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施工测量即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施工阶段将设计在图纸上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放样)到施工作业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控制工作,以指导和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任务1、工程开工前的测量工作施工场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场地的土地平整及土方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定位测量和标高测量;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构、配件的安装定位测量;施工期间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测量。3、竣工后的测量工作竣工图的测量及编绘;后续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测量。扩展资料原则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又是分期分批兴建。为了保障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相互连成统一的整体,施工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一样也必须遵循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即首先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基础测设出每个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位置。另外,施工测量的检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设出现错误,将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测设过程中要按照“步步检校”的原则,对各种测设数据和外业测设结果进行校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1、控制测量: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2、地形图测绘:根据设计需要,实地测量道路附近的带状地形图;3、中线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位置测设于实地;4、纵、横断面图测绘: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并绘制纵、横断面图;5、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及时放样各种桩点作为施工依据。校对及增设水准点其一,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设计单位交付的水准点一般是几个月前设置。这些点位处于野外很容易被人为撞动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复核;其二,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 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如一个工程项目分几个标段,还要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扩展资料: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又是分期分批兴建。为了保障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相互连成统一的整体,施工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一样也必须遵循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即首先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基础测设出每个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位置。另外,施工测量的检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设出现错误,将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测设过程中要按照“步步检校”的原则,对各种测设数据和外业测设结果进行校核。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① 两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② 护桩应选在施工范围之外,但不宜太远;③ 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1、工程开工前的测量工作施工场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场地的土地平整及土方计算;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位。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定位测量和标高测量;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构、配件的安装定位测量;施工期间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测量。3、竣工后的测量工作竣工图的测量及编绘;后续重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测量。扩展资料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确定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来选择测设方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什么?
施工测量即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施工阶段将设计在图纸上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放样)到施工作业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控制工作,以指导和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其主要内容有:扩展资料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确定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来选择测设方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方向线交会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简述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工程测量)
1、测量学的任务
其任务有三个方面:
①研究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地球科学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②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测绘成图;
③将图纸上的设计成果测设至现场。
2、测量学的作用
①首先,在工程设计中提供图纸资料、明确占地范围了解周边工程、了解占地范围内有无城市地下管线、是否对勘探和机械设施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工程测量带来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及管线探测图,工程设计就成了无米之炊。
②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实地定位放样,因为建筑物在什么地方摆放,不可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流程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分,其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而且往往相差非常悬殊,此时应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定位的精度要求,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定得过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放样的工作量,延长放样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度施工的需要。
③最后就是确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建筑物竣工时的定位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和测量放样误差所引起的。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的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应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程序和方法,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对于某些建筑元素,虽然它们之间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很高,但在放样时,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几何联系直接进行。
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什么?
施工测量即各种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在施工阶段将设计在图纸上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放样)到施工作业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控制工作,以指导和保证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其主要内容有:
扩展资料
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
确定一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及分布、放线精度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来选择测设方法。当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或轴线形式时,采用直角坐标法放线最为方便。
极坐标法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角度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不便量距或测设点远离控制点的地方。对于一般小型建筑物或管线的定位,亦可采用此法。
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时,可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用距离交会法来测定点位,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方向线交会法的特点是:测定点由相对应的两已知点或两定向点的方向线交会而得。方向线的设立可以用经纬仪,也可以用细线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
1、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设计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2、施工测量的特点: (1)测设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建筑物或构筑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2)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3)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并有大量土、石方填挖,地面变动很大,又有动力机械的震动,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设稳固且在不宜破坏的位置。 3、施工测量的原则:
施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建筑结构的位置。 4、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现场踏勘: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 (3)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 (4)绘制测设草图、拟定测设计划。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 (3)导线——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形式及要求 (1)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T”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主轴点不应少于3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2)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 (3)根据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进行测设。 方法同利用建筑红线测设。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采用拨角90的方法加密形成方格网。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水准点分别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 1.基本水准点。一般建筑场地埋设3个,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将其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之处。 2.施工水准点。靠近建筑物,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的高程。通常设在建筑方格网桩点上。
第三节民用建筑中的测量工作 一.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1.定义:将建筑物的外廓(墙)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为建筑物的放线及细部放样提供依据。 2.定位方法 (1)直角坐标法或极坐标法定位——有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或导线时。 (2)根据已有建筑物定位——无控制网时。 从已建建筑物引出ab——延长ab得建筑基线cd——拨角、量边得角桩——检查角度和边长,以满足要求(如:1/5000,1’)。 注意:测设时,要考虑待建的建筑物墙的厚度。 二.民用建筑物的放线 1.内容: (1)根据定位出的角桩,来详细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中心桩)。 (2)延长轴线,撒出基槽开挖白灰线。 2.延长轴线的方法 (1)龙门板法——适用小型民用建筑。见P191的图11-13。 (2)引桩法——适用大型民用建筑。 三.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基底。 当基槽挖到离槽底0.3~0.5m时,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在槽壁上钉水平控制桩。
建筑的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按工作性质划分,一般有:
水平方向的定位和放线,包括点的水平坐标的定位和施放主轴线;
垂直方向的定位和放线,包括水准点的引测,高层标高的引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基坑变形的检测,这部分现在已经逐步有专业单位实施,但实际上土建施工单位也在做。
此外,还要看是什么单位做施工测量,要求不同、仪器不同、分工不同,工作内容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