着陈晨四处访师求艺。“在每一位老师手下学不了多久,老师就发现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她了。”陈洪威说,直到后来奔赴湖南长沙拜在中国MST(米高自由轮滑)队队员陈敏门下后,陈晨的轮滑技术才突飞猛进。 对轮滑运动的执着与热爱,让陈晨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训练强度。“脚底板经常磨出血泡,有一次牙都磕掉了,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太喜欢这项运动了。”陈晨说。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8月,陈晨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上,首次夺得速度过桩项目冠军。此后,一系列国内外轮滑大赛上总能见到陈晨夺金后灿烂的笑容。2009年9月在韩国春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上,陈晨更是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花式绕桩3个项目金牌,引起轰动。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4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95年,陈晨出生于萍乡市邮电世家,父母均为邮政系统工作人员。小时候,父母有意培养她各种兴趣爱好,从4岁开始,陈晨陆续学唱歌、跳舞、弹琴、画画、书法,可陈晨在这些领域悟性不高,水平进步不大,父母逐渐意识到陈晨不是这方面的料,因此苦苦寻觅适合陈晨的发展项目。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陈晨到秋收起义广场玩,陈晨见有人玩轮滑,眼睛死死盯住,吵着也要玩,父亲于是花280元给她买了一双双排轮滑鞋。说来奇怪,别的小孩都很害怕玩轮滑,担心摔跤,可陈晨仿佛天生就和轮滑有缘,穿上轮滑鞋练一会儿便学会滑行,最主要是她很感兴趣,摔倒了便爬起来接着滑,很快便滑得有模有样,水平超过许多年龄比她大的孩子。父母认为她天生是学轮滑的料,于是决定对她重点培养。 每天早晨6时,陈晨便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秋收起义广场练习轮滑1小时,晚上练习2个小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许多晨练的市民见陈晨的动作很优雅,纷纷夸奖陈晨有出息。 寻高师苦练技艺 陈晨11岁时,轮滑技术已经很高,但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从没有系统、专业地训练过。因此练到一定程度后,进步不大,无法获得突破。父亲很是着急,听说长沙有位轮滑高手,于是专程到长沙请到国家MST队队员陈敏来萍乡教女儿。陈敏是我国轮滑界的顶尖高手之一,他见陈晨天赋颇高,破例来萍对其训练。从2007年7月放暑假的第一天起,陈敏便每天在秋收起义广场对陈晨进行特别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陈晨也特别刻苦,每天训练12个小时以上,每晚练至11时才回去睡觉,除了吃饭外,所有时间均花在训练场上。在陈敏对她进行的20天的训练中,陈晨速度过桩、花式绕桩的技术突飞猛进,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单轮转向等都能轻松完成。 陈敏回到长沙后,为陈晨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由其父亲具体监督执行。父亲对陈晨要求极为严格,往往一个动作要练习上千遍,动作没练成便继续练,在练习单轮摆摆这个动作时,由于难度太大,陈晨练得腿发紫、脚板满是血泡,连路都走不了。可父亲拿针将水泡挑开,背着陈晨来到训练场,逼迫其继续练。陈晨练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是累得不行了,趴在地上喘气说今天实在受不了了,明天再练吧。可父亲毫不心软,硬是逼着她继续练。有一次因为实在太累了,训练中摔跤,把牙齿都摔掉了,陈晨忍住痛,含着泪继续训练。就这样强化训练了一个暑假,陈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刻苦训练结硕果 2007年8月,12岁的陈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初出茅庐的她不畏强手,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力夺速度过桩冠军和花式过桩季军,令轮滑界瞩目,纷纷打听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小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2008年5月,陈晨参加了2008年“米高”杯第二届全国自由式轮滑大赛,在全国众多高手纷纷参赛的情况下,陈晨又以一套完美动作获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冠军,由此,国内轮滑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陈晨也因此入选国家MST队,成为国家队的一员。2008年9月,陈晨参加在韩国青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陈晨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BATTLE花式绕桩三个比赛青年女子组冠军。 2009年8月21日至23日,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在上海黄浦区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由国际轮滑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轮滑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比赛设速度过桩、花式绕桩、花式刹停等各年龄组别共11项,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东道主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100多名运动员参赛。该项赛事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自由式轮滑赛,也是2009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系列活动之一。多年来,陈晨一直参加青年组比赛,凡是她参赛的项目都会获得冠军,这次陈晨首次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是所有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赛前陈晨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夺取奖牌。在花式绕桩预赛中,虽然各国好手无数,但陈晨技高人胆大,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轻松杀入决赛。在22日举行的决赛中,陈晨敢打敢拼,随着动感的音乐,将一套自编自滑的动作发挥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冠军。 陈晨的精彩表现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央视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年龄最小的成年女子组冠军,在当天播出的体育新闻中,陈晨作为唯一亮相的采访对象,她表示:第一次参加成年组比赛便获得了冠军,坚定了她从事轮滑事业的信心.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6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求轮滑女孩陈晨的资料??

姓名:陈晨  性别:女  出生时间:1995年生于江西萍乡  学校:萍乡三中  特长+爱好:轮滑人物简介  每天清晨5点钟,江西萍乡市14岁女孩陈晨就已经开始了雷打不动的轮滑训练。虽然已累计在国内赛事、今年的亚锦赛、世界体博杯WSSA自由式轮滑赛上拿到20多枚金牌,但下个月11日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仍是她训练的动力。  世界冠军、国家队队员,这些殊荣对于一名14岁女孩来说,愈显珍贵。6岁时,陈晨与轮滑结缘,她的人生也从此改变。“刚开始,她踏着两辆玩具车都能滑行自如,让我们很震惊。”陈晨的父亲陈洪威说,发现小陈晨的轮滑天赋后,他花280元钱给她买了第一双单排轮滑鞋。  看到女儿越滑越好,2006年5月开始,陈洪威夫妇开始带着陈晨四处访师求艺。“在每一位老师手下学不了多久,老师就发现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她了。”陈洪威说,直到后来奔赴湖南长沙拜在中国MST(米高自由轮滑)队队员陈敏门下后,陈晨的轮滑技术才突飞猛进。  对轮滑运动的执着与热爱,让陈晨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训练强度。“脚底板经常磨出血泡,有一次牙都磕掉了,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太喜欢这项运动了。”陈晨说。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8月,陈晨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上,首次夺得速度过桩项目冠军。此后,一系列国内外轮滑大赛上总能见到陈晨夺金后灿烂的笑容。2009年9月在韩国春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上,陈晨更是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花式绕桩3个项目金牌,引起轰动。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6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95年,陈晨出生于萍乡市邮电世家,父母均为邮政系统工作人员。小时候,父母有意培养她各种兴趣爱好,从4岁开始,陈晨陆续学唱歌、跳舞、弹琴、画画、书法,可陈晨在这些领域悟性不高,水平进步不大,父母逐渐意识到陈晨不是这方面的料,因此苦苦寻觅适合陈晨的发展项目。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陈晨到秋收起义广场玩,陈晨见有人玩轮滑,眼睛死死盯住,吵着也要玩,父亲于是花280元给她买了一双双排轮滑鞋。说来奇怪,别的小孩都很害怕玩轮滑,担心摔跤,可陈晨仿佛天生就和轮滑有缘,穿上轮滑鞋练一会儿便学会滑行,最主要是她很感兴趣,摔倒了便爬起来接着滑,很快便滑得有模有样,水平超过许多年龄比她大的孩子。父母认为她天生是学轮滑的料,于是决定对她重点培养。  每天早晨6时,陈晨便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秋收起义广场练习轮滑1小时,晚上练习2个小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许多晨练的市民见陈晨的动作很优雅,纷纷夸奖陈晨有出息。   寻高师苦练技艺  陈晨11岁时,轮滑技术已经很高,但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从没有系统、专业地训练过。因此练到一定程度后,进步不大,无法获得突破。父亲很是着急,听说长沙有位轮滑高手,于是专程到长沙请到国家MST队队员陈敏来萍乡教女儿。陈敏是我国轮滑界的顶尖高手之一,他见陈晨天赋颇高,破例来萍对其训练。从2007年7月放暑假的第一天起,陈敏便每天在秋收起义广场对陈晨进行特别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陈晨也特别刻苦,每天训练12个小时以上,每晚练至11时才回去睡觉,除了吃饭外,所有时间均花在训练场上。在陈敏对她进行的20天的训练中,陈晨速度过桩、花式绕桩的技术突飞猛进,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单轮转向等都能轻松完成。  陈敏回到长沙后,为陈晨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由其父亲具体监督执行。父亲对陈晨要求极为严格,往往一个动作要练习上千遍,动作没练成便继续练,在练习单轮摆摆这个动作时,由于难度太大,陈晨练得腿发紫、脚板满是血泡,连路都走不了。可父亲拿针将水泡挑开,背着陈晨来到训练场,逼迫其继续练。陈晨练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是累得不行了,趴在地上喘气说今天实在受不了了,明天再练吧。可父亲毫不心软,硬是逼着她继续练。有一次因为实在太累了,训练中摔跤,把牙齿都摔掉了,陈晨忍住痛,含着泪继续训练。就这样强化训练了一个暑假,陈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刻苦训练结硕果  2007年8月,12岁的陈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初出茅庐的她不畏强手,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力夺速度过桩冠军和花式过桩季军,令轮滑界瞩目,纷纷打听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小姑娘究竟是何方“神圣”。2008年5月,陈晨参加了2008年“米高”杯第二届全国自由式轮滑大赛,在全国众多高手纷纷参赛的情况下,陈晨又以一套完美动作获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冠军,由此,国内轮滑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陈晨也因此入选国家MST队,成为国家队的一员。2008年9月,陈晨参加在韩国青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陈晨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BATTLE花式绕桩三个比赛青年女子组冠军。  2009年8月21日至23日,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在上海黄浦区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由国际轮滑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轮滑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比赛设速度过桩、花式绕桩、花式刹停等各年龄组别共11项,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和东道主在内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100多名运动员参赛。该项赛事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自由式轮滑赛,也是2009中国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系列活动之一。多年来,陈晨一直参加青年组比赛,凡是她参赛的项目都会获得冠军,这次陈晨首次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是所有参加成年女子组比赛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赛前陈晨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夺取奖牌。在花式绕桩预赛中,虽然各国好手无数,但陈晨技高人胆大,一路过关斩将,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轻松杀入决赛。在22日举行的决赛中,陈晨敢打敢拼,随着动感的音乐,将一套自编自滑的动作发挥得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以完美的表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冠军。  陈晨的精彩表现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央视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年龄最小的成年女子组冠军,在当天播出的体育新闻中,陈晨作为唯一亮相的采访对象,她表示:第一次参加成年组比赛便获得了冠军,坚定了她从事轮滑事业的信心.  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2010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2016年奥运会,陈晨将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有什么动画片里男主角会变成女生

1,《肯普法》《肯普法》改编自筑地俊彦原作、Senmu负责插画的同名轻小说。2009年3月,Media Factory宣布了动画化的消息。动画由NOMAD负责制作,于2009年10月1日~2009年12月17日每周四在TBS首播,全12话。2,《乱马1/2》《乱马1/2》(らんま 1/2)是一部于1989年4月15日首播的日本奇幻动作类动画片,由古桥一浩、望月智、芝山努等导演,井上敏树、川崎裕之等编剧,改编自漫画家高桥留美子所著的同名漫画作品。3,《少女爱上姐姐》《少女爱上姐姐》改编自Caramel Box于2005年发售的十八禁恋爱喜剧冒险游戏《处女爱上姐姐(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全年龄版称为《少女爱上姐姐》)。动画的标题采用了全年龄的PS2版《少女爱上姐姐》。4,《我,要成为双马尾。》《我,要成为双马尾。》改编自日本轻小说家水泽梦原作的同名轻小说。在小说单行本第5卷(2013年12月18日发售)的书带上,发表了“动画企划进行中”的消息。5,《我的脑内选项、正在全力妨碍学园恋爱喜剧》《我的脑内选项、正在全力妨碍学园恋爱喜剧》改编自日本轻小说作家春日部武原作,yukiwo担任插画,刊行于角川Sneaker文库的同名轻小说。该动画讲述男主人公甘草奏受到名为“绝对选项”的诅咒,会在脑中冒出美少女游戏一样的选择选项,至此展开的故事。

中国梦想秀那个滑轮女孩表演的时候放的是什么歌?叫什么名字

歌词里有kokosoko的歌名是:Koko Soko

歌名:Koko Soko
歌手:Smile.DK
所属专辑:Party Around The World
发行时间:2008-09-08

歌词:
Koko Soko - Smile.DK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Where are you; my heart?
我的心,你在哪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Can;t find you in the dark
黑暗中找不到你
I;m looking for a friend
我在寻找一个朋友
Who is lost in the dark
迷失在黑暗中
Can you help me find him
你能帮我找到他吗
He has lost his heart
他丢了心
When he looks at me
当他看我的时候
He tries to tell me where he is
他想告诉我他在哪里
But I can;t take this; tell me now
但是我不能接受,现在告诉我
What is it that I miss?
我失去了什么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Where are you; my heart?
我的心,你在哪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Can;t find you in the dark
黑暗中找不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Please let me find you now
让我现在找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Then I try with this sound
然后我试着用这个声音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He tries to let me know
他想让我知道
You gotta listen to your soul
你应听从你灵魂深处的声音
Find out what;s inside
找到内在的东西
Then you;re gonna find this hole
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洞
I;m sitting there and wait for you
我坐在那里等你
I want to be found
我想被找到
Then we can play all night long
然后我们可以玩一整夜
And make more of these sounds
制造更多那样的东西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Where are you; my heart?
我的心,你在哪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Can;t find you in the dark
黑暗中找不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Please let me find you now
让我现在找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Then I try with this sound
然后我试着用这个声音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Koko Soko
这里,那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Koko Soko
这里,那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Where are you; my heart?
我的心,你在哪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Can;t find you in the dark
黑暗中找不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Please let me find you now
让我现在找到你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Then I try with this sound
然后我试着用这个声音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La di da di da di da di la di da di da
啦滴答滴答滴啦滴答滴答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Where are you; my heart?
我的心,你在哪里
Koko Soko Asoko
这里,那里,那里
Can;t find you in the dark
黑暗中找不到你


四川地震一周年感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我急等着用分,希望能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