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向怀恩

时间:2024-03-17 23:32:47 编辑:莆仙君

为什么郑和当太监

郑和童年的遭遇却不好,在他10岁的时候正逢地区叛乱,被朝廷人在横扫的过程中抓住当了太监。郑和当了太监在皇宫之中待了几年,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以后表现突出,得以重用。都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宣传了国家的强大和文化。由于当时国力强盛,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顺利。据说当时路过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正在发生内战。但是当郑和去了以后,由于惧怕当时的大明国,所以随后这两个国家的内战就被平定了,而且对方为了讨好郑和还交出了六万两黄金。郑和继续下西洋的过程中,也剿灭了很多海盗,所以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明国是十分强大,并且也是重用郑和。扩展资料:郑和(1371年? - 1433年?),回族, 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 )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和

郑和为什么被阉

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时称“色目人”,世代信奉伊斯兰教。郑和原本姓马,名“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历史】宦官怀恩怎么死的?

怀恩由于积劳成疾而长辞人世

怀恩(?--?),明代著名宦官。本姓戴,因族人犯罪而受到牵连,很小就做了宦官,赐名怀恩。明宪宗时被提升为宦官机构中的最高领导者:司礼监掌印太监。他廉洁不贪、正直忠诚;明孝宗幼年时期几度危难,怀恩调护得以保全。弘治元年(1488年)闰正月二十八日,为了表彰怀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批为他建造显忠祠。


明朝有哪几个宦官在历史上名声不错的吗?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宦官王国,被视之为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巅峰时代,有人甚至说大明江山是在宦官的祸害下,民穷财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其实不然,明代宦官中有珠玑,除却祸国殃民的坏太监外,也有力图救正时弊缺失的正直太监,并不全是毒瘤。  最有名的当属郑和莫属,除此之外,还有太监张永和张敏,都在明朝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六位明朝贤德的太监!  1、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英雄  朱元璋和朱允炆在位的时候,为了朝政的稳定都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可朱棣起兵的时得到过宦官的支持,所以在他登上皇位后,太监们又趁机重返了政坛。永乐三年(1405年),宦官郑和奉朱棣之命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强大,实际上却是为了消除朱棣心中的疑虑,出海搜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郑和一行人顺着中国的海岸线南下,一直到了南洋的占城(今越南中南部)都没有发现朱允炆的踪迹,为了不白走一趟,郑和决定征服周围的小国,让他们给明朝进贡。郑和首先到了三佛齐岛国(位于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这个小国本是广东人王道明一手创立的,但后来被爪哇国征服改名为旧港,没过多久,海盗陈祖义又占领了这块地界,在当地称王称霸。  陈祖义一开始听说明朝使臣送来了大礼,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好酒好肉款待郑和,但当郑和提出每年给明朝进贡的要求时,陈祖义却一口回绝。堂堂大明难道还怕他一个小小的岛主么?于是明军两三下就制服了陈祖义,并让周围的小国通通俯首称臣。  郑和载誉而归,朱棣兴奋异常,所以没过多久,郑和又再次出使海外。郑和这一次突发奇想,他带着船队一直朝西航行,首先到达了锡兰国(今斯里兰卡)。锡兰是一个岛国,岛上土著人的酋长叫做亚列苦柰儿。亚列苦柰儿起初见到郑和也是满脸笑容,但当郑和说明来意后,亚列苦柰儿立即沉下脸来,打起了坏主意。  亚列苦柰儿平时喜欢畜养一些猛兽,岛上的居民只要惹他不高兴,那么这些豺狼虎豹就有机会美餐一顿。过了几天,亚列苦柰儿邀请郑和参观猛兽打斗,郑和起了疑心,装病不去。亚列苦柰儿知道计谋败露,于是带了千把个士兵前去袭击明朝的大船。明军船坚炮利,打得亚列苦柰儿的部队鬼哭狼嚎。亚列苦柰儿不死心,又放出一群猛兽朝明军冲来,这时,只见火箭和炮弹雨点般地落在地上,把这些禽兽炸得东倒西歪,最终,郑和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锡兰。  出使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郑和不仅使得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而且还开拓了远洋贸易的线路,所以郑和对航海事业的贡献绝不亚于同时代的哥伦布。2、张永——搞垮刘瑾势力的重要人物  元老李东阳参见朱厚照,请求他停止征收军粮,安抚民心,朱厚照顾不得刘瑾的反对,当即采纳了这个建议,然后派遣泾阳伯神英和太监张永,前去镇压叛党……可大队人马刚走不久,京城就接到了破获叛党的消息,朱厚照便让泾阳伯神英返京,并命令张永和杨一清到宁夏安抚军民。  杨一清在前往宁夏的途中和张永谈得很投机,二人说起刘瑾的罪行都恨得咬牙切齿,于是杨一清叹息道:“刘瑾是我朝一大祸害,可谁也拿他没有办法,这该如何是好啊!”张永小心谨慎地回答:“刘瑾今非昔比,他现在羽翼丰满,爪牙遍地都是,要想铲除他的势力并不容易啊。”杨一清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小声地告诉张永说:“你也是皇上的宠臣,这次回京,你趁汇报工作的时候,将一份伪造的书信交给皇上。信中就写,朱寘鐇其实是想联合刘瑾一起造反,才害得天下大乱。我认为皇上英明神武,一定会将刘瑾绳之以法,到时候你就是流芳百世的功臣了!”  张永忽然皱起了眉头,他担心这样做行不通。杨一清接着劝说道:“其他人指责刘瑾,皇上未必相信,但你的话皇上是要听的。如果皇上不信,那么你就大声哭泣,以死相威胁。如此一来,皇上必定会被你打动的。”听了这番话,张永当即坚决地说道:“好!为了报效皇上,就拿我这条老命,同刘瑾拼了!”。3、张敏——挽救明孝宗的功臣  孩子诞生后,纪淑妃知道自己无法抚养,所以就忍着心痛把孩子交给了太监张敏,让他将孩子处理了。张敏知道这是皇帝的骨肉,所以没有下毒手,他将孩子藏在了密室中,独自喂养。被废黜的吴皇后偶然听说了此事,也经常到安乐堂替孩子喂奶。  一无所知,所以他将唯一的儿子朱祐极封为太子,可朱祐极实在命短,没多久就身患重病而亡,使朱见深悲痛欲绝。当时宫廷里的很多人都知道,朱祐极的死和万贞儿有必然的联系,但万贞儿势力庞大,爪牙众多,因此让知情人都成了哑巴。  转眼间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太监张敏冒着生命危险,告诉朱见深,说他还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就住在西宫。朱见深喜出望外,急忙跑到西宫,抱着自己的骨肉泪流满面,给他取名为朱祐樘,并封纪氏为淑妃。大学士商辂担心朱祐樘会遭万贞儿的毒害,所以上书朱见深,建议让纪淑妃亲自抚养朱祐樘。  此后,宫内喜讯不断,邵宸妃生了朱祐杭,张德妃生了朱祐槟,还有姚安妃、杨恭妃、潘端妃和王敬妃也陆续生了男孩子。此时,最伤心的人莫过于万贞儿了,她气急败坏,竟然用毒酒杀害了纪淑妃。张敏听到纪淑妃的死讯,知道自身难保,最后吞金自杀。  此外,《明史·宦官传序》也明确指出:明代宦官,“间有贤者,如怀恩、李芳、陈矩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