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荣的英文简介
Stan Shih
The engineer who turned Taiwan into a PC-manufacturing powerhouse
By Paul S. Otellini
Thirty years ago, computer manufacturing was an arcane business involving a handful of companies building a small number of large and expensive machines a year, mostly using components made in-house. Stan Shih, a mild-mannered Taiwanese electrical engineer working on gadgets such as desktop calculators, saw a better way. Among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e potential of microprocessors (those tiny computer chips that today are the brains of billions of products from cars to cell phones), Shih saw how marrying cheap chips with efficient manufacturing could spread computing power to the masses. It was the right idea—so right that Shih ended up creating a globally recognized brand of personal computers (Acer), kindling a booming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where many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world's electronic devices are now made), and inspiring a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t Acer, Shih took a radically different approach to PC making. By focusing on supply-chain optimization and cultivating a vibrant ecosystem of tightly clustered component suppliers, Acer was able to introduce new technology faster and at lower prices than competitors. As early as 1986, for example, then-little-known Acer released the world's second PC based on Intel's 386 microprocessor, just one month after industry giant Compaq.
Thanks in no small part to Shih's pioneering example, the integrated-supply-chain model is now the hallmark of PC contract manufacturing worldwide. In other words, he's a big reason why your PC costs $1,000, not $10,000. Under his stewardship, Acer grew into a top-five PC brand. But Shih's innovations didn't stop there. Rather than competing head-on with low-cost Chinese manufacturers, he gradually moved Acer up the value chain to focus more on design and innovation. Acer—which once did contract manufacturing for the likes of IBM, Dell and Compaq—is now itself the customer to mainland contract manufacturers that have emulated Acer's earlier business model. Instead of merely manufacturing cheap capacitors, radios and the like, Taiwan's PC industry grew far more ambitious under Shih's mentorship. With ever more countries entering the global information economy, his legacy of innovation-driven business will continue to power economic growth and inspi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sian entrepreneurs.
周杰伦的详细资料
周杰伦 百科名片
周杰伦中国台湾华语流行歌手、著名音乐人、音乐创作家、作曲家、作词人、制作人、杰威尔音乐公司老板之一、导演。近年涉足电影行业。周杰伦是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他突破原有亚洲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曲风的嘻哈或节奏蓝调最为著名,可说是开创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文名: 周杰伦
外文名: Jay
别名: 周董、周导、小周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
出生日期: 1979年1月18日
职业: 歌手,演员,老板,音乐制作人
毕业院校: 台北县私立淡江高级中学
经纪公司: 杰威尔音乐有限公司
生肖: 马
[编辑本段]♫个人信息♪
中文名:周杰伦 jay英文名:Jay Chou 身高:173cm 体重:60kg 生日:1979年1月18日 祖籍:福建泉州 星座:摩羯座 生肖:马 血型:O型 绰号:周董、周导、小伦、卤蛋(杰迷常用昵称)、小周周(刘畊宏对其昵称) 职业:音乐人(作曲人、歌手) (专业:音乐 副业:老板、导演、演员、编剧) 唱片公司:Sony BMG 经纪公司:杰威尔音乐公司(JVR music) 学历:山叶幼儿园、忠孝国小、金华国中、台北县私立淡江高级中学音乐科(音乐学院附中) 在学校主修的音乐:古典音乐 在学校主修的科目:古典钢琴、作曲 副修:大提琴 专长:音乐、音乐创作、即兴创作、制作、作曲 音乐类型:中国式R&B 、古典、中国风、蓝调、Hip-Hop、RAP、国语流行、JAY式情歌,节奏蓝调 音乐功底:从小跟五线谱打交道 西方古典音乐出身,主修:古典钢琴(演奏级) 副修:大提琴(演奏级) 最喜欢肖邦、李斯特的古典音乐作品 专精乐器:钢琴、大提琴、手风琴、吉他、古筝(另外业余还会7、8样乐器) 最喜欢的乐器:钢琴、古典吉他、大提琴、古筝 习惯动作:两根指头的剪刀姿势、大拇指翘起、用手捂住鼻子、低头、摸头发 最大优点:坚持自己的风格、创造力、创作力强、孝顺 最大缺点:老爱忘词、个性没耐性、害羞、内向,心软 最大心愿: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发掘人物:吴宗宪、杨峻荣 经历:淡江中学合唱团钢琴独奏、伴奏 公视--百里香煎鱼(单元剧)、街头音乐表演家(角色)、TVBS-G 超级新人王年度亚军 家庭状况:独子,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 父亲周耀中(物理老师-已退休),母亲叶惠美(美术老师-已退休),外婆叶詹阿妹。 圈中好友:方文山、杜国璋、雪糕、刘畊宏、南拳妈妈、潘玮柏、S.H.E、柯有伦、康康、洪敬尧、江语晨、陈楚河、梁静茹、李晨、宋祖英、巩俐、曾志伟、吴宗宪、温岚、袁咏琳、浪花兄弟、蔡依林、罗志祥 魔术顾问:陈冠霖 最喜欢的运动:篮球、双截棍 小时候的梦想:成为李小龙一样的功夫巨星、成为世界著名的古典音乐家(钢琴家、大提琴家) 喜欢女孩类型:孝顺、长头发、大眼睛、有气质、有古典美 最佳创作搭档:方文山(词)黄俊郎(词)雪糕(MV舞蹈)钟兴民(编曲)洪敬尧(编曲)林迈可(编曲)黄雨勋(编曲)杜国璋(造型)邝盛(MV御用导演) 嗜好:扯铃、玩乐器、练武术(练双截棍)、变魔术、开跑车、甩狗仔 最喜爱的物品:鸭舌帽、口香糖、嘻哈帽 收集嗜好:古董灯、球鞋、帽子、屌车、老爷车、古董家具、各类乐器、各类银制饰 最喜爱的音乐类型:R&B、HIP-HOP、RAP、古典、中国风、JAY式情歌、蓝调 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江户川柯南、多啦A梦 最喜爱的衣着:自然、西装、E+E、HIP-HOP (简单的T-SHIRT上衣加上短裤)、口罩 最喜爱的颜色:蓝色、黑色、粉红 最喜爱的食物:鸡腿便当、牛排、蕃茄炒蛋 帅气的杰伦最喜爱的饮料:甜的都可以 最喜爱的音乐家:肖邦、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马友友 最喜爱的艺人:李连杰、周润发、李小龙 最喜欢的动漫:宫崎骏的任何一部,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 最喜爱的篮球明星:乔丹、姚明 最喜爱的男歌手:张学友 最喜爱的偶像:肖邦 最讨厌的事:被狗仔队拍到 最尊敬的人:自己的妈妈叶惠美 做过最爽的事:甩掉狗仔队、表演的魔术令人震惊 最新代言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 最痛苦的事:僵直性脊柱炎(致残的疾病) 最苦恼的事: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时间永远都不够 最新专辑:《跨时代》 第一次词曲创作:歌名为《天长地久》 第一次得奖记录: 台湾TVBS—G《超级新人王》节目 1997年度亚军 第一首发表歌曲: 《三暝三日》 第一次参演电影:《寻找周杰伦》 第一次导演电影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 第一次导演并参演电视剧:《熊猫人》 周杰伦-出道经历 周杰伦首次亮相幕前,是在1997年8月,当时是为参加TVBS-G的选秀节目《超级新人王》的高中同学担任钢琴伴奏。虽然他同学歌唱并未获奖,节目主持人吴宗宪却对周杰伦的钢琴技巧十分印象深刻,认为其有潜力进而发掘进入乐坛。不过吴宗宪认为周杰伦样貌不足以让他马上当红,所以让他专注作曲、填词,而他的作品多成了当时非常流行的曲子。当时唱片公司签约的8个人相继阵亡,最后熬出头的只剩下周杰伦和方文山,但是也有不少曲目未被人采纳而退稿,但他与方文山的合作命中率极高,慢慢变成了一种定律。 在替大牌歌手做嫁衣的日子里,周杰伦也会玩票性的自己录唱,一首《可爱女人》让曾经也是歌手的杨峻荣,听到了流行音乐中久违的生命力。就此一把帮周杰伦推向歌坛,排除多余的包装和刻意的塑造,真实呈现周杰伦。而周杰伦打算将未被人录用的歌重新唱,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编辑本段]♫图书作品♪
《半岛铁盒》 接力出版社出版 2002年4月出版 《D调的华丽》 接力出版社 简装版出版时间:2005年1月 限量版出版时间:2006年7月 《头文字D 》 接力出版社出版 2005年6月出版 《周杰伦电影事件簿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2005年8月出版 《不能说的秘密(小说版)》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注:《声色系情缘》是以周杰伦为主人公的小说,作者不是周杰伦 《大灌篮:珍藏周杰伦(精装黑白)》文作者:郭敬明 蔡荣丰 《刺陵》主题书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蔡荣丰作品 文作者:方文山 南派三叔 蔡荣丰等
[编辑本段]♫广告代言♪
♫2010年代言 台北花博会 梦幻西游(网络游戏) 创维酷开LED 美特斯·邦威时尚顾问/MTEE 伊利优酸乳/果之优酸乳 爱玛电动车 德尔惠运动鞋 中国移动动感地带 喜之郎CiCi果冻爽 喜之郎优乐美奶茶 可比克薯片 雪碧冰加茶味(中国及东南亚) icoo数码产品(MP3/MP4)(平面广告) ellesse腕表(中国及东南亚)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周杰伦的音乐风格亦十分多样化,包括传统的中国风、欧洲古典音乐曲风、美国的乡村曲风等等。他的专长是节奏蓝调(R&B)和饶舌(Rap)。新鲜的声音,这和台湾的主流音乐很不同。周杰伦的音乐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乃因其音乐素材、歌唱技巧、议题、方文山的歌词。 英国流行乐明星克雷格·大卫(Craig David)曾于2003年表示:“周杰伦的音乐已经主宰、甚至可能改变亚洲流行音乐世界。” 周杰伦,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歌手、作曲家、作词人、演员、导演。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词曲原创人在华人音乐界的地位,而周杰伦自己也与另外数位知名的华语音乐制作人如王力宏和陶喆等并列成为近五年来影响华语音乐最深的新人之一。周杰伦自己作曲和主唱的作品,多数由方文山作词,内容比一般流行曲勇于涉猎前所未见的题材,如《爸我回来了》的阻止家庭暴力,《龙拳》、《双截棍》的弘扬中华武术,《爱在西元前》的世界历史,《梯田》的呼吁环境保护,《四面楚歌》的批判狗仔队,《懦夫》的呼吁远离毒品等,并且他创新地在歌曲里使用西方古典音乐:如在“双截棍”中的莫扎特奏鸣曲风格的过场;在“蓝色风暴”开端的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也有富中国武术(如《双截棍》、《龙拳》和《霍元甲》)或中国音乐特色的(在《娘子》中,过场的吉他就用了琵琶的轮指奏法;使用民乐乐器:《乱舞春秋》《发如雪》等)。这为当代华语乐坛造成冲击。一些说法认为周杰伦是受罗大佑及歌神张学友的影响而开始喜欢并创作流行音乐,这两位华语歌坛的重量级人物在无形当中成为了周杰伦进入流行歌坛的启蒙老师。 小时候,周杰伦对音乐情有独钟,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望子成龙的母亲日积月累,凑钱为他买了一架钢琴。“玩”着琴,他挖掘着潜力,慢慢积聚着自己的音乐“资本”。 周董的歌不时含R&B,中国风,假嗓(《霍元甲》),戏曲,民族等等等等的歌曲元素,每一张专辑都是音乐风格的一种变化。周董在于能将一些歌曲唱的伶牙俐齿(《双截棍》;《本草纲目》)有一些则是华丽淡雅高贵的中国风音乐风格(《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周董的歌里,只要你想到的乐器在歌里只要仔细听都能找到如《兰亭序》里,融合了8种乐器。《发如雪》融合了古筝,钢琴,琵琶,贝斯,乐钟等7种乐器。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重要成就
2003年周杰伦荣登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 !周杰伦是继巩俐,王菲,张惠妹、滨崎步之后,第5位出现在著名的《时代》杂志封面的亚洲艺人,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男歌手。周杰伦于2002年至2008年的IFPI中获得6连霸的佳绩,连续6年获得最高销量国语唱片,而且也连续8年获得IFPI的十大销量国语唱片。周杰伦也连续8年成为台湾唱片销量冠军,据IFPI统计从2000—2009年唱片总销量全亚洲超过2700多万张;2008年继台湾艺人王力宏、张惠妹、金城武、F4后,成为了美国新闻网CNN Talk Asia 采访的对象。CNN记者特地远道来台,内容谈及周杰伦跨足音乐、电影的成就,中国风音乐也颇受外界瞩目。 2009年7月周杰伦在澳洲悉尼举办演唱会,演唱会票房荣登美国BillBoard排行榜第2,力克老鹰乐队,碧昂斯等本土天王天后,华人之光名副其实 2008年周杰伦在日本武道馆连开两场演唱会,成为继王菲之后首位在武道馆开唱的华人男歌手 2008年歌曲《青花瓷》歌词涉及山东 江苏两地高考 成为首位歌词出现在高考中的流行歌手 2008年11月,凭借《我很忙》专辑获得每年在摩洛哥举办的“世界音乐大奖(World Music Award, WMA)”所颁发的“最高销量歌手(大中华区)”,已连获三届(2006年《依然范特西》, 2007年《我很忙》, 2008年《魔杰座》),打破歌神张学友二连冠的纪录;加上2004《七里香》,周杰伦已先后获得四次世界音乐大奖。 周杰伦亦成为第一名获得香港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的台湾歌手,他于2001年以《开不了口》得奖,同时他亦是继周华健后第一位获得叱咤乐坛唱作人大奖金奖的台湾歌手。另外,周杰伦出道8年,在十大中文金曲中只有2005年没得到全国最受欢迎中文歌曲奖项。 2004年首次担当正式角色,拍摄由刘伟强和麦兆辉执导、日本漫画改篇的电影《头文字D》,饰演男主角藤原拓海。电影在2005年暑假于中国上映。这部电影周杰伦的片酬是一百万美元。并以此片获得第四十二届金马奖和第二十五届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周杰伦09年进军国际,打入好莱坞拍电影,开始拍摄《青蜂侠》 美国知名电影网站“screencrave”评选出十大最值得期待的新秀演员。将以《青蜂侠》进军海外市场的周杰伦,成为西方媒体眼中的“潜力股”,不仅顺利跻身十强,还成为榜单上唯一一名亚洲演员代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出25位亚洲最有影响力人物,CNN用”非凡艺人“(entertainer extraordinaire)称呼周杰伦!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杂志企划“商场中最有创意的100人”(The 100 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特刊,他与Lady Gaga、jay-z成为“唯三”入榜歌手,同时也是唯一华语艺人。 2010年7月7日在北大举行的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周其凤引用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的歌词表达自己对“鸟巢一代”毕业生的留恋。 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歌手候选人。
[编辑本段]♫公益活动♪
周杰伦也是一个热心公益的歌手,他曾经在2003年参加公益歌曲《手牵手》的演唱,演唱会所用的扇子也曾用于拍卖,捐款捐给了天津一家福利机构,他也曾在《不能说的秘密》宣传期间与主演桂纶镁参加了台湾地区名为“一块救一命”的公益活动,并呼吁歌迷朋友一起参加、支持公益事业。在东南亚海啸期间,参加了泰国举办的一个音乐大奖颁奖典礼上,他曾献唱《蜗牛》这一励志歌曲。 在汶川发生地震后,杰伦第二天就向受灾的「梁平小学」捐了50万人民币,其中40万用于重建小学,另外10万用来资助5名遇难学生的家庭。他又捐出200万人民币给灾区人民,之后又透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50万人民币。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于年内挺进内地,正当重庆站举行之时,却碰到四川遭遇地震灾害。周杰伦原本将取消重庆演唱会行程,或延期举行,而后歌迷反应激烈,主办方与市慈善总会联合,将演唱会改为募款形式,周杰伦除了将演唱会收入全部捐献给灾区外,自己率先捐出所有演唱酬劳,并现场带领歌迷募集到超过3000万人民币。在演唱会上,他也演唱了《蜗牛》和《城里的月光》等歌曲,用音乐为四川灾区的人民加油,并带领全场歌迷高喊“四川加油”。汶川地震后,总计周杰伦捐款超过4200多万RMB,破台湾艺人最高纪录。 2009年莫拉克肆虐台南,杰伦捐200万台币,约合五十万RMB,还认养了300名受灾儿童。 2010年 3月19日 周杰伦、宇豪和弹头昨天(3月19日)走访台北三间不同的小学,与小生分享心得,并捐出奖学金,还以品德大使身份颁发“孝悌奖”给表现双优异的学生。 2010玉树地震周杰伦与潘玮柏合捐一百万元人民币。
[编辑本段]♫延伸阅读♪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
选自《孟子·离娄上》
导读
孟子在本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观点,这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孟子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那样的熠熠生辉,它是我们今天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早期曙光。
原文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深潭里面的鱼是水獭从浅水中赶来的;树林里面的鸟是鸇从外面赶来的;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好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议论
“得人心者,得天下”。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都深以为然,但是我要说,不,这是屁话。他就像病毒一样感染了所有中国人的心灵,毒害了中国几千年。“得天下“,得人心是为了得天下,是为了得,是为了权利和欲望。 这几天看深圳台播出的新版《三国》。徐州刺史陶谦手下一部将张凯(是不是这个凯?没有多大关系)见财起意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欲借此兼并徐州。其中提到曹操(抑或荀彧)提到陶谦时说,此人虽仁义,但近乎迂腐,素无大志。各位想想中国人是怎么定义有大志的。有野心称王称帝,这就是有大志啊。我们普通人没有机会称王称帝,但是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定义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的?当老板,当官,赚大钱,这就是有出息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当如此耳!”,“汝可取而代之”。 说出这种话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公认的大英雄,陈胜,刘邦,项羽。有哪一个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竟奉此种人为我们的英雄,中国会有希望吗?“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是什么人呢?专好权术。 我们把什么东西奉为经典呢?“三国演义“充满了尔虞我诈,“红楼梦“充满了奢侈浮华,“水浒传“充满了快意恩仇,目无法纪。就是“西游记“还好了。自禹以降,我们中国人的追求就只剩下权利,金钱和美女了。 试问是老板对社会更重要还是科学家,艺术家呢?一个老板死了,他的儿子就会成为老板,一个科学家死了,他的儿子会成为科学家吗?一个企业倒了,会有更多的企业站起来,一个科学家,艺术家死了,会有更多个科学家,艺术家出现吗?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垃圾当成珍宝呢? 我们一向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明璀璨。可是中国为什么还是这么贫穷落后呢?为什么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呢?为什么有这么多贪污腐败,仗势欺人,有这么多矿难,强制拆迁,毒奶粉呢?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有问题,我们的文明有问题,我们的追求有问题,我们的精神有问题。“成王败寇“,“笑贫不笑娼“,生在这样的中国,我们只能如此,谁都不能选择的加入到追逐权利和欲望的行列。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不是某个阶层的问题,也不是某个时代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文明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的问题,是纵贯古今的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民,舟是官。为什么中国人老是喜欢把民和官对立起来呢?还是中国人的权利思想在作怪。如果人人生而平等,又何来的官民之分呢?过去我也总是不愿意承认我们中国的落后,尤其不愿意承认我们文化的落后,现在我发现我们落后的可不是一点儿啊。西方人的平等,博爱,自由,我们一点儿都没有学会啊? 试问当今中国有哪个中国人感到幸福?农民工不幸福,白领压力大,富人也不幸福。中国人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哪来的幸福感?生在中国是不幸的。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大祸临头了。我们怎么办?我们还有希望吗? 有人说,自私是人的本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及时行乐。不错,这是我们人类的原罪。但是万能的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有原罪的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自私的魔鬼?他们当然是有用的。他们可以引导我们创造文明,引导人类的进化。但是我们要利用这个魔鬼,要做魔鬼的主人,而不是做魔鬼的奴隶。资本主义就是有效利用这个可怕的魔鬼的最好的实例。没有这个魔鬼,我们的生活怎么可以进步呢? 但是我们能驯服这个魔鬼呢?我可以肯定地说,能!我们能!!!如果不能的话,我们怎么解释那些为了人类的利益甘愿受苦,甘愿牺牲的真正的英雄呢?如果这你也不信的话,你总相信一个母亲可以为了孩子做出牺牲,直至生命吧。所以说,我们除了追求享乐外,我们也的的确确的追求着精神,追求着善良,正义。 只要我们改造好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净化我们的灵魂,我们还怕我们的科学不发达么?我们还怕我们的物质不丰富么?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吃糠咽菜也是幸福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