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哈苏503cw

时间:2024-03-12 02:31:50 编辑:莆仙君

求相机排名榜,比较推荐的有哪些?

相机排行榜:徕卡M3、尼康FM2、康太时G2、宝丽来SX-70、哈苏503CW、柯尼卡 C35 AF 、奥林巴斯OM-1、尼康FM3a、佳能AE-1 、禄徕双镜头反光相机 。推荐徕卡M3。1、徕卡M3徕卡M3是诞生于1954年徕卡一款划时代意义的135相机,徕卡M3的出现奠定了徕卡在连动测距相机中不可动摇的地位。M3超脱了原本徕卡螺口相机设计,变得更完美、更精密,在机械和光学性能各方面都有重大改进。徕卡相机的发展显示出世界相机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此同时,许多摄影师用徕卡相机记录下人类生活中的无数重要瞬间和平凡人生。因此,徕卡相机的发明不仅促进了人类摄影历史的发展,也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尼康FM2 尼康FM2照相机是目前NIKON 35mm系列中唯一的一架销售期最长的全机械照相机,是NIKON手动相机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是尼康公司于1977年推出的FM型的改良型,于1982年推出。它做工精良,可靠性高,故障率极低,耐温性、抗冲击性十分强等优点,使这架照相机成为一般专业摄影和高级业余摄影者都想拥有的一部经典照相机。3、康太时G2 康太时(contax)G2是旁轴联动测距相机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是由蔡司和京瓷合作在日本复活康泰时品牌之后在1994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自动对焦可更换镜头旁轴相机G1的后继产品。作为一部自动对焦的旁轴相机,Contax G2在易用性和方便性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在它坚固的钛机身之内包含了自动对焦,4Fps的自动卷片,1/6000秒的快门,多重曝光,包围曝光,曝光补偿,TTL闪光/测光等等功能。4、宝丽来SX-70宝丽来SX-70是1972年宝丽来推出的袖珍型即时成像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机,随即风靡世界,到70年代中期时共售出了600万台,SX-70开创了自动吐片的革命。这款相机具有自动、电机驱动、可折叠、单镜头反光等特点,拍摄的胶片能够自显影和自控时。在70、80年代的美国,拥有一台SX-70相机一度成为时髦的标志。5、哈苏503CW哈苏503CW是一部高级中画幅照相机,哈苏503cw设计精巧、坚固耐用。就其体积及重量而言,它在同规格的相机中都是比较小的,标准的配置(机身+A12后背+CF80mmF2.8镜头)的重量甚至比某些35毫米单反相机还要轻。加上德国蔡司公司为之生产的高品质镜头,哈苏503cw赢得了众多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信任。6、柯尼卡 C35 AF 柯尼卡 C35AF是第一架实用的AF 135传统照相机,应用 Honeywell 公司生产的自动对焦元件,属于第一代被动式自动对焦技术,是世界上第一款有自动对焦能力的相机。KONICA C35 AF通过两个测距窗后面的反光镜把影像反射到AF传感器,传感器把两个影像的反差进行比较,并改变其中一块反光镜的位置,当两个影像的反差完全一致时,AF组件内的集成电路即可操纵照相机进行调焦,从而实现了自动对焦。从此,开辟了单反照相机的自动对焦时代。7、奥林巴斯OM-1奥林巴斯OM-1采用了将五棱镜深入镜箱的设计,所以机身非常小巧,而且取景器十分明亮,取景范围高达97%,加之采用了空气减震器,使得快门释放的震动和声音大大降低,还具有反光镜预升等功能。性能优异的OM-1在当年大受追捧,也促使其他相机厂商加快开发小型135单反相机的步伐。OM-1后来在1973年增加了马达驱动功能后的版本称为OM-1 MD,1979年又升级为OM-1N至1987年停产,总共生产了近15年,可见其受欢迎程度。8、尼康FM3a 尼康FM3a延续了FM2的许多优点,包括坚固的金属机身,简单有效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1/4000s的最高快门速度,1/250s的闪光同步速度。同时,FM3A配备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不用电池也能全范围正常工作的混合式快门(佳能New F1、尼康F3、宾得LX都有类似功能,但都受到一定限制)。另外,FM3A增加的功能还包括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TTL闪光控制、DX编码自动识别和新型的更明亮的取景对焦屏等等。9、佳能AE-1 佳能AE-1是一款35mm焦平面快门单反相机,上市时间为1976年4月。由5个主要元件和25个次要元件构成,由一台微型计算机进行中央控制。推出AE-1时,TTL手动测光相机(包括佳能 FTb和佳能 FTb-N)依然是35mm单反相机市场的主流。自动曝光相机仍然处于单反相机市场的领先位置。它们都比较昂贵而且产量较少。AE-1是佳能的经典之作,如果有选必收藏之10大佳能相机,它一定是前三位。经典地位不容怀疑。10、禄徕双镜头反光相机 禄徕是1929年德国禄莱推出了6×6cm的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相机,取景器和成像分别采用了两个镜头,从诞生至今以其奇特的样式风靡世界几十年。至今已经有了超过七十年的历史。Rolleiflex 2.8FX与它的前辈相比,取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功能,镜头镀膜用了禄莱公司的招牌技术Rollei HFT镀膜,在色彩和抗眩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徕卡作为相机中的佼佼者,他是通过什么获得今天的成功?

和徕卡相机相关的几个基本词汇有: 旁轴,手动,机械,精致,贵族,德伟。徕卡代表的相机是一种精致的机械,就像它外表的每一个线条;徕卡代表的相机有它自身的特别对焦方式,旁轴对焦系统,未必能精确到5米外5毫米内的精细对焦程度,但是也有它在自动对焦到来之前的快速对焦拍摄精彩一刻的方法。很多中国以及东亚国家的人用自己的肉眼特征去界定徕卡色,德伟,尽管这种认识和欧洲人,和原厂工程师的理解相去甚远,但是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色彩认知,一时间还难以打破,好在在黑白影调上还是能达到东西方一致。东方人好赋予的特征在徕卡照片影调上显露无余。叶公好龙也。徕卡是拿来玩的,浅玩养心,深玩励志,神玩立业。但却不能拿来用,这不能用那个叫无用的词,但是绝不会在需要完美出片的场合下看到谁拿个徕卡在工作。徕卡就是这样一种相机。它存在,却是历史;它无用,却是贵族;它不思进取,却一直鼓励人们完美。不要和佳能比,佳能是劳工,是技师,是农民,是军人,是艺术家,而徕卡是贵族,是牧师,是一尊佛像。被称为相机中的劳斯莱斯,最流行的135相机最初就出自徕卡的门下,它不是哈苏相机。在英国,一些绅士不拍照,身上也要带着它作为身份的象征,这就是徕卡。而在尼康、佳能、索尼占领市场的如今,日本却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徕卡迷。这不得不说徕卡在相机迷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徕卡的诞生使得战地摄影记者扔掉了大中幅相机,这种耐用、成像优异、便于维护以及携带的相机成为他们的最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美军给部队配发了这种相机,但由于质量好,当遇到被俘获前需要破坏相机时,必须要绑在手榴弹上才能炸毁。1954年,划时代意义的135相机诞生,它就是 徕卡M3。徕卡将积累的全部技术储备都用在了这台相机之上,采用了坚固的黄铜制作机身,各项技术指标首屈一指,1954年到1966年期间,累计产量超过20万台。徕卡半个世纪前推出M3至今,式样就没有变过,外形简洁,柔中带刚,拥有黄金比例,朴实中透着优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徕卡的设计更是充满前瞻性,因为一切经典的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自M3后,徕卡相继推出的 M2、M4、M4-2、M4-P、M6以及M6 TTL ,这些几乎都是按照1954年时的基本设计理念演变改进而来。没有太多的变化,一直坚守着纯正的血统,依旧经典和完美!

哈苏历史上那些经典相机,你是否曾拥有过

拥有过哈苏500CM CLASSIC
CLASSIC 英文翻译过来是“经典”的意思。500CM在1970年面市,1989年停产,前后共生产了20年,在此期间,镜头、调焦屏和输片手柄等地方都有变化和改进。500CM CLASSIC产于1989至1994年,是500CM的换代型。500CM CLASSIC套机采用的是哈苏CF镜头,由于全部采用金属材料,一直在哈苏用家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也许是为了维系这种所谓的经典,
500CLASSIC没有像其他后期机型一样使用美能达的那款著名的明亮锐利对焦屏,它的标准对焦屏不带裂像取景,成像较暗,机身底部没有专用的三脚架快速偶合接板。但和早期生产的500CM 相比增加了反光镜预升和改变了过片摇把。


哈苏相机的历史

1906年出生于瑞典哥德堡市的维克多·哈苏,青年时代曾热衷于鸟类摄影,并对当时市场上的徕卡、康泰时、格拉弗莱克斯及禄来等相机耳熟能详。他的梦想就是制造一台“可以更换镜头、胶片盒和取景器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瑞典空军从维克多·哈苏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他对先进的相机设计思想,便向他订购侦察用的相机。为此,哈苏于1941年制成了第一台 航空相机――HK7型,并随后为陆军设计制造了SKA4、SKA5和MK80型相机。在1941年至1945年间,哈苏公司交付瑞典空军和陆军使用的相机 共有36台。诞生于1948年的哈苏首台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相机1600F,标志着哈苏相机开始进入一般摄影领域。它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成像质量不仅很快受到专业摄影师 的青睐,而且引起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重视。1969年,阿波罗宇宙飞船首航月球,那张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照片就是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哈苏相机从 此更是名声显赫。在中画幅相机的发展史上,哈苏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最早采用镜间快门,实现了1/500秒的闪光同步速度;最早采用自动收缩光圈,摆脱了收放光圈的繁 琐;它的外形设计几十年很少变化,但内部结构的改进和功能的增加,演绎出众多新机型。如今,它的品牌和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相机发展史上永恒的经典!1978年,维克多·哈苏辞世,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相机王国,仍然在不断发展壮大。

哈苏503CW的产品概述

就其体积及重量而言,它在同规格的相机中都是比较小的,标准的配置(机身+A12后背+CF80mmF2.8镜头)的重量甚至比某些35毫米单反相机还要轻。加上德国蔡司公司为之生产的高品质镜头,哈苏503cw赢得了众多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信任。但没有缺点的相机实在难找,哈苏503cw与同类型相机相比,一是价格偏高,二是镜头调焦环的转动角度较大,多次曝光需要卸下胶片后背,胶片后背的插片没有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