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阜康基业

时间:2024-04-16 07:18:40 编辑:莆仙君

阜。。怎么读

阜拼音fù,声母f,韵母u,声调四声。释义:1、土山。2、(物资)多:物~民丰。3、姓。笔画数:8。部首:阜。笔画顺序:丿丨𠃍一𠃍一一丨。名称 撇、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相关组词1、阜盛 [ fù shèng ]丰盛;兴盛。2、阜赡 [ fù shàn ]富足。3、高阜 [ gāo fù ]高的土山。4、山阜 [ shān fù ]土山。泛指山岭。5、曲阜 [ qū fù ]市名,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南,为春秋时孔子故里,古迹有孔府、孔庙、孔林等。

阜怎么读音

阜的拼音【fù】。1、民殷财阜:【mín,yīn,cái,fù】: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2、物殷俗阜:【wù,yīn,sú,fù】:物产丰盛,风俗淳厚。3、物阜民丰:【wù,fù,mín,fēng】: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4、殷民阜财:【yīn,mín,fù,cái】:殷:富足。阜:多,盛;丰富。使百姓富足,使财物丰富。亦作“民殷财阜”、“殷民阜利”。5、民安物阜:【mín,ān,wù,fù】: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6、物阜民康:【wù,fù,mín,kāng】:物产丰富,人民安康。7、民熙物阜:【mín,xī,wù,fù】: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8、物阜民安:【wù,fù,mín,ān】:物产丰富,人民安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阜:盛多,丰富。9、阜财解愠:【fù,cái,jiě,yùn】:因以‘阜财解愠’为民安物阜,天下大治之典。阜字例句:1、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在阜康盛大开宴。2、阜平一带的地图,在阜平一带地图上还要标上轰炸目标,立即给空运送去。3、一百他叫林敏标,现年,系中山市阜沙镇阜东村*记助理,也是一名资深自愿者。4、曲阜市孔公家酒业有限公司位于伟大的思想家、育家、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故里。5、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树立安全阜阳文明形象。6、目的:探讨小儿精阜增生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7、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8、赵阜乔是一个很粗鲁的人,但是他很有钱,因为他靠卖牛肉发了财。9、鲁爷爷和王奶奶今年都是72岁,家住阜阳市颍上县。10、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将本省双季早稻产区分为太湖、宁镇、通扬和盐阜四个区。

阜字怎么读

阜读作fù。出自《周礼·天官·大宰》:“阜通货贿。”唐·贾公彦疏:“货贿者,谓商贾之家所为事业,通货贿,使之阜盛。”名〉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阜组词有:阜盛、崇阜、曲阜、阜康、土阜、丘阜、高阜、阜螽、阜安、阜成等。阜(fù)阳,简称阜,别名颍州、汝阴、顺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西与河南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河南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阜阳的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


阜字怎么读

阜字的读音是fù。部首:阜;繁体:阜;五笔:WNNF。阜字共有8画,笔画顺序为:撇、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组词:【阜盛】盛;兴盛。《周礼天官大宰》“阜通货贿”【土阜】犹土丘。《宋史魏胜传》:“胜矢尽,救不至,犹依土阜为阵。”【物阜】物产丰盛。《晋书顾荣传》:“元恶既殄,高尚成功,封闭仓廪,以俟大军,故国安物阜,以义成俗,今日匡霸事举,未必不由此而隆也。”【阜螽】蝗的幼虫。《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钟阜】1、指神话传说中地处极北、气候苦寒的钟山。2、指紫金山。阜的字义解释:基本释义:1、土山。2、(物资)多:物~民丰。3、姓。详细释义:【名词】1、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阜作左边偏旁,楷书写成阝。本义:土山。2、同本义。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说文》无石曰阜。——《广雅释丘》又如:阜陵(丘陵);阜陆(高地);阜丘(土山);阜垤(小土丘);土阜(土山)。3、泛指山。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又如:阜颠(山顶);阜积(堆积如山)。【形容词】1、丰富;富有。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又如:阜财(财富殷盛);阜康(富庶安康);阜货(财货盛多)。2、高。泛泛淇右,有堂孔阜。——元代虞集《赋卫节妇王妇人》

盛宣怀的后人今何在?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江苏常州。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的后人的介绍:长子,盛昌颐,是光绪辛卯(1891)年举人,曾任湖北候补道、德安府知府等职。次子,盛和颐,出嗣二弟盛隽怀,早殇。三子,盛同颐,早殇。四子,盛恩颐,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一生风流倜傥,花边新闻不少。五子,盛重颐(侧室刘夫人所生),溢中银公司的董事长,还是房地产巨商。六子,盛泰颐,出嗣三弟盛善怀。七子,盛升(升)颐(又名萍臣,侧室柳夫人所生),人称盛老七。上海足球史上队龄最长的球队,东华足球队老板。抗战前曾出任国民党的苏浙皖统税局局长,掌管了江南一带的税收大权。八子,盛钧颐,早殇。长女,适嘉兴姚赓韶。次女,适同乡冯敩干。三女,适无锡林志伟。四女,盛樨蕙,嫁给晚清上海道邵友濂的二儿子邵恒。五女,盛关颐,嫁给福建藉富商林微阁。六女,盛静颐,嫁给南浔首富刘镛的孙子刘俨庭。七女,盛爱颐(与宋子文的恩怨苦恋流传最广)八女,盛方颐,嫁给大盐商周扶九的外孙彭震鸣。第三代:盛毓邮(盛恩颐的大儿子),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读商科。盛毓度(盛恩颐的二儿子), 20来岁时留学日本。盛毓度不仅是个成功的实业家,还是中日邦交史上有贡献的政治家。他经常出席各种社团的演讲会,为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大声疾呼,故而享有“国士”之誉,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之一。盛毓珠(岫云)(盛恩颐的女儿),袁世凯大总统时代内阁总理孙宝琦的外甥孙女,颖若馆主。盛坤贤(盛恩颐的女儿),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盛佩玉(盛昌颐女儿,丈夫邵洵美)。邵洵美(盛樨蕙的长子),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名气的诗人、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还曾被誉为“民国美男子”。第四代:盛承洪、盛承兴(盛毓邮的儿子)邵祖丞(邵洵美的长子)曾孙女盛勤,复旦大学教授,曾孙女婿著名学者钱文忠。盛光祖,中国最后一任铁道部部长。扩展资料:1872年,盛宣怀建议李鸿章用建造商船来提供建造兵舰的费用,被李采纳,李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公司之一),这是盛办理轮船航运的开始。同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1873年, 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从此他开始正式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1879年,盛宣怀建议李建立电报事业,李采纳之,又命盛督办。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1年,盛宣怀被任命为津沪电报陆线的总办,从此进入电讯业。1882年,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1883年,盛宣怀督理天津海关,他挪用海关钱粮来资济电报事业,混淆各个部门的经费,因此受到处分,但因多方说情未被降职。1892年起,盛宣怀又开始在上海督办纺织业。1894年,开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名义,控制大纯、裕春、裕晋诸多纱厂。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盛宣怀

盛宣怀的后人现状如何?

盛宣怀是清朝晚期较大 的政商,称得上中国商业服务鼻祖。尽管盛宣怀与胡雪岩全是政商,可是胡雪岩的从二品官衔是虚职,而盛宣怀不一样,他是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政商,手上有权力,盛宣怀的官衔最大保证了邮传部尚书(从一品)。邮传部并不是一般的单位,等同于国家铁路局、交通运输部、电信网部、邮局部生成而成的一个大单位,盛宣怀是邮传部的最大领导干部,盛宣怀是依靠李鸿章发家,之后变成清朝晚期较大的政商,那么盛宣怀的后代子孙过得如何呢?盛宣怀是清朝晚期知名的政商,对中国商业服务作出卓越贡献盛宣怀出生于常州市,他16岁那一年太平军攻击常州市,追随爸爸盛康四处逃荒,之后到湖北生活。太平天国运动不成功之后,盛康带上孩子盛宣怀返回常州市生活。盛宣怀在李鸿章的幕府出任智囊(参谋长)一职,获得李鸿章的器重,之后变成李鸿章开办洋务派最给力的小助手。此外,盛宣怀还协助李鸿章办过许多大事儿,例如开办中国通商银行、京汉铁路、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其前身)、北洋大学堂(今南开大学)等,创办了中国十一个第一,含义便是有11项全是盛宣怀第一个创办的。不难看出,盛宣怀在商业银行、培训业、矿产业层面很有成就,并把西方国家的优秀引进技术中国,后人的人将他称为“中国商业服务鼻祖”。但是好景不长,之后他将民办学校铁路线变为国有制,与地区权益造成矛盾,进而引起了保路运动,加快了清帝国亡国。盛宣怀因此变成清廷的代罪羔羊,举国上下号召杀盛宣怀,清廷汇报工作商议下结论,盛宣怀没死,无法平复众怒。盛宣怀了解后仓皇逃窜到日本。清帝退位之后,盛宣怀受孙中山老先生所邀返回上海市,以前一度资助孙中山老先生的伟大事业。盛宣怀盛宣怀有八个孩子盛宣怀依次娶过三房正妻,有八个孩子,第一任妻子生的三个儿子使用寿命也不长,老二、老三英年早逝,大哥只活到46岁。二妻子只生孕一个闺女。三妻子生孕两子,泰源颐英年早逝,盛恩颐是知名的花花公子。八子盛钧颐为侧室所生,也是英年早逝。盛昌颐,出生于湖北省,盛昌颐四岁那一年追随爸爸盛宣怀返回家乡常州市日常生活,盛昌颐十五岁那一年妈妈悲剧离世。清廷晚年时期政局较为动荡不安,盛昌颐冲锋在前,第一时间赴北朝鲜竞技场为国效力。盛昌颐参与科举中秀才,依次出任湖北省候补道、德安府县令(从四品)。盛宣怀开办中国通商银行之后,盛昌颐受爸爸危害创办裕商金融机构,可是裕商金融机构才创办一年盛昌颐就病故了,寿终46岁。盛恩颐盛恩颐是盛宣怀最爱的孩子,名称是慈禧所取,盛宣怀之后把苏州市的宅院留园交给了四子盛恩颐。盛恩颐早前赴美国英国出国留学,是众所周知的花花公子,之后娶民国时期国家总理孙宝琦的闺女为妻。盛恩颐自小娇惯,培养了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他掏钱贪图享受,上海市区众所周知,由于他排名老四,他的车牌号是四个“4”,绰号盛老四。盛老四归还自身每一位小老婆标准配置一栋洋房,一辆进口豪华车,并派一大批保姆服侍他们。盛宣怀前边三个儿子过世得早,因此 对老四期待很高,用心种植,但是怎奈孩子不成器,整日玩耍。抗日战争完毕之后,盛恩颐深陷贫苦,连生态公园的门票费都没钱买,盛恩颐在苏州留园过世,寿终66岁。五子盛重颐盛重颐是盛宣怀最沉稳的孩子,他坚守祖业,非常少与政界来往,之后承继爸爸上海市区的一栋洋房。抗日战争完毕之后,盛重颐到香港做买卖,没两年就倒闭了,晚年时期贫困潦倒,在中国香港过世。盛升颐是盛宣怀的侧室柳夫人所生,之后娶知名战略家的闺女为妻,盛升颐跟国民党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密切相关,抗日战争期内盛升颐出任国民党苏浙皖统税务局厅长一职,执掌江南一带的税款实权,是孔祥熙一派的关键人物。盛宣怀的第三代孙盛宣怀的孙子辈中较为知名的是盛毓度,他是盛宣怀四子盛恩颐的孩子。盛毓度二十岁赴日出国留学,毕业于京都大学,之后在日本自主创业,创办具备中国特点的饭店和美食,遭受本地老百姓的钟爱,取得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美食引向日本。盛毓度是爱国主义者,他到日本做生意,并没有改变现状的国籍。盛毓度尽管是位创业者,却不缺专家学者风采,平常一身布衣儒巾,受大家敬仰。盛毓度高度关注中国的基础教育,他在上海交大开设学业奖学金,为此来激励学生们勤奋,并支助上海交通大学新教学区创建留园,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作出贡献。盛毓度尽管在日本日常生活,却没忘记自身的母邦,这类中华民族精神可赞,盛毓度在日本东京过世,寿终80岁。盛宣怀的第四代孙盛承懋是盛宣怀的重孙,毕业于北师大,大学毕业之后在中间教育研究室见习,31岁出任安徽师范大学助课,五年后去大家出版社出版做编写,后在苏州科技学校执教,以前出任苏州科技学校房地产业研究室优点。离休之后,从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工作中,并出版发行了跟房地产业有关的书本高达十几部。盛光祖是盛宣怀的重孙,盛光祖并不是简易的角色,他参与工作中,四十五岁时在国家铁路局出任总经济师一职,后先晋升为政治部主任、部长等。盛光祖在国家铁路局工作中五年之后,到中国海关总署就职,依次出任副厅长、副主管、厅长、中国海关主管等职位。任铁道部部长,2年随后中国中铁总公司经理。盛光祖在工作上可谓是步步高升,很取得成功。盛光祖退休后没多久,被任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委,盛宣怀有那样的子孙后代应当觉得自豪。之上是盛宣怀的子孙后代中较为知名的角色,盛宣怀过世之后,盛府慢慢迈向衰落,沦落贫苦阶层。尽管盛宣怀的三个儿子有出息的很少,可是他的子孙后代可谓是人才济济,没有让盛宣怀心寒。

李鸿章为什么要害胡雪岩

李鸿章害胡雪岩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胡雪岩在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斗争中站到了左宗棠一边,间接奠定了自己穷途末路的悲惨结局。【胡雪岩(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却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惜。导致胡雪岩资金链断裂的,还有号称“洞庭山帮”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买办的缔造者,他为汇丰银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国外金融资本势力和国内金融买办势力的内外夹击,其失败在战略上早已无可挽回。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湘淮党争】晚清最突出的朋党之争。以李鸿章、左宗棠分别为首的湘淮两党,不顾外敌压境,在窝里斗方面不遗余力,乃至衍生出无能之辈去前敌“挑大梁”,毁人又误国。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争,以及对国防政策之歧见,与李鸿章素来不睦,甚至势同水火。湘淮党争不仅耗去了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有限才华,同时,还直接导致了人才选拔上的腐败。亦间接造成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胡雪岩坚定跟随左宗棠的原因浅析】第一,和左宗棠的感情,高阳先生于《胡雪岩全传》中说,胡雪岩觉得李鸿章太爱权术,为人不够磊落,他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很有可能,以他和左宗棠的交往来说,应该不只是权钱交易,应该也有精神上的崇敬。如果改换门庭,需要及早谋划,再加上关键时刻的致命一击(纳投名状)才能取得李鸿章的信任。但是看他的性格与家教,可能比较难。第二,船大难掉头,必经跟了左宗棠这么久,难免和李鸿章的人会有磕碰,要是冒险掉头,可能会被收拾的很惨。而且举国上下都知他与左宗棠的关系,改换门庭会被很多人不齿的,以后还能否继续做他现在的生意还是很悬的。第三,家大业大自信也太大,他敢以一己之力对抗洋人赌丝,说明他是很自信的,他可能觉得干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树大根深,抗一抗也就过去了,最多不当财神,但是还是上海滩的大哥,如果改换门庭,又要从小弟做起,心理终究不太舒服。

李鸿章有多黑?为了整倒左宗棠,让巨富胡雪岩倾家荡产,郁郁而终

说到李鸿章和左宗棠,大家都会想到他们是黑暗孱弱不堪的晚清时期,最耀眼的人物,两人都是晚清时的重臣,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和张之洞、曾国藩,四人被称为「 ”中兴四大名臣”,若没有这几个人,恐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早已经灭亡了,他们让清朝又多续命数年。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胜一筹呢?其实两人曾经竞争过,而且有一人还因为他们俩之间的纠葛而破产,郁郁而终,此人就是胡雪岩。 胡雪岩出身卑微,幼年时侯家境贫困,从小他就帮人放牛,十二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逝。不得已的情况下,十三岁的胡雪岩只能在外闯荡,他在许多店铺当过小伙计,最后在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胡雪岩成为了正式的伙计。十九岁那年,他又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而胡雪岩为人机灵,没有孩子的于掌柜将他看作亲儿子那样对待,在他临死前,将钱庄交到了胡雪岩手上,这是他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胡雪岩较为年轻,他能力不够,因此钱庄的生意并不好,即便是生意惨淡,他还是私自挪用了钱庄里的五百两银子给王有龄。王有龄是何人,他是官家子弟,家中曾为他捐了一个「 ”候补盐大使”的官缺,但后来因为家道中落,他没有多余的银子在官场疏通关系,因此一直是候补,等到他结交胡雪岩后,胡雪岩为了帮助好友实现报国的心愿,便给了他大笔银子去官场运作。 王有龄不负所望,靠着五百两银子,入朝为官,他本人干练廉明,很快就在职位上做出了政绩,随后累迁为浙江巡抚。他当上大官后,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友胡雪岩,对他的钱庄大力支持,两人各自发展事业,互帮互助。 当太平军攻打杭州的时候,胡雪岩的钱庄在其中发挥了大作用,药店、茶叶、布匹,军粮漕运等,都由他经手买办,如此他在江浙商圈里颇负盛名。 可他一介商人还是无法抵抗太平军队的攻势,尽管他已经从上海、宁波等地不断购买军火支持王有龄打抵抗战了,但杭州城孤立无援,王有龄改变不了结局,最终他绝望了,以身殉城。胡雪岩痛失好友后,他的生意仍然得继续下去,他还是打算官商合作,这样他的生意才能够长久发展。 当时在曾国藩的引荐下,湘军将领左宗棠被委任为浙江巡抚,负责督办军务,如此胡雪岩打算跟他长久合作,筹集了大批粮草,亲自上门犒赏军队,以表诚意。他的慷慨行为让左宗棠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两人经常合作,左宗棠凭借胡雪岩在当地的影响力得到了当地的支持,长久以往,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左宗棠收复杭州后,让胡雪岩担任总管职务,负责一些战后重建等工作,来往的军饷和钱粮都是存在他的钱庄上。 胡雪岩的生意之所以欣欣向荣,离不开左宗棠的帮忙,而他也会投桃报李,在于外国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招募了外国军事专家,训练了一支武器装备先进的军队,这支军队在左宗棠抗击太平军的时候起到了助力,左宗棠收复了附近的失地,得到了朝廷的赏赐。而胡雪岩也依靠湘军势力,垄断了江浙一带的生意,扩大钱庄,身家两千多万,他成为了清末首富。 胡雪岩还经常会在当地做善举,尽可能地帮助贫困老百姓,即便各地战乱频发,但是在江浙一带的百姓却很少闹事,这为左宗棠省去了不少的麻烦,他很感激胡雪岩做的一切,还向慈禧表功,慈禧得知此人后,大加夸赞,让商人要以胡雪岩为榜样学习,还赐了他江西侯补道的官职和一件黄马褂,如此胡雪岩又成为了官商,这对他的生意更有好处。 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人在朝堂上闹出了不少的矛盾,虽然曾经都是曾国藩的幕僚,得到了曾国藩的举荐提拔,可两人在政事上经常会出现分歧,不愿妥协,如今左宗棠得到胡雪岩的帮助后,比如一些贵重药品,这些让左宗棠的军队在途中得以支撑,最终收复新疆,左宗棠成为了慈禧身边的红人,得到了官职和赏赐,胡雪岩也因为助军有功,得到了赏赐,两人风头正盛,但这招来了李鸿章的嫉妒。 李鸿章为了打压左宗棠,认为先要打压胡雪岩,这样就能让左宗棠失去经济支援。胡雪岩因为中法战争的爆发,他的贸易战惨败,收购的生丝瞬间贬值,李鸿章趁机让他的工厂不能开工,如此胡雪岩只能贱卖手中的生丝,亏去了一千多万,一时间胡雪岩的资金周转不灵。而后李鸿章还查到了胡雪岩有一笔八十万的银行贷款没有还,其实这是清廷借的,以胡雪岩的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但李鸿章扣留了这笔资金,拿不到还款的胡雪岩只能贱卖部分实业,如此才补上了贷款。 这时李鸿章又让人散布胡雪岩破产的消息,让许多存户纷纷到钱庄取钱,胡雪岩只能卖掉剩余的田庄地产,此时的他已经真正破产了,李鸿章又向朝廷举报胡雪岩拿朝廷的回扣和粮饷,慈禧大怒,让人抄了胡雪岩的家,又让左宗棠负责向胡雪岩催缴欠款。不久后左宗棠在福州病逝,此时胡雪岩已经贫困落魄,郁愤交加,最终病倒在床。 1885年11月,临死前,他立下了三道遗嘱,「 ”一是后人不要经商;二是后人不得从政;三是胡李不通婚。”可见胡雪岩是恨极了李鸿章,他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曾经惨痛的教训经历


揭秘清代首富胡雪岩破产原因

导读: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个丹顶鹤商人,清朝首富,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最后破产了。这里发生了什么?胡雪岩于1883年12月初破产。据当时《申报》的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薛稷钱庄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险,胡雪岩将其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怡和和天香洋行。胡雪岩拜尔拉在给洋人的一封信中,已经披露了当时的生丝价格:“每包生丝均价为320两白银”,所以一万五千包生丝总价值为480万两白银。胡雪岩囤积生丝,损失150万两白银。可是,胡雪岩这个巨富,就因为输了150万两银子,就倾家荡产了?这种说法自然难以置信。那么,当时还发生了什么?1884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去年冬天,“本港各大银行相继倒闭,大概消费几百万。市场情况大打折扣。”1884年,市场更加萧条,更多的商店倒闭,这涉及到放贷的银行。清朝首富胡雪岩为什么会破产?/当时国内出现了修建铁路、煤矿、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成立。胡雪岩大量资金从银行和公司流向股票市场。更何况,很多人把买卖股票当成合法的赚钱生意,所以向银行借钱炒股是常事。结果《申报》说:从1883年开始,“买卖股票的繁荣程度不亚于全国,不到一年,爱情的弊端却显露出来,股票直如废纸。”从银行和公司流出的大量资金在股票市场蒸发了。导致坏账和坏账大量出现,经济形势恶化。在这种背景下,胡雪岩花大价钱囤积生丝,应该说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的时候,生丝可以及时变成现金。但是,胡雪岩钱庄的钱,远不止为生丝囤积的四百八十万银子,更多的钱应该是当时借出去的。当剧烈的金融动荡来临时,这些借出去的大量资金往往成为无法收回的坏账和坏账。一旦遇到挤兑,自然会不知所措。这应该是胡雪岩破产的真正原因。


晚清富商胡雪岩属什么?

胡雪岩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阜怎么读

阜的读音是fù。阜组词有:阜盛、崇阜、曲阜、阜康、土阜、丘阜、高阜、阜螽、阜安、阜成等。一、阜盛 [ fù shèng ] 丰盛;兴盛。《周礼·天官·大宰》:“阜通货贿。”唐·贾公彦疏:“货贿者,谓商贾之家所为事业,通货贿,使之阜盛。”二、崇阜 [ chóng fù ] 高冈;高丘。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山庭院,古木崇阜,幽若山谷,当时辇土营之。”三、阜康 [ fù kāng ] 1、富足康乐。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诗:“江南昔未乱,闾左称阜康。”2、指使富足康乐。《旧唐书·裴度传》:“在敬宗时,阜康兆庶,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四、土阜 [ tǔ fù ] 犹土丘。何其芳《雨前》:“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

阜怎么读?

阜的读音是fù,声母是f,韵母是u。一、阜的释义1、土山。2、(物资)多。二、字源解说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阜的古字形像阶梯或像阶梯那样有起伏的山,后来演变为“山丘”之意。阜也用来表示面积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由此引申为厚、大、多之意。三、组词熙阜、阜蕃、钟阜、邱阜、山阜等。扩展资料:一、熙阜 [ xī fù ] 兴盛。二、阜蕃 [ fù fān ] 繁衍生息。三、钟阜 [ zhōng fù ] 1、指神话传说中地处极北、气候苦寒的钟山。2、指紫金山。四、邱阜 [ qiū fù ] 土丘;土山。五、山阜 [ shān fù ] 亦作“山峊”。土山。泛指山岭。

关于中国得知识问答题,最好是选择题.

http://hi.baidu.com/%CA%AB%BF%F1%BD%A3%CF%C0 这哥们儿的空间有上千条呢!~~你自己去选吧!~我这网速慢 501.是谁建立的金朝? 答案:完颜阿骨打 502.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疗法后人称之为什么? 答案:麻沸散 503.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之后,宇文化及立谁为帝? 答案:杨浩(秦王) 504.清朝嘉庆皇帝在位多少年? 答案:25 505.谁于公元300年起兵进京,杀掉了贾南风? 答案:赵王司马伦 506.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中阐述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并获得通过? 答案:一国两制 507.屈原是楚国的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后来投汨罗江而死,那么他在楚国当官时是个什么职位呢? 答案:大夫 508.西晋王朝有一个“傻子皇帝”,他叫什么? 答案:司马衷(晋惠帝) 509.在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后,金人拥立谁为皇帝? 答案:张邦昌 510.公元1727年,清廷同俄国订立了哪两个条约,在划定中俄边界及处理两国通商问题等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 答案:《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 511.西安事变又称什么? 答案:双十二事变 51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平城是今天的那里? 答案:大同 513.唐朝谏官狄仁杰出生在哪一年? 答案:狄仁杰生于630年,贞观四年(答出贞观年间即可) 514.“党锢之祸”发生于东汉末年,其中宦官一派最为强大,那么,宦官迫害的人物,被称之为什么? 答案:党人 515.公元617年,谁杀了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 答案:刘武周 516.请问中国历史上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哪一年? 答案:1937 517.宋太宗即位后改名为什么? 答案:赵炅 518.唐代发生了著名的“牛李党争”,牛李分别是指的是谁? 答案:牛僧孺和李德裕 519.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将领跟随郭子仪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全家四十六死于战争,女儿远嫁回纥,安史之乱后由于功高震主受到猜疑,愤然起兵反叛引回纥吐蕃联军回攻唐朝,请问这个将领是谁? 答案:仆顾怀恩 520.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会后组成了三人军事领导小组,请问是哪三人? 答案: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521.唐武德初年,谁率领唐军消灭了义军李子通的势力? 答案:杜伏威 522.康熙皇帝对他的臣子于成龙的为官评价非常高,给了他一个什么称号? 答案:天下第一廉吏 523.陈胜发动了反秦起义后,建立了一个什么名称的政权? 答案:张楚 524.曹植的《洛神赋》是为谁而作的? 答案:甄氏 525.祖大寿和吴三桂是什么亲戚关系? 答案:舅甥关系(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526.清咸丰帝曾派大臣同英法等国公使议和,同英法签定了什么条约,后又将其取消? 答案:《天津条约》 527.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叫什么? 答案:赵明诚 528.“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案:东方朔 529.是哪一位清军将领带兵攻破了松山关,活捉了洪承畴? 答案:肃亲王豪格 530.李渊攻陷长安城后先立谁为皇帝? 答案:杨侑(代王) 531.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哪部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 答案:《洗冤集录》 532.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答案:晋朝(西晋) 533.西夏是指哪一族在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封建政权? 答案:党项族 534.晋灵公被谁刺死在桃园之中? 答案:赵穿 535.清朝哪一个人被认为是中国最典型的官商? 答案:胡雪岩 53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形容谁? 答案:楚庄王 537.光绪帝的生父是谁? 答案:醇亲王(奕譞) 538.耶律阿保机死后,其皇后对官员家属说“今吾为寡,尔等合宜有夫”,并在阿保机葬地叶木山大量屠杀官员为阿保机陪葬,以强硬的手腕压制了辽内部各种矛盾,保证了辽的统一强盛,请问这位皇后叫什么? 答案:述律皇后(应天皇后、述律平) 539.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什么关系? 答案:表兄弟 540.哪个人与陶渊明并称为当时的“诗坛双璧”? 答案:谢灵运(谢客) 541.清代沈复所著的一部自传体散文,讲述了他与妻子(陈芸)的生活故事,近代以来深为林语堂、俞平伯等人赏识。请问这部著作叫什么? 答案:《浮生六记》 542.“牛李党争”是唐朝人民的一大灾难,请问这个历史事件的高潮发生于哪一朝? 答案:唐穆宗 543.“澶渊之盟”以后,宋与哪国形成对峙局面? 答案:辽 544.严嵩死后,徐阶接任内阁首辅,请问徐阶死后,是哪个人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答案:李春芳 545.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于公元何时回到长安? 答案:前81年 546.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使馆在哪里? 答案:重庆 547.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价廉物美哪种纸? 这种纸平整光滑,又薄又软,成本低廉,便于书写。 答案:“蔡侯纸” 548.南宋初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入侵,某书生在采石一战中以2万兵力击溃对方60万大军,为南宋赢得了苟延残喘时间,请问他是谁? 答案:虞允文 549.公元1232年,蒙古军大败金军于三峰山,史称什么? 答案:三峰之战 550.艺术界闻名遐尔的[清明上河图]出自何人之手? 答案:张择端 551.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是? 答案:《春秋》 55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什么? 答案:诸侯 553.京师大学是什么时候开办的? 答案:1898 554.清朝乾隆皇帝组织大批学者编写的世界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答案:四库全书 555.秦孝公拜卫鞅为什么?并支持他变法。 答案:左庶长 556.古人讲究谦辞礼让,谈到自己儿子时一般称为什么? 答案:犬子 557.被同时冠以“倒戈将军”和“布衣将军”之名的是谁? 答案:冯玉祥 558.北宋第二次全面出击辽,三路大军——曹彬东路、田重进中路、潘美西路,齐头并进,攻入辽国境内,最后被辽内线防守击败,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什么? 答案:岐沟关之战 559.在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后,谭嗣同不愿逃走,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后慷慨就义,留下了那句著名诗句? 答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560.明清之际,有8个女子虽然沦落风尘,却志趣高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史称“秦淮八艳”,她们分别是哪些人?(最少举出3个) 答案: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马湘兰、顾眉(顾横波) 561.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历经20多年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这部巨著叫什么? 答案:《本草纲目》 562.宣和七年,金兵两路攻宋,谁提出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 答案:李纲 563.魏文帝曹丕的皇后甄氏原是谁的妻子? 答案:袁熙(袁绍次子) 564.南朝名将王僧辩曾和谁一起击败过侯景? 答案:陈霸先 565.南宋末元初,有句话说: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谁? 答案:文天祥 566.宁远之战是明朝自有辽事以来,明军对后金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明人称之为什么? 答案:宁远大捷 567.司马迁的绝笔之书是写给哪位故人的? 答案:任安 568.“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是毛泽东为牺牲在缅甸的我抗日名将---的挽诗中的句子,请问此人是谁? 答案:戴安澜 569.贺六浑是哪个人的别名? 答案:高欢(贺六浑是高欢的鲜卑名) 570.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是唐朝的哪个人? 答案:李淳风 571.哪一位诗人被称为花间诗派的鼻祖? 答案:温庭筠 572.请问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的时候几岁? 答案:十三 573.馒头是由谁发明的? 答案:诸葛亮 574.唐宪宗元和十年6月3日,极力主张削藩的两个宰相被人刺杀,其中一个重伤幸免于难,请问他们分别是谁? 答案:裴度和武元衡 575.三公制始于汉朝哪一个皇帝? 答案:汉成帝 576.“农田水利法”是历史上哪次变法中提出的兴农措施? 答案:王安石变法 577.陈平、周勃等人调动军队,尽诛诸吕后,选中了谁做皇帝? 答案:代王刘恒(汉文帝) 578. 明末,是哪一个人带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凤阳,并火烧龙兴寺? 答案:高迎祥 579.抗战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是哪位? 答案:左权 580.周武王的名字叫什么? 答案:姬发 581.清朝的议罪银制度由哪一个人首创? 答案:和珅 582.袁世凯死后,日本政府采取「菊分根」的计划,是由何人规划? 答案:胜田主计 583.城隍的名称最早源起于哪一本书中? 答案:周易 584.春秋时的晋国被几家给分了? 答案:三家(赵襄子 魏桓子 韩康子) 585.孙吴兵法说的是哪两个人? 答案:孙武、吴起 586.刘邦进关后,不放诸侯进关是采纳了谁的意见? 答案:鲰(zou)生 58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请问这里的君指的是谁? 答案:李龟年 588.晚清时谁将天京围困得水泄不通,得了“曾铁桶”的绰号? 答案:曾国荃 589.哪个唐将在曾在阵前用美女跳舞迷惑吐谷浑部,从而大败吐谷浑? 答案:柴绍 590.古时人称 “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 ” 的朋友为什么? 答案:金兰之交 59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谁? 答案:盘庚 592.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其原名为? 答案:张遂 593.袁世凯曾为了报答哪位外国著名记者的吹捧而将王府井大街改名? 答案:莫里逊 594.“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说的是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