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海燕台风

时间:2024-03-13 09:33:11 编辑:莆仙君

桑美台风是哪一年

桑美台风共使用过2次,分别为2000年和2006年,具体如下:1、台风桑美(2006年第8号台风):为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8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名字来自越南,意即“金星”。2、台风桑美(2000年第14号超强台风):2000年第14号台风“桑美”于2000年9月3日14时在关岛以东大约10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扩展资料:2000年,“桑美”生成后,开始缓慢的向西北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强度不断加强,9月9日加强为强台风,9月10日成为超强台风,9月12日夜间穿过琉球群岛进入东海区域。台湾北部和东部沿海、浙江沿海、上海市、长江口、江苏沿海、山东南部和东部沿海等地出现大风天气,开始对我国近海海域的航运造成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桑美 (2000年第14号超强台风)百度百科-台风桑美 (2006年第8号台风)

超强台风海燕的介绍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本年度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海燕的强度突破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仅次于1979年台风泰培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过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后来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超过鲇鱼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数”8之数值。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颠峰强度超过台风鲇鱼,并且风速超越泰培,而气压却不如泰培低。

台风 海燕的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现在所使用的台风命名法,是于1997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海燕中国提出的10个台风名称之一


风速与风压的换算

公式:wp=0.5·ro·v² 。其中wp为风压[kN/m²],ro为空气密度[kg/m³],v为风速[m/s]。推导过程:其中wp为风压[kN/m²],ro为空气密度[kg/m³],v为风速[m/s]。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 r=ro·g, 因此有 ro=r/g,使用公式可得:wp=0.5·r·v²/g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 温度为15°C),重度r=0.01225[kN/m³],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²],我们得到:wp=0.5·ro·v² 。扩展资料:风速:风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风的预报包括风速和风向两项。风速的大小常用风级来表示。风的级别是根据风对地面物体的影响程度而确定的。在气象上,一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七个等级。在天气预报中,常听到如“北风4到5级”之类的用语,此时所指的风力是平均风力;如听到“阵风7级”之类的用语,其阵风是指风速忽大忽小的风,此时的风力是指大时的风力。其实,在自然界,风力有时是会超过12级的。象强台风中心的风力,或龙卷风的风力,都可能比12级大得多,只是12级以上的大风比较少见,一般就不具体规定级数了。最高纪录飓风约翰是中太平洋有纪录以来的第三个五级飓风,并创下该海域最高的风速纪录,达280公里/小时。自1994年起,只有飓风伊欧凯在中太平洋达到五级飓风的强度,它与吉尔玛一样,拥有比约翰更低的气压但较慢的风速。台风温黛横过本港时的强度相当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热带气旋分级中的二级台风,当时维多利亚港一度录得的平均风力达133公里/小时,最高阵风259公里/小时,而大老山亦录得时速284公里/小时的阵风纪录。台风泰培是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目前最高风速的热带气旋是2013年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海燕,平均风速达每小时315公里。地球表面最快的“正常的”风速达到372公里/小时,这是1934年4月12日在美国新罕布尔什州的华盛顿山记录的,但是1999年5月在俄克拉荷马州发生的一次龙卷风中,研究人员测到的最快风速达到了513公里/小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速

台湾鲤鱼厉害还是台风莫兰蒂厉害。世界历史最强台风是泰培还是台风海燕。

历史上最强的台风为1979年的19号超强台风“泰培”(Tip),它是有记录以来气压最低,环流最宽,范围最大的台风。以下为它的数据:
气压:870hPa(比全球第二琼恩【875hPa】还要低不少)
环流半径:2174km(大约是郑州到福州的距离吧,我地理有点吃力)
风速:306km/h(一分钟平均测速),换算是84.6m/s,十分钟平均测速是260km/h(非最强)

但是,不可否认1330号超强台风“海燕”可以和“泰培”并驾齐驱。在怎么说,海燕的风速也是有可靠记录以来最高的(南施、艾达这类高估的神兽请无视,谢谢),而且气压也不低。
海燕的一分钟平均风速是315km/h(直接爆掉,无法实测的说-_-),瞬间风速是379km/h,换算下来就是106m/s,相当于比高铁极限还高的速),至于T值又是一个8.1爆表,7.1.5的德法也分析出了7.5的封顶。
而且海燕的气压也无法实测,这只能说明2点:美军飞机太弱or海燕气压太低,如果让我选还是后者,所以它的气压也可能比泰培还低(当然只是猜测)
海燕的破坏力也是远远超出泰培的,它从生成 致消散至少夺了6241人的命,比新世纪第二0806“风神”的1493人和第三1121“天鹰”的1350人都要超出近4.5倍。如果我没记错,它是西太平洋地区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不是在孟加拉湾灭了30多万人的气旋风暴那一类)。
论移动速度和路径,都是历史上罕见的,貌似除了9520号“安其拉”(Angela)之外也没有能和海燕路径相似,强度相似的台风登陆菲岛了。移动速度,新世纪0608“桑美”和0422“马鞍”的后期能和它相提并论,而这两者的强度和海燕有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论范围,海燕和泰培还是有些差距的。
综合来看,我个人也支持海燕是全球最强的台风,毕竟台风造成破坏是靠风速的,气压显得相对次要。泰培在老大的位子上待了34年,该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