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须菩提

时间:2024-02-25 00:18:01 编辑:莆仙君

菩提是什么意思?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扩展资料:各种经典对菩提的解释:1、《佛学常见辞汇》对菩提的解释菩提,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2、《唯识名词白话新解》对菩提的解释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大智度论》卷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卷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这是照见法性——真如的最高真理的智慧。

须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

须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是鸠留之子。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出生于婆罗门教家庭。以“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智慧过人,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导之诣佛所,佛陀为说嗔恚之过患,师自悔责忏罪。后得须陀洹果,复证阿罗汉果。于佛陀之说法会中,常任佛陀之当机众,屡见于般若经典中。相关故事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乡人纷纷传说,说佛陀是一切智人,论到智慧,世间上没有人能够和佛陀相比。这样的议论早就传到须菩提的耳中,而且,他的父母跟随乡人,都皈依了佛陀。须菩提家中,一向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现在父母为什么跟随乡人轻易的改宗呢?这时,轮到须菩提觉得他的父母奇怪了。有一天,须菩提的父亲向他说道:“空生,你常常自以为很有智慧,已经了解到人生的真理,但你和佛陀相比就差得太多。佛陀不但有大智慧,而且有大慈悲和大神通,自从佛陀来到本地,全乡的人差不多都皈依佛陀。还想恭请佛陀到家中供养,希望你在佛陀面前,能息下狂妄的心。”须菩提心中很不服气,他回答道:“你们眼中的佛陀,自是一切智人,但在我眼中,也许就很平凡了。”须菩提虽然这么说,但佛陀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感动力?在须菩提一向平静的心湖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他等不及佛陀到他家中受供时再见佛陀,他想,万一佛陀很忙,不能来怎么办?所以在这一天的夜晚,须菩提便偷偷的先去看看佛陀的样子。夜晚凉风习习,一轮上弦的月亮弯弯的高挂在空中,星星在闪烁,好像窃笑着好奇的须菩提。须菩提独自走到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正坐在高高的法座上说法,四周亮着火把,下面跪着的是千万听众,呀!佛陀的身后好像还放出光明!这不像是人间的人,这相貌太圆满了,太庄严了,佛陀应化的身相,实在超过须菩提的想像之外。

须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

很多人大胆猜测菩提祖师的真身可能是元始天尊。须菩提祖师出场时立的是道家的人设。猴子一直想要寻仙问道,求道家的“长生不老”。关于长生不老我们在上一篇中做了诸多论述,大多数人想求此道基本都是道家的“金丹”以及“道术”,各界生灵修的也是内丹和道术,所以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菩提祖师就是道家的人。以至于,很多人大胆猜测菩提祖师的真身可能是元始天尊。文中有哪些细节暗示?在孙悟空拜师求道的故事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不同寻常寓意的名字。1、西牛贺洲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个依前作筏,又飘过西海,直至西牛贺洲地界。菩提祖师的住处设在了西牛贺洲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西牛贺洲是何人管辖之地?在原著的第八章中,如来对众弟子谈经论法时是这样说的:“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所以,在自己家门口办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也能方便掩人耳目。一旦如来佛祖出差,众弟子以及天庭都会听到风吹草动,事情必做不机密。其次,我们再看猴王登上了西牛贺洲的地界后,第一个遇到的老樵夫。

什么是佛经 菩提是什么意思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其核心思想是“四谛”和“八正道”。佛教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达到解脱和超脱的境界,从而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菩提是佛教术语,意思是觉悟、开悟之意。在佛教中,菩提是指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达到了解脱和超脱的境界,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和平静。佛教把菩提作为最高的境界和最终的目标,认为只有通过菩提才能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解脱。

佛经中经常出现的“须菩提”是什么意思?

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注解。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空,不离开因果事物而有空,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是充满了革命性和积极性。空,是大乘佛法的义理;空代表了大乘佛法的精神。不是佛陀的弟子,固然不能了解到空理,就是佛陀的一般弟子,也很少能懂得空的妙义。扩展资料:须菩提 [ xū pú tí ]1.梵语subhūti的音译。或译为“须浮帝”、“须扶提”、“苏部底”等。意译为“善现”、“善见”、“善吉”、“空生”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出家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维摩诘经·弟子品》:“佛告须菩提:‘汝行诣 维摩诘 问疾。’”僧肇 注:“须菩提、秦言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2.对年高德劭之僧的尊称。《景德传灯录·百丈大智禅师》:“於是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须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