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华中钢铁

时间:2024-04-13 15:26:32 编辑:莆仙君

湖北新冶钢是国企么

不是国企,是台港澳法人独资。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平煤铁工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新业钢铁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占地面积6000多亩。厂区铁路100多公里,5000吨级船舶200万吨级码头。距湖北省武汉市九省通衢仅7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新冶钢铁是中国特种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种钢企业之一。是规格最全、口径最大的无缝钢管和合金棒材的基础。2010年还将建成中国大型锻件专用钢锻造基地。扩展资料:湖北新冶钢的发展历程:由近代工业奠基人张之洞主张提议,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赞同于1908年组建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13年,汉冶平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正式决定新建大冶工厂。1916年,汉冶平公司董事会授予大冶新厂、大冶钢铁厂“汉冶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钢铁厂印章”。1949年,武汉军控委员会接管华中钢铁有限公司,正式命名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华中钢铁有限公司”。1953年,原华中钢铁公司奉命更名为大冶钢厂。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冶钢厂”。1994年,大冶钢厂改制为“冶金钢铁集团公司”,大冶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00年,东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入冶金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 中信泰富收购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湖北新东方钢铁有限公司”,一届董事会上更名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参考资料来源: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黄石新治钢厂的简介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
  编辑本段公司简介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简称新冶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其前身大冶铁厂是清末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1948年改称华中钢铁公司,1953年改为大冶钢厂,1995年改制后规范为冶钢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大冶特钢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中信泰富投资有限公司出资收购了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了外商投资企业——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新冶钢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全球华人企业500强之一,为湖北省百佳纳税企业。   新冶钢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占地面积六千多亩,厂区内拥有100多公里的铁路,有停靠5000吨级轮船的200万吨码头一座。南北贯通京广、京九大动脉,西通沪蓉高速公路,距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市仅有70公里高速路程,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新冶钢是中国生产特钢品种和规格最全的特钢企业之一,是拥有规格最全、口径最大的中厚壁无缝钢管基地和合金棒材基地,2010年还将建成中国大规格锻件的特冶锻材基地。目前,拥有捣固炼焦、铁水红送、连铸连轧、特冶锻造、特种钢管热加工等一批国内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装备。年产特殊钢200万吨,主导产品有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模具钢、易切削钢、军工钢、中厚壁无缝钢管等重点大类,能生产各种棒材、扁材、盘卷、锻材、锻件、无缝管等多种型材,生产品种达800多个,产品规格1800多种。钢材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海、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运输、石油化工、百万千伏电站、高压锅炉等领域。产品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欧美、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由近代工业奠基人张之洞主张提议,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赞同于1908年组建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1913年汉冶萍公司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正式确定筹建大冶新厂。   1916年汉冶萍公司董事会授“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之章”给大冶新厂,大冶钢铁厂正式定名。   1924年汉冶萍公司将大冶铁厂和大冶厂矿合并为一个机构,定名“大冶厂矿”。   1938年国民资源委员会下令将汉冶萍公司所属厂矿设备运往重庆另建新厂。十月,汉冶萍公司大冶厂矿沦陷,日军设立“大冶矿业所”。   1945年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大冶矿业所,成立“日铁保管处”。   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并由华钢接收汉冶萍公司全部资产,至此汉冶萍公司名义正式撤销。   1949年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华钢,正式定名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华中钢铁公司”。   1950年中共中央命令将大连钢厂特殊钢车间迁入华钢,并另添部分设备,将华钢改建为特殊钢厂。   1953年原华中钢铁公司奉命改厂名为大冶钢厂。厂名全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   1994年大冶钢厂改制规范为“冶钢集团公司”,同时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   1995年“冶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   1997年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上市。   2000年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并入冶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 中信泰富收购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湖北新东方钢铁有限公司”,一届董事会上更名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理念   德才 唯实 融合 博新   企业经营理念   真诚 竞合 双赢 超越   干部行为准则   严正 高效 奉献 创造   企业质量方针   坚持质量第一,创建客户价值   

  编辑本段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

  编辑本段发展规划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是中国资深的特种钢公司,在管材、锻材和特殊品种钢材的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客户群,产品曾用于中国神州5号、神州6号和神州7号航天设备上,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中国的特种钢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09年钢铁业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亏损和极少盈利的情况下,新冶钢坚持以特色为主,依旧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根据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情况,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针对在建项目投产后,新冶钢公司现实生产和物流顺行问题,公司决定实施二期工程。   已经建设完成的钢管项目和在建特冶锻造项目都有好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钢管机组主要生产结构管、工程用管、液压支柱支架管和锅炉用管,大部分不在美国征收反倾销税品种之内;管径大于406.4mm的无缝钢管也不在欧盟征收反倾销税规格之内。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将会有更好的出口市场。   为了确保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后有稳定可靠的钢坯(锭)的供应渠道和燃气供应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特钢品种,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信誉度和竞争力,并有序的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工艺设备,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已势在必行。
  一、项目建设内容概述
  考虑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新冶钢针对当前所有各机组的设备状况、生产能力,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提出下述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解决轧钢坯料不足,释放轧钢生产能力,增加效益。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1) 原料码头 2) 新建原料场 3) 新建烧结机一台 4) 新建高炉一座 5) 新建转炉炼钢厂 6) 新建制氧机 7) 其他相应配套公辅设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钢管和锻材坯料不足,释放轧钢能力 正在建设的钢管项目将在2009年下半年相继投产,特冶锻造项目也将分别在2010年建成投产,项目可为其提供各种合格的坯料,同时炼铁和炼钢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可解决后续生产燃气不足的问题,如果用天然气代替,则需付多上亿资金,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蒸汽、余热水、余压发电等,项目建设可为后步轧钢工序提供廉价、可靠的能源。   2、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尽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设备按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小高炉、小烧结设备都属淘汰的范围,落后设备必须尽快淘汰。
  三、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为确保二期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新冶钢反复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   1. 新建的烧结、高炉、转炉、方/圆坯连铸等项目,是国内成熟技术,均能满足特钢冶炼的要求,没有技术风险。   2. 钢的产品纲领,是供应后部轧钢工序生产所必须的钢种,均是目前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都在盈利之列。   3. 高炉、转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冶金煤气,解决了企业燃气不足问题,可充分利用高炉、转炉煤气替代外购天然气,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气体排放量,实现循环经济,对建设和谐社会、保持清洁的周边环境做出贡献。   4. 项目建设还为未来的发展留有空间。   5. 项目投资综合收益高,项目经济效益是好的,财务上是可行的。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由近代工业奠基人张之洞主张提议,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赞同于1908年组建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1913年汉冶萍公司在第一届股东大会上正式确定筹建大冶新厂。1916年汉冶萍公司董事会授“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之章”给大冶新厂,大冶钢铁厂正式定名。1924年汉冶萍公司将大冶铁厂和大冶厂矿合并为一个机构,定名“大冶厂矿”。1938年国民资源委员会下令将汉冶萍公司所属厂矿设备运往重庆另建新厂。十月,汉冶萍公司大冶厂矿沦陷,日军设立“大冶矿业所”。1945年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日本制铁株式会社大冶矿业所,成立“日铁保管处”。1948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华中钢铁有限公司,并由华钢接收汉冶萍公司全部资产,至此汉冶萍公司名义正式撤销。1949年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华钢,正式定名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华中钢铁公司”。1950年中共中央命令将大连钢厂特殊钢车间迁入华钢,并另添部分设备,将华钢改建为特殊钢厂。1953年原华中钢铁公司奉命改厂名为大冶钢厂。厂名全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华中钢铁公司大冶钢厂”。1994年大冶钢厂改制规范为“冶钢集团公司”,同时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1995年“冶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1997年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A股在深交所上市。2000年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并入冶钢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 中信泰富收购冶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主业资产,组建“湖北新东方钢铁有限公司”,一届董事会上更名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有哪些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企业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等。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企业 1、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华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安庆"号。1864年迁天京(江苏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 2、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3、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4.天津机器局:简称"天津机器局"。官办军用企业。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设于天津。初名"军火机器总局"。开办经费二十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九年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易名"天津机器制造局"。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1、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企业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规范章程制度管理。 2、湖北织布局:湖北织布局是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911至1938年间,又先后由大维、楚兴、楚安、开明、福源和民生等公司承租经营。 3、开平煤矿:开平矿务局即开平煤矿,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位于滦州开平,现唐山市开平区。是洋务派开办的重要民用企业之一,为了是辅助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创办企业的性质? 急!!!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洋务派后期创办的民用工业,投资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形式,产品主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管理上采取劳动雇佣制所以其本质上属于带有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扩展资料: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在此之前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例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遗憾的是,处于传统国家和农业文明体系下的中国在面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代国家和工业文明的英国的挑战时显得不堪一击。首先,在军事上,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英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战场上,仍旧以大刀长矛和骑兵为主的清帝国的精锐部队尽管作战勇敢,但面对强大的炮火则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外作战连连失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对清帝国造成了严重的阴影。在经济贸易领域,由于工业文明下的大机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加工后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优越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小门小户的小农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渐渐丧失,经济发展遭到了新兴经济模式的严峻挑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中国第一个炼钢厂是谁为首建造的

中国第一个炼钢厂是汉阳铁厂,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湖北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比日本第一家近代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它的规模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汉阳铁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建。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为筹措战争赔偿,于1896年4月11日将铁厂改为官督商办,承办人为盛宣怀。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盛宣怀任总理。汉冶萍公司是当时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在辛亥革命前夕,达到年产钢7万吨,铁砂50万吨的规模,拥有工人7000余人,钢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阳铁厂成为武汉钢铁公司的一部分。


川南钢铁原型

川南钢铁原型为攀枝花钢铁公司。《火红年华》是由王文杰执导,林江国、孙宁领衔主演,韩与诺、朱宏嘉、陈雅斓、李帅、郝平、陈逸恒出演的工业史诗剧。该剧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式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来到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燃烧自己的火红年华,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并带领青年一代积极顺应国家发展,创新升级新工业体系,带领企业踏上新征程的光辉历程。该剧于2021年9月25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并在爱奇艺同步播出。幕后花絮摄制组将上世纪60年代全国建设者们响应号召,在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的极端艰苦条件下,在沟壑纵横的攀西大裂谷深处的英雄壮举、感人事迹、远大理想刻画出来。”导演王文杰介绍,他们是时代的象征,代表的也是这部剧所反映的三线精神。 主演林江国和孙宁在拍摄间隙,与观观讲起之前的拍摄回忆时说,“从2019年6月30号到今天,我们几乎缩影式地体验了当年的建设者们在一片不毛之地创造奇迹的全过程,体会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我相信这部作品能够让我们的观众深刻地了解三线建设和三线精神。”以上内容来自 百度百科-火红年华

2016钢铁市场前景如何?

目前的经济形势还没显露出向好的迹象,投资意愿仍然低迷,钢铁需求量仍然在低位徘徊,钢的产量没有出现大幅度地降低,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2016年,仍将是各个生产企业为争强合同展开价格大战,成本竞争和产品质量竞争仍然是白热化进行,经济效益将会进一步恶化,关停并转的钢铁厂仍然会增加,钢铁事业的工人会更加批量化和常态化。


2016年钢铁市场前景如何

钢铁产品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品,也不例外遵循这一规律。目前,我国钢铁经过多年的高盈利期,诱导了这个行业的无序过度膨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都投资涉足钢铁厂建设,造成了目前实际上超过十亿吨的产能。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基建规模的大幅度压缩和基础建设投资强度的降低,以及国有企业投资欲望的萎缩,民营企业回流资金的加强,外资企业撤资的加快,钢铁需求不再大幅增加。这必然造成了严重的过剩,钢铁厂为了维持基本的合同量,就相互搏杀,降低价格,使得热轧薄板低于2000元【含税】,棒线材2000元左右盘整,这就是所谓的低于白菜家。这种局面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不会立即转变,也不符合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作为一个钢铁行业的从业者,经历了辉煌到衰落的过程,真是感慨万千。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局面如果国家不进行干预,将会长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