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包含多少个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共包含26个城市: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金华、台州、合肥、芜湖、滁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
中国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但一线城市的划分并没有公开的标准,只是一种非学术范畴的经济概念。如果参考“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又可以分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中国的4个直辖市)。
4个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共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特别行政区4种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共有4个直辖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15个副省级市:
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并施行中编[1994]1号文件,省会城市取消计划单列,同时设立“副省级城市”。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均为省会城市。
国家计划单列市为以下5个:
大连市(1984年7月18日批准);青岛市(1986年10月15日批准);宁波市(1987年2月24日批准);厦门市(1988年4月18日批准);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批准)。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磅Normal0
长江三角洲包括哪些城市?
到目前为止长江三角洲都包括以下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徐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常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台州、金华、温州、丽水、衢州、舟山、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淮南、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共计三十四个城市。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江南文化亚区的范围大体相当,其核心区是环太湖区域,即上海、苏南和浙北。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的“金三角”。扩展资料:长江三角洲的地理顶点在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附近。在六七千年以前,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在海水的顶托下,长江每年带来的4.7亿吨泥沙大部分沉积下来,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沙堤。北岸沙堤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至如东附近,沙堤以北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冲积成的里下河平原。南岸沙堤从江阴附近开始向东南延伸,直至上海市金山县的漕泾附近,并与钱塘江北岸沙堤相连接,形成了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位于长江北岸,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为一碟形洼地。洼地中心湖荡连片,主要有射阳湖、大纵湖等。长江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组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 达4.8—6.7公里。平原上共有湖泊200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由于地势低洼历史上,洪涝灾害异常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投资兴修水利工程,西挡淮水,东挡海潮,开挖运河,增强排灌能力,使这个十年九涝的多灾区变成江淮流域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长三角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两省,其中江苏的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另有一定数量的金属矿产。浙江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多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等用途。上海矿产资源相当贫乏,基本无一次常规能源,所需的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电力、石油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三角洲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长三角主要是指上海、浙江、江苏三省。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城市为中心,包括临近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等城市。简言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2个地级市)=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长三角都有哪些城市?
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长三角地区处于亚洲太平洋海岸的中心地带。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长江三角洲”从一个长江入海口的地理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规划的概念。长三角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冲积平原。从全球视野看,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区域,决定着未来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版图。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世界级城市群由面积、人口、GDP总量、对外贸易、国际化程度等标准加以评定。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是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科技、文化和教育最为昌盛、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地理、经济和人文紧密联系的地区。自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逐步形成了大规模的城市群。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以来,长三角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一体化建设启动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将长三角的范围确定为江浙沪三省(市)。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把长三角培育成为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位置境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千米)。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千米);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三省一市?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位置境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冲积平原。城市群涉及三省一市共26个市,区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2.2%。 太湖平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体,太湖平原以太湖为中心,状如一只大盘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长江三角洲顶点在南京市、扬州市(高邮)、仪征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包括哪些
01 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一大经济区。北起通扬运河,南抵钱塘江、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 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国土面积 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总人口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e30e924b899a9015e3c97a50f950a7b0208f51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了,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哪些省市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个城市;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是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冲积平原。截至2019年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2.27亿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23.72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出中国近1/4的经济总量,1/3的进出口总额。2019年,长三角区域铁路网密度达到325千米/万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
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杭州、温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包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三省一市,囊括扬子江城市群、杭州湾大湾区和皖江城市带,亦涵盖温台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的部分地区。2019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经济圈,其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长江三角洲的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全国第一。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把长三角的发展定位为经济快速增长和继续推动对外开放。长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齐全,拥有1座超大城市(上海)、1座特大城市(南京)、3座I型大城市(杭州、苏州、合肥),10座II型大城市(温州、宁波、常州、无锡、南通等)。9座中等城市(镇江市、湖州市、嘉兴市、马鞍山市、安庆市、金华市、舟山市等)和42座小城市(铜陵市、滁州市、宣城市、池州市、天长市、溧阳市等),小城镇星罗棋布,城镇分布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80多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城镇间联系密切,区域一体化进程较快。2019年,中心区相比之前的主要城市增加了温州市。经济长三角(GDP)达237300亿人民币,占中国的24%(2019年),其中:1、第一级产业产值为9308.98亿人民币,占中国的13.2%。2、第二级产业产值为96474.57亿人民币,占中国的24.98%。3、第三级产业产值为131365.41亿人民币,占中国的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