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中山天和温泉

时间:2024-03-18 13:09:26 编辑:莆仙君

台湾有什么泉?

温泉台湾有温泉征兆的温泉区有128处,以温泉区地质来看,变质岩区最多,其次为火成岩区,沉积岩区最少。以化学特性分类,台湾温泉大多属于碳酸盐泉。经由放射性碳十四及氚定年,温泉年代大多已有一两万年之久,一两处最年轻的温泉也有几千年...由于台湾地属亚热带及热带,冬季以外其实并非浸泡温泉的好时机。尤其清代汉人虽早已发现温泉,但误以为温泉是一种有毒的水,不敢冒然接近,整个华南及台湾地区皆未有浸泡温泉的风俗。但是热爱泡汤文化的日本人,则视台湾温泉为珍宝,温泉文化主要亦在日治时期引进。也由于多数时间并不是温泉旺季,故现代台湾温泉业者除了温泉外,尚提供养生、热疗、美容甚至宾馆的型态经营,甚至结合SPA与美食餐厅,或以渡假区方式经营,与日本温泉经营方向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例子,日本温泉旅馆通常仅有大众池有温泉,且其余设施并不多;但台湾温泉常附设水疗等,房间也提供泉水供旅客休息使用苏澳冷泉(汽水泉!!!)苏澳冷泉位于台湾宜兰县南端的苏澳镇,苏澳位于中央山脉板岩区,主要的地质为变质岩。苏澳冷泉为碳酸冷泉,水温约在22℃左右。冷泉水富含二氧化碳,不时由地表下的页岩层渗出,早年曾经拿来制作弹珠汽水(日语“ラムネ”)。泉水出露处是在苏澳镇北的苏北里冷泉路七星山岭西侧(海拔228米)山脚地带,约在苏澳车站前方约300米之处。此处曾经为清朝提督罗大春开凿的苏花古道起点,立有开路纪念碑与罗提督兴学碑,目前均移置于晋安宫旁。据说苏澳冷泉有治疗皮肤病与胃病的功能苏澳冷泉的水质透明,可饮用也可沐浴,水温约22℃,酸碱值为pH=5.5,水中含碳酸根离子68ppm,钠离子14.3ppm,钙离子10.7ppm,以水质分类属于碳酸氢钙泉,也是台湾唯一的碳酸氢钙泉,全球也才2处,另一个在义大利西西里岛!!由于苏澳冷泉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使鱼虾无法在此中生长,昆虫掉入水中不久也死亡,曾被误认为是有毒的泉水。台湾日治时期,日本军人竹中信景无意发现此泉水清凉可饮,喝起来还略微甘甜,就此才有苏澳冷泉之名。日治时期,有不少学者投入台湾泉水的研究,其中有提到苏澳冷泉者有五篇,原干洲(1937)指出,苏澳驿的北边,大约有二町距离的七星山下面,有碳酸气和碳酸水涌出来,它是竹中工场作碳酸水(即弹珠汽水)的原料,旁边就是庄营的公共浴池,温度约21度,入浴后就会感到爽快的气息,在夏天,昼夜都有浴客拥入。饮用或是入浴可以治疗肠胃疾病,皮肤病和妇人病。滴水成金泉丰山村是阿里山乡最北端的部落,观光资源丰富,有台湾最神奇的山泉水「滴水成金」


古代的台湾叫什么?

台湾历代名称的:
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
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瀛”。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
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鸡笼”。
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
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冤”。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其状其惨,故以‘埋冤’名之”(见清施鸿保《闽杂记》),。以上四个名称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