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林的人物经历
他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曾担任过省委领导秘书,县委书记等职。现任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谁与历史同行》和《借问英雄何处》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以后,海峡两岸刮起了一股“历史文化”的散文风,尤其是在获得中国散文的最高奖——冰心散文奖以后,集政府官员、作家和大学教授于一身的冯伟林成为“新儒生散文家”的代表人物。因此,当冯伟林出席《印象湘江》诗歌朗诵会并答应为《金鹰报》著文歌颂母亲河湘江时,不免让人平添期待。源头活水是湘江虽然早就从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上“认识”了冯伟林,但他踏上挪亚游轮的时候,《金鹰报》记者还是不敢贸然上前相认——他不断地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打招呼,平和得没有一丝一毫的“官气”。得到确认以后,记者问他;“你是湘乡人吧?”冯伟林一板一眼地告诉记者,“我是湘潭人,正儿八经的湘潭人!”冯伟林说,他生长在湘潭市昭山脚下一户普通农家,从小在湘江边劳作、嬉戏,任江风吹拂,凭江水拍击,聆江涛阵阵,醉江韵萦绕,赴荷池采莲,登昭山拾叶,望南岳美景,观麓山红叶。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后来到长沙读大学,都是一路沿着湘江走着、寻着。他曾经在伟人毛泽东等人求学的湘乡东山学校驻足,在巍巍韶峰吟唱,在清清乌石潭彭德怀故居洗濯,在秀雅的花明楼刘少奇故居漫步,在昭山古碑前徜徉,沿着王船山、曾国藩、魏源、蔡锷、毛泽东等乡贤的足迹,进入岳麓书院。正是在这样的熏陶之下,他很早就对湖湘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下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提炼和宣传民族精神的心志。“湘江在我的心里就是一条圣河,它滋润着湖湘一段段文明,千载而下锤炼成一个巨大的文明符号,我在辽阔的湘江水中渐渐长大,我那些散文不过是湘江河水溅起的些许浪花。”勤恕廉明做好官在冯伟林办公室悬挂着一幅字:“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则不敢慢,廉则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冯伟林说,这是他为官一贯信奉的座右铭。在一次演讲中,冯伟林曾经讲到一个例子:当年朱熹从福建武夷山出发,到岳麓山与张栻进行朱张会讲,走了整整三个月。后来,朱熹从福建到长沙出任潭州刺史,在路上走了整整半年。而现在,从福建来长沙,只要一天就够了。可以说,现在身为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的冯伟林参与掌管着湖南的 “速度”,他以湖湘文化赋予他的人格魅力“经世致用”于湖南的 “速度”,同时又希冀这种“速度”推动湖湘文化高速向前发展。在《印象湘江》诗歌朗诵会上,这位年轻的文化官员慷慨激昂:“铺路架桥,修建高速公路是我目前的职业,八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将竭力为人民修建一条条通往现代化的致富桥!”从民办教师、民警、市委组织部科长、省委领导秘书、市委副书记,到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冯伟林凭着勤奋、忠诚、智慧和才干在红色的地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冯伟林告诉记者,他首先是个国家干部,其次才是个写文章的人。事业决定了他要成为一名领导干部,所以必须不断地为事业奋斗、为工作奋斗。曾国藩曾说过: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物,可为名将,可为好官。按照这个标准,冯伟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官了。胸有静气大文章从大学法律系学士到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学博士,繁冗的公务之余,冯伟林见缝插针,刻苦研读,博闻强记。胸中没有一股静气,冯伟林不可能完成那么多有价值的文化追寻,也写不出那么多优秀的历史大散文。“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沉坐书房,一支笔,一叠纸,纳人间正气,吐百川情怀。”冯伟林说,只要不是纯粹的工作场合,任何应酬他都是能推则推,实在不能推的就让夫人作陪。“不过,参加‘印象湘江’的活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正是利用这些挤出来的时间,他遍读古典,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文化,尤其是对湖湘文化起源、发展、承递和社会演变都有深刻的分析和理解。谈到湖湘文化,冯伟林认为,主流还是由屈原、范仲淹和柳宗元等外乡人流放到湖南所形成的贬谪文化沉淀而成的忧患意识,其核心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一种政治文化;而长期处于主流湖湘文化压抑下的潜流湖湘文化,即由楚文化所张扬的对生活快乐的追求和对世俗情欲的享受等汇聚,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今天,正日益焕发迷人的光彩。书生报国鸿鹄志,为官为文两相宜。我们期待湖湘涌现更多像谭仲池、冯伟林这样的文人官员,共谱湖湘大文章,一起为湖湘文化提速。
冯伟林的主要作品
著有散文集《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书生报国》等,报告文学集《大中华佛国的覆灭》等。共出版文学作品六部。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和十月新锐人物奖等多种奖项。冯伟林写过的文章:如何发挥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促进成渝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政策选择捆绑式胰肠吻合口漏二例分析浅析旧城改造政策的利益与代价分布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浅淡冷暖春秋晚清名将左宗棠之死校企合作培养市场营销人才发扬“三种精神”,实践“三个代表” 谈高速公路行业的廉洁与和谐冯伟林写过的书:谁与历史同行“大中华佛国”的覆灭新编实用英汉翻译实例评析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应用语言学综论现代术语学引论数学与语言尼日尔河流域考察记蒲松龄和《聊斋志异》AutoCAD2004应用技巧冯伟林写过的论文: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评价研究河东柳氏东眷及柳恽研究Lipid Rafts介导Nogo66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变分李雅普诺夫方法和稳定性理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群论分析碳纤维(CFRP)布加固混凝土矩形柱的性能研究基于人体运动捕捉数据的高维时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的研究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模式及其评价研究基于J2ME的手机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obocup小型组机器人控制策略的研究
冯伟林的个人荣誉
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当代》《十月》《人民文学》《读书》《散文海外版》等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意义的散文力作,被誉为新儒生散文的代表性作家。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书生报国》等。特别是代表作《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在大陆和台湾连续再版多次,在海峡两岸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曾获“冰心散文奖”和“十月新锐人物奖”等多项殊荣。2009年度荣膺第八届湖南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特别贡献奖。2010年度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领军人物奖
感情和情不和理是那哪首歌的歌词
杨幂 《还过得去》(歌词) 过去都 已经过期 何必要跟自己 过不去还过得去 就值得恭喜多少次 我在这 粉蓝色 的房间里 感觉到 天空海阔 让一切完毕 为过去 哭泣 只是个发泄 的游戏 擦干了 泪水以后 就像扔 掉 眼中的垃圾 感情 合情 不合理 那时候 身不由己 现在 一个人 自由了 始终要 明白事理 说没事 就没事 除非我 不爱我 爱哭泣 分开就是答案 还有 什么问题 跟他脱离关系 什么 也没关系 就 这么说过去都 已经过期 何必要跟自己 过不去 还过得去 就值得恭喜 只要愿意 将红火 的关系 留在粉红的 回忆 留恋 不代表喜欢 只是不服气 不断回头 比离开 需要 更大力气 万一 他知道了会 说对不起 还是 瞧不起 感情 合情 不合理 那时候 身不由己 现在 一个人自由了 始终要 明白事理 说没事 就没事 除非我 爱的 不是他 爱哭泣 分开就是答案 还有 什么问题 跟他脱离关系什么 也没关系 就 这么说过去都 已经过期 何必要跟自己 过不去 还过得去 就值得恭喜 只要愿意 不甘心 不回忆 也不能 不放弃 不能够 不生气 也不能 不争气 答案就在眼前 还有什么 问题 跟他脱离 关系 什么也没 关系 就 这么说 过去都 已经过期 何必要跟自己 过不去 还过得去 就值得恭喜 只要愿意 我很乐意
"爱是不可思议"是哪首歌的歌词?
用音乐为奥运加油,赢大奖 找乐吗?官方手机音乐下载 歌曲:不可思议歌手:金莎 专辑:不可思议 [ti:不可思议][ar:金莎][al:不可思议][by:(爱歌词网) www.zhlrc.com][t_time:(04:24)]欢迎您金莎-不可思议词:林宇中 林怡凤 金莎曲:林宇中闪烁不停爱的信息三言两语扣进心里捂住脸呵口气才不轻易泄露了心情仅仅傻笑而已也能够彻夜的想你爱到不可思议创世纪到末期不用甜言蜜语其实我爱的是你是你烦恼的是我虽然很粗心但我会很努力爱到不可思议越老却越美丽牙掉了没关系皮肤皱皱也爱你爱你就孩子气这一百分的相遇就是我和你你的信息传个不停随时提醒甜蜜关系丢个硬币决定每天应该说几遍爱你不仅思念而已看看我无懈的坚定爱到不可思议创世纪到末期不用甜言蜜语其实我爱的是你是你烦恼的是我虽然很粗心但我会很努力爱到不可思议越老却越美丽牙掉了没关系皮肤皱皱也爱你爱你就孩子气这一百分的相遇就是我和你爱到不可思议创世纪到末期不用甜言蜜语其实我爱的是你是你烦恼的是我虽然很粗心但我会很努力爱到不可思议越老却越美丽牙掉了没关系皮肤皱皱也爱你爱你就孩子气这一百分的相遇就是我和你爱到不可思议创世纪到末期不用甜言蜜语其实我爱的是你是你烦恼的是我虽然很粗心但我会很努力爱到不可思议越老却越美丽牙掉了没关系皮肤皱皱也爱你爱你就孩子气这一百分的相遇就是我和你
左宗棠之死因。
一、简介: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1866年8月19日 (农历七月初十),左宗棠在福建设立清政府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 二、死因: 1884年6月入京任军机大臣,9月以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1885年9月5日病故于福州,谥文襄。后归葬于长沙石门乡相竹村。 三、生平经历 左宗左宗棠雕像棠生于清仁宗嘉庆十七年(1812年)。从小跟随祖父左人锦饱读诗书。 19岁,左宗棠入学长沙城南书院,师从山长贺熙龄,“寻绎汉宋儒先遗书,讲求实行。”。博览贺熙龄的哥哥贺长龄收藏的书籍。 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 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入赘湘潭黄荆坪辰山桂在堂周家,妻周诒端。同年左宗棠纳银钱为监生。后成为举人,此后参加会试,三次不中, 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时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他目睹时艰,在其居室为联自励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17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他书写了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看后,将他视为奇才。后入陶澍幕府,并与陶结为亲家。 1851年起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为平定太平军筹划。 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国藩举荐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抚,并组成中法混合军和扩充中英混合军与太平军作战,克金华、绍兴等地,升任闽浙总督。左宗棠 1864年,克杭州,并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后致力于剿灭东南太平军残部。 1866年,在福州马尾办船厂,也就是后来的福建船政局,并创办求是堂艺局,培养海军人才。同年,改任陕甘总督,其间创办兰州制造局。后创办甘肃织呢总局。此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然而该厂从未盈利。 1867年2月,授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定“先捻后回”方略,次年参与平定捻军。 1873年12月14日,授协办大学士,次年9月18日授东阁大学士。 清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5月,奉命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 定“缓进急战”方略,指挥刘锦棠、金顺诸军镇压阿古柏、白彦虎,次年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并为新疆建省开发等预作规划。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晋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入北京任军机大臣,10月改任两江总督。 1884年6月入京任军机大臣,9月以钦差大臣督办闽海军务。次年9月病故于福州,谥文襄。后归葬于长沙石门乡相竹村。有《左文襄公全集》行世。
王安石的文章
《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重点介绍:
伤仲永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意义: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要写有关于王安石的作文,求助!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唐玄宗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灸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
王安石词集
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菩萨蛮
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千秋岁引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耽阁!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菩萨蛮.集句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
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得胜的旧党一下子失去了攻讦的对手,一党一派一条心的日子士大夫是过不下去的,于是内部又分裂为“洛党”“蜀党”和“朔党”三党,彼此之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分歧互相谩骂,势同水火,比当初同新党的斗争还要激烈。
4.思想保守,固执己见,从骨子深处仇视深层次的社会变革
前文已经说过,士大夫所受的教育只限于儒家学派的九本儒书,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尊祖崇古,强调祖宗的法度不可变。由这种思想武装起来的士大夫也就自然而然地保守固执,表现在学术上是机械地照搬儒书上的教条;表现在政治上是反对任何古代没有的东西,反对任何改革现状的措施。
黎彼得的主要作品
1983 《叔侄·缩窒》1984 《行错姻缘路》 与许冠杰合作《梨涡浅笑》《印象》《财神到》《世事如棋》《鬼马大家乐》《打雀英雄传》《浪子心声》《大家跟住唱》《有酒今朝醉》《知音梦里寻》《夜半轻私语》《断肠梦》《追求三步曲》《流水恨》《天边一只雁》《心肝宝贝》《 斤两十足》 ——1985许冠杰、许冠文唱,黎彼得词《 擦鞋仔》——1986《十个女仔》、《Pretty woman》、《玛莉我好钟意您》、《尖沙咀Susie》、《日本娃娃》——许冠杰演唱会《潮流兴夹Band》 -许冠杰演唱会其他歌手1975 陈任- 《蛊惑女光棍才》,《人加我又加》1977许冠英——《虾妹共你》,《黄色香港》,《梨涡浅笑》- 电影《发钱寒》插曲;大AL〔张武孝〕-——《新区自叹》,《铁马纵横》,《行快的啦》,《水上安全歌》,《奋斗歌》,《蛊惑大丈夫》,《警世歌》关菊英-——《爱路》1978《大家跟住唱》关正杰- 谷爆 -电影《谷爆》主题曲,有钱就大晒电影《谷爆》插曲;林子祥- 各师各法威利〔冯伟林〕 - 辛苦一世,常在你左右,青春曲1979侠骨无情剑 - 电视剧《侠骨无情剑》主题曲叶振棠- 发穷恶 -电影《发穷恶》主题曲罗文- 萧十一郎 - 电视剧《箫十一郎》主题曲叶振棠- 发穷恶张德兰- 良师颂夏韶声- 点解讲粗口1980波士,信佢就奇,您 - 电影插曲,我阿英个老婆威镇乐队- 你要多奉献,新歌送旧情仙杜拉-灿烂人生,日夜陪伴你,大女人宣言1981张伟文- 对唔住 - 丽的电视剧《大四喜》主题曲,老衬当旺 - 电影主题曲谭咏麟 -天边一只雁,寻乐真o岩数,爱上您钟镇涛-梦幻中十二年,她1982爱人女神,离别酒,Hold on Mary谂真亦唔迟曾路得- 我何妨一试彭健新-提防小手-电影《提防小手》主题曲梅艳芳-情爱火花,一生为你痴,不必想我余安安- 自由在我手1983蔡国权- 不想再逗留张国荣- 不管你是谁风中劲草,一于少理摩登衙门- 电《摩登衙门》主题曲1984蔡国权-风中劲草张国荣Monica夏韶声- 对得你住一齐大觉训,马骝精莫逃避李龙基- 金旗手 -香港电台选举主题曲,过去的爱,唔掂度到掂小虎队- 不可再睡眠1985刘德华-但愿未流泪吕方- 今夜狂舞高歌1986吕方- 蓝色保暖杯魅力的散发,将冰山劈开张国荣第一次,分手,Love me once,爱情离合器梁朝伟- 未出现空间苏永康- 你是我灵魂开心少女组- 快乐歌 -电影《开心鬼撞鬼》插曲1987OK I love you,回复真我成龙- OK I love you,玩偶杜德伟-我心换你心1988梦里共醉,心肝宝贝,富贵浮云末代天师- 电视剧《末代天师》主题曲目1989转走旧时梦泰迪罗宾-潇洒先生-电影《潇洒先生》主题曲1999黄子华- 关老三,我爱你一世,您大哂,请不要关机,做马仔白衫白裤〔19??〕