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新闻界

时间:2024-03-14 17:49:39 编辑:莆仙君

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是什么?

中国新闻界四个最高奖项 “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这是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新闻作品、新闻工作者的奖项。已经成为国内新闻界评选的四个最高奖项。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自1991年至今已评选16届.今年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定于七月下旬举行,共设26个评选项目,其中报纸、通讯社作品设消息、言论、通讯、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摄影、报纸版面、新闻漫画、报纸副刊作品8项,广播、电视作品设消息、评论、新闻专题、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新闻节目编排各7项,网络作品设评论、专题2项,综合评选的项目有新闻栏目和新闻论文2项.中国新闻奖评委会由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单位领导、新闻院校、新闻研究机构专家等70人组成。评委实行轮换制和回避制。
“韬奋新闻奖”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等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凡在正式批准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编辑、通联、校对、资料等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不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机关报社长、总编辑,广播电台、电视台台长,中央新闻单位和部委专业报的社长、总编辑和台长)。前三届每届评出获奖者10名,获提名奖者30名。从第四届评选开始,不再设立提名奖。
“范长江新闻奖”是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设立的新闻奖。1935年,我国处于民族危亡的年代,26岁的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到贫穷落后的大西北采访,他看到了当地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连续发表了反映当地人民备受煎熬压迫、各界抗日激情高涨以及工农红军坚持战斗的通讯,引起国人的关注。范长江也因此一举成名。后来他又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奋斗几十年,一直到1970年逝世。他曾经担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他还是中国记协的前身--1937年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范长江是中国新闻界著名的杰出的代表,用他的名字设立我国中青年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能更好的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此奖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的最高荣誉奖。于1991年开始评选,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是中国记协于1994年主办的常设全国性新闻奖。评选奖励全国优秀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通联、校对以及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主持人和新闻播音员。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
表彰新闻界中优秀分子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促进新闻界多 .


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是

普利策奖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一个世纪以来,普利策奖一直是新闻业的标杆,与美国社会一同经历了战争硝烟、政治丑闻和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从最初的新闻奖,普利策奖现在还设立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综合奖项,其影响力历久不衰。[1] 普利策奖包括十四项新闻类奖项和七项创作类奖项组成,新闻类奖项的获奖者不限国籍,但必须在美国媒体中发表过作品。而创作类的奖项则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的例外是历史写作奖,如果作者身为外籍人士,但写作的作品涉及美国史,仍有机会获得这一奖项。[1]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田纳西的新闻界》的主要内容

《田纳西的新闻界》描写一个年轻人,来到田 纳西州担任《乔森地区的曙光和号角报》的助理编辑。田纳西的记者们 喜欢热闹和惹是生非。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侮辱别人的人格并且摧残 其身体,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这篇小说的内容荒诞可笑。当记者们工作时,就“开始了斗殴,展
开混战,这些场面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即使神奇之笔也无济于事。人们 射击啦,格斗啦,砍杀啦,嚎叫啦,都拼命地想把对方扔到窗外去”。 夸张几乎是所有讽刺作品里必不可少的。马克·吐温从一开始写作 时就运用夸张手法,有时夸张达到怪诞的地步。马克·吐温的夸张使人
感到震惊、荒谬和离奇,但从中又往往反映出生活中的某些真理。
  在短篇小说《田纳西的新闻界》里,正如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一 样,作者不时地将隐喻形象化,逗引读者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田纳西的新闻界》的主人公是一位傻子。他出乖露丑,达到无以 复加的地步。该小说不只是夸张,而且还运用过分贬低的手法,使我们 感到滑稽可笑。编辑和上校在决斗中击穿了主人公的手腕,他大声嚷道: “我刚才还说,我只不过是出来蹓跶,因为这是他俩的私事,我认为自 己不必参与。可是,这两位先生却恳切地请求我留下来,并且叫我放心, 我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妨碍。”


马克吐温的《田纳西的新闻界》反应了什么

田纳西的记者们喜欢热闹和惹是生非。他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侮辱别人的人格并且摧残其身体,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这篇小说的内容荒诞可笑。当记者们工作时,就“开始了斗殴,展开混战,这些场面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即使神奇之笔也无济于事。人们 射击啦,格斗啦,砍杀啦,嚎叫啦,都拼命地想把对方扔到窗外去”。 夸张几乎是所有讽刺作品里必不可少的。马克·吐温从一开始写作时就运用夸张手法,有时夸张达到怪诞的地步。马克·吐温的夸张使人感到震惊、荒谬和离奇,但从中又往往反映出生活中的某些真理。


其实我觉得马克吐温用了大量夸张的手法,一是逗乐读者反映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二是表达对新闻界相互讽刺攻击甚至暴力疯狂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