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通讯网

时间:2024-03-12 18:48:28 编辑:莆仙君

移动通信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GSM通信系统主要由1.移动交换子系统(MSS)、2.基站子系统(BSS)和3.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
1.完成信息交换、用户信息管理、呼叫接续、号码管理等功能。
2.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完成信道的分配、用户的接入和寻呼、信息的传送等功能。
3.MS是GSM系统的移动用户设备,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和客户识别卡(SIM卡)。移动终端就是“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SIM卡就是“人”,它类似于我们现在所用的IC卡,因此也称作智能卡,存有认证客户身份所需的所有信息,并能执行一些与安全保密有关的重要信息,以防止非法客户进入网路。SIM卡还存储与网路和客户有关的管理数据,只有插入SIM卡后移动终端才能接入进网。


画出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消息包括符号、文字、话音、音乐、图片、数据、影像等形式。基本的点对点通信都是将消息从发送端通过某种信道传递到接收端。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描述如图1。 图1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发送端的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为了使原始信号适合在信道上传输,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某种变换,然后再送入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接收端的作用是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信号,再转换成相应的消息。图中所示的噪声源是信道中的噪声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其他各处的噪声的集中表示。2. 模拟通信系统为了传递消息,各种消息需要转换成电信号,消息和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这样在接收端才能准确地还原出原来的消息。模拟通信系统需要两种变换。首先,发送端的连续消息需要变换成原始电信号,接收端收到的信号需要反变换成原连续消息。第二种变换是将原始电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接收端需进行反变换。这种变换和反变换通常被称为调制和解调。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将发送端调制前和接收端解调后的信号(即原始电信号)称为基带信号。模拟通信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中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数字信号传输差错可以控制,这需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等手段来实现,因此在发送端需要增加一个编码器,而在接收端需要一个相应的解码器;当需要保密时,需要在发送端加密,在接收端解密。点对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通信系统组成也可以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通信方式传输给接收端,再将数字信号反变换成模拟信号。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更加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通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传输差错可以控制,改善了传输质量;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数字信号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通信系统的功能。数字通信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代价是占用比模拟通信宽得多的频带。以电话为例,一路模拟电话通常只占据4kHz带宽,而一路传输质量相同的数字电话要占用数十kHz的带宽。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涵盖了更透切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连,更深入的智能。其中,物联网是智慧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支撑着整个智慧城市系统。

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智能。通过环境感知、水位感知、照明感知、城市管网感知、移动支付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无线城市门户感知、智能交通的交互感知等,智能城市才能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的。换句话说,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最直接的联系就是M2M。 详细内容你可以访问飞瑞敖物联网信息论坛查看啦!!


智慧城市物联网是什么?

“十三五”规划提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日前,国家发改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有针对性地组织100个城市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多个环节。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需在顶层设计中构建优秀的总体架构。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华为企业BG全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总经理郑志彬博士、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华为郑志彬博士:近日,在华为举办的“新ICT,让城市更智慧——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发布会”上,其发布了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即“一云二网三平台”。1、“一云”:城市云数据中心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2、“二网”: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线+无线宽带网络,为城市构建无处不在的宽带,让城市公共服务触手可及;在物联网领域,提供轻量级物联网通信操作系统,多种类型的接入网关。并提供物联网平台,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3、“三平台”:ICT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通过ICT能力开放平台,将ICT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使其更便利地调用ICT接口,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智慧城市研究会会长李林教授:面对新型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李林教授提出了“三中心一平台”的总体架构。其认为,“三中心一平台”遵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六大核心要素。通过天地一张栅格网构成一个“虚拟化的复杂巨系统”,实现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平台资源、软件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1、“三中心”(1)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新型智慧城市“网络融合与安全中心”以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天地一张栅格网为核心要素。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公共互联网(包括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网络)、智慧城市无线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包括公安视频专网)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传输信息及数据的互通,以及网络与信息的安全保障。(2)大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以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总和”为核心要素。将分散的、重复的、难于访问的操作数据转换成集中统一的、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大数据中心”为不同来源的数据提供了一致的数据视图,将不同介质、不同组织方式的数据集成转换成为一个一致的分析型数据环境。(3)管理、指挥与运行中心新型智慧城市以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为核心要素。更好对城市的市政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宏观经济、民生民意等状况有效掌握和管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统一的管理、指挥和运行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汇聚共享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精准管理和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对智慧城市网络、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的展现、监控、管理、运营、服务的功能。2、“一平台”“一平台”即“公共信息一级平台”。“公共信息一级平台”以新型智慧城市各类信息资源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化封装,支撑智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化功能为核心要素。应用“智慧城市信息栅格技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城市涉及政府政务信息、城市管理信息、社会民生信息、企业经济信息各行业级二级平台、业务级三级平台和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功能协同。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技术和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技术为引领”到“以理念为引领”,“以管理为核心”到“以服务为核心”和“以业务为驱动”到“以数据为驱动”的转变。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用途不同计算机网络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计算机通信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2、传输方式不同计算机网络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计算机通信将两部计算机直接相联进行通信,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多点通播。扩展资料: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网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通信

什么是3G?

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该标准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

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应用的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由于3G是个相当法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多且复杂,要从目前的2G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个介于2G和3G之间的2.5G。HSCSD、GPRS、WAP、EDGE、蓝牙(Bluetoot)、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

  HSCSD这是GSM网络的升级版本,能够将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与新加坡电讯的移动电话都采用HSCSD系统,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57.6kbps。

  GPRS由于具备立即联机的特性,对于使用者而言,可说是随时都在上线的状态。GPRS技术也让服务业者能够依据数据传输量来收费,而不是单纯的以联机时间计费。这项技术与GSM网络配合,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5kbps。

  EDGE完全以目前的GSM标准为架构,不但能够将GPRS的功能发挥到极限,还可以透过目前的无线网络提供宽频多媒体的服务。EDGE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384kbps,可以应用在诸如无线多媒体、电子邮件、网络信息娱乐以及电视会议上。

  WAP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性产物,也是大家听说最多的。这项技术让使用者可以用手机之类的无线装置上网,透过小型屏幕遍游在各个同站之间。而这些同站也必须以WMl(无线标记语言)编写,相当于国际互联网上的HTML(超文件标记语言)。

3G时代展望

  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F DoCoMo已于10月1日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该服务基于WCDMA标准。目前,亚洲成为3G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紧随其次,美国由于不太热心而在技术准备上远远落后。除了动作最快的日本和韩国,泰国、香港也已经发出3G牌照。台湾即将发放工3G牌照。预计内地在年底前表出3G牌照,市场预期将发行两到三个拍照三个牌照。


什么是3G网络?

3G有三大制式,GSM升级后的WCDMA,CDMA升级后的CDMA2000,以及我国自主开发的TD-SCDMA。

目前的手机大多是2G的,也有称为2.5G或2.75G的。

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GSM用户,采用的多是一般的2G终端+GPRS功能。市面也有较多的EDGE手机,可称为2.75G的。但是真正3G的WCDMA,目前中国移动只有试验网。所以一般来说,市面上是没有3G手机的。较贵的手机只不过功能比较强而已。

中国联通的CDMA用户,采用的多是CDMA 1x的终端。这是一种2.5G,或称准3G的终端。可以使用高达153.6kbps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但是离真正的3G CDMA2000 1x EVDO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中国联通有若干EVDO的试验网或试商用网。但是正式商用的还没有。因此,一般市面购买的手机若不特别说明,也不是3G手机。

TD-SCDMA是我国自主研发的3G制式。目前正在试验中,市面上还没有任何终端。

3G网络和现在网络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可以提供基于高速分组数据的丰富的多媒体业务。至于普通通话,和现在的网络是基本相同的。而且,网络建设的最大原则就是向下兼容,保证原用户基本功能的使用。

3G手机就是支持在3G网络中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终端。目前能够看到的业务是视频电话,手机电视,手机点播,流媒体等需要大量数据流量的业务。当然,还有在线3G游戏,下载音乐(不是铃声)等娱乐功能,以及高速手机上网等商务功能。



什么是3G?

第一代手机为模拟制式,第二代手机为GSM、TDMA等数字手机,而所谓第三代手机,则是泛称能够将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可能的增值服务将包括图像、音乐、网页浏览、电话会议以及其他一些信息服务。

第三代手机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称之为“IMT—2000”,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而第三代手机可能应用的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等也在一些场合被作为第三代手机的代称,而更笼统的称呼则为“3G”。

3G手机完全是通信业和计算机工业相融合的产物,和此前的手机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呼这类新的移动通信产品为“个人通信器”。即使是对通信业最外行的人也可从外形上轻易地判断出一台手机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机都有一个超大的显示屏,往往还是触摸式的!

3G手机能干什么
3G手机能干什么?据专家介绍,它除了能高质量的完成目前手机所做的语音通信外,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用户可以在3G手机的触摸显示屏上直接写字、绘图,并将其传送给另一台手机,而所需时间可能不到一秒。当然,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送给一台电脑,或从电脑中下载某些信息;用户可以用3G手机直接上网,查看电子邮件或浏览网页;将有不少型号的3G手机自带摄像头,这将使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电脑会议,并使数字相机成为一种“多余”。

具备强大功能的基础是3G手机极高的数据传输速度,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每秒9600字节,而第三代手机最终可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度将高达每秒2M字节。而为此作支撑的则是互联网技术充分糅合到3G手机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打包技术,在现有GSM上应用数据打包技术发展出的GPRS目前已可达到384K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这相当于D—ISDN传输速度的两倍。支持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讯,将大大扩展手机通讯的内涵。

聚焦3G标准制订
1999年3月份,ITU—RTG8/1巴西会议确定了第三代无线接口技术的大格局,第三代无线接口技术分为两大类:CDMA与TDMA,其中CDMA占据主导地位。CDMA又分成了FDD直接序列、FDD多载波以及TDD三种技术。TEMA主要由UWC136与DECT技术构成。在此会议之后,不同的第三代技术间呈现出融合与统一的趋势。

在TG8/1巴西会议结束后不久,爱立信与高通达成了专利相互许可使用协议。1999年5月,国际营运者组织在多伦多会议上,30多个世界最大的无线营运商以及10多个无线设备制造商对宽带CDMAFDD技术的融合达成了协议。6月份召开的ITUTG8/1北京会议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合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国际营运者组织多伦多会议协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支持,为CDMAFDD技术融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中方代表的努力下,各方面对CDMATDD技术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对CDMATDD技术的融合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众多无线营运商和设备提供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支持以及将要在今年6月举行的TG8/1北京会议要确定的详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规范框架,都将为IMT—2000无线接口标准在今年10月份的最终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技术标准制订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技术的融合关系到移动用户能否在不同的第三代运营系统之间漫游。符合IMT—2000无线接口标准系统的网络内部可以采用不同的协议,但各网络之间必须遵从ITU制订的标准。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部分标准的制订工作也在积极进行。

东方的曙光

我国是世界上移动通信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到1997年底用户已达1323万,预计到今年移动用户数将达到3000万以上。在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们未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移动通信产业,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上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体制、标准制定工作才开始进行。通过3G把我国的科研通讯产业带动起来,使我国的通讯网逐步国产化。

我国对3G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视,邮电部专门成立了第三代移动通讯领导小组来负责第三代移动通讯领导和协调工作。除此之外,原邮电部和国家“863”已分别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立项研究。

1999年6月29日,我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V提交了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TD————SCDMA方案。该方案将当今国际领先技术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融于其中,具备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低的成本和较大的灵活性,很具竞争性。

1998年11月,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代表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3G)TD————SCDMA方案成为也是亚洲地区唯一一个入选国际电联的第三代移动通讯(3G)标准,成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百年电信史上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完整标准,标志着中国迈出了从跟踪向创新转变的历史性的第一步。

未来的3G不是梦

由于3G产品的诱惑无法抵挡,人们纷纷预测3G产品及技术。Ovam,一家从事独立研究和咨询的公司,发表了一篇报道,声称大多数地区的市场在2006年发育成熟。然而,大多数世界级制造商都纷纷发布了它们认为成为未来无线通讯工具的新型装置的样机。

Strategis集团的分析家认为,全球几个市场将提早在2002年采用无线网络,而美国却要在2004年才能使用这种技术,原因是亚洲和欧洲在3G无线技术方面远超美国。

据Strategis集团另一位分析家表示:芬兰、日本及英国将首先在市场上推出3G技术。虽然这些国家可能不是无线互联服务的大市场,用户需求能力加强,他们肯定会采用3G服务。Strategis集团还透露大量2·5G和3G技术的商业应用仍需几年才能面市,无线的运营商目前已在转变经营模式,以便为这些服务做好准备。这将为无线通信与资讯带来新的局面。

关于在2006年的2·5G和3G市场的用户人数,据Strategis集团估计,中国将超过7,500万用户,排列全球榜首,其次是日本,大约有3,600万名用户,而美国远落其后,其2·5G及3G用户人数将在1,400万以下。

3G通讯技术已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它的到来必将掀起一阵无线通讯的新浪潮,3G是向未来个人通信演进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

预计,在我国3G的商用化尚需几年时间,站在迎接未来移动通信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一战略高度上,我们将在这几年宝贵时间中,大力发展GSM,不断推出新业务,积极稳妥地做好向3G演进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