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讲的什么故事?
《金陵十三钗》讲了:1937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金陵十三钗》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rkH1u_-scowwgI6dQpzWw?pwd=vcn9提取码:vcn9
金陵十三钗故事梗概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情简介: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的女学生、一些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以及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但是,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不久日军冲进教堂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由于女学生们不愿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玉墨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严歌苓曾明确谈过《金陵十三钗》的题材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魏特琳女士也以“惠特琳”的名字在《金陵十三钗》中直接露面。“在给张艺谋编剧时,我又收集了很多新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我爸爸的姨夫蒋公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是国民党的一个卫生部医官,在他把大部分的伤兵撤离南京后,他没有走,留在了南京,他记下了一本日记。后来他的后人把那本日记出版了,叫《陷京三月记》。”另外,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1997)也给她良多启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
《红楼梦》中金陵十三钗,是那十三钗?
红楼梦里只有金陵十二钗,没有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二钗”,又分“正册”、“副册”、“又副册”的。1、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秦可卿。2、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3、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扩展资料:正册十二钗:1、林黛玉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2、薛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群芳之冠,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通达了悟。3、贾元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元春比贾珠小一两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贾府通称娘娘。4、贾迎春蓸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赦之女,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庶出(即妾所生),排行为贾府二小姐。为人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是小说中的悲剧人物。5、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侍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府通称三姑娘,宝玉及三春均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林黛玉进贾府后搬到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后住大观园。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6、贾惜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比贾珍小30岁,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贾惜春居于大观园中之藕香塮周围的蓼风轩(又名暖香坞)。7、贾巧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在书中出场不多。她生日七月初七,王熙凤觉得日子不好,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8、史湘云《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父母在她还是襁褓中婴儿的时候就已经亡故,由叔叔婶婶养育。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通称史大姑娘。9、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10、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11、李纨是在《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又称为宫裁,稻香老农,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12、秦可卿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秦业的养女。她还有个无血缘关系的弟弟秦钟。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秦可卿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原是个钟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风情月债。在贾宝玉梦游仙境时,被警幻仙姑许配给贾宝玉教他云雨之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三钗》是哪些人?
金陵十三钗包括玉墨(倪妮饰)、红菱(张逗逗饰)、怡春(韩熙庭饰)、豆蔻(李玥敏饰)、香兰(白雪饰)、小蚊子(袁杨纯子饰)、胖春花(孙佳饰)、金喜(邓莉饰)、凤娇(钱柳吟饰)、秦淮女(李纯饰)、秦淮女(周梦乔饰)、秦淮女(周羽饰)、秦淮女(顾璇饰)、秦淮女(苏小妹饰)。《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一波妓女和一波大学生为了活命,一起躲进了教堂里。一天,日本人来到了教堂,虽然他们心有顾忌,没有直接动手,但却数了女大学生的人数,美其名曰给他们唱歌,其实到底要做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有女大学生想要自杀,以免自己被日本人侮辱,却被妓女救了,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这些妓女决定代替这些大学生去日本人那里,这些大学生则藏在车里,让神 父开着车带她们离开这个沦陷的城市。 这些妓女开心的剪短了头发,穿上大学生的衣服,明明她们都是笑着的,但所有看的人都控制不住落下了眼泪,谁都想堂堂正正的做人,这些苦命的人终于有人用正眼看她们了,但等着她们的却是凌辱和死亡。《金陵十三钗》主要角色1、约翰·米勒 在片中的身份一开始是一位入殓师,一个爱钱如命的酒鬼,只为负责给死去的英格曼神 父化妆,才进入了教堂。但为了救助教堂里的学生,留了下来成为一名伪神 父,他同时也收留了“金陵十三钗”。 2、玉墨 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之一。当女学生们不甘被凌 辱,准备集体自杀,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成为了保护众人的英雄。
电影文学分哪几大类呢?
如果需要区分电影文学的话,可以大体分为放映报告、电影评论、理论文章、批评文章四类。1.电影报告是为班级讨论或者考试而准备的一篇小文章,主要是在一篇描述性的文章里总结关于一部电影的笔记。它的目标是在视听两个方面尽可能地客观和详尽。2. 电影评论是我们最常见的电影分析形式。因为读者不具备专业的电影知识,相应地,它的功能是给大家介绍还没看过的电影,文章大部分篇幅都在概述情节和与电影有关的背景知识。3.理论文章是指关于电影和现实的关系、电影工业的政治经济基础,或者电影叙事是如何不同于文学叙事的。面向具备一定电影知识的群体,目的是解释电影中更大和更复杂的结构。4.评论文章介于理论文章和影评之间。作者希望能揭露一些细节或者复杂点,观众可能第一次或第二次观看的时候忽略这些点。不论哪种方式,评写电影都是复杂、且令人激动人心的事情。当准备评写一部电影的时候,你的个人情感、预期和反应是一篇智性文章的开始,但同时必须积极地反思你的这些情感、预期和反应的来由,以及它是如何与电影中的客观因素相联系的。正如导演了《战栗》的电影人萨利•波特所言:“记住,有一种乐趣来自分析、探索和思考。”没有剖析和思考的文字是缺乏深度的,而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探险的刺激意味。
电影文学的主要特点
电影文学
film literature
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新的文学样式,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电影剧本可以是剧作家根据生活直接创作,也可以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改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种再创造。
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剧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然而它并非是最后完成的艺术作品,也不仅仅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它是为拍摄电影而创作的,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因此,它既属于文学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是文学特性与电影特性辩证统一的产物。电影剧本如果不适宜拍成影片,脱离了电影的基本要求和规律,也就失去了它独特的美学价值。因此,必须用电影思维方式来创作剧本。电影剧本的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应该具备鲜明的动作性和画面感。读者在阅读剧本时 ,应能“ 看见 ”或联想出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的画面 ,“听到 ”这些画面中的声音 ;其次,它应显示出未来影片中的蒙太奇结构以及丰富的潜台词。正是这种动作性、画面感和蒙太奇结构使电影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给予读者特殊的审美享受并成为银幕形象的基础。
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表现形式上,其核心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和典型性,人物形象是否能反映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衡量电影剧本文学价值的主要依据。然而,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仅仅为电影的艺术价值提供了一个基础,影片是否能充分反映剧本的文学价值,甚至超过其文学价值,首先取决于电影导演的完美处理,以及演员、摄影、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的共同创造。就剧本和影片而言,通常只有两种情况:剧本的文学价值得到体现甚至提高;剧本的文学价值遭到削弱(影片不如剧本)。
电影文学的产生,是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的结果,电影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繁荣。在早期电影创作中,既没有完整的剧本也没有从事电影剧作的作家,只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意图来拍摄情节简单的无声短片。随着电影的影响的扩大,一些作家和戏剧作家参加到电影创作中来 ,为电影拍摄提供故事梗概、戏剧冲突和拍摄大纲,然后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加以丰富、完善。此后不久,出现了比较详尽的电影脚本,这是电影剧作的一个重要发展。然而电影脚本仍旧只是为拍片服务的,并不具备独立的文学价值。在电影脚本的基础上产生的电影剧本,使电影文学独立于其他文学样式。1922年,洪深为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作了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申屠氏》,发表在 1925 年《 东方杂志》第22卷1~3号上,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
金陵十三钗最后结局是什么
金陵十三钗最后结局是神父吧女学生装在大卡车车厢里顺利逃走了。《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佟大为、张歆怡、黄天元和渡部笃郎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12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扩展资料:金陵十三钗叙事要比小说简单,删减去了英格曼和法比·阿多两位神父,顾姓厨子也在片头逃之夭夭。秦淮女红菱穷敲教堂门,令电影里唯一留下的小说人物陈乔治,在教堂内一团乱麻,无从招架。玉墨果断而行,把行李直接扔到墙内,把十四位秦淮妓女的希望扔了进去。也是这位“仅剩”的陈乔治,把小说中所有教堂人员的特质集于一身,他没有了严歌苓笔下的懦弱,他“一根筋”地认为:“我必须保护这些女学生的安全,这是英格曼神父的托付。”陈乔治让人不禁联想起张艺谋电影里惯用的少年叙事。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沪生冷眼旁观旧上海的纸醉金迷,到《活着》里的兄弟姐妹接二连三的命运多舛,再到《幸福时光》里的盲女失明中探寻光明,均运用了少年眼光进行表达。把教堂人员简化到陈乔治这独一的少年身上,可以说是此部电影与严歌苓小说相比最大的一个突破。陈乔治心中也有过犹豫,有过挣扎,但当他在影片末尾,近乎歇斯底里地对“神父”约翰喊话,要求替代“赴宴”时,电影的少年视角也就到了丰满极致。与电影相比,小说在人物塑造上更突出人性的矛盾进展,而电影则强调在短时间内讲个好故事。电影中较小说多出来的人物“约翰”,便是一例。他曾贪图钱财,垂涎美色,但当日军攻破教堂围追女学生非礼,当亲眼看到女学生生命的凋谢,这个潦倒的醉汉“觉醒”了。影片中比小说处理更到位的一处,便是对于赴死的犹豫。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书中的大道理。在赴宴前晚,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里,恐怕更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位延宕王子,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取舍,太多的不能放下。但是,她们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经预知的悲剧。最后,她们跟着玉墨走了,为的恐怕不仅仅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改写,还有对纯洁岁月的青春怀恋,还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影《金陵十三钗》:努力讲述一个好故事
求金陵十三钗书的 真正的结局
小说中的结局:1946年8月南京审判会上,玉墨指证日军强奸,书娟从嗓音辨认出她,天生丽质的玉墨已被毁容。她是唯一幸存者,也是她证实日军如何分享她和另外12个"女学生"。其中一个用牛排刀反抗但未遂,当场被害。11个女人在日军享用后被发送到慰安所,相继逃亡时被击毙、染病、自杀。扩展资料:《金陵十三钗》小说主要人物介绍:1.玉墨:虽为妓女,却知书达礼,落落大方,如同大家闺秀一般。敢爱敢恨,却又柔情中不失刚毅,是秦淮河上有情有义而令人难忘的奇女子。在南京破城前,她曾与书娟父亲孟繁明有过短暂的一段情(也因此被书娟怀恨在心),却因身份低贱而不被接受。2.书娟: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里的一位学生。前期憎恶玉墨破坏了他的家庭。后面因十三名妓女的挺身而出而改观。3.英格曼和阿多那多神父可以说这两位神父是热心的国际救助者:他们与战争毫不相关,木可以安然无恙的离开南京,但是他们选择了和中国的孩子一起面对这场浩劫,守护孩子不被伤害。另外,他们也是这场大屠杀的见证者:他们凭着洋人的面孔,穿梭于被屠城后的南京的大街小巷,收集了许多以后控诉口木军人胡乱伤害平民的证据。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名字是金陵十三钗,写的却是鬼子入侵、国破家亡的事。1937年12月12日,日本的炮火在南京肆意轰炸,历代名城被炸得处处千疮百孔,百姓四处逃亡,偌大一个南京城,却无一藏身之所。只有一座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洋教堂,因为是美国人所建,所以在连天炮火中能安然无恙。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这座天主教堂里发生的。在书娟只顾为自己的初潮备感羞辱的时候,一群秦淮河妓女为了逃命来到这里。被严辞拒绝,于是跳过墙头,翻墙而入。经过一番拉拉扯扯软磨硬泡,庄严肃穆的英格曼神父败下阵来,死皮赖脸不知羞耻为何物的妓女们取得了胜利。被父母寄养在教堂里做女学生的书娟却从这群卖笑女中认出了当年与其父有染的玉墨。玉墨也凭照片认出了书娟。书娟将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在玉墨身上。蔑视她、鄙夷她、仇恨她,而玉墨也暗暗与之较劲。12月13日,仅仅一天时间,南京就全面沦陷,国军缴械投降。日本兵又一次大力敲打天主教堂的大门,他们不会放掉唱诗班里那些个十五六岁的纯洁如天使的女孩子。他们发出“请柬”要这些女孩子去唱诗。正在无助之时,玉墨站出来说“我们去”,真如石破天惊。临走之时,书娟看见玉墨侧过脸,对着大佐娇羞一笑,可她知道玉墨衣服里藏着一把剪刀。十三个秦淮女子,人人腰里都有刀。“笑里藏刀”,含义从未如此可歌可泣。作者简介:严歌苓是一位美籍华人,1958年生于上海,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著名旅美作家 ,美国21世纪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新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天浴》、《梅兰芳》 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陵十三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