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落第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3-04 05:28:29 编辑:莆仙君

古代中的(落第)是什么意思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解】:
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荆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南),王维好友。
②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③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④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即至”二句说,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
⑤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东京洛阳。“江淮”二句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
⑥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
⑦行当:将要。桂棹:桂木做的船桨。未几:不久。
⑧适:偶然。“知音稀”语出《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吾谋”二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但了解他的才学的知音并不少。


【韵译】: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
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
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
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
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
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
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评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
��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籍,使其觉得知音有人是
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
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


落第是什么意思

意思:指科举考试没考中。第:等第,名次。落第拼音:luò dì出处: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同学一百余人,我在其中,不过是没有落第。”朝代:近代作者:鲁迅扩展资料:落第的近义词:落榜、落选落第的反义词:及第、中第一、落榜指考试没有被录取。引证解释:杨世运 等《从青工到副教授》:“但他想的已不是自己高考落榜的苦恼,而是周围工人同志们的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二、落选没有被选上。引证解释: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六章:“一贯搞调和主义的 王老好 ,受到严厉的批评,在支部改选时也落选了。”三、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及第。引证解释:清沉涛《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乾隆、壬辰第二人及第。”四、中第专指科举考试及格。引证解释:明叶显祖《鸾鎞记·摧落》:“不得中第,真好悲愤也呵!”

落第的意思是什么

落第,汉语词语,拼音luò dì,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也指考试不及格。具体含义:1、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2、泛指未被选中或成绩不及格。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同学一百余人,我在其中,不过是没有落第。扩展资料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1、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2、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3、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身声价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4、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及第 是什么意思?

高考及第意思是被录取了。原本是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1、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2、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相关记载如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又如《祭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 上一篇:段乃心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