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怎样引起的?怎样治疗和预防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肛门。上消化道的疾病有:食管炎,食管息肉,食管癌,贲门炎,贲门癌,胃炎,胃溃疡,胃癌,胃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下消化道的疾病有:阑尾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直肠息肉,直肠癌,肠炎等。
原因:1.饮食2.环境因素3.生活因素4.烟酒等5.心理因素6.工作因素。
治疗:建议到大医院查找病根,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做胃镜能查出哪些病,能查出肠道疾病吗?
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 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 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 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 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 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 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 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选用非处方药
①西 药
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
消化酶类:达吉(复方消化酶胶囊)、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干酵母、胰酶、乳酶生(表飞鸣)
抑酸药: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对腹痛症状较有效)等
其它:二甲硅油(消胀片)。
②中成药
柴胡舒肝丸、香砂枳术丸、大山楂丸、加味保和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加味左金丸、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神曲茶(六曲茶)、六味安消散。
除了胃镜,还有什么可以检查胃的仪器吗?
其实胃镜检查目前很成熟,无论从检查设备还是检查人员的手法都已经越来越容易让病人接受。而且每个人食管对这种检查带来的刺激耐受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人感觉非常痛苦,也有人几乎没什么感觉,我就曾经看到过很多不同感觉的病人,所以如果你没有做过这个检查,建议你试一下。主要是这个检查优点很多:直观、明确,同时可以局部给药治疗。
当然,如果你坚决抵制这个检查还有别的检查可以选择:
1、消化道钡餐:非常古老的检查,要吃很多显影用的钡剂,然后拍几个位置的片子。这个检查现在很不实用,要接受放射线照射(比平时拍片多很多),而且只能看个大概,不能看到消化道内具体情况。
2、胶囊胃镜:这是比较先进的无痛苦检查,口服一个胶囊大小的检查装置,它在消化道运动过程中不断拍摄,记录消化道内壁情况,通过外部设备接收信号,制作成录像。这种检查基本无痛苦,属于可视检查,但是有个缺点:胶囊在消化道拍摄可能会有遗漏,不能人为控制,只能随消化道蠕动下行。相比消化道钡餐要好得多。
以上一点不成熟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