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生活网
当前位置: 莆仙生活网 > 知识库 >

敲山震虎的意思

时间:2024-03-14 00:54:51 编辑:莆仙君

敲山震虎是什么意思?

敲山震虎:拼音:qiāo shān zhèn hǔ词义:1、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使老虎不敢发威。2、军事策略计谋之一。3、现代引申义。敲山震虎是威慑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展示军事实力,迫使对方屈服的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扩展资料:敲虎震山表达一种委婉的警告。“敲山震虎”和“打草惊蛇”的妙处如出一辙。“敲”展示一种力量的威胁,威胁的对象是“虎”,但是并不是直接“敲”虎,而是“敲山”来惊吓老虎,达到警告的目的焚书坑儒敲山震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九年,丞相李斯说:“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已经统一,老百姓当努力种田做工,读书人应当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可是如今还有那么一些读书人、总是死抱住老一套的东西不肯放弃,老是根据过去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当前的政治制度,这对陛下的统治是很不利的,必须予以严厉禁止。我建议:史官所收藏的图书,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部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这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于是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一下查出了460多个方士和儒生,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把他们都活埋了,秦始皇焚书坑儒,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他封住了正直官吏和读书人的嘴,使那些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人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敲山震虎

杀鸡儆猴和敲山震虎用法区别

一、用法不同杀鸡儆猴:作谓语、定语、宾语。针对的是很多对象,例如处罚某个犯规球员,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其他球员更加注意公平竞赛的准则。敲山震虎:作谓语、定语。针对的是某个对象,例如处罚某个球队的犯规球员,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该俱乐部在训练中更重视公平竞赛的准则。二、意思不同敲山震虎:意思是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杀鸡儆猴:意思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三、出处不同敲山震虎:出自刘流《烈火金钢》第12回:“不怕你敲山震虎,等你打过枪以后,你放心大胆往前走,老子才捧你哩!”杀鸡儆猴:出自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文学形式有哪些

文学艺术形式按类别分,有大的两类: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主要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剧本))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主要四类:绘画、雕塑、音乐、戏剧)按表达方式有:1.语言艺术:戏剧,诗歌,小说,散文2.表演艺术:音乐,舞蹈3.造型艺术:绘画,雕塑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拓展资料:文学简介-百度百科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什么是文学

文学(英语:literature),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任何单一的书面作品。更严格地说,文学写作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被认为具有艺术或智力价值的任何单一作品,通常是由于以不同于普通用途的方式部署语言。它的拉丁词根literatura/litteratura(本身起源于littera:letter或handwriting)被用来指代所有的书面记录,尽管当代定义将术语扩展到包括口头或唱歌的文本(口头文学)。文学可以根据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是韵文还是散文进行分类;可以根据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主要形式进一步区分;作品往往根据历史时期或者遵守某些美学特征或期望(艺术类型)进行分类。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包括韵文、散文、剧本、小说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流派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生活。这个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了意义:现在它可以扩大到非书面的口头艺术形式,可以与语言或文字本身配合,因此很难就其起源达成一致。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书面作品的分布和扩散成为可能,最终导致了网络文学。文学并不一定是客观的,一名成功的文学家能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展现自己对于文学的主观看法,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感触,但借由尝试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有时对能帮助作家了解“读者的感受”以求将内心之情感与艺术表现完整的体现在读者心中。有时也能藉作家主观想法带给社会不同面相去省思现况,例如女性文学的兴起。扩展资料:文学分类不同语言或国家的文学:亚洲文学:中国文学、马新文学、日本文学欧洲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希腊文学、俄罗斯文学美洲文学:美国文学、拉丁文学(文学同样是分民族的)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按地域分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按读者年龄分为: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新韵文、戏剧、歌剧、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与动漫等。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文学理论按地域分为西方文学理论与东方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文学社团。文学研究按研究方向分为文艺美学、文学艺术、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文学思想史、文学批评、文学史等。按时间分为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按单一研究方向分比较文学、舞蹈文学、红学等。文学体裁中文体裁中国古典文学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学

为什么人要不断的学习

原因:学习的好处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学习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原有知识结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最终取得成功的法宝。学习目的:为了掌握知识,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作好铺垫。学习仅仅是一个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学以致用",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因此头脑清醒的人,学习会有的放矢,目标非常明确。而头脑糊涂的人,学习则无的放矢,忙于应付,非常被动。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新事物,只要抓住了机会,调整好心态,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学以致用,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学习方法:/iknow-pic.cdn.bcebos.com/b7003af33a87e95043731be71b385343faf2b4d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7003af33a87e95043731be71b385343faf2b4d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7003af33a87e95043731be71b385343faf2b4d1"/>每天坚持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每天的时间要适度,找到适合自己强度的时间。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放在首要位置。

如何正确学习

高考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它会区分出是上名校还是去专科,又或者就业,无论我们是否承认考入名校确实意味着学习上你是成功的,而高三作为高考的冲刺阶段,只有经历过高三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心酸,所以确实需要你更加努力。在同等的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似乎成为每位学子的愿望,但是如何提高效率确实是个大难题。首先可以指定小计划,用便利贴将要完成的计划写在上面,每完成一项就划掉一个任务,无形之中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满足感。其实这个与跑马拉松是一个道理,曾经一位马拉松运动员经常获得第一,后来有人问他原因,原来他每次都会提前考察场地,将场地的标志性建筑物记下来,跑步时每到一个建筑物,意味着自己已经完成一部分,可以心理暗示一下自己,避免因为过长的道路而胆怯。再者可以多学科穿插性学习,数学是一门较难的学科,有的人可能因为某个题,浪费一晚上的时间,最终也没有算出来,我认为这部分时间是浪费的,当有难题不知道如何解答时,可以先放下,试着换一个思路,做一下语文或者英语等不需要计算的科目,等到彻底放下心来,再看这道题,也许就有不一样看法。最后就是计时完成作业,把每次作业都当成是考试,毕竟平时高考化,高考才能平时化,你会发现有时做作业会注意力不集中,这往往会浪费一部分时间,而计时之后,就把它当成考试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计时完成作业是提高效率的方式,也是训练自己应试技巧的方式,如果遇到难题,考试你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吗?想必不会,因为一旦如此,后面你可能完成不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