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杜婧

时间:2024-03-13 10:47:31 编辑:莆仙君

杜婧于洋的羽毛球故事

没有哪名运动员没有经受过伤病的折磨,于洋、杜婧这对羽毛球女双北京奥运冠军组合也不例外。她们因为伤病错过了去年的世锦赛,还错过了2006年的亚运会,如果不是有一个奥运梦想作为支撑,也许这对双打组合的职业生涯就此中断。


于洋先遇到伤病的瓶颈,2006年的亚运会前夕,她腿部连续出现伤病,最终不得不做手术治疗。于洋的母亲说,“做母亲的哪有不担心自己女儿的,当时挺想去看看她的,但于洋说不用去看了,她说队里有队医照顾她,我们去了也帮不上忙。其实她是怕我们去了替她担心,这孩子就是懂事。”现在想起来,于洋的妈妈还有些心疼,“她2007年回过一次家,打那之后再也没回来过,做手术我也没去看看。”

2006年,于洋受伤倒下,无可奈何的杜婧也无缘多哈亚运会。到了2007年世锦赛前夕,于洋、杜婧在已经获得参赛的资格的时候却因为杜婧突然病倒,而再次无缘大赛。在例行体检中,杜婧的腹部被查处有一个巨大的囊肿,必须要手术治疗。杜婧的父母连夜赶到北京,两个人住在体育总局训练局后面的宾馆,杜婧一见到父母就放声痛哭。杜婧的母亲说,“她当时之所以哭得那么伤心,首先是她觉得不甘心,她不想放弃世锦赛这么好的机会,同时也担心自己失去奥运会参赛的机会。”

杜婧的病情当时很危险,大夫说如果她在比赛中囊肿破裂,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事实上,杜婧自己很早就知道身体可能有问题,但这个囊肿并不疼,她担心如果做手术会影响自己的比赛,所以一直瞒着没有告诉任何人。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从囊肿中抽出来的积液足有一大瓶,4天之后杜婧就出院了,1个月后她就恢复了训练。但由于这次伤病,于洋/杜靖这对组合错过了世锦赛。

奥运会一直是于洋、杜婧这对小姐妹最大的梦想,先后错过了亚运会、世锦赛之后她们说无论如何不能错过奥运会的比赛。杜婧就说,“你可能可以参加两次奥运会,但在自己国家打奥运会,一辈子也就一次,这样的比赛谁也不愿意错过,我希望能够站到最高的领奖台上。”如今实现梦想,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一对姐妹笑容如此灿烂,而过去的一切磨难不过是个纸老虎而已。


杜婧和于洋是哪里人

杜婧(Du Jing)
性别:女 身高:1米70 体重:65公斤 生日:1984年6月23日 出生地:辽宁鞍山 个人爱好:音乐、唱歌 项目:羽毛球双打 注册单位:辽宁 教练:田秉毅、翁建德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5日进行的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于洋和队友于洋配合出色,获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26金。
于洋(Yu Yang)
性别:女 身高:1米66 生日:1986年4月7日 出生地:辽宁海城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8月15日进行的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于洋和队友杜婧配合出色,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26金。在8月17日进行的羽毛球混合双打铜牌争夺战中,于洋/何汉斌战胜对手,为中国队收获一枚铜牌。

希望这个答案你能满意~


杜婧的个人资料

  姓名:杜婧(Du Jing)
  性别:女
  身高:1米70
  体重:65公斤
  生日:1984年6月23日
  出生地:辽宁鞍山
  个人爱好:音乐、听诺仕MP3、傲普MP4、唱歌、看书、游泳
  项目:羽毛球双打
  注册单位:辽宁
  教练:田秉毅、翁建德
  教育程度:现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2006级

  杜婧、于洋崛起速度之快超出外界的预想,两人刚刚20岁出头,但作为国家羽毛球队女羽组合中最年轻的一对选手,其冲击力之强、锋芒之锐已不让资深老将。在2005年举行的羽球大师赛上,两人联手击败了世界冠军高崚/黄穗获得女双冠军,不到半年时间,她们又在亚锦赛上蟾宫折桂。接二连三的好战绩使杜婧、于洋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真正的“希望之星”。据二将的指导老师、省体院羽球教练宋庆华介绍,杜婧、于洋擅长的“速度力量型”打法是目前国际羽坛发展的主潮流。在国际羽联重新施行21分制,对球员的耐力、体能标准要求愈高的今天,杜婧、于洋的年龄优势与打法特长也越发引人注目。宋庆华认为,杜婧、于洋的特点属于互补型,杜婧力量超群,后场的大力劈砍杀伤力惊人,而游弋于前场的于洋跟进速度很快,网前移动灵活、下球线路富于变化,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使二将的组合配对日臻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女双组合中站稳脚跟。
  展望这对辽籍双打组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宋庆华教练表示:“即便她们二人不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代表国家队出战,也必然是未来奥运会上中国女双最具威胁的双打组合之一!”省体院对这两名蒸蒸日上的小选手也十分看重,由于二将的崛起,辽宁女羽仅靠张宁一人打天下的局面将成为历史。在未来奥运会、全运会的比拼格局中,杜婧、于洋的双打、张宁的单打将形成辽羽夺金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

  辉煌战绩
  2006年尤伯杯团体冠军
  2006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
  2006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5年韩国公开赛第三名;
  2005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女双冠军;
  2004年泰国公开赛女双亚军;
  2004年法国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4年波兰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4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亚军;
  2004年全国锦标赛女双冠军;
  2004年印度尼西亚公开赛第三名;
  2003年中国公开赛女双八强;
  2002年亚洲青年锦标赛双打冠军、团体冠军;
  2001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双打第一名;
  2000年全国锦标赛团体季军。
  双打战绩:
  2007年12月 中国香港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7年11月 中国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7年7月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7年7月 泰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7年5月 印尼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7年5月 新加坡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7年3月 全英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7年3月 德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7年1月 韩国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赵婷婷 复赛
  2007年1月 马来西亚羽毛球超级赛 女双 配 赵婷婷 复赛
  2006年10月 日本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6年9月 世界杯羽毛球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6年9月 香港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6年6月 中国台北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6年6月 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6年5月 汤尤杯 女双 配 于洋
  2006年4月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6年3月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6年1月 德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6年1月 瑞士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5年11月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1/16
  2005年9月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女双 配 于洋 1/16
  2005年9月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5年3月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5年3月 德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2005年1月 韩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4年12月 印尼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4年11月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半决赛
  2004年4月 亚洲羽毛球锦标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4年3月 波兰国际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4年3月 法国国际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冠军
  2004年1月 泰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亚军
  2003年11月 中国羽毛球公开赛 女双 配 于洋 复赛


养生主持人于洋简历

一般这样的养生节目都是卖产品的 最好别相信 尤其别让老年人看这类节目 会买一堆没用的所谓保健品吃 对身体没好处反而有坏处
这些专家教授讲的都是一些专用术语 好忽悠人 让人觉得好高深好有道理 然后乖乖的掏钱 用白话说也就那么回事 记住那些打进专家热线的都是招来的托 让人信以为真 你要不信可以自己打打看看根本打不进去的
电视广告不可以全信 有的也不可以不信 要看个人的分辨能力了 如果真的想养生不如在网上找找养生的网站 比电视广告可靠的多了
她在电视上搞电视养生一定是要赚钱的 怎么赚钱肯定卖产品 至于这些产品都是电视台跟药厂合作搞推销的 吃不死人也治不好人就是这样


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40枚~第43枚金牌得主是谁

第1 金 陈燮霞 女子举重48公斤级 第2 金 庞伟 男子射击10米气手枪 第3 金 郭文珺 女子射击10米气手枪 第4 金 郭晶晶/吴敏霞 女子跳水3米双人跳板 第5 金 冼东妹 女子柔道52公斤级 第6 金 龙清泉 男子举重56公斤级 第7 金 林跃/火亮 男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8 金 陈艳青 女子举重58公斤级 第9 金 张湘祥 男子举重62公斤级 第10金 男子体操团体 第11金 王鑫/ 陈若琳 女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12金 仲满 男子佩剑个人 第13金 廖辉 男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4金 女子体操团体 第15金 陈颖 女子25米手枪(30+30发) 第16金 王峰/秦凯 男子跳水双人跳板 第17金 刘春红 女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8金 刘子歌 女子200米蝶泳 第19金 杜丽 女子50米步枪3种姿势 第20金 杨威 男子体操个人全能 第21金 张娟娟 女子射箭个人 第22金 杨秀丽 女子柔道78公斤级 第23金 曹磊 女子举重75公斤级 第24金 陆永 男子举重85公斤级 第25金 佟文 女子柔道女子七十八公斤以上级 第26金 杜婧/于洋 羽毛球女子双打 第27金 张宁 羽毛球女子单打 第28金 邱健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夺冠,中国军团本届奥运会已获28枚金牌 第29金 中国赛艇队夺得女子四人双桨的冠军,中国军团本届奥运会已夺29枚金牌, 第30金 王娇在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第31金 邹凯夺男子自由体操金牌 第32金 肖钦(男子鞍马) 第33金 女团乒乓球 第34金 羽毛球男单林丹完胜夺冠 第35金 郭晶晶在跳水女子3米板的比赛中夺冠 第36金 竞技体操 男子吊环 中国 陈一冰 第37金 竞技体操 女子高低杠 中国 何可欣 第38金 蹦床 女子蹦床 中国 何雯娜 第39金 乒乓球 男子团体赛 中国 马琳 , 王皓 等 第40金 李小鹏(体操双杠) 第41金 邹凯(体操男子单杠) 第42金 蹦床 陆春龙 第43金 跳水男子3米跳板 何冲


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的第43枚金牌是谁获得的?

中国至今日今时共43金14银19铜 共76枚奖牌 稳居金牌榜第一名 第1金 8月9日 陈燮霞(女子举重48公斤级) 第2金 8月9日 庞伟(男子射击10米气手枪) 第3金 8月10日 郭文珺(女子射击10米气手枪) 第4金 8月10日 郭晶晶/吴敏霞(女子跳水3米双人跳板) 第5金 8月10日 冼东妹(女子柔道52公斤级) 第6金 8月10日 龙清泉(男子举重56公斤级) 第7金 8月11日 林跃/火亮(男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8金8月11日 陈艳青(女子举重58公斤级) 第9金8月11日 张湘祥(男子举重62公斤级) 第10金 8月12日 男子体操团体 第11金 8月12日 王鑫/ 陈若琳(女子跳水10米双人跳台) 第12金 8月12日 仲满(男子佩剑个人) 第13金 8月12日 廖辉(男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4金 8月13日 女子体操团体) 第15金 8月13日 陈颖 女子25米手枪(30+30发) 第16金 8月13日 王峰/秦凯(男子跳水双人跳板) 第17金 8月13日 刘春红(女子举重69公斤级) 第18金 8月14日 刘子歌(女子200米蝶泳) 第19金8月14日 杜丽(女子50米步枪3种姿势) 第20金 8月14日 杨威(男子体操个人全能) 第21金 8月14日 张娟娟(女子射箭个人) 第22金 8月14日 杨秀丽(女子柔道78公斤级) 第23金 8月15日 曹磊(女子举重75公斤级) 第24金 8月15日 陆永(男子举重85公斤级) 第25金 8月15日 佟文(女子柔道,78公斤以上级) 第26金 8月15日 杜婧/于洋(羽毛球女子双打) 第27金 8月16日 张宁(蝉联奥运羽毛球女单金牌) 第28金 8月17日 邱健(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夺冠) 第29金 8月17日 中国赛艇队夺得女子四人双桨的冠军 第30金 8月17日 王娇(自由式摔跤女子72公斤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第31金 8月17日 邹凯(男子自由体操) 第32金 8月17日 肖钦(男子鞍马) 第33金 8月17日 张怡宁、王楠和郭跃(乒乓球女团冠军)超越2004雅典奥运会时32枚金牌。 第34金 8月17日 林丹(羽毛球男子单打) 第35金 8月17日 郭晶晶(跳水女子三米板) 第36金 8月18日 陈一冰(体操男子吊环) 第37金 8月18日 何可欣(体操女子高低杠) 第38金 8月18日 何雯娜(女子蹦床) 第39金 8月18日 马林,王励勤,王皓(乒乓男团) 第40金 8月19日 李小鹏(体操双杠) 第41金 8月19日 邹凯(男子体操单杆) 第42金 8月19日 陆春龙 (男子蹦床) 第43金 年8月19日 何冲(男子跳水3米板)!


于洋的运动生涯

9岁多的小于洋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小于洋经常和男孩子一起弹玻璃球、玩警察抓小偷。那时于洋的一个表哥在体校练习乒乓球,小于洋没事就去看他打球。 于洋的阿姨看于洋好动,身体素质好,建议她妈妈到体校找专业的教练来培养试试。那时候于洋已经9岁多了,于妈妈想会不会晚了点。用行家的话说,于洋在快到10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羽毛球是有些晚了。可她凭借出众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毅力成就了今天的成绩。到了鞍山市体校,眼力好的羽毛球教练张强,一眼就看好于洋了。就对她们的父母说,孩子有这方面的气质,虽然起步晚了一点,让她留下试试,看看各方面能不能跟上。于洋的父亲于起金说,小于洋学习羽毛球的时候,正值暑假,他们送孩子去,也只是想让孩子去玩,并没有多想。暑假过去了,夫妻俩就打算不让小于洋去了。可是夫妻俩没有想到,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小于洋已经表现出她的天赋,进步得非常快。就当他们决定不再让小于洋训练的时候,教练张强特意找到夫妻俩,并告诉他们,小于洋在体校学得不错,如果抓紧练、多努力将来应该有出息。为此,夫妻俩最后决定让小于洋继续练羽毛球。 小于洋跟着张强教练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而在那里便认识了自己搭档杜婧。“这两个孩子我的感觉,从小在这儿练的时候,有点男孩子的特点。她们俩在练的过程中,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训练非常重视。我以前说过,练孩子等于练家长一样,家长坚持不下来,孩子可能有很多才能够的、好的练到一半就有可能退役了。反反复复的小孩没有一个连续性,训练不系统。这俩孩子从到这儿练习基本上不缺课。”张强说道。于洋的刻苦,让她的启蒙教练张强印象深刻。“于洋的每堂训练课,出的汗都比其他运动员出的多。一堂课下来,上衣就成了‘雨衣’。”于洋10岁那年的一天在鞍山一场大雨中,湖水水线都已经没过了地面,鱼都蹦到了岸上。雨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膝盖,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下午训练的时间快到了,于洋的爸爸推着自行车带着于洋赶到了训练馆,两人从上到下都湿透了。回忆起这一幕,张强的眼睛仍忍不住湿润了。“那时我就断定,于洋这孩子,将来肯定能出息。”张强说道为了让小于洋有更好的体力,于起金每天早上5时许,就将小于洋叫醒,带她到家附近的学校跑10多圈,同时还训练她蹦台阶。一开始,父亲于起金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小于洋去体校打球,后来于起金由于生病动了手术。术后不久,他忍着疼痛继续送于洋练球。小于洋知道后,坚持不让爸爸送她,但父亲仍然坚持着。从那时开始,为了让于洋增加锻炼,晚上训练结束后,父亲就会在前面骑自行车,于洋就跟在后面跑,一直跑回家,这一跑每晚至少3公里。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于洋离开鞍山。 在张强教练手下,杜婧于洋打的最大型的比赛就是省运会。在2000年的省运会上,杜婧和于洋配的女双,是她们俩第一次配,也为鞍山创造了成绩。虽然年龄很小,但是成绩很突出,很快便被辽宁省队看中。之后在一系列的比赛里二人凭借出色的成绩被选入国家队,并于2003年正式配对。杜婧、于洋崛起速度之快超出外界的预想。在2005年举行的羽球大师赛上,两人联手击败了世界冠军高崚/黄穗获得女双冠军。不到半年时间,她们又在亚锦赛上蟾宫折桂。势头不减的相继夺得2006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2006年优霸杯等多个世界冠军。接二连三的好战绩使杜婧、于洋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真正的“希望之星”。二人擅长的“速度力量型”打法是国际羽坛发展的主潮流。在国际羽联重新施行21分制,对球员的耐力、体能标准要求愈高的今天,杜婧、于洋的年龄优势与打法特长也越发引人注目。杜婧、于洋的特点属于互补型,杜婧力量超群,后场的大力劈砍杀伤力惊人,而游弋于前场的于洋跟进速度很快,网前移动灵活、下球线路富于变化,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使二将的组合配对日臻成熟,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女双组合中站稳脚跟。并被列为2008北京奥运女双的候选人。“我”是女生人人都称她们为“假小子”,甚至于洋与何汉斌搭档混双时,被人误认为男双。只是因为干练的短发和不爱穿裙子的特征,让她们少了女孩子的妩媚。其实这都是太专注于打球和为了比赛方便的结果。骨子里她们可是很女人。于洋是羽毛球队公认的大美女,杜婧也说自己有很多女孩子的梦想。两个人的房间和球包是全队最整齐的。 从2006年末开始,杜婧和于洋就一直处于受伤、停练、复出参赛、再受伤的恶性循环中。2006年10月的世界杯赛,于洋在混双比赛中不慎将膝关节内侧韧带拉伤,后停练两个月。她和杜婧因此放弃了多哈亚运会;奥运积分赛首站,杜婧的脚底肌膜意外断裂,两周无法正常训练,使得她们在新加坡超级赛上无缘前四。随着杜婧脚伤的好转,杜婧和于洋好不容易恢复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在接下来的印尼公开赛、泰国公开赛等比赛中表现不俗,先后拿过一个冠军、一个亚军,奥运积分的增长势头喜人。然而,就在两人全力准备世锦赛时,一个噩耗从天而降。世锦赛的前几天,在队里安排队员进行的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杜婧被查出腹部有囊肿,必须立即做手术。听到医生的诊断后,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婧被惊呆了,对着父母大哭起来。术后,杜婧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争取早日回到比赛场上。急得火烧火燎的杜婧手术后第二天就咬着牙,挣扎着下地,开始恢复性锻炼。住院7天,她在病床上根本躺不住,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在医院里来回走动。杜婧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就回到了训练场上。留给她们争取奥运积分的比赛只有六七个,而且她们必须要在这些比赛中都打进四强。皇天不负有心人,奥运的梦想让杜婧、于洋动力无限,马不停蹄地在仅有的几次积分赛中挣够了积分,搭上了奥运末班车。从手术后的世界排名第16位,到奥运前的世界排名第三位,08瑞士公开赛后一度世界排名第一。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而于洋, 这位2004年世青赛女团、女双、混双的三料冠军,已经成长为国家队女双和混双的必备人选,为了更大限度发挥中国军团的实力,李教练特地将谢中博/张亚雯(各自只负担一项)的混双二号组合抽出,而将于洋/何汉斌加入,于洋就成为中国队内唯一兼项的选手。假小子的性格和发型,十分充沛的体力,让于洋已经成为了葛菲、高凌之后的兼项双打选手,但是否能达到前辈的高度,北京奥运会是很好的检验舞台。 第一次征战奥运赛场的杜婧/于洋,在中国队的三对女双组合中是最不起眼的一对。在人们的印象中,这对留着一头短发的年轻组合,虽然拥有男孩子般凶狠的球风,凌厉的攻势,但要夺取奥运会冠军,似乎还稍欠些火候。然而,正是这对并未被寄予太大希望的“假小子”组合,凭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冲劲,为中国羽毛球军团守住了最稳的一片阵地。回顾她们的夺冠之旅,用完美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身为赛会二号种子,杜婧/于洋被分在对手偏弱的下半区。初战惊险击败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让她们解除了作为新人的紧张情绪。随后两人愈战愈勇,四分之一决赛战胜世锦赛季军日本组合小椋久美子/潮田玲子,半决赛,又将队友魏轶力/张亚雯淘汰出局。孤身闯入冠军争夺战,这对小将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曾在全英公开赛击败过自己的李孝贞/李敬元,杜婧/于洋霸气十足,即使处于落后的不利境地,也毫不犹豫地努力打出自己的战术风格。素以顽强著称的韩国组合,在杜婧/于洋的高昂斗志面前很快败下阵来,赛后,李孝贞/李敬元坦言:“杜婧/于洋的夺冠让我们心服口服。”在另一场混双的争斗中,于洋还和何汉斌取得了奥运会铜牌的好成绩。通过北京奥运会的加冕,杜婧、于洋却表示一切要从头开始,奥运冠军已是过去。奥运后女双主力纷纷退役,本还年轻的她们不得不担起了“老将”的重担,让国羽女双再续辉煌。

羽毛球运动员退役后的现状是怎样的?

赵剑华
羽球 四大天王,现在是 胜利(威克多)的全球顾问
2010年8月,赵剑华正式出任广西羽毛球队总教练一职,此外,还兼任男队主教练。
赵剑华已与有关部门签下了3年的合同,任期内他的主要目标是率领广西队征战将于13年在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
夏煊泽
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候的一哥,最后拿到铜牌,吉新鹏爆冷夺得金牌。
现在是国家队男单主教练
张宁
雅典,北京两届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
现在是国家女队主教练,“师太”,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女队几乎没人无伤病了。。
李永波,田秉毅
世锦赛,汤姆斯杯,全英冠军,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双铜牌
现在在干嘛,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说个杯具的
叶钊颖,“叶子”,羽球天后,叶子在长达十余年的国家队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把持着女单一号的位子。悉尼奥运在波哥授意下让球输给龚智超,后者拿了奥运冠军。


当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在中国大陆的话,如果说十二周岁以前你没被选进专业队培养的话,就不要想当什么职业羽毛球运动员了。业余爱好者练了几年练得再好也打不过任何一个即使是省专业队淘汰或退役的受过几年专业练习的。人家在那几年里,光练一个动作的挥拍次数就赶得上业余爱好者十几年全部的挥拍次数。光练步法耗费的时间就超过你几年下来玩球的间。你可以试试在球场一角放上一个纸娄,然后你站到网的另一边,让人给你喂球,什么时候你可以练到发过来的球一百个有九十五个回球进到纸娄里,才说明你仅仅在控制落点这一项上勉强赶上专业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